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50

2015世界盃機器人大賽冠軍 東山高中學生脫穎而出

左一張詠翔(東山)、左二宋姝賢(東山)、左四徐嘉品(東山)、右一:許哲銘
左一張詠翔(東山)、左二宋姝賢(東山)、左四徐嘉品(東山)、右一:許哲銘

臺北市私立東山高中國中部許哲銘、徐嘉品、宋姝賢以及張詠翔四人,以及其他3位台北市國小學生組團,代表台灣參加2015在加中國大陸舉辦的世界盃機器人大賽(RoboCup Junior, RCJ),擊敗十四個國家,成功拿下14歳組跳舞機器人冠軍!
在長達半年的訓練過程中,他們不僅要學習機構動手組裝機器人、撰寫程式語言,比賽時還畫上民俗臉譜,和機器人一起跳八家將,手持神器跟著舞曲節奏擺動,以科技加入傳統的創意果然獲得評審青睞,擊敗各國好手拿下世界大賽第1名。

機器人成品
機器人成品

東山高中機器人社團顧問宋德震表示,「學生最大的挑戰,是所有結構和機構設計都是由「積木」組成,透過編寫程式,利用控制器驅動馬達,讓機器人做出一連串仿真動作。由於不是一體成型,機器人移動關節時,慣性作用常造成零件鬆脫,再加上必須反覆練習找出程式錯誤,都是必須克服的難題。跳舞機器人就是利用聲音的物理特性,同時讓學生在組裝時,觀察到摩擦現象以及力對運動的影響,讓科學教育可以從實作當中,不單單只有知道科學的原理,而知道原理如何應用在創作上面。」
八年級的徐嘉品多才多藝,不僅學習機器人,自幼學習國標舞的他也曾拿過國標舞賽冠軍,在校內樂團中也正在努力學習低音號。

左起:徐嘉品、宋姝賢、陳佳源校長、許哲銘、張詠翔
左起:徐嘉品、宋姝賢、陳佳源校長、許哲銘、張詠翔

至於三位七年級新生宋姝賢、許哲銘、和張詠翔都是機器人競賽的常勝軍,選擇就讀東山,正因為校方的重視與積極推展,加上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升學成果,讓孩子們得以兼顧課業和興趣專長,受到家長一致的肯定與推薦!

