博客 頁面 1601

養豬也是一種良心事業 專訪汐止地區最大養豬場 蘇聰明、蘇健華父子

141001v1501

位於汐萬路上的蘇家養豬場是汐止最大的養豬戶,由蘇家世代傳承,已經經營二、三十年。最早只是純粹的養豬,然後賣給各汐止在地的肉販,後來他們自己也在汐止黃昏市場有自己的攤位,攤位就叫汐萬黑毛豬,父親蘇聰明是養豬場的管理人,三十多歲的兒子蘇健華則是負責銷售,站在市場第一線,親自將新鮮的豬肉賣給民眾。
蘇家養豬場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非常用心營造一個乾淨的培育環境,當來我們的養豬場時,你幾乎聞不到任何的臭味。他們的豬是台灣少見的,用煮過的廚餘來餵養,而不是僅用一般的溲水餵食,更不會用化學飼料。大部份養豬場吃的是冷廚餘,他們則是熱廚餘,並且幾十年來都如此,會固定去幾家有合作的餐廳收廚餘,這些餐廳都經過事前嚴格考核,都是聲譽卓著的餐廳,確保品質。
這裡養了數百頭台灣大黑豬,他們有可能是台灣得到最多照護的豬。
每日的行程,早晨蘇爸爸會用大貨車把各餐廳收回來的廚餘,載運回來,送到一台處理的機器裡用高溫煮沸過,之後還經過不同的機器處理,用一貫作業,最後廚餘流入準備餵食的槽裡,也清楚區分好,哪些是今晚的豬食,哪些是明天的豬食。經過煮沸的廚餘,保持二十四小時都是熱的。並且這些經過消毒殺菌後的廚餘,甚至當人們站在廚餘池旁邊,若不說,還不知道這就是原本臭臭的廚餘,完全沒有那種濃烈的酸臭味。這裡的豬隻每天都會洗澡,保持清潔健康,當人們都不一定每天洗澡了,這裡的豬卻一年四季天天都一定洗澡。豬隻的管理也井然有序,依照不同年紀安放在不同的飼養欄裡。整體的管理,一方面是導入機器自動化,一方面是管理現代化。
養豬場經過政府各項環保檢驗,有政府把關,這裡的豬絕對無化學飼養,無什麼殘留危害身體的殘留,保證民眾吃的安心。這裡出品的肉,行家吃起來就覺得不同,肉質比較Q。所有和吃有關的行業,第一重視的就是安全衛生,第二就經營者的角度,也要重視環保。蘇家養豬場的廢水排放,有取得政府的認證通過,是整個汐止地區唯一取得認證的,為了處理汙水,蘇家也花費超過兩百萬做設備,甚至這裡排放出的廢水,流到溝裡,還可以養魚呢!
蘇家養豬的基本理念,就是所有政府的規範,都去遵守,甚至沒規範到的,自己也用最高規格處理,所以打造出一個有別於民眾一般印象不同的豬圈。蘇家養豬很有經驗,可以應付和豬有關的各樣事情。其實養豬不是養了就好,豬並不好養,若不照顧好也會生病,或者長不好。整個照護過程,要注意到豬的各種身體狀況,蘇家從清晨到夜晚,為了照顧幾百隻豬,終日不得閒。換得的是民眾吃得更健康更美味。

141001v1502

 

 

 

 

養豬過程介紹

141001v1503

(每日上午去汐止各餐廳,載回一桶桶廚餘)

141001v1504

(廚餘倒入高溫攪拌煮沸機器)

141001v1505(煮過的廚餘,完全聞不到臭味)

141001v1506

(透過流程管理,在不同時段透過排放管,將飼料導入不同的飼養槽)

141001v1507

(經過照護管理井然有序的乾淨豬隻)

141001v1508

(蘇聰明每天固定會幫豬隻洗澡)

 

 

一期一校

141001v1601

專欄召集人,新北市汐止區中小學家協會會長蘇忠吉先生。在日本茶道中,有「一期一會」的用語,其意指人生如茶的泡沫般 轉瞬即逝,因此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最黃金的成長階段,就是中小學學習的階段了,這個階段的師長教育,以及學習成長環境帶來的影響,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中小學時期的教育非常的重要。一期一校專欄,由蘇忠吉會長,以虔敬感恩的心,帶領汐止民眾,一一認識汐止在地的各中小學校。

本期主題 東山國小

141001v1602

地  址:新北市汐止區汐平路二段76號
現任校長:林素滿
教育理念:健康、快樂、創新、合作

 

