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27

臺南「做十六歲」人氣紅不讓 鑽鳥母亭祈福傳承

a01

▲「做16歲成年禮」是全臺獨一無二的傳統,現場擠滿觀禮人潮。(臺南市府)

 

文/綜合報導
「做十六歲」是臺南特有的文化傳統,今(9)日臺南市後甲關帝殿、開隆宮、安平開臺天后宮及各地廟宇紛紛為青少年舉辦「成年禮」儀式。市長賴清德出席活動致詞時指出,「七娘媽生,做十六歲」、「穿‧鑽鳥母亭」象徵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除了神明的庇佑,還有父母的照顧、拉拔,才能順利長大成人,因此,應循序漸進地學習承擔責任、善盡孝道。
所謂做十六歲,是過去在五條港地區,滿十六歲,可領大人的全薪工資,「如果不到十六歲,就要領半薪,算是童工」,「童工的薪資是半薪,所以滿十六歲,對一個家庭來說,在經濟效益上,是有很大的幫助。」賴清德主持做十六歲、轉大人成年禮時,不斷強調。
賴清德表示,臺南府城,做十六歲的傳統習俗,簡單來講,就是家裡的孩子已經長大,所領的工資已經可以加倍了,相傳到今天,兩百多年,對於今日社會的意義,更加深遠,則是希望轉大人的學子加倍認真,讀書加倍用功,做事認真負責,尤其是對父母親,更要加倍孝順。
賴清德也在現場特別祈求神明,讓轉大人的學子們,身體健康、學業進步,未來能夠工作順利,從此家庭幸福美滿,一生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每年農曆七夕,「做十六歲成年禮」,各大廟宇安排古禮讓「轉大人」者,透過七娘媽神明前參拜,鑽鳥母亭,祈求平安,這也是全臺獨一無二的傳統,現場擠滿觀禮人潮。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成年禮活動精彩,例如,開隆宮祭出狀元騎馬遶境,象徵另一階段學習的開始;安平開臺天后宮祭出「安平做十六歲」感恩之旅,透過行孝道、謝親恩之奉茶儀式,讓轉大人的學子們學習孝道的重要性。

庇護工場親子趣味競賽溫馨熱鬧 樂扶勇奪團體冠軍

e05

▲參賽的選手們歡樂大合照,樂扶勇奪團體冠軍,獲頒 2 萬元獎金。(新北市府)

 

文/綜合報導
為使庇護工場也能有正當親子休閒聯誼活動,新北市政府勞工局8月13日特別舉辦「庇護工場親子趣味競賽」,一早新莊體育館就湧入了將近 400 名滿心期待的庇護員工和家屬。比賽結果,樂扶、維凱、懷恩獲取團體組前三名,分別獲頒 2 萬、 1 萬、5千元獎金,場面熱鬧又溫馨。
「好久沒有參與這樣的活動了,感覺很開心,因為還可以遇到其他工場上班的朋友」。目前在懷恩庇護工場的維寧,是在媽媽陪伴下來到新莊體育館,維寧是傳遞呼拉圈「心手相連」項目的選手,在媽媽和同事的加油聲中,玩得滿頭大汗但很快樂。
在慈惠庇護工場工作 5 年的小誌也說,大家很投入這場比賽,「事前還趁工作空檔加緊練習,希望能為『公司』贏得 2 萬元獎金!」
致詞時,勞工局長謝政達表示,新北市目前有 24 家不同形式的庇護工場,支持 502 位身障員工,透過工作幫助家庭也建立自信。他期盼透過趣味競賽的舉辦,讓家長能夠更瞭解勞工局對庇護工場的輔導經營,庇護員工也能增進人際關係和團隊合作。
大會隨後由慈惠庇護工場員工代表全體運動員宣誓,並正式展開各項趣味競賽活動。競賽項目包括「運球接力」、「合作無間」、「心手相連」、「步步為營」,比賽規則必須由 2 位庇護員工與 2 位家人或就服員組隊參賽,透過運球、瓶罐、呼拉圈、巧拼墊傳送接力,考驗各組選手的同心協力默契。
除了親子趣味競賽活動,勞工局還特別把夜市最夯的遊戲,包括釣酒瓶、套圈圈、憤怒鳥擲準、射擊闖關都搬來現場,讓沒有參與競賽的庇護員工也玩得不亦樂乎。此外,勞工局也安排由身障親子組成的「愛兒藝坊」太鼓開場表演,另外「 Life 爵士樂團」、「 Love 輪椅舞」等團體也都進行串場表演,共同度過開心的週末上午。

