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91

發現「全亞洲第一座探洞」,臺南北門越來越好玩

201412165-1

「全亞洲第一座探洞」12月10日於雲嘉南共好中心(台南市北門區永華國小舊址)舉行「探洞系統」公開介紹,整座系統預計今年年底完工,104年計畫啟用!此次探洞設計與裝設不僅是全台第一,更是全亞洲第一,雲嘉南共好中心自4月份由交通部觀光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雲嘉南管理處)出租予財團法人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台灣外展基金會),作為戶外海洋教育的教學中心,延續海洋冒險運動,在台灣外展基金會與雲嘉南管理處鄭榮峯處長的促成下,引進了除英國外,全亞洲第一座人造的探洞冒險系統,北門未來不僅提供浪漫的旅程,也提供刺激冒險的探洞冒險及獨木舟水上冒險。

「探洞系統公開介紹」由雲嘉南管理處鄭榮峯處長和臺南市北門區曾榮嘉區長主持,並邀請協助此次工程建造公司:EP亞洲區工程部經理Mr. Gomme技師前來北門給予技術指導,EP-UK公司為歐洲知名的人工岩壁及洞穴製造設計廠商,EP-UK老闆Boothroyd Colin本身即是探洞冒險專家,喜歡到世界各地尋找自然洞穴,將自然洞穴的概念轉以人工探洞構想,再透過專業技師團隊把人工探洞設計組裝起來讓大家都可身歷其境洞穴感,EP-UK在英國有多項成功岩壁及探洞案例,本次在北門的設置是第一次跨足亞洲,更是讓EP-UK老闆的洞穴設計及推廣探洞冒險的理念延伸。本次典禮由鄭處長、曾榮嘉區長及Mr. Gomme等人以一起手持象徵性的探洞組裝工具組,宣布全亞洲第一座人工探洞場正式亮相。

201412165-2

「探洞」是國外盛行的戶外極限運動,全世界人造探洞場目前只有七座都在英國,臺南市北門區的人造探洞場將會是英國以外,全亞洲第一座系統,洞穴總長度超過100公尺,洞口直徑0.6m。雲嘉南管理處鄭榮峯處長表示:「探洞內部由石筍、鐘乳石、化石、壁畫等元素建構而成,洞穴內的壁畫設計靈感來自一萬年前的人類祖先,探洞場透過壁畫,將人類的歷史呈現在民眾面前」。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湯宏鈞表示:「體驗探洞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面對未知、黑暗、幽閉恐懼及不安的心理,探洞可以滿足冒險挑戰及不斷探索的慾望、好奇心,屆時也歡迎民眾一同前來體驗這座亞洲第一的探洞。」

探洞系統工程完善後,將由台灣外展基金會規畫舉辦一連串的活動,目前正規畫讓小朋友透過實際體驗後進行DIY黏土創作發揮想像力,將作品放到洞穴中,成為探洞的一部分;另由專業人員的帶領下引導民眾進行探洞冒險。目前探洞的工程正在施作中,雲嘉南管理處鄭榮峯處長表示:『探洞系統入駐北門,不僅是北門人的一大盛事,更是全臺一大盛事,邀請全臺民眾為探洞命名,命名活動從今天(10日)開始到12月25日止,民眾可以至雲嘉南管理處FB粉絲團「雲嘉南,好好玩!!!」』進行探洞命名的票選活動,參加命名活動的粉絲皆有機會參加抽獎活動獲得小禮物1份-刺蝟男孩明信片組,預計抽出50份。

祈福音樂會感謝各界 陳菊承諾打造安全城市

20141216K1-1

高雄市政府為感謝各界對於救災、重建的援助與支持,於13日晚上7點於高雄時代大道舉辦「真愛高雄,幸福啟航」感恩祈福音樂會。
感恩祈福音樂會由六龜高中合唱團開場,代表高雄在地發聲向海內外朋友表達感謝,接著由眾多歌手輪番獻唱,在寒冷冬夜裡,為高雄市民帶來一股暖流,現場邀請救災、重建英雄們上台接受道謝,市長陳菊也率市府團隊到場致意,並一起推動「高雄加油」大氣球,象徵高雄齊心向前,再度啟航。

20141216K1-2
陳菊表示,感謝高雄最困難時大家的支持相挺,氣爆後重建工程日夜趕工,現在主要三條路已恢復通車,12月20日兩旁人行道、路燈、行道樹也會完工,以嶄新面貌再現。她承諾打造一個安全宜居的家園,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必須以安全為基礎,市民的幸福安定才是市府追求的最大目標。

