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94

基隆河畔美麗的後花園

141101v1302

黃智明里長提到的後花園,也就是位在智慧里北方靠基隆河濱的地方,在經過規劃後,現在的確是個很美的地方。經常有民眾在這裡慢跑,或三三兩兩坐著欣賞河濱風光。當站在河邊,彷彿間好像去到鄉下,你一點都不覺得這裡其實走幾步路就是都會生活,這裡的風景怡人,春光無限,看著河中沙洲,有著牛群以及白鷺鷥,這在大台北都會其他地方真的很難得看到。

141101v1301

里長所說的建設,包括建立一條聯外道路,目前還在施工中,將來這道路到達橋下會分成兩條支路,一條沿著便橋,通到橋上,一條就穿過橋下,而通往橋上那條路會和聯外道路相連,如此,原本封閉式的河濱道路就變成一個完整的CIRCLE。未來加上景觀橋樑設計,以及公園規劃,這裡變成大台北另一個樂活休憩區,指日可待。
當夕陽西下的時候,這個後花園還真的非常美麗,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住在汐止區的民眾,有空帶著家人來智慧里後花園走走,將能體驗一個非常浪漫的氛圍。

高齡一百零一歲的健康汐止人 – 專訪人瑞 朱紀周 先生

141101v1303

都說智慧里是個非常適合樂活居住的所在,而這裡的確也有很多高齡老人。例如高齡一百零一歲的人瑞朱紀周先生。他不但年紀大,並且還很健康,經常我們對老者的印象,許多老人不是坐輪椅,就是已經有多重機能不方便。但朱紀周先生,最令人佩服的,他行住坐臥自如,並且思緒清楚,講話不僅很有條裡,還非常禮貌有禮,整個人氣色也很好。

 

民國三年出生於福建,一百零一歲的朱先生,經歷過近代以來的種種紛亂故事,他是民國三十九年國軍最後一次撤退來台時,隨軍過來的,那時大陸已淪陷,他做為一個基層軍人,就這樣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在台灣度過他的一生。朱先生講述過往時,思路也很清晰,哪一年發生甚麼事,他都歷歷在目。從軍中退伍的朱先生,後來去考鐵路局,並將生涯奉獻給鐵路局,直到退休,那年是民國六十八年,退休後朱先生全家先搬去南港,直到八十六年搬來汐止,當時就住在智慧里,覺得這真是個地靈人傑的好地方,從此就定居在這。

 

問朱老先生,他是怎麼保養的,他說他也沒特別的養生秘方,他只是個平凡人,平平凡凡的過日子,平平凡凡的吃喝作息,經常有人問他為何那麼長壽,他說他真的也不知道,生活就是順其自然。若問做甚麼運動,也沒特別做什麼,以前有散步的習慣,現在腳比較不靈便,但還是會去周遭走走,運動就是這樣。至於抽煙喝酒倒是沒有,抽菸本就不抽,喝酒的話以前難免,畢竟是在部隊也待過金門,但之後來台灣就沒特別喝酒了。至於吃的方面,朱老先生也沒吃素,或甚麼養生的食譜,他說他吃得很簡單,家裡煮什麼就吃什麼,不挑食。

 

長壽的祕訣之一可能是好脾氣,朱老先生說他很少生氣,跟家人朋友都禮尚往來,他喜愛和和氣氣,但他覺得他本身個性就如此,這也沒甚麼特別。看著朱老先生一個年過一百歲的人精神還那麼旺盛。不禁很佩服他。朱老先生也表示,他覺得住在智慧里很好,因為里長好,治安很好,平常看電視會看到很多地方出各種狀況,但住這裡都不會擔心。鄰居大家也都很好。住得很愉快。