以學生為主體,正向思維彰顯關懷弱勢,發揮教育愛的精神;善用道德領導,展現尊重與關懷的態度,領導學校支援教師教學促進教師專業以學生學習成效為目標;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教育,建立親師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學校永續發展;教育不是形式,也不是運動,而是長期信念的堅持「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孩子決定國家的未來」。營造家長放心、老師安心、學生開心的友善校園。

 
1.健康生活:健康成長,適性發展。「將每個孩子帶上來」-養成學生身心的健康,樂觀積極的學習,尊重生命、守紀律、關懷他人的生活態度。

 
2.快樂學習:快樂自信,多元學習。「每生一專長」快樂的學習來自於成功的肯定,每個孩子都會期望成功的讚賞與接納。幫助學生發揮多元智慧,於學習歷程中體驗成功、肯定自己、自主學習。

 
3.創新精緻:關懷弱勢,全人教育。教育無他,惟愛與榜樣」尊重接納個別差異、關懷協助弱勢族群、精進教師專業、實現機會均等的教育、落實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學生的學習無限的寬廣。

 
4.合作永續:發展群性,團隊合作。「教育即生活」讓孩子的學習融入社區生活,營造心手相連、關懷互助、親師合作的溫馨大家庭,活絡運用資源「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概念,放眼國際胸懷世界,營造永續共榮的學習校園。

多元化發展的迷你國小讓孩子五育並重 專訪 林素滿 校長

141001v1603

車子進入汐平路,這是汐止通往平溪方向的道路,來到此,已經遠離汐止熱鬧市區,取而代之的是兩旁的綠意盎然,有山林及溪流景觀,隨著越深入山間,風景越是秀麗。而就在這樣的一個美麗山路旁,有著一所迷你的學校叫做東山國小,全校只有四十位小朋友,校地也是小小的,沒有太多建築物。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所學校的學生,有著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並且因為學生少,每個學生也因此都可得到最充份的照顧教養。東山國小的校長也很年輕,是位親切有使命的女子。以下是她的專訪:

 
提起我們東山國小,最大的特色之一,是這裡的皮影戲,這是屬於中國的國粹,而東山國小發揚這門國粹已經有二十多年歷史,經常得獎,包括今年也剛得到優等獎。本校的學生,從四年級開始就參與皮影戲的表演。在過程中,也學習到如何製作戲偶、如何編劇、如何展演、如何敲鑼打鼓,以及如何互助合作。在內容上,因應時代的轉變,學生也都會投入創意,主題可以是童話故事,可以是傳統文化,可以融和校園周邊景觀等等,在今年的主題則是「鄭和下西洋」,這也是我們結合海洋教育的一部份。

 
為什麼說是海洋教育? 雖然東山國小是所位在山上的學校,但我們卻也可以親近海,本校積極拓展多元化學習,我常安排學生做校際交流,包括去福隆、平溪等地交流參訪,或跨縣市到桃園去,讓孩子走出山林,拓展視野。孩子們的才藝很多樣,像每年有兩次東山國小會在汐止火車站做展演,在火車站二樓展示的學生作品,而在一樓會有和當地文化社團做互動,過程中孩子們也會將他們學習的才藝展現,內容有踢踏舞、烏克麗麗等,未來還會加入排笛。

 
東山國小的孩子,除了研習課本上的知識外,也擁有多領域的才藝。並且在學習上,我們是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具,我們的教學,還會結合大自然,平常除了親近山林外,每年六月還有溯溪活動,也會親近水,讓學生們對戶外多做認識。我們這裡昆蟲植物本就很多元。孩子接觸到的是活的大自然教室。在這裡成長的孩子都懂得愛護大自然,也注重健康,像我們的孩子會常做路跑,也會去探勘古道。

 
多元化的學習,孩子的成績表現出色。除了在皮影戲表現經常得獎外,我們的英語演講也是實力一流,獎狀掛滿牆壁。東山國小的陶藝也是有名的,有著十年以上的歷史,學生們都有一定的美感。另外,這裡的學生也很重視歷史。我們東山國小本身就是很有歷史的學校,從民國十六年創立至今,已經有八十七年歷史,在全台灣也算是很少見的,這是因為學校所在地,在從前是個繁華的聚落,這邊以前就是連結東山煤礦煤鄉和平溪間的交流要道,所以那時代這裡就已經有學校。在東山國小可以看到兩株從創校以來就有的大樹,我們也常告訴孩子們,要尊重歷史,就如同我們要尊重大自然一樣。