「真愛高雄,幸福啟航」感恩祈福音樂會歌手雲集,包括靈魂歌姬家家、擁有溫柔堅定嗓音的朱俐靜、溫暖療癒系歌姬羅美玲、高雄小歌王蔡承融、WATER MAN,唱出動人的音符撫慰人心,還有新一代偶像劇男神李國毅、暖男偶像團體SpeXial,以熱情的音樂帶領大家夢想起飛,最後由紅遍兩岸三地的全方位天后楊丞琳為高雄獻唱,用溫暖的歌聲帶領高雄為愛啟程。

氣爆區光電屋頂補助範圍擴大 反映市民需求 高雄依法設置光電免競標

 

文/綜合報導

 

為提升石化氣爆災區建築重建效益,高雄市府工務局修改補助災區建築物裝設太陽能屋頂方案,除擴大生活影響範圍納入補助,也將災區學校納入裝設太陽光電補助對象,歡迎有意願住戶或學校儘速申請。另外,中央為支持地方推動太陽光電,已經在近期修法發布,只要依照地方法令強制設置太陽光電案就免競標。

 

高雄每年有2,100~2,300小時的日照時數,而且是傳統重工業城市需要解決高耗能與高排碳問題。縣市合併後,市長陳菊提出打造大高雄為綠能生態城市,該局也在101年啟動綠光屋頂計畫。依照能源局統計今(103)年迄十月底光電設置同意數有319件占全國13.56%,設置容量為17,862峰瓩,佔全國設置容量8.54%。近三年已完成設置約59百萬瓦,相當於59座世運主展館的太陽光電,帶動超過59億以上的光電產值。

 

石化氣爆重建進入建築物整建階段,有部分氣爆影響範圍內民眾表示希望透過整建裝設太陽光電,能夠創能減碳也可讓違法鐵皮屋頂合法化。該局近日修改補助災區建築物裝設太陽能屋頂方案,除擴大生活影響範圍納入補助,也將災區學校納入裝設太陽光電補助對象。

 

因為推動太陽光電是市府重大政策,為擴大重建區效益,鼓勵民眾將鐵皮屋頂改造為太陽光電屋頂,目前已公告擴大方案補助範圍,並調整申請期限至103年12月19日止。另外為鼓勵災區內公有建築物作為綠色能源示範,也同步放寬公有建築物可以申請補助設置太陽光電設施。

 

工務局表示,經濟部能源局在11個月發布太陽光電發電設備競標作業要點修正規定,其中規定依直轄市、縣(市)政府自治條?,於申請建造執照時,有義務設置太陽光電發電設備屋頂型設備申請案可以免競標。所以依照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的建照申請案附設太陽光電時,將可直接依經濟部能源局公告的優惠費率賣電,不用再參與競標,可以確保投資綠電獲利,這對依法要設置太陽光電的工廠建築等是大利多。

獨家報導張淳淳專訪

張淳淳,台港唱片圈知名肢體與體能訓練老師,曾擔任徐若瑄、李心潔、金城武、王力宏、張韶涵、梁靜茹等數百位明星的專任教師及顧問,並曾為成龍、鄭秀文、許茹芸、陶晶瑩等歌手的唱片填詞。

 

因產後塑身經歷而投入作家行列,傳達的全民塑身運動。2001年,成立“張淳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結合演藝事業及健康產業,成功進入知名電視購物台、網絡購物、銀行機構、企業結盟、公益團體等,創造出高獲利。

 

從塑身達人轉戰房地產,被譽為“房地產女王的”的張淳淳,兩年前(2010年)因為抽脂手術,感染罕見的“非結核分肢桿菌”,(全世界只有十人,無一例痊癒),病情嚴重到一度要截肢,但住院400多天之後,張淳淳不但沒有截肢,還奇蹟的回到鏡頭前,儘管還要繼續對抗怪菌,而且無法久站,但張淳淳領悟到:能健康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曾經忙於事業,現在張淳淳體悟,賺再多錢,買得起好車,住得起帝寶,卻買不回健康與親情!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141201m0002