用最嚴格的食安標準守護大家的建康 剛果媽媽 黃桂真

141101v1401

在網路上已經有一定名氣的剛果媽媽,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她們對食安的絕對堅持。並且這是當初創業的基本理念,早在台灣近幾年鬧出各種食安風暴前,剛果媽媽創辦人黃桂真就已經將食安做為創業的基本標準,嚴格把關,絕不妥協。

 

談起創業,黃桂真本身其實不是餐飲界出身的,實際上她不但是學法律的高材生,並且後來還在科學園區擔任高科技產業的總經理。會整個人生轉向,投入健康餐飲,一方面來自於內心的自我對話,一方面也因為孩子的關係。黃老闆育有兩個豥子,目前都尚在讀小學。長子雖然功課成績優異,但卻有著高功能性亞斯伯格症,當初為了這孩子,黃老闆第一次思考著是否放棄高薪的科技業工作,多撥一點時間給家人。想想科技業的工作真的很累,每天七點就要到公司,經常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難道在孩子成長的最精華時間,家長要長期缺席嗎? 思慮及此,黃桂真毅然決然離開人人稱羨的高薪工作,秉持著自己的理念,創立自己的事業。也讓自己更有時間陪伴家人。

141101v1402

在現今的市場上,要找到真的完全無添加的麵包和咖啡店,其實少之又少,所謂無添加,是以最高標準來定義的,就算是法定的改良劑乳化劑,她都堅持不加。只單純用好的麵粉以及比較好的奶油,希望做出來孩子可以天天吃的土司和麵包。所以在剛果媽媽店裡,看不到蛋糕和餅干,因為通常要做蛋糕就要放奶油,但奶油吃多了真的對身體不好。再來也不能放泡達粉,因為泡達粉成份含有氫氧化納。黃老闆希望透過打蛋白的技術,讓蛋糕不要那麼蓬,等這方面技術確認了再推出蛋糕。而若要做餅干,就是要不加蘇打粉,只單純的放奶油和低斤麵粉、蛋、糖,成品可能沒那麼酥脆,但至少安全。

 

基本上一個重要的審核標準,就是賣的東西,是要「敢給自己的小孩吃的」。以今年中秋節來說,剛果媽媽沒有推任何的月餅、蛋黃酥、鳳梨酥等等。為甚麼呢? 因為蛋黃酥本身一定要放酥油,月餅則要放鹼油,剛果媽媽覺得不應該吃這種添加的東西。黃老闆的堅持,做麵包的內餡,例如紅豆土司、芋頭土司等,這些的內餡都是自己用新鮮的紅豆芋頭去煮,不加一滴油,像這回台灣的食安風暴,很多糕餅行受波及,就是因為有加入油的成分。他們在紅豆沙裡有放豬油,照理說紅豆沙應該是素的才對,但原來紅豆去煮很容易乾,添加油才會有滑潤的感覺,所以就有人會加豬油、甚至去加玉米粉或其它澱粉等等。但剛果媽媽很單純,就紅豆加糖加水炒到乾。

 

在咖啡的部分,剛果媽媽的咖啡也是自己挑豆子、自己磨、自己烘培。重點在於咖啡豆若沒有挑過,裡頭可能有發霉有長蟲,會對人體有傷害。如果用心挑過,就不需要像有些店家咖啡烘得那麼深,到後來只有苦味其他都沒有,只因為要蓋掉咖啡豆本來的問題。剛果媽媽的咖啡沒有糖也沒有奶精,就只是加鮮奶,並且鮮奶是百分百的鮮奶,剛果媽媽嚴格挑選鮮奶,只要有加東西的就不用,所以市面上很多知名品牌,其實都不符合剛果媽媽的標準。黃老闆表示,台灣很喜歡濃醇香的鮮奶 但事實上鮮奶不可能這樣,除非你高溫才能把乳脂打出來,否則不可能是濃的,當然不會淡到像水,但也不會像很多市面上的鮮奶那樣。

 