 
我自己本身從事教育也已經許多年,擔任本校校長目前已經進入第三年,但在汐止從事教育工作已經超過十年。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孩子,都能健康活潑成長,他們不但守紀律、愛學習、人人都朝多元化發展,並且我最欣慰的是他們都懂得相互照顧。因為我們的學校學生少,好比說表演皮影戲時,也要大的小朋友帶領小的小朋友,同樣地,當參加英文演講比賽,其它學校可能是挑選一些菁英與賽,我們學生少,就人人都可參加,並且因為一個班級人數很少,湊不成一個隊,所以經常需要兩個年級合併,這過程也是大的孩子照顧小的孩子。就像我們下課時間,在我們小小的操場上,看著孩子們玩球,我們看到的不是排擠競逐,而是相互照顧。大家感情很好,和樂融融。我相信孩子在小時候能學會互助合作,將來長大,一定更能為社會做貢獻。

 
像也是東山國小畢業的廖正良議員以及許多這裡畢業的學生們,都會回來貢獻母校,出錢出力為母校做點事。

 
東山國小是個開放、自主、快樂的學習環境。我們是所自由校區,也歡迎汐止各地的學生,來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

141001v1604

將偶戲國粹持續傳承 專訪影子傳奇劇團團長 蕭如訓

141001v1701

在台灣北部大概有三四個學校有在推展皮影戲,但是東山國小的歷史最悠久,我本身在東山參與皮影戲教學也已經有十七、八年。這是一種國粹推展。在傳統藝術來講,台灣有三大偶戲:布袋戲、魁儡戲,以及皮影戲。布袋戲保留得很好,魁儡已完全斷層,皮影戲則在努力,以目前來講其實登記的只有五個團,之後有兩個解散,只剩三個,後來我的師兄弟有開創一個在高雄,全台灣就四個皮影戲團。北部就只剩下這個影子傳奇劇團。我的使命是做好傳承,要努力做到往下扎根。像我們在台北市的大理街就有個偶戲館。
皮影戲算是東山國小的特色,歷任校長也都很重視。在我來之前,這裡的皮影戲剛剛起步,那時有一位老師退休後,由我接手,這十多年來也得到很多榮譽。

141001v1702
我們在學校這裡用的不是皮革製的影偶,而是用壓克力戲偶,其製作比較簡單,孩童都可參與,並且由孩子親自繪製不同主題的戲偶,他們 充份展現藝術才華,畫的戲偶都很有特色。孩子們也總是主動參加排練,投入皮影戲練習,家長也很鼓勵。
我本身其實本來是學音樂的,有開設兒童音樂班,會投入皮影戲,緣由於我四十歲那時候,有一次幾個從事藝文工作的朋友聚會,大家聊起各種文化傳承,就有提到皮影戲,當時一個念頭觸動我心弦,讓我回憶起六歲時,我在彰化老家的鄉間第一次看到的皮影戲表演。雖然三十多年過去,但當年的印象仍清楚浮現腦海。但三十多年來,我也僅看過一次皮影戲,這也正代表著皮影戲已經沒落了。需要被傳承。
我即知即行,就立刻主動去尋找皮影戲的資訊,那時是民國八○年代,真的要找皮影戲的資料很少,連一本書都找不到。後來是透過一份文獻,才找到許文福老師,他可以說是皮影戲的國寶。我就專程和他連繫,之後高雄皮影館成立,正式對外招生,我就在那時拜師學藝,開啟了我皮影戲的學習歷程。許文福是在高雄上課,我的老家在彰化,我自己則在台北建立事業,因此當時我就是每周六離開台北先在彰化住一夜,周日再開車去高雄上課,連續四個月。
許文福當時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你們這些年輕人,要學就不要藏私,要把它傳出去,因為台灣文化都快斷了。」當時許大師已經七十二歲,對人生也充滿感慨,我們也深受他影響,立志要把文化傳承下去。
四個月學滿,之後我還是繼續常跑許老師,和他學習。如今我在台灣北部傳承皮影戲文化也已將近二十年。我現在做的皮影戲,也花了很多時間做改良,包括舞台設計,做成可方便拆解式,戲偶的設計,也設計成可以向後轉的轉軸,燈光設計以及舞台也都做了改良,其它學校或表演團體看到了,也都還向我們學習。目前北部地區台北及宜蘭等地已經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投入皮影戲。看著這一代小朋友,願意投入皮影戲學習我也感到很欣慰。