新北市身心障礙者所組成的「勁勇車隊」展開他們的圓夢計畫

014年8月16日清晨6:30在新店捷運站的外面,一群由新北市身心障礙者所組成­的「勁勇車隊」,在警車開道之下,騎乘著身心障礙機車,挑戰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展­開他們的圓夢計畫。

 

2個半小時後,勁勇車隊順利抵達帆船嘉年華的會場。 在2014帆船嘉年華活動中,特別邀請到身障朋友,一同體驗帆船運動,希望藉此讓身障­者走出戶外、迎向自然、面對人群。透過這次的活動,身障朋友更能體會社會的關懷和走出­戶外的好處。

 

在結束帆船嘉年華圓夢之旅後,勁勇車隊的勇士們,緊接著來到宜蘭縣身心障礙多愛公益推­廣協會,共同見證了協會的揭牌儀式。協會主要目的是鼓勵身障朋友追逐夢想,達成圓夢目­標,實現人生理想。揭幕當天也啟動職業培訓課程,透過房務從業人員教導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小朋友實務操作和童玩DIY的技藝培訓,進而激發身障者開創新職種的可能性當晚­在帆船嘉年華的現場,也舉辦了別開生面的聯歡晚會,晚會就在火舞表演和大夥的輪翻獻唱­之下,畫下完美的句點。

 

141201m0003

國際扶輪總社長黃其光專訪-獨家報導

國際扶輪社110年歷史當中,黃其光先生是第一位台灣人、也是第一位華人成為國際扶­輪(Rotary International)總社社長當選人。國際扶輪3480地區總監邱秋林指出,­此項殊榮不僅是黃其光個人榮耀,更是台灣扶輪之光。黃其光1976年加入台北扶輪社,­從地區總監到國際扶輪總社社長,歷經28年的時間,其中擔任28次國際扶輪社長代表,­獲得9次國際扶輪最重要的獎項,更在1997年獲得當年度全世界十大傑出社友獎,專訪­中黃其光暢談他獲選:國際扶輪社110年歷史當中,黃其光先生是第一位台灣人、也是第­一位華人成為國際扶輪(Rotary International)總社社長當選人。國際扶輪3480地區總監邱秋林指出,­此項殊榮不僅是黃其光個人榮耀,更是台灣扶輪之光。黃其光1976年加入台北扶輪社,­從地區總監到國際扶輪總社社長,歷經28年的時間,其中擔任28次國際扶輪社長代表,­獲得9次國際扶輪最重要的獎項,更在1997年獲得當年度全世界十大的當年度全世界十­大傑出社友獎; 專訪裡,他暢談了獲選國際扶輪社首位華人總社長的原因以及他的交友哲學、老二哲學,同­時面對挫折卻越挫越勇的精神。黃其光的成功絕非偶然,凡事不斷努力和堅持,只找方法不­找藉口,與人相處更是不求回報,華人世界第ㄧ的殊榮,著實非他莫屬!

 

141201m0004

國際扶輪總社長黃其光獲頒北科大榮譽博士-獨家報導

 

2014年的5月16日在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國際會議中心,一場盛大的名譽博士頒獎典­禮即將舉行,現場冠蓋雲集。今天的主角是110年來首位華人擔任國際扶輪總社社長的黃­其光先生,黃總社長不僅在國際事務的努力備受推崇之外,他長期來所秉持的『誠』、『樸­』、『精』、『勤』任事態度,也正是台北科大的百年校訓,今天的頒獎典禮可謂實至名歸­。名譽博士頒授典禮由姚立德校長主持,會中黃其光先生,不僅榮獲名譽博士學位,更獲頒­榮譽校友及菁英協會的聘書,對於獲得這些殊榮,黃其光先生感動滿滿。這次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頒授名譽博士的典禮,在有點子王之稱的黃其光引領之下,在歡笑聲中圓滿閉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黃其光總社長,必能將台灣推向國際舞台發光發熱、再創新猷。

 

141201m0001

高市府招商成功 日本資通訊產業進駐高軟

141201k1601

 

文/綜合報導

 

經過高雄市政府持續努力下,成功吸引從事系統軟體開發業者日商磊客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磊客思科技),投資進駐高雄軟體園區,於今年11月24日假高雄軟體園區舉行開幕典禮,磊客思科技柴嵜淳董事長、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曾文生局長、日本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山口幸文副所長、日本人會高雄支部北村克紀會長、沖縄縣產業振興公社台北事務所久高eul匡所長均出席本次開幕儀式典禮。

 