台鐵桃園新站啟用

台鐵桃園新站啟用
台鐵桃園新站啟用

桃園市長鄭文燦26日出席台鐵桃園新站啟用典禮時表示,桃園新站的啟用達到「設施更完善、服務更貼心、行人更安全、車流更順暢、前後站打通」五大目標,他會以「鋼鐵人的意志」及「理性的溝通」和中央協商,推動桃園鐵路地下化早日定案,讓桃園鐵路地下化成為北台灣鐵路地下化的最後一塊拼圖,北北桃成為一小時生活圈。
鄭市長表示,桃園是全國第二大站,每日旅客有超過10萬人次,台鐵桃園新站啟用是桃園地方發展的喜事,也是台鐵邁向「新台鐵」的重要里程碑。新市府自上任後半年內,就與台鐵密集協商,包括站內、站外、前站及後站的設施如何改善。在新站啟用前,市府已經完成前後站的車流動線規劃,完成無障礙設施,更將站前廣場阻礙行人動線的政令宣導看板及花台全部拆除,重新規劃停車區域,讓站前廣場更順暢,近期內,也將設置站前廣場風雨走廊,方便旅客出入。市府正在整修延平地下道,完成後會讓地下道更明亮乾淨與整齊。此外,市府也會協調客運業者自站後發車,調節前後站旅客比例八比二的不平衡現象,目標是希望成為六比四,均衡前後站發展。
鄭市長指出,原本台鐵把桃園新站稱為「臨時站」,但因為實際上要使用很多年,所以他向交通部建議不要稱為「臨時站」,而稱作「新站」。至於舊站,市府會與台鐵局協調,把候車空間能活化再利用,打通售票處,讓舊車站的候車大廳與跨站天橋完全連結,讓前後站成為一體,舊站成為新站的延伸,市政府計畫在舊站設置「桃園旅客服務中心」,提供更多的旅客服務資訊,讓每一位進來桃園的觀光客及旅客,都有充分的旅遊交通資訊、便捷貼心的服務。
鄭市長提到,他對台鐵是很有感情的,算是半個鐵道迷,就讀建中時期每天早上搭5點58分的火車,一路經過鶯歌、山佳、樹林、板橋到萬華,再走路到建中上學,擔任國會助理時期也是搭火車通勤到台北。看著這個歷經半世紀的桃園車站,今天有一個新面貌,不但是節能減碳的綠建築,也有無障礙的空間,就像是「麻雀變鳳凰」。未來桃園車站有捷運綠線、捷運棕線、台鐵捷運化等三線共構,將成為北桃園最大的轉運中心,未來發展絕對可以期待。
針對鐵路地下化的政策,鄭市長強調,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絕對不是吵架,也不需互相推卸責任,而應以追求國家更好的建設為目標,才是桃園市民以及市府團隊追求的。桃園新站的啟用與臨時軌道的舖設,並不影響高架化或地下化的抉擇,因為地下化工程也需要臨時車站與臨時軌道。他會堅定、理性與中央協商地下化方案,盡力縮短工期、節約預算並克服工程困難。
鄭市長也表示,一旦鐵路地下化定案,市府會在桃園及中壢兩大都會區,取得新的道路、新的土地,符合國發會審查標準:跨域加值、聯合開發的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模式,桃園市政府願意把聯合開發的成果與台鐵共享,讓台鐵共同參與桃園的都市建設,都市建設開發的成果,也可挹注台鐵的交通建設的成本。台鐵在桃園除了現有6個站以外,未來會增加國際路站、永豐路站、中原大學站、平鎮站,以及開放富豐的富岡維修基地員工通行站,共10個車站,加上1個員工站開放使用,就是「十全十美再加一」,這是桃園交通建設的新時代,市府會盡全力支持鐵路地下化,並且以車站帶動桃園的建設。
鄭市長也特別提到,桃園市政府團隊中,有很多成員來自交通部,包括交通局長高邦基來自公路總局,秘書長游建華來自高鐵局,地政局長陳錫禎曾在交通部服務,勞動局長潘鴻麟是台鐵工會秘書長,桃園捷運公司董事長何煖軒曾任交通部次長,負責鐵路地下化的劉進豐參議,一個月前還是鐵路改建程局總工程師。
鄭市長說,桃園市政府跟交通部之間溝通不會有障礙,他會以鋼鐵人般的意志,理性溝通的方式,堅定不移的往鐵路地下化方向前進。
鄭市長重申,桃園一年創稅1,800億,但是每年約只用900多億預算,工業總產值3.2兆,全國第一,對台灣的貢獻很大。此外,桃園是台灣人口成長最快的城市,每年增加5萬人,桃園更是國家的大門。因此,桃園的建設規格,應該用適合大都會發展的規格,期盼鐵路地下化可以早日定案,完成北台灣鐵路地下化的最後一塊拼圖,讓北北桃成為一小時的首都生活圈。桃園市政府會用最大的力量完成這個夢想,奠定桃園百年建設的基礎。

打造永春陂閒置營區為臺北第一個都會型濕地公園 柯P拍板定案

打造永春陂閒置營區為臺北第一個都會型濕地公園
打造永春陂閒置營區為臺北第一個都會型濕地公園

位於信義區松山路底國防部閒置的「永春陂營區」土地即將交由臺北市政府接續管理,臺北市長柯文哲於7月22日召開專案會議拍板定案,決定朝恢復生態濕地的方式復育,面積約3.43公頃,工程費用不會超過9000萬,預定在107年4月底完工,將永春陂打造成為臺北市第一個都會型濕地公園。

臺北市長柯文哲說,目前閒置的永春陂營區面積約3.43公頃,其中臺北市的土地占52%,國有地占40%,私有地占8%,超過9成以上的土地都是公有地,本來規劃要興建2千戶以上的公共住宅,但經由彙集各方專家學者的建議後,決定以恢復歷史原貌的方式改造為濕地,為市民多添加一塊都市綠地,提供多樣性的生物棲息的空間,與大自然共處。