141001v1703

學偶戲的孩子不會變壞 我們是多元化學習的快樂學子

141001v1705

(左至右:東山國小四甲李昀蓁、唐沛辰、五甲謝佩庭,以及六甲林柏誠等)

 

我們覺得皮影戲很有趣,很有意思很特別,是別校沒有的。我們也知道皮影戲是重要的傳承文化。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不同的東西,也可得到另一種成長。例如甚至我們會先從比較小的戲偶,玩到比較高難度的。例如先從配角學到主角,台詞變多,戲偶的變化越變多,我們能夠操作的難度越高,越有成就感。
雖然有的時候覺得訓練的時候很辛苦,但當得獎的時候,大家都感到當初的努力沒有白費,也讓自己學習提昇自己。

141001v1704

 

地方短訊 樟樹國小從此昂首闊步走大門

 

141001v1706

樟樹國小的後方圍籬改善好囉!四周圍牆也在施工了,但卻有人向校方反應這樣以後要怎樣進校園?抬頭挺胸走正門進去啊!
早上剛升完旗,樟樹國小操場上的學生沒有完全散去,操場的設計目標當然是做為運動跑步之用。為鼓勵大家多多運動,希望多利用下課或彈性課程時間跑步,如今操場四周圍籬工程做好了,學校所在地汐止地區的民眾,要進樟樹國小就可以昂首闊步走大門。

 

校園公告事項

新北市104學年度國民小學一般智能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及安置實施計畫已經公告,該計畫依據「特殊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及「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辦理。本案受理申請暨安置學校為埔墘國小、秀朗國小、中和國小、丹鳳國小、新店國小、樹林國小、汐止國小、光榮國小、鷺江國小、中園國小、中正國小、土城國小、淡水國小、同榮國小、思賢國小、實踐國小、興南國小、瑞芳國小、豐年國小、廣福國小、二重國小及林口國小,共計22校。

 

申請資格:具備資賦優異特質且103學年度就讀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二、三、四、五年級之學生。相關申請作業時程可向餐與實施計畫受理學校辦理申請。初選申請:103年10月22日(星期三)至103年10月24日(星期五)上午8:30~12:00、下午1:30~4:00。複選申請:103年12月27日(星期六)說明會辦理時間及103年12月29、30日(星期一、二)上午8:30~12:00、下午1:30~4:00。

Lamigo國樂團

141001v1801

自本期開始汐止藝文專欄,邀請汐止人文藝術多元發展協會周孟峰先生,擔任汐止報「汐止藝文」專欄的召集人。周先生長期關懷汐止地方藝文,並和朋友合組協會年年在汐止舉辦音樂、攝影、美術、書法等多元化藝文活動。也積極引介好的汐止在地藝文團體或人士與民眾認識。

 

 

141001v1802

有別於學校樂團及職業樂團,Lamigo由累積近三十年演奏、指揮、教學經驗且作育數千名學生的國樂家朱文賓老師領軍。成員來自於多元的領域,無論是否有公開的演出,每週固定安排兩個小時的團練,除了扎實基本功外,也為演出奠定基礎。

 

朱老師多年來有感於培育國樂人才不容易,常見技藝完熟、應走上舞台的英台,卻因升學、工作或苦無演出管道、發揮舞台……等因素,對國樂逐漸喪失熱情,以致日漸生疏,終至遠離舞台,深感惋惜!因此興啟招募有熱忱、理想之人士共同組成一個國樂大家庭的念頭,共同邁向全國及國際舞台,並致力於提升國樂風氣、發揚傳統文化而努力。因此自行籌備經費,並有幸獲得La New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每年提供經費及練習場地。除感謝各方協助,也教育全體團員應飲水思源,感謝父母及所有老師、親友、學校的栽培之恩

 

。目前成員有一百多人,成員有音樂科系畢業的老師、演奏家及在校生,也有各級學校社團之國樂菁英,大部份都曾是音樂比賽的常勝軍。雖然樂團成立時間不長,經過每週固定訓練,每場公開演出都有不錯的表現及票房。但Lamigo國樂團希望精益求精、加強訓練更加努力,求好求新求變,因此不斷申請國家音樂廳之演出,希望能發揚國樂並成為範例,帶動民間企業支持國樂的風氣。

 

 

Lamigo團長:朱文賓

141001v1803

畢業於國立藝專國樂科 (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朱文賓因為對於音樂有特殊的熱愛,從小就學習指揮及各項樂器,並擔任學校國樂團社長及參加第一商標國樂團、實踐堂國樂團、甘棠雅樂團等樂團等,以求自我提昇。

 