磊客思科技總公司為Lequios soft Inc.成立於2002年,設立於東京,在沖繩縣及台北均設有據點。該公司主要專業為地震防災系統,並長期與日本氣象廳、海洋研究開發機構合作,進行相關系統開發與維護。鑑於台灣與日本皆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及火山帶,相較於日本,台灣在地震、海嘯及火山資訊系統建置較慢起步,該公司希望將長年致力於推廣防災系統建置的經驗帶來台灣,看好高雄優質投資環境與商機,決定在高雄設立公司,並成功進駐在高雄軟體園區的日商中小企業。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曾文生局長致詞時表示,該公司在日本長年承接日本氣象廳計畫,在地震活動綜合監視系統(EPOS)、以及火山監視情報中心系統(VIOS)等專業技術受到肯定,在日本當地提供APP防災系統裝置,提供第一時間防災即時預報。曾局長鼓勵磊客思科技在高雄成立據點後,期盼該公司將日本的經驗整合高雄的防災警報系統建置,透過與高雄地區產官學研相互合作,藉此可望提升高雄地區防災應變能力,並且增進人民福祉。

 

近年來高雄致力於資通訊、數位內容產業等新興產業發展,高雄在資工資管相關科系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的比率非常高,提供穩定的人力優勢,磊客思科技可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與高雄周邊大學共同合作,媒合到資通訊產業所需人才。

 

日商投資高雄一波波,日商企業目前在高雄外商投資比例居首位,此次磊客思科技投資高雄再添一樁,未來高雄市政府將雲端、數位服務、研發應用視為重點發展產業,期盼帶動更多外商企業投資群聚高雄,帶動城市產業轉型與翻轉。(資料來源:高雄市經濟發展局)

 

過度開發?違法濫建? 汐止土石流心驚驚!

141201v0101

▲圖/資料室

 

文/張淯 社長

11月17日因連日大雨,汐止區茄福街一處鐵皮停車場,在轟隆一聲後突然天降數十塊巨石,除壓毀4輛汽車、1輛機車,夾帶雨水的土石更蔓延近半個籃球場大小。

 

雖在警消瞭解後,確定是上方停車場擴建造成,但身為著名「水都」,山坡地建案密集度又特別高,加上08年溫妮颱風造成林肯大郡100多間房屋傾倒、28人死亡,汐止過度開發造成的土石流隱憂,再次浮上檯面。

 

山坡地違法濫建

 

諷刺的是,日前新北市剛獲得內政部警政署頒發「2014坡地金育獎—績優警政機關」,肯定新北市警局對查緝濫墾、濫伐林地與濫採砂石的成果。

 

但一則,新北市在全臺1,671條土石流潛勢溪流中,就佔221條(依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資訊網2014年數據)。其中,影響範圍內保全住戶在1-4人的佔79條,5人以上的佔95條,合計比例高達78.7%。

 

汐止部分,包含東勢坑、北港溪、永定溪等溪流流經的區域,都被列為土石流潛勢區域(詳見4版)。在2012年工程會公布的23個危險山坡地住宅名單中,汐止就佔據2個,但因被點名的建案房價應聲下跌,有關單位也就此噤聲。

工業用地變更浮濫

 

此外,新北市不僅工業住宅數量居全臺之冠,近幾年更以年增3,000戶的速度在增加。新北市政府放任建商濫用工業區變更,行投機炒房之實,更讓新北市住宅置於工業污染的陰影下。

 

汐止部分,在產業升級過程中,一同被「升級」的工業用地建築,更是不知凡幾。

 

而因應移入人潮,大量興建的停車場,更是危安死角。這次發生坍方的停車場,原本屬於都市計劃保護區、綠地及道路用地,在去年年底會勘後,經新北市城鄉發展局輔導,加以合法化。但在一年後,卻因未合法申請的土牆坍塌,造成人民財產損失。雖然,汐止房市因經貿園區及捷運題材,已連續走高好幾年。但在建商暴利落袋,後果卻將由人民買單。

低窪水患已解 坡地仍藏危機 土石流成汐止隱憂

141201v0201

▲圖/俞鴻樟、網路資料

 

 