剛果媽媽追求食安最高標準,也許這裡設備可能沒人家好,但他們對食材的高標準,用心去營造一個健康的食用環境,也真正打動很多人的心。並且黃桂真也長期在網路上分享正確的食安觀念,她強調,歡迎人們來逛剛果媽媽,
「客人可以不跟我們買,但你要知道你吃的是什麼。」例如剛果媽媽不賣白吐司,像報紙刊載有位藝人的女兒得了直腸癌,但那位小姐表示她很注重養生,平常只吃白土司和雞胸肉,怎麼會罹癌? 其實白土司不能吃,這點連醫生都不一定知道,經常網路上有人說感冒腸胃不好只能吃白土司,他們以為白土司什麼都沒加,其實白土司裡的白油可以在室溫下放一年,它是輕裂解過後的重度油,長期吃了對身體的影響令人不敢想像。所以剛果媽媽這邊有賣奶油土司,但不賣白土司,並且這裡用的油只有一種,那就是法國的發酵奶油,如果客人今天去別的麵包店看,再來剛果媽媽這邊摸摸麵包,就會知道不一樣。真正好的油,是用了不會感到油油的,就好像女孩子用的保養品一樣,高品質的保養品,那種油妳一擦是由皮膚吃進去的,而不是表面油膩膩的。

 

提起剛果媽媽,就是「堅持」兩個字。常有朋友問黃老闆,妳們是從非洲引進產品嗎? 為何叫剛果媽媽? 此時黃老闆就會娓娓道來,學法律出身的她,很重視專利授權,當初在取店名時,第一個選擇是想命名為媽媽家,當時是希望用一個媽媽為家人準備食物的想法來開這家店,可是後來去查的結果,媽媽家已經有人去登記了。後來想取頑固達人,商標也已被登記。後來有人跟黃老闆聊,問說要不要取同音的,黃桂真就就想起日文裡,頑固的音唸起來就是剛果,其也代表著堅持的意思,剛果媽媽的精神,就是堅持要做最好的東西。

141101v1403

來到剛果媽媽,可以看到店老闆很多的堅持,這裡的土司或麵包,三十個小時就一定丟掉不會再賣,這裡也是全世界唯一用整理盒在賣麵包的。當初烘培老師曾問黃老闆說妳怎麼敢這樣賣,黃桂真說沒辦法,我只能這樣賣,因為正常的麵包若你不蓋起來,放在空氣中一定會乾,其道理就像飯煮好若不蓋好 一定會乾一樣,如果麵包放著不會乾,那一定是假的,表示裡面有放額外的東西。有人問黃老闆,麵包為何只放兩天? 黃桂真就反問:「麵包放超過兩天你也敢吃嗎?」其實麵包裡面有蛋也有奶,人們怎麼敢在室溫下吃放超過兩天的麵包呢?

 

透過剛果媽媽這樣的平台,以及網路,黃桂真不斷的要告訴消費者,怎樣吃最安全。這中間有很多學問,例如有的店家標榜都用橄欖油,非常養生,可是橄欖油只耐溫到一百五十度,這怎麼可能用來做麵包? 麵包本身上火兩百度、下火一百六十度,這是有衝突的。有的店家標榜鮮乳麵包,這也有問題,你去想像上午九點的時候把牛奶放大太陽底下三個小時,這樣的牛奶你還敢喝嗎?那為何敢放麵糰裡揉放三小時?

 

剛果媽媽講究食安,也講究衛生,這裡的中央廚房是採透明式的,人人都可以看到廚房運作的狀況。剛果媽媽也有賣布包,包括一位宜蘭身障朋友設計的布包,以及為了鼓勵一些媽媽們經濟獨立,幫她們賣蝶古巴特的工藝包包。剛果媽媽也從宜蘭進一些農產品,價格跟宜蘭農會賣得一模一樣。另外這裡也賣茶,都是堅持台灣農人在地生產的茶。

剛果媽媽嚴格把關食安。來這裡買東西,吃得安心,對家人健康百分百可以放心。

Line交辦工作 可以算加班嗎?