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強調,配合濕地法在今年2月2日公告施行,臺北市已開始著手規劃都市濕地系統,在親自主持召開3次的專案會議,聽取專家學者的建議,適時調整策略執行方向,目前決定先推出劍潭濕地公園及永春陂濕地公園,其中又以永春陂最具先天優勢,獲所有專家學者一致認同,將會是臺北第一個都會型濕地公園,相信可寫下臺北都會濕地的新頁。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郭城孟說,很高興可以看到臺北市政府正在推動都市濕地系統,尤其是現在的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臺北市夏天的平均溫度慢慢在上升,若能有濕地系統來調節氣候,相信所有的市民都能獲益,有這樣生態與永續觀念的市長是市民所樂見的。

永春陂是一塊被四獸山環繞的天然凹地,依據文獻紀載,百年前曾是陂塘,儲水甚豐且景色秀麗,清朝光緒年間臺灣巡撫劉銘傳時常至此盤桓,泛青舟吟風月。但後來因流路阻塞,陂床淤積而成為耕地,最後又因山上開採煤礦,泥沙受雨沖刷流入陂中而逐漸乾涸。

大地處長黃立遠指出,永春陂具有成為濕地公園的天然條件,在地形上,永春陂匯集了四獸山的其中兩條溪流,集水面區約56公頃,水源豐沛無虞,而濕地的蓄水面積約1.3公頃,蓄水量可達1萬4千噸,不僅可降低都市熱島效應,更可以在防汛期間降低既有都市排水系統的負荷,避免其他地區淹水,也提供超過263種的動植物棲息空間,一舉多得。

荒野基金會執行長林金保也說,濕地具有淨化的效果,應該要永久保護,這麼一大塊的生態濕地就在市中心旁,落實環境共生的概念,對於各類生物都是福音,未來市府可以結合周邊的學校或是NGO團體來協助生態解說,讓生態永續的觀念永遠傳承下去。

北市府說,永春陂濕地公園規劃以入口廣場及生態島為主,另外將保留部分既有營舍改造為環境解說的空間,結合民間團體參與營造成為環境教育場域,採減法的構想希望不要添加太多人工構造物,與生態取得平衡,預估工程費用不會超過9000萬,預定於106年1月開始施工,107年4月底完工,屆時市民將多一塊親水綠地可遊憩。

原住民族詩歌音樂會 朱立倫與原住民族朋友同饗天籟

原住民族詩歌音樂會
原住民族詩歌音樂會

新北市政府與各教會在市民廣場共同舉行「文化流轉‧原音不絕」原住民族詩歌音樂會,朱立倫市長1 日特地到現場,與來自新北市及全國各地的原住民族朋友同樂,一同欣賞好聽的歌曲。

朱立倫致詞時以布農族語、排灣族語、泰雅族語等原住民族語言向大家問好,他表示透過宗教的祝禱、原住民的歌聲,共同祈求全民平安,也感謝來自國內外的神父、牧師及宗教界的先進參與活動,把愛傳到各地。

活動中,比利時籍的天主教台北總教區杜仁神父也帶領市長及各教會的牧長,共同為八仙塵爆傷者與逝者虔誠祈福,祝禱一切平安。

原民局表示,1日在市民廣場的詩歌音樂會和2日在新北藝文中心的當代藝人演唱會,都是將原鄉部落的懷古之情與來到都市的思鄉情懷,藉由歌聲傳唱,撫慰著原鄉移居都會區的原住民族朋友,用音樂讓彼此聯繫,讓新北市成為原民的新故鄉。

8/1活動有來自天主教旅北布農族團體、鶯歌陶士天主堂、天主教旅北原住民教友傳協會等 12 個不同團體所組成的詩班,以及民歌之父胡德夫在現場演唱黑人靈歌《 Were you there 》,曲曲動聽,以美聲傳遞希望,帶給市民美好夜晚。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 朱市長向榮民前輩致敬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
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