朱文賓專精於指揮、各式胡琴、竹笛及多項樂器,是累積近三十年演奏、指揮、教育經驗的國樂家。國立藝專畢業後,當年即考入專業樂團『台北民族樂團』,擔任召集人、樂團首席,率領民族樂團及汐止青少年國樂赴美國、紐西蘭及澳洲巡迴演出。1995年榮獲台灣省政府主辦「樂壇新秀」入選,並全省巡迴演奏。朱文賓指揮精準、細膩、感性及理性兼具,有獨特之魅力。教學認真、用心、經驗豐富。並擅於用最少的經費於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成果,因此所指導的學校無論大小條件如何,參加國樂合奏或絲竹室內比賽皆獲得優等以上或第一名成績,獨奏學生每年都超過十名以上在各縣市獲得第一名,甚至榮獲全國前三名,成績卓越。三十年來指導各級學校及公家單位、民間團體國樂團,學生數千名,培育許多音樂科系畢業活躍於舞台的演奏家,及目前大學、高中音樂科系的明日之星,桃李滿天下。

 

 

讓音樂的人才一起在國家殿堂發光發熱
專訪 朱文賓團長

141001v1901

Lamigi國樂團的成立,是台灣國樂界一件很重要的事,這些年來我們的努力,在包括國家音樂廳等諸多場合表演,不斷推廣國樂。
我的團員許多都是來自回歸,最早成立時的成員,主要是我自己正在教授的學生,之後經過號召,我多年來教育過的學生們,也陸續回歸。到後來,不只是我教的學生,也包括其它台北基隆地區的人,看到我這邊很用心在培育國樂人才,也逐步加入Lamigo,甚只有遠到樹林、桃園的人都來加入。本樂團的成立,打破各校的界限,把各校有志於音樂的學子都匯整,有許多音樂科系或音樂社團的學生都加入。
樂團的成立,最困難的不是人才,是經費以及場地。以排練來說,我們樂團有一百多人,包含各種樂器,若沒有適當場地,排練時一定會遭到鄰居抗議。初期我到處奔走尋找場地,包括去許多學校和一些政府單位,但因為種種的限制,場地一直無法定案。後來有幸認識Lamigo企業的董事長,他人很好,願意站在教育的高度上,同意贊助我們經費及提供場地,於是我們有了立足之地,人數從剛開始的五六十人,中間經過幾次演出,現在已經有超過一百個團員。
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固定演奏,團員向心力強,都會參與。加入的團員,基本的義務就是若這週有事不能來排練,一定要請假,就是這樣,但大部份團員都會準時來排練。雖然大專級以上演奏家在排練時有車馬費,演出時也有演出費,但這些經費都很微薄,靠的主要還是大家對音樂的熱誠。樂團的營運,需要種種支出,也很感謝Lamigo企業的贊助。
未來的目標,要讓樂團走出去,包括在台灣各地巡迴,也包括去海外宣揚國樂之美。當年成立樂團時,心中就想讓團員能夠到國家音樂廳做表演,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國樂,也很高興這個目標已經達到,雖然我們只是業餘樂團,但我們的表演,年年都獲得滿堂彩,我們的票都賣得很好,坐無虛席。以業餘樂團來說,我們的表現在國內來說是頂尖的。
我們不只以整體樂團表演,也積極輔助個別的人才。原本我的初衷,本就是要培育音樂人才,當我們的團員要去做獨奏演出時,我們樂團會幫他出經費,讓他能夠上台演出,包括租場地、海報印製等費用。若團員的實力還要待更精進,那我們不建議他們在很大的場地,可能就會在Lamigo宴會廣場做演出。除了演出外,我們也鼓勵創作,像我們今年演出的四首曲子:《甜蜜蜜》《可愛的玫瑰花》《我的心裡只有你沒有他》《壇島警騎》這幾首都是我重新編曲,演出最後的兩首安可曲《崖上的波妞》《晚安曲》則是團員編曲。我們發揚國樂的方式,不是只演奏傳統國樂,非常多元,中外古今只要是好聽的,都可以納入音樂,包括流行音樂、日本歌曲、外國音樂都可以。
有人會問,我們可以去找已經很有名的演奏家加入我們的團來增加票房,但這不是我們成立的目的,Lamigo國樂團是以培育音樂人才為主。我們比較喜歡讓來自各大專院校有潛力的人,在這裡培養,並針對不同專長更加精實,包括各種樂器,也包括指揮技巧。Lamigo國樂團都會提供好的舞台,也會主動幫他們做推廣。最後也都有機會跟著我們一起走上國際舞台。為了鼓勵在學學生,只要我們的團員在學校有好的表現,音樂比賽有得獎,或者練習很認真出席率高等等,我們還會給他們獎學金。
將來的發展,等大專院校科系的團員已經超過六七十人,可以獨立一個團,我們會將整個團再分為青年團、少年團等等,可以有不只一個樂團。
Lamigo國樂團的宗旨就是發揚國樂,培育人才。希望台灣國樂的風氣越來越盛,就終極目標,要影響其它的企業,包括政府也共襄盛舉,一起投入支持。也希望台灣多一點的職業樂團。這可以讓音樂人才有個終身投入可以既發展音樂又能維持生活的場域。這需要全國人都有重視國樂的共識,這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親子攝影展呈現汐止在地的家庭幸福畫面