141101v1501

 

文 ∕ 陳瑞珠 諮芮勞務管理公司 總經理

 

日前經媒體報導,立法委員打算提案修法,未來企業或單位雇主不論是使用電話、網路、手機App等任何形式,為保障勞工權益,只要於員工下班後仍交辦業務工作,都應受勞基法等規範,計入延長工時並計算加班費予勞工。而會引發這樣的思考,是因為去年一個案職災事件的發生披露一名四十多歲女性經理,因嚴重超時工作中風去世,然家屬發現其主管經常在晚上十點過後還用 App交辦她工作,後經勞保局審理認定是過勞死,並依職災給予理賠,這是首宗國內因透過通訊軟體工具執行業務工作,致勞工過勞死而成立的職災事件。

 

141101v1504

 

此訊息一出,自然也馬上引起很多職場上勞動工作者的諸多討論。尤其在通訊軟體發達後的今天,工作中除了電話、電子郵件,很多勞動工作者下了班也常會接到公司雇主或上級主管透過APP 或 LINE等通訊簡訊方式交辦業務,即使不是要求馬上辦理,可能也會造成勞工心理上的壓力及負擔。 至於,雇主使用任何形式之通訊工具於下班時間後仍聯繫勞工, 是否都應該算加班呢 ? 筆者認為於實務認定上與執行面上恐有困難,原因是公司雇主或上級主管透過APP 或 LINE等通訊簡訊傳達方式交辦工作,僅是「傳達訊息」、或「交付任務」、或已算「執行工作」? 實務上尚應視事實內容之強度如何而定,就算雇主單方面的傳遞訊息也無法認定有使勞工加班的事實,且現行勞基法並未限制雇主對勞工於供給勞務時其交辦工作的形式應如何。例如,雇主單方面的傳遞訊息,而勞工如果只是回覆 :「收到了」、「知道了」、或「是的,老闆」,都可能還無法認定有加班的事實發生。但若是有繼續處理並回報雇主處理內容與狀況情形時,就其處理之時間應可計入延長工時並可計算加班費。反之,若雇主長期以通訊工具傳達交派工作任務,又經常於正常工時八小時之後,則單位雇主自應給付員工加班費。

141101v1502

 

(模擬示意圖)

 

 

 

另外有關對延長工時即加班之程序,企業雇主對於使勞工有延長工時之必要,除了依勞基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雇主經工會同意,如事業單位無工會者,經勞資會議同意後,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而前項雇主延長勞工之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一日不得超過十二小時。延長之工作時間,一個月不得超過四十六小時。」外;一般通則性而言,企業內對於員工之勞務管理也有其加班作業之嚴謹規定。如企業之人事管理規章「 工作規則」內即常有規定“ 員工加班之核准機制與辦法”:「員工擬延長工作時間應事先提出申請,填具公司加班申請單並經直屬主管同意後其工作時間始准延長,並記載延長工作時數及完成工作項目與內容等」。常常勞工於事後或離職後就工作受僱期間爭執加班請求延時加班費時,按國內實務上之觀察,勞工方面恐怕還得負舉證責任。例如 : 工作期間之出勤記錄、也需舉證加班的事實內容、 及證明當時加班的必要性如何…等等,還要表列出過往加班的詳細日期及時數表、薪資請求金額等俾供法院審理。

 

以上對於近期Line之興起潮流而引發是否構成加班之討論,筆者提供看法略述於前,俾予職場勞動者參考交流意見。

141101v1503

通行全球的貨幣

140901v0201

某天,為了渡過在髮廊的兩小時,備好個人電視的遙控器,翻箱倒櫃找來各式雜誌。十分鐘後,螢幕勉強定頻在一個「較」不那麼偏頗的新聞台,翻開某時尚雜誌國際中文版。一時間,螢光幕上地溝油、飼料油的字眼,台灣新聞台特有的雜亂分割畫面,和時尚雜誌裡設計華美、紙醉金迷的頁面,形成強烈對比。