為紀念抗戰勝利 70 週年,新北市長朱立倫1日上午至新莊體育場出席新北市後備軍人運動大會,與後備指揮部指揮官湯家坤中將等人一同向現場榮民前輩致敬,並為參賽隊伍加油打氣。

朱立倫市長致詞表示,社會都要懷抱感恩的心,感念榮民長輩在抗戰期間保衛臺灣,並對其無私奉獻表達最高的敬意。朱市長也說,現場後備弟兄是社會的中堅力量,不僅在服役期間為國家付出心血,退伍後還繼續擔任志工、義務幹部,協助政府各項業務,令人敬重,也盼大家繼續努力、服務社會。

8/1活動現場由新北市各區後備軍人輔導幹部組成代表隊,分別進行「力拔山河」、「漆彈射擊」及「武裝接力」等多項競賽,同時,為紀念抗戰勝利 70 週年,民政局也結合「關懷獨居榮民公益活動」,特別邀請榮民前輩進場接受全場弟兄及民眾的致敬,感謝其為國奉獻犧牲。

新竹火車站前廣場噴水池重啟 提供親子空間展現城市新生命力

新竹火車站前廣場噴水池重啟  提供親子空間展現城市新生命力
新竹火車站前廣場噴水池重啟 提供親子空間展現城市新生命力

睽違將近13年之久,新竹火車站站前廣場噴水設施修復完成,24日重現市民眼前!新竹市長林智堅出席活動記者會表示,噴水池的重新啟用,在炎炎夏日提供一個適合親子的空間,讓小朋友享受親水樂趣,未來會盤整市內其他噴水設施,評估修復及使用狀況,希望帶給市民新的感受,展現這座城市新的生命力。

「噴水設施修復完成記者會」24日於新竹火車站站前廣場舉行,林智堅市長偕同城市行銷處長顏章聖、新竹市議員曾資程、劉聲正、鄭正鈐等人,共同參與噴水啟動儀式,並和現場多名小朋友一同進行噴水池體驗,在炎熱天氣下帶來清涼消暑氣息,現場更是熱鬧滾滾,歡笑聲不斷。

林智堅市長表示,1913年啟用的新竹火車站,不但是全國最古老的火車站,也是新竹市重要的文化資產,火車站和站前廣場更代表著外地旅客對新竹市的第一印象。他上任以來,多次前來關心站前廣場的設施和環境,感謝城市行銷處、環保局同仁的辛勞,努力整頓市容,讓站前廣場的環境變得更清潔。

林智堅市長指出,站前廣場中央的噴水池是在前市長蔡仁堅任內所設計規劃,後來因故停止運作,非常可惜。市府團隊今年初開始規劃讓噴水池重新啟用,經過逐步修復,已可正常運作,但考量前一段時間面臨缺水問題,因此沒有使用。現在正值夏天,水情也恢復正常,決定讓噴水池在睽違近13年之後正式啟用。

林智堅市長表示,噴水池的重新啟用,除了表達對過去執政者的尊重之外,也在炎炎夏日提供一個更適合親子的空間,吸引大小朋友來到站前廣場休閒遊憩,除了讓孩子們享受親水樂趣,更展現這座城市新的生命力。林智堅市長也指出,目前市府正在盤整市內包括新竹州廳前的多處噴水設施,將針對安全問題及設備使用狀況整體考量,評估是否進行修復,希望帶給市民新的感受,展現新竹市不一樣的風貌。

城市行銷處表示,13年前站前廣場由中原大學景觀學系趙家麟教授所規劃設計,結合蒸汽火車頭的汽笛聲、鐵軌旁的噴霧,再加上廣場中央的噴水,成為三合一的「城市音景」,市府已在今年1月將火車汽笛聲、鐵軌旁噴霧重新修復啟用,今天讓噴水池正式啟動,將完整的站前廣場風貌重新找回來。