文/俞鴻樟

前一陣子受連日雨勢影響,汐止茄福街一處鐵皮停車場,其後方擋土牆上數噸土方,與多塊方形水泥石塊從天而降,壓毀鐵皮遮雨棚與停車場內4台車與1台機車,所幸無人受傷。根據了解,該處分屬都市計畫保護區、綠地、道路用地,市府相關單位2013年12月曾至該處辦理會勘,當時停車場就已經存在。根據會勘紀錄,由城鄉發展局輔導停車場合法化。但當時停車場規模並不大,過了將近一年,停車場土牆越堆越高,卻遲未提出合法申請。

 

無視公權力 違法偽造成憾

 

其實令人不安的還有新台五路高架旁的停車場,旁邊就是河道,如果哪天不管天災或人禍,造成土石崩塌,很可能堵死河道,沖刷新台五路路基,非常危險。目前該處汐止區公所已經派員到場協助清理,該承包停車場工程的楊姓包商,表示願意賠償車主損失。汐止區長徐開宇表示,該處未登記開發為收費停車場,施工包商將被開罰3,000至15,000元。只是這一事件又再度暴露出山坡地的開發管理問題。

141201v0204

讓許多汐止人餘悸猶存的1997年溫妮颱風,讓位在同樣是山坡地汐萬路二段的林肯大郡,因為颱風所帶來的超大雨量破壞地基,其擋土牆崩落,造成28人死亡,100多間房屋損壞、全毀,無家可歸。據當時檢察單位調查發現,林肯建設偽造地質鑽探報告,施工過程無依規定標準實施,相關政府官員批准此建案進行。經過4個多月的調查之後,士林地檢署將林肯建設負責人等6名建商,與台北縣政府農業局、工務局等14名官員提起公訴。

 

危地住宅 全民買單

 

而位於大尖山的馥記山莊,更在2010年4月發生後方山坡瞬間崩塌,形成一個大窟窿,遠眺大尖山可以很清楚看到社區後面大圓形崩塌的痕跡,真的令人怵目驚心!原本這件事鮮少有人知道,直到《看見台灣》在2010年空拍的大片土石坍方曝光,隨後連行政院成立的國土保育專案小組,都曾率先到這裡來了解山坡地住宅的社區問題。這個崩坡目前在政府花了4200萬修護,看似已經復育完成,但仍令當地居民擔憂。

 

按照山坡地住宅社區的分類,馥記山莊屬於B級,也就是水保與擋土還需要監測,但沒有立即危險。不過社區居民抱怨,之前發現異常時,政府並沒有馬上處理,才釀成大禍。由於這處山坡在大崩塌前曾發生零星的小崩塌,落石滾進鄰近社區的民宅車庫,當時縣府人員剛勘查過,認為沒有立即危險,沒想到沒隔多久凌晨就再崩塌,規模還不小,將住戶嚇得連夜逃離。

 

管理出問題

 

當時該社區管委會主委,更當面向當時行政院國土保育專案小組召集人簡太郎陳情:這裡不能再開放蓋房子!後來給的理由是:在三開計畫裡面並且還有容積率的許可,所以他們才核發建照。全台被列為安全疑慮的9處山坡地住宅社區,新北市就有2處,被問起到底在那裡,新北市以擔心影響房價和觀感為由,不願透露。其實有危險的山坡地何止9處而已?也就是這樣,才會間接縱容建商橫行無阻,台灣的房價炒作,政府可說脫不了干係!

141201v0203

近幾年因為颱風、地震天災,吹出問題也震出「人禍」,可是地方與中央永遠就是互踢皮球,誰的責任?永遠都是歷史共業,所以民眾「居住」的安危,繼「食安」問題後,自己的權利自己了解自己爭取。別讓不肖建商自己賺飽飽,地方監督單位護航心態,罔顧民眾安全、安心生活的權益。

 

汐止早期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山水」城,一到下雨就成災,淹水、積水,零星土石滑落不斷。後來過度開發,產業道路一條一條開闢,汐止腹地不夠,建商只能往山坡地蓋房子。而地方政府又督導不周,導致汐止跟新店一樣,山坡上面不見蔥翠林木,只見幢幢的水泥建物,可謂亂象叢生。現在水患少了,土石流夢靨還是揮之不去,政府及建商如果能站在民眾的安危著想,汐止的房價才會真正的「漲」聲響起!