 

台灣媒體如雞肋,幾乎已成為你我都接受的宿命,雖然恨鐵不成鋼,但就如同油品問題一樣,雖然明知便宜沒好貨,但只要辛香料灑得重一點,能圖得一時感官的刺激,也就想不了明天的後果了。

 

為了避免雞肋化,也有媒體選擇了不同的路,透過高超的化妝、攝影、畫面營造,以及最拿手的說故事技巧,他們選擇和廠商站在同一陣線,為讀者羅織了五分鐘紙上、線上的微電影,讓讀者可以短暫脫離現實,也讓自己成為一部厚重的商品型錄。

 

幾個月前,文化部發佈的國人閱讀調查,因為將「部分翻閱」也納入,計算出每人每年平均讀13.5本書的數據,得出台灣人比法、日、韓都愛讀書的結論,引發爭議,對比於台灣出版界的慘況,更分外諷刺。

 

一個國家的未來,從人們閱讀的習慣和內容便可得知。

 

暢銷書《大家來看賈伯斯》和《跟TED學表達》的作者卡曼?蓋洛說:「構想才是21世紀唯一通行的貨幣。」
而被雞肋和鴉片餵養長大的下一代,要用什麼樣的貨幣通行世界,則是你我都不能迴避的問題。

第一屆桃園直轄市長選舉 國民黨吳志揚完成登記

141016T0201

(圖 / 中國國民黨桃園縣黨部攝影)

 

吳:施政建設不能中斷 勇於承擔 堅持付出 讓桃園贏港勝星

國民黨籍現任桃園縣長吳志揚,於九月完成登記,代表國民黨角逐首屆桃園直轄市長。吳志揚強調:桃園是台灣拼經濟的關鍵角色,而台灣的經濟只能發展不能遲滯,要有發展就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他呼籲桃園鄉親一定要讓已經開展的建設持續推動,讓升格後的桃園真正具備競爭力。吳志揚懇請大家支持,讓他能為桃園再服務四年,他承諾會努力讓桃園朝具有贏過香港勝過新加坡的實力邁進。

蘇家明參選市議員

141016T0202

(圖 / 競選團隊提供)

 

桃園市議員候選人蘇家明,偕同妻子、兄長、競選總部主任委員劉紘緰(桃園市農會總幹事)、總幹事李詩明,與土地公、土地婆,里長、社區、社團代表等百餘人陪同辦理候選人登記。 蘇家明表示,感謝支持者的一路相挺、倍感溫馨,並表示擔任市長期間勤跑基層,聽到非常多有關地方建言的聲音,加上擔任市長八年多,孰悉行政體系運作,曾任桃園市民代、代表會副主席、主席,並於95年當選桃園市長,承諾若有機會當選市議員,絕對以實際行動來服務鄉親,讓大桃園更美麗,生活更幸福!沿路鑼鼓喧天,高喊「蘇家明凍蒜、蘇家明凍蒜」,場面相當熱鬧。

幕後轉戰幕前 – 洪國彰:自己民族自己救!

「自己民族自己救!」喊出口號的是以無黨身分參選桃園升格選戰的洪國彰。他說,撇開政黨不談,桃園必須要做為領導者,尤其身為全台最多都市原住民人口的縣市,政策出發點必須要領航。包括民族自治、航空城就業保障、民族教育、都市聚會所、社會住宅、長照機制、社團、宗教補助及原住民金融政策等。

 

洪國彰提到,原住民族自治的辦理實施,中央喊了多年都停滯未前,桃園都會擁原住民人口多的特點,應該盡速研擬,配合原住民族的領袖制度及特有的文化生活,從教育到文化、文化到自治、自治到住宅、住宅到照護、照護到社福等,所有政策都是環環相扣、牽一髮動全身的。