城市行銷處表示,站前廣場噴水池的水經過過濾消毒循環使用,為漸進式噴水,高度約5到6公尺,較無危險性,除了自然蒸散與小朋友們玩耍後沾濕的衣褲帶走之外,並不會外流浪費,用電也相當節省。站前廣場噴水池運作時段,為平日下午1點到6點,總共六個時段運作,週六日因有活動,噴水口加設地墊故暫停使用,此外也將視天候及水情吃緊時暫時停用,對於節水、潔淨這兩點,請民眾放心。

苗栗縣榮獲104年度招商績效評比佳績

苗栗縣榮獲104年度招商績效評比佳績
苗栗縣榮獲104年度招商績效評比佳績

苗栗縣政府參加經濟部104年度獎勵地方政府乙組招商績效評比,由縣長徐耀昌親自領軍,在12個縣市當中榮獲第三名佳績,獲三千萬獎金,另獲單一服務窗口與排除投資障礙成效績優150萬獎金,難能可貴的是在行政效能指標榮獲全國第一。苗栗縣政府感謝中央及委員的肯定與鼓勵,獎金將由縣府完整規劃後作最有效的運用,取之招商用之招商。
縣長徐耀昌指出縣府於104年2月2日成立「苗栗縣政府招商服務馬上辦中心」,由專人專案輔導招商投資及民眾申請案件,服務項目包括:受理招商投資案件申請,提供投資環境評估與設立、產業優勢分析、投資營運各項業務輔導,如:公司、工廠或商業登記等服務,以及融資、勞力等方面的協助,並處理招商業務與其他單位,如:地政、建管、都計、中央等單位之聯繫作業,從尋找土地到設廠、營運,提供全程有效率服務。
104年度成立招商服務馬上辦中心迄今,上半年已協助投資設廠案件13案,投資金額114.7億元,創造1746個就業機會;下半年預計設廠投資13案,投資金額134億元,預計創造1515個就業機會;投資廠商涵蓋生技、電子、汽車零件、金屬、觀光、食品等產業。
縣長徐耀昌指出,輔導發展中堅企業和觀光產業轉型,將是苗栗縣未來發展的兩個主要方向,在工商發展上,招商服務馬上辦中心成立,就是要以主動出擊的方式,突顯在苗栗設廠的優勢與利基,招攬績優廠商到苗栗縣來,帶動地方 發展,增加苗栗縣民就業機會,更盼能進一步提升苗栗縣勞工薪資待遇,讓縣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
持續用心招商引資將是苗栗縣突破財政困境的第一步,縣府將繼續努力使苗栗縣的經濟更加繁榮,造福地方。

大甲溪青山水力電廠重生啟用 為綠能注入新動力

大甲溪青山水力電廠重生啟用 為綠能注入新動力

台中市大甲溪水力電廠青山分廠因93年敏督利颱風來襲損毀,台電費時5年修復,31日1、2號機終於重新啟用,可為供電吃緊的夏日挹注約18.4萬瓩電力;台中市副市長林陵三感謝台電為再生能源所作的努力,市府也正積極推動綠能政策,希望彼此合作,讓環境更健康。
台電今日在青山分廠舉行1、2號機按鈕啟用典禮,由林副市長、立法委員江啟臣、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台灣電力工會理事長丁作一等人,手持裝有大甲溪水的勺子,將溪水注入一座座的小青山中,象徵青山分廠1、2號機正式啟用。
「大甲溪是台中之母!」林副市長表示,大甲溪與台中人民密不可分,從上游到下游都充分利用著水力發電,人民的飲用水、灌溉水也都靠大甲溪,宛如台中的母親,非常偉大;今天青山水利電廠的修復啟用也要感謝所有辛苦的工程人員,利用水利此一再生能源,為人民提供大量用電。
林副市長也指出,市府正積極推動綠色能源,包含海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感謝台電對綠色能源所做的努力,希望彼此能全力合作,將綠色能源推廣到全台灣。
台電黃董事長表示,大甲溪電廠青山分廠因88年921大地震及93年敏督利颱風,大甲溪河床淤積,溪水灌入廠房,導致發電設備損毀無法發電。為繼續運用大甲溪的水資源,台電在98年11月展開艱辛復建之路,歷經風災及惡劣地質等層層困難,今年5月及6月終於順利將1號機與2號機併入系統運轉發電,第3、4號機組預定於今年年底前完工發電。
青山分廠共有4部機組,復建完成後每部機組裝置容量為9.2萬瓩,共有36.8萬瓩,年發電量可望達到6.21億度,可提供17萬戶家庭一年用電,減碳效益相當於515座的大安森林公園。