141001v1902

此刻正於新北市汐止火車站藝文長廊舉行的展覽為「汐止520媽媽我愛您『童真五月映慈暉』親子攝影賽展」。本活動,主辦單位為汐止人文藝術多元發展協會,展期至10月20日止。
本親子攝影賽展,是於今年四月到五月間舉辦,以『童真五月映慈暉』為主題,邀請汐止在地民眾,上傳親子攝影作品,其宗旨是要創造汐止親子主題日,一起組建屬於每家的幸福畫面,讓父母與孩子關係更緊密。也希望可以瞬間留住永恆,藉由「共組相框」概念,把握當下,留下珍貴的回憶。
感謝汐止在地,參與踴躍,提供了許許多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本次在汐止火車站所展出的,便是這次活動的得獎作品。

到海中撈魚─社大為何要盡量E化服務

141001v2001

✽作者鄭維棕:萬金石汐止社區大學秀峰高中校區副校長
作為一個政府委辦的民間教育機構,社區大學並沒有太多來自於政府的實質補助,它的運轉,必須靠自給自足的模式,才有可能永續存在。從過往汐止社大因為經費短促而面臨關門的經驗,我們看到,具備公共角色和承擔重大的社會教育責任、文化傳承和知識傳遞的社大,不能期待完全來自於公部門的經費掖助,它必須在侷促的環境下,走出一條自給自足的生存之道。
以委辦單位來說,原本承擔這項責任最好的執行單位,應該以非營利組織的企業基金會最適當(台北市的社大皆如此)。企業基金會擁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經驗,擁有豐沛的人才脈絡,更有源源不絕的永續經營金脈。這些珍貴的企業資源,都是開辦社大非常重要的資源。企業基金會在既有的經營體系裡,把部分的資金轉為基金會,不僅可以獲得合法的節稅,再透過這個體系承辦社區大學,一般都可以把社大辦的有聲有色,且讓社大在地方上幾乎就是文化、教育、社會學習和資源整合的龍頭,企業既取得社會的聲譽,又能在實務的社大運轉上提供實質的幫助,一舉多得!從台北市的經驗,我們可以清楚的驗證這項說法。
然而,即使如此,社大無論如何,都要盡量走向「自給自足」的局面,因此,內部的管理和方向的思維,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傳統的社大經營,都需要耗費許多的人力在各項人工服務上,從招生、報名、收費、班級整合、後續服務、資料調查、評鑑資料等,幾乎每一項都需要人工接力,一個接一個,應接不暇。這些工作,都靠人工一點一滴的堆積起來,一件五分鐘系統可以完成的工作,必須用人工做了五天,甚至一個禮拜才能完成,不僅勞民傷財,更常耗掉許多成本。
也就是說,不管是企業基金會或一般社團接辦的社大,要讓經營的效益更為有效,學習一般企業精神,盡量將E化的基因導入社大的管理系統,對於社大朝向「自給自足」和經營效益,就顯得非常重要。
以這次汐止社大的經驗為例,從八月初開始接手後,我就把網路系統的建置列為第一線的首要工作,不眠不休,到了接近八月中完成網路系統建置(http://wwwsiji.org.tw )。系統完成前,報名人數非常有限,其後人數開始累積,到八月底時,人數開始急遽增加。至九月中時,報名的學員已經接近四百名。這個原因是因為接近月底時,網路系統已經在兩大入口網站(Google、Yahoo!)搜索到非常具有優勢的戰略位置,「搜索位置符合使用者找網站位置的習慣」,如此,許多人開始透過簡單的搜索找到汐止社大,並主動去瀏覽個人的需要,一符合需要,便主動線上報名。因此,許多的學員透過簡單的線上報名開始湧入社大。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在「線上報名」系統中,放入直接透過轉帳的元素,學員可以透過簡單的線上報名後,自動在任何一家便利超商或銀行ATM轉帳系統,直接將學費轉進社大的帳號,並提供部分的回饋利基。我們的同仁就能在任何一台電腦和任何時候,直接上網路銀行對帳看是否轉入學費。也因為這個便利的措施,同時讓許多學員從遠從基隆、台北市直接透過網路報名和繳款,不必親臨秀峰高中社大辦公室,擴大服務範圍和能量,讓學員的報名意願和檢視資料的便利變成非常有效。