 

桃園市議員選舉平地原住民部分呈現8搶3情況,3位代表國民黨參選,其餘皆以無黨角逐。相較其他候選人在年初就已陸續布局,洪國彰較晚表態參選,也讓許多親友疑惑,一問才知前陣子適逢母喪,暫停所有選舉規劃,全心全意送母親最後一程。

 

48年次的洪國彰,故鄉在花蓮縣玉里鎮東豐里的鐵份部落(阿飛赫部落),從5歲搬至台東長濱開始,因為父母親工作關係,又經歷多次搬家,一路往北,最後落腳在桃園八德地區,那時正值原住民朋友從原鄉移居都會地區發展的開始。提起這段遷移往事,洪國彰笑著說,最後讀了4個國小、3個國中,當兵後有一次回家發現沒人住了,原來又搬家了,搬到幾百公尺外的不遠處。

 

「不少原住民朋友移居都市,至今已經過了好幾代,若要回鄉發展其實機會不多」,洪國彰以自己為例,隨著父母親移居桃園,在桃園長大、發展,原故鄉已無土地、房子,早就將桃園視為故鄉、生根了。

 

回想當時母親含辛茹苦地將8位兄弟姊妹帶大,在困苦環境裡,兄弟姊妹依然能夠嚴謹,尤其跨越不同世代,所看到、體會的,儼然是都市原住民的發展史。洪國彰說,「既然人在都市,那就該有符合現在狀態的政策思維,才能真正照顧到原住民族朋友」。 雖然是第一次參選,曾任調解委員、更保會輔導員的洪國彰很快地便抓住擔任民眾與政府「中間人」角色,發揮參與過宗教、社福團體的愛心、同理心,笑臉走入群眾,與民眾打成一片,主動找出民眾生活上遇到的種種問題。

 

升格選戰,百家爭鳴。經歷了時代更迭下原住民族在都市的生活演變,主張相關政策應該跳脫政黨回歸到族群本身,洪國彰過去在幕後培養的「基層實力」正在幕前加倍地發揮效果。

藝文園區地下停車首座月租繳費機

141016T0301

(圖 / 陳重光攝影)

 

藝文園區智慧綠能地下停車場(北區) 8月已完工啟用,由桃園縣長吳志揚親自主持揭幕儀式,這是桃園縣首座兼具智慧綠能環保與人文藝術的停車場,總計汽車位216格、機車位188格。吳縣長表示,將來藝文園區地下停車場(南區)完成後,可再增加300多個停車格,將有效解決該區周邊停車問題。

 

吳縣長表示,桃園縣即將升格為直轄市,新的停車場具備直轄市格局的標準,將來藝文園區地下停車場(南區)完成後,可再增加300多個停車格,加上目前北區的216位停車格,共計提供500多位停車格,未來桃園航空城捷運線在此設G11站,與桃園展演中心地下停車位串聯,為該區提供更適當的交通及停車環境。

 

該停車場具備「智慧化停車管理系統」、「人文關懷,注重藝術美感」、「綠能環保及優質服務」等三大特色,在智慧化停車管理系統方面,設置「車位在席導引系統」,以紅綠燈狀態辨識空車位,讓駕駛者快速找到停車位,並搭配「車牌辨識系統」,駕駛者可在「車位查詢機」中快速找到車輛停放地點。

桃園選手囊括青年奧林匹克運動2面金牌

141016T0302

(圖 / 桃園縣政府攝影)

 

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國參賽選手載譽歸國,總計獲得3金5銀3銅,桃園縣選手囊括2面金牌,桃園縣長吳志揚親自接機表達重視與關心,並頒發冠軍獎勵金每人20萬元、金牌教練劉祖蔭教勵金6萬元,以感謝選手與教練為國為桃園爭光。

 