馬臺經貿協會訪台中 促進原住民文化農業交流

馬臺經貿協會訪台中 促進原住民文化農業交流
馬臺經貿協會訪台中 促進原住民文化農業交流

馬來西亞「馬臺經貿協會」24日至市府原民會所屬的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參訪,並以座談會方式針對原住民族文化產業與農業發展方面充分交流與學習;台中市副市長林陵三表示,希望藉這次的交流,讓馬來西亞瞭解台中原住民文化,進而推廣全世界。

這天林副市長身披原住民服飾出席座談會,現場工作人員也全換上原住民服飾,充滿濃濃民族氣息;會前林副市長、原民會主委馬耀•谷木陪同馬臺經貿協會拿督黃耀佳、劉文興等人,參觀原住民綜合服務中心的各項原住民文化展覽;林副市長並代表市府致贈象徵著原住民智慧傳承的紀念牌,馬方則回贈印有「馬臺農經,開拓創新」字樣的紀念品,氣氛溫馨熱絡。

林副市長表示,要讓全世界瞭解台灣的原住民文化,根據中華民國法定族群,台灣原住民有16族,不管是哪個族群,大家都是一家親,因此市府有原民會、客委會等機關發揚不同族群的文化;很開心今天馬來西亞代表前來參訪台中原民文化,希望透過這樣的國際交流,將台灣原住民特色發揚至全世界。

馬臺經貿協會拿督黃耀佳表示,這次是帶領農業考察團來台參訪,先前已至台灣各地農業改良場、休閒農場等參觀,今天到台中則是要與原民會進行原民農業、產業交流,藉此瞭解台中原住民的文化傳承,希望把握這次機會,加深彼此情誼。

座談會中邀請部落大學講師李淑惠(Yuri Tumi)分享「原住民精品設計及工藝坊經營管理」主題,輔仁大學博士楊長林則分享「原鄉型社會企業V.S農業發展」主題;另外,黃拿督也針對「前進AFC:臺灣與馬來西亞經貿合作的商機」及「亞洲熱帶蔬果合作實驗農場」進行主題分享,期待經過深度交流,未來能長期合作。

另外,馬臺經貿協會與社團法人臺灣原住民學院促進會也針對原住民農業發展,簽訂專案合作備忘錄,由市府原民會見證,使馬來西亞與台灣原住民族能長久合作,並將台灣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拓展至馬來西亞市場。

自104年8月8日起員林鎮改制為員林市

20150801

員林鎮人口數自民國78年起就已超過12萬人,是台灣第一大鎮,但受限地方制度法人口數的規定,一直無法辦理改制;5月份立法院通過「地方制度法」第4條條文修正案,將縣轄市人口數門檻由15萬下修為10萬人,為員林鎮改制為縣轄市提供法源依據。
彰化縣長期以來均以彰化市為發展中心,縣府為均衡南北區域發展,經審查核定員林鎮改制為員林市,並公告自104年8月8日起生效。期盼改制後之員林市,能以南彰化領頭羊之姿,帶動周邊鄉鎮同步發展,進而與彰化市形成南北雙都心,讓彰化起飛。
為配合員林鎮改制作業,內政部訂於104年8月7日(週五)17:30至104年8月8日(週六)11:00,執行「全國戶役政資訊系統」版本更新及資料轉檔等作業,本縣戶政事務所8月8日(週六)加值服務將暫停一次,造成不便尚請民眾見諒。另外員林鎮改制後民眾的戶口名簿、身分證等證件仍可繼續使用,未來民眾可視個人需求再行更換,另門牌更換部分,將採取逐步更換方式辦理。