短短的一個月,近四百位學員湧入,雖然開始有點應接不暇,然而,越到後期,資料越來越多和人數越來越雜,卻並沒有造成混亂。我們在非常少的人力資源(兩位同仁),卻還是挺的過去。這個原因,主要要歸功於網路系統的協助,也就是說,系統不僅幫我們招了大量的學生,特別是中秋節放假的時候,也約15位學員從四面八方透過線上報名。
從這裡我們就看到透過系統的管理,系統的確可以幫社大作有效益的管理,而且不分晝夜,讓整個招生業務不會因為人手短少,或者因為放假就讓整個業務停擺。而因為系統管理,也讓招生服務人員與學員的接觸面減少,服務量減縮,接觸面減少和服務量減縮就會讓服務品質和效率提高,可能的衝突也會降到最低,人力資源也能更有效的提升和應用。
社大業務千頭萬緒,然而,透過E化管理,的確讓整個社大業務明顯增加。E化也更方便做各項統計,同仁們的工作也可節省點,更有效率。而未來在教學行政這塊也是發展的目標,讓老師可透過E化過程,做到包括線上繳作業以及學員分享等等。簡單說,E化的目的,就是讓整體社大的管理更便利,管理更友善,而運作也越來越順暢。當人員花在行政的時間越少,他們就比較有機會和時間,花在創意營運的時間。因此,E化的速度和社大服務品質息息相關,這都是我目前努力的方向。
E化宛如一個大海,這個大海資源很豐富,他不僅有大魚,也有各種的海鮮,因為是大海,資源就比較豐沛。從一個地方可以游到另一個地方,比較不會受到限制。一個人要撈魚,當然要到大海撈,魚又多又肥,不怕沒資源,就怕沒本事。社大要走向自給自足的路,一定要想辦法讓自己變成海,要變成海,一定要走向E化之路。E化的程度夠了,從四面八方的魚或海鮮,就會比較容易游向你。這就像你把系統做好了,系統有網路下單的觀念(如自己ATM轉帳),即使在基隆暖暖或台北松山,有人在網路搜索看到了他需要的課程,他只要簡單的下單繳費,就完成了報名手續。讓報名的人不需舟車勞頓,不需辛苦問事,讓報名成為折磨人的苦差事。要到海裡撈魚,社大一定要逐漸走向E化之路!

社區大學 老師專訪

帶給身心靈多樣優點的最佳運動國標舞

141001v2002

老師:蘇坤從
課程:國標舞 (探戈)
上課時間:每週六上午九 ~ 十一點  世貿國家公園社區B1

 

 

當初會投入國標舞也是一種機緣,最早的時候,是經由朋友介紹在台北市南海路民眾活動中心開始學國標舞,上的是團體班課程,後來繼續拜師學藝,開始上個別班,並師承多位老師的指導,其中有一位是在國內非常受人尊敬的周志坤老師 ,只是很令人不捨的是…周老師不幸於今年七月31日與世長辭了!
轉眼間,多年的習舞生涯過去了,回想這些年來的習舞過程是非常艱辛的,因為舞蹈的理想與熱忱往往必須建立在經濟生活無虞乃至於優渥的條件之下,才有辦法築夢踏實,然而這些條件對我而言一直是個夢想,更遑論對舞蹈的奢望了,因此在於同時要兼顧生活又不願意放棄舞蹈理想的情況之下,自然要更辛苦,而且還要不斷進修、練習、研究與教學,過程酸、甜、苦、辣盡嚐,然而只要在舞蹈上有一點點心得與進步就雀躍不已,這股對舞蹈追求的傻勁至今未減,而這股動力也是多年來讓我追求不懈之最大誘因。
投入舞蹈多年之後,真正開始專職於舞蹈教學是在汐止成立舞蹈教室開班授課,有感於一般初學者會有個錯誤的觀念就是想在短時間內學會國標舞,因此學花步就成為多數人速成的學習方式,殊不知過度偏重花步而不重視基本動作要領與技巧,久而久之,不正確的動作習慣養成了,要改須花更多時間甚至於改不過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偏重學生基本動作技巧紮根與練習,將來才有辦法展現國標舞的力與美,因此,男女都必須各自先自我練習基本動作,逐漸穩定之後才開始搭舞練習與修正,這樣根基才會穩固。
國標舞除了可以在優美的音樂中展現肢體的力與美之外,它也是一種老少咸宜的社交休閒活動,更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因為透過國標舞的練習,可以伸展我們的身形與骨架,可以預防駝背,這是國標舞大受歡迎的原因,因此各機關團體,學校以及社區活動中心都普遍可以看到很多民眾從事國標舞的相關活動,國內每週六,日也都有大大小小的國標舞賽事,因此我們可以說國標舞是一項很高尚的全民運動,歡迎大家一起來跳國標舞,一起來運動,燃燒脂肪,希望大家透過國標舞這種健康的休閒運動,舒展您的筋骨,擴大社交生活圈,讓您更有活力。