教育局官員表示,桃園縣為讓體育人才發揮潛力及享有更多培訓資源,積極整合體育資源,讓體育人才不只在國內取得優異成績,也頻頻在國際賽事上嶄露頭角,另外在運動場地整備上也以全國或國際標準為目標,桃園縣並爭取主辦大型運動賽事包括明年亞太聽障運動會在桃園舉辦。桃園體育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除棒球、羽球、網球、高爾夫球等項目外,跆拳道再添桃園之光,可謂桃園縣體育發展成果的具體展現。

 

代表我國參加在中國南京舉辦的青奧運會選手。為迎接青年奧林匹克運動代表團桃園吳縣長與全國跆拳道協會人員、桃園農工、治平高中上百位學生與家長在機場迎接。

中壢市長希望兒童劇團明年在中壢市續辦

141016T0401

由中壢市公所主辦的藝術館系列活動,針對國小學童,邀請蘋果兒童劇團在中壢藝術館演出經典科幻歌舞劇『宇宙星球歷險記』,不僅具有教育意義,就連劇中人物的服裝造型也充滿太空科技感,舞台與燈光利用多媒體展現不同的光影與背景,一開始就非常吸引小朋友注意。現場近千座位被家長帶著小朋友坐滿,小朋友快樂地揮舞著劇團入場贈送的星星造型LED燈,各色彩光在演藝廳裡閃耀不停。

 

中壢市長魯明哲表示:身為中壢市的大家長,他向未來的市政府提出溫馨訴求,希望為了小朋友,繼續邀請知名兒童劇團到中壢演出,他認為舞台劇不僅能培養兒童的美感,也是最能親近與潛移默化小朋友的方式,而藉由各式兒童劇帶來的純真歡笑,相信也是帶給所有家長們最珍貴的禮物。魯市長表示,如9月份的兒童劇巡演有不同的劇團每天到3個學校演出不同的劇碼,讓小朋友更期待上學,也為孩子的藝術教育打下基礎!

從空拍看見中壢的改變

141016T0402

(圖 / 中壢市公所提供)

 

起空拍風並讓大家看見寶島的美與痛。中壢市公所最新規劃、透過空拍讓中壢市民看見中壢之美,發現中壢經過這些年的規劃與建設,從早期大家對中壢的印象為工業都市,逐步蛻變成充滿綠地、商圈、寬闊道路、藝文氣息濃厚與城市藝廊的宜居之地,一幕幕讓大家看見中壢之美。

 

中壢市公所9月3日上午舉辦“看見中壢改變”首映會,製作團隊耗時4個月共2928小時,在中壢上空紀錄並剪輯成微電影,分為6大篇於記者會上播映,主題分別是看見中壢改變(精華+空拍)、你好 中壢(市民的臉譜)、中壢發展史(中壢發展的地圖與資料,有市長結尾)、2014再愛一次(劇情)、樂活中壢安心居(劇情)、中壢人的驕傲(代表會訪問與剪輯)等6篇,長約48分鐘。記者會由中壢市長魯明哲、中壢市民代表會主席吳嘉和分別以機長與飛行員的裝扮共同啓動儀式,象徵為期四個月的空拍工作圓滿成功。

 

中壢市長魯明哲表示:中壢市成為縣轄市已屆47年,而今年12月25日也將隨桃園縣升格而變成中壢區。本次空拍『看見中壢改變』影片,就是市公所團隊代替中壢市送給中壢市民的最後一次紀念。本次拍攝特別規劃綠地,商圈,交通,藝文四大主題,讓大家看到中壢這些年精彩的改變。魯市長說:短短幾年內,我們團隊讓中壢增加了20個新公園,美麗寬闊的公園是市民休憩的地方;而拓寬新建的許多道路與路平專案也讓用路人享受便利與快捷;經過整頓的夜市攤棚讓人潮不受干擾地流動且為公共安全把關;新建的市立圖書館與溫書室、幼托中心等,更是造福廣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