彰化縣長會勘彰化西北角濱海區域 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彰化縣長會勘彰化西北角濱海區域 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彰化縣長魏明谷為發展彰化縣西北角和美鎮、伸港鄉、線西鄉濱海地區,實地瞭解當地發展現況並傾聽在地意見,20日下午率領縣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工務處、農業處、建設處、計畫處等單位並邀請當地議員,共同會勘烏溪堤防自行車道計畫及防汛道路整備,並至台中高美濕地實地勘查,借鏡台中高美濕地兼具生態保育及休閒遊憩成功經驗,以發展彰化縣伸港鄉什股濕地及招潮蟹故鄉,且前往線西塭仔漁港等視察現況,以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與會人員還有彰化縣議員尤瑞春、賴清美、林庚壬、蕭文雄、林宗翰、縣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長田飛鵬、農業處長黃碧海、計畫處長謝昌達、建設處長陳詔慶、新聞處長林德宇、工務處副處長馬英傑、地方代表、仕紳等人與會。

魏縣長表示,這次會勘招潮蟹故鄉,看到彰化縣美麗的海岸有豐富的濕地資源,有很多不同的招潮蟹,生態豐富,縣府未來將與在地合作,互相配合,並以保護生態的角度為重,低密度開發,不會有太多人文的建築,未來也希望串聯生態教育中心,形成觀光廊道,讓彰化縣的西北角的海岸觀光更為興盛,帶來更多遊客,增加地方產業觀光收益。

烏溪南岸堤防自行車道計畫西起烏溪出海口、東接南投縣、北接台中市,還可接台1線環島自行車路線,全線若建置完成,除能提供縣民休閒、運動使用,也能擴大吸引全台民眾利用前往彰化縣西北角濱海區域,體驗潮間帶的豐富生態。

彰化縣西北角濱海區域北臨烏溪出海口、西臨台灣海峽,擁有豐富自然生態資源、廣闊的潮間帶,更有台灣招潮蟹故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國家級重要濕地,深具發展以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地方人文特色之遊憩休閒產業潛力,魏縣長特率縣府團隊與當地議員實地勘查、瞭解,以確立將來彰化西北角發展藍圖及擘畫方向

重慶市台辦副主任拜會 陳副縣長盼加強兩地交流

重慶市台辦副主任拜會 陳副縣長盼加強兩地交流
重慶市台辦副主任拜會 陳副縣長盼加強兩地交流

南投副縣長陳正昇28日下午在縣長室接見重慶市台辦副主任盧翔,會中針對兩地經濟、文化、農業及觀光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除達成交流共識,陳副縣長對於盧副主任提出該市長壽湖與日月潭締結姊妹湖的建議,也表示樂觀其成。盧副主任則對縣府規劃中的的九九峰侏羅紀公園和明年初將於集集鎮擴大舉辦的鄉土燈會,相當感興趣,表示會協助促成四川省自貢市和本縣合作。

陳副縣長表示,本縣與重慶市關係良好,在文化方面多年來交流密切,未來希望能在經濟、文化及農業方面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以促進兩地繁榮與發展。

陳副縣長也指出,本縣位於台灣地理中心,四面環山不臨海,與重慶地理環境相似,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縣長林明溱就任後積極推動觀光施政,打造觀光首都,除發揮原有觀光資源外,也積極開發更多新的觀光亮點,例如九九峰侏羅紀公園和結合鐵道文化的集集鄉土燈會,都是深具潛力的亮點計畫,可以帶動大量觀光人潮,促進地方發展。

盧副主任表示,四川自貢市有恐龍博物館,花燈也是國際聞名,如能與縣府建立良好關係,有利縣府推動觀光施政,將會協助縣府聯繫,促成兩地合作機會。陳副縣長對此表達感謝之意。

盧副主任也說,該市位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是工業發展重鎮,近年來更成為IT產業發展的新區,發展迅速,藉由渝新歐鐵路面向歐洲市場,掌握歐陸商機,發展潛力極大,近來已成為台商投資熱區,台資增長迅速。該市多年來持續舉辦台灣週活動,讓市民對台灣有更深刻認識,未來企盼能建立良好交流平台,跨大交流領域加深合作,促進兩地發展,並歡迎縣府帶領農民參加,將南投縣的農特產介紹給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