鎂光燈與探照燈

140901v0201

(文/張淯 社長)開票日,全臺民眾的心從傍晚就開始沸騰,即使入夜仍未暫歇。

 

但受媒體多數設在雙北的影響,當名嘴列隊開講,整點新聞每一小時輪播的,除了國民黨大敗、下任閣揆人選猜謎,及少數幾位政治明星的去留,九合一選舉,似乎只剩直轄市首長和政黨顏色值得關心。

 

以《獨家集團》報系為例,《獨家汐止報》的所在地,即便有民視、聯合報兩大媒體,前者是挾著龐大資源的第一家民營無線電視台,後者是前幾大報系中數位平台發展最成熟的指標性媒體之一,汐止在地新聞,卻在選舉這一天,因選後的激情憑空蒸發。

 

被漠視或許有它的好處,代表地方父母官,不需要再為鎂光燈設計各種討好取巧的戲碼。但在漠視同時,也代表很多陰暗的角落,在媒體這把探照燈照不到的地方,成為犯罪溫床、危安死角。

 

這期《獨家汐止報》,我們深入11月17日在汐止茄福街停車場的土方坍塌事件,因為所幸無人傷亡,坍塌當天雖然佔據各大媒體,但關注熱度也只維持一天。在深入挖掘後只證明了,許多事件看似單一的偶發事件,背後都有著盤根錯節的共犯結構。

 

從上一期直擊「東科大樓爆危安?房東私怨美食封街」,這期藉由上述停車場的土石坍塌,更希望全盤檢視汐止危險坡地、位於土石流潛勢溪流的社區,和浮濫變更工業用地,圖利建商的弊端。

 

更希望這一步一步的努力,能代替所謂「全國性」,卻往往只是聚焦於大都會的新聞媒體,成為在地居民關心在地新聞、凝聚共識的起點,號召大家–自己的生命自己救,不要讓今天發生在鄰居身上的悲劇,成為壓垮自家屋頂的雪球。

報社 新媒體 《聯合報》逆勢加碼數位實驗

141201v0301

▲圖/資料室

 

文/俞鴻樟

身為全臺歷史最悠久的報系之一,同時也是數位腳步最快的《聯合報》,繼「聯合知識庫」成為集團金雞母之一,今年(2014)初更成立「數位創新處」,在眾多媒體紛傳裁員聲浪中,逆勢加碼以50人的編制,期望為持續下滑的傳統媒體找到新出路。

 

活動賺錢,投入數位匯流實驗

 

資深媒體人表示,聯合報近幾年主要收入來源,除了聯合知識庫外,金傳媒活動事業處從2008年驚艷米勒畫展、2005年長毛象特展,2009太陽馬戲團,及2009年梵谷展,都造成全臺轟動,也為傳統媒體將影響力透過整合行銷,彌補廣告日益下滑的缺口,指點一條明路。

 

而今年初成立的數位創新處,近半人員竟是為數位行為中,進行各項實驗的「新媒體實驗室」,足見聯合報系在數位匯流的企圖心。

 

落腳汐止,發展更趨多角化

 

2009年搬遷至汐止大同路一段的《聯合報》,是在台灣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早期台灣報業主要業者之一。

 

1959年在台北市康定路的總社大樓落成,同時號稱年發行量突破7萬5千份,取代黨、公營的《中央日報》,成為當時台灣第一大報紙。1960年代民營報紙因為經營靈活加言論相對開放,超過公營報紙成為報業龍頭。

 

1970年代,《聯合報》事業體進一步擴張,包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通訊社(1974年)、《北美世界日報》(1976年)、《泰國世界日報》、《民生報》(1978年)、《歐洲日報》、聯經出版(1974年)、《中國論壇半月刊》(1975年)、天利運輸(1977年)、雷射彩色製版公司(1979年)。

141201v0302

1987年底,行政院新聞局正式宣告台灣將於1989年解除報禁,報業開始百家爭鳴。後來台灣報業競爭空前激烈,再受到《中國時報》泛藍客源蠶食,與《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強大競爭下,《聯合報》閱報率已低於《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僅與《中國時報》做三、四名之爭。

 

為了符合數位化時代潮流,1999年聯合報系成立網際網路事業部;2000年更成立「聯合新聞網」與「聯合知識庫」,將旗下聯合報、民生報、經濟日報等刊物在網路上發行,並整合成數位資料庫。

 

一直到2008年該報再成立聯合報系金傳媒集團,董事長王必成退休,轉任榮譽董事長,聯合報系董事長則由總管理處總經理王文杉先生接任。王文杉上任後於2012年先後成立願景工作室、UDN TV、UDN talks聯合大講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