 

141001v2101

 

 

 

我參與社區大學的五種方式

141001v2102

老師:曹民和
課程:創意社區社群經濟賺錢術
上課時間:每周六上午九點  秀峰高中

 

汐止社區大學其實不是現在才有,早在十二年前也曾設立過,當時我還參與募款,當年我太太是學生會會長,所以有這層淵源。然而當年時空條件不好,經營學校很難,現在汐止已繁榮起來,也不再淹水了,如今汐止成立社區大學真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就是大家可以看到汐止繁華起來,地利就是我們選的這地點,正是汐止的樞紐,是交通文化經濟行政的中心,最重要的是人和,我們的劉校長是做成人教育的專家,副校長是扎根汐止幾十年的文化人。
這回我也受邀參與推廣社區大學,之前我本身就是在學校教導新經濟的老師,對教育和經濟有一份使命感,於是在社區開設課程。談起我的背景,我三十歲就已經創業開公司,我的專業是設計機械,五十歲前我設計過二十多種機械,在台灣機械產業也小有名氣。五十歲後整個世界潮流是走網路,我也投入資管的領域,在中華技術學院教書,在數位學術領域服務,我自己也成立多媒體實驗室,之後也成立網路電視台,還和大陸合作。目前我有二十幾個網站,由機械轉到網路,在不同科技領域施展專業。
對於社區大學,我目前有投入五方面的貢獻,第一,我在社區大學授課,我開的課叫做創意社區社群經濟賺錢術,實際上就是幫助民眾知道如何賺錢,特別現在大環境不景氣,很多人覺得賺錢很困難。我的課程,就是和地方及網路結合,也結合文化創意。我們新經濟強調的是整合,其也和媒體整合,將我的專長和興趣結合在教育。
第二,我要試著整合老師和學生的資源。好比說,我有二十個學生,其中有的人除了學創業外,還想學舞蹈,那我是不是可以引介他上舞蹈課。把老師和老師間的資源結合,就能發揮最大綜效。
第三,結合學術與產業。我們可以看見汐止有很多的企業,平常可能和在地民眾沒太多互動。但透過學術交流,我們可以導入產學合作,好比說結合TTQS培訓和企業合作,就是很好的一種方式。
第四,和大學結合,導入師資。社區大學有一個缺點,就是專業師資不多。但若和大學合作,就可以讓師資來源更充沛,讓大學老師來這裡開設課程,也為老師規畫更多的路。
第五,就是結合我本身的專業,也就是科技。和鄭副校長合作,共同為社區大學的資訊化做努力。
期望將來,有更多人認同社區大學,一起加入當我們的學生或老師。

 

 

 

鄭維棕 汐止懷古 單元

141001v2103

陳萬乞古厝
陳萬乞古厝位於中正路老街上,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附近觀看,古厝的規模與原建時的原始狀態依然清晰可見。
目前該房子由曾擔任過汐止鎮代的 陳際昌居住,陳際昌對於此間古厝的維護亦相當用心,是汐止難得保持較為完整的史蹟,古宅大約有90年的時間,為巴洛可式建築,是汐止頗重要的史蹟。

 

 

141001v2104

余厝
余厝的主人為余成家,曾當過石碇堡保正,並開設鹽館做大盤買賣的配銷。
余厝興建於一九二三年,距今約有九十年左右的歷史,樓房為二層拱磚柱洋房,二樓頂正面有「余協勝」題號,樓房面向老街,拱門下則有上釉的琉璃花磚為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