陳菊與高市模範生及 市長獎畢業生合影留念

b08.jpg

▲高雄市104學年度模範生及市長獎畢業生與市長合影。(高雄市府)

 

文/綜合報導

高雄市104學年度模範生及市長獎畢業生與市長合影活動,8日7日上午在社教館舉行最後一場次。高雄市長陳菊恭喜所有模範生及市長獎得主,並一一與畢業生及其家人合影,分享他們的喜悅與榮耀。
在此次合影活動中,陳菊特別推崇小港國中補校榮獲市長獎的張吉明,以及漢民國小兩位同獲市長獎與模範生獎項的張芳瑜與廖怡婷。張吉明先生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退休後選擇到空中大學就讀,不僅認識新朋友,也學習新知識,充實生活。就讀漢民國小體育運動舞蹈班的張芳瑜,媽媽是越南籍新住民,在校表現優異,多次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屢獲佳績,為品學兼優的模範;廖怡婷同學平時樂於助人與分享,是同學心中的好榜樣,今日特地帶著自製的漢民吉祥物「夢想姐」與市長合照。

快樂享受老年生活 中市將開辦276班樂齡行動教室

c12

▲衛生局今年預定在全市開辦276班樂齡行動教室,並優先於331個無樂齡資源里開班,11月底將在山線各區完成開辦共69個班,歡迎長輩踴躍參加。(臺中市府)

 

文/綜合報導
活躍老化,健康樂齡!臺中市政府推動「樂齡行動教室」,從預防角度出發,依在地文化特色及長輩需求,設計兼具趣味又豐富的動靜態系列課程,包括老人樂活太鼓、大腦與高齡音樂活動、手作物環保及記憶拼圖製作生命故事書等,鼓勵長輩走出家門、進入社區促進身心靈健康及增進人際互動。
市府衛生局8月9日在中臺科技大學勤學樓藝文中心舉辦「山線樂活鬥陣走.齡感生活樂無限」啟動記者會,宣告臺中市「一里一樂齡-行動教室」在山線啟動,衛生局長徐永年也與北屯、豐原、大雅、潭子、后里、和平、東勢等區代表及里長一同參與體驗樂齡行動教室,包括立委盧秀燕服務處代表、市議員陳成添服務處代表、市議員蔡雅玲服務處代表及中臺科大校長李隆盛等人均到場關心。
衛生局長徐永年表示,衛生局以活躍老化概念,推動「樂齡行動教室」試辦計畫,以知識及運動導入課程,讓預防跌倒、預防失能變成生活習慣,預防長輩成為被照顧者並延緩失智,且實證分析也顯示,參與的長輩無論在肌力、柔軟度、認知及憂鬱狀況皆獲明顯改善。
中臺科大校長李隆盛表示,透過一里一樂鄰行動教室,讓學校與社區合作,共同推展活化社區及服務民眾;參與課程的高齡98歲的羅好阿嬤則提到,每週最期待的就是星期五,可以跟媳婦一起到活動中心學習,用音樂喚起兒時記憶、年少戀愛的感覺,音樂與手指運動在課程中感覺自己又年輕一次。
衛生局指出,老年化社會到來,高齡人口隨每年人口數逐年攀升,現今臺中市人口總數為275萬人,65歲以上人口就有29.1萬人,佔總人口的10.58%,因此降低長者失能率與創造樂齡的環境,是臺中市首重的目標。
衛生局去年開辦59班樂齡行動教室,成效受到老人及社區的肯定,今年透過「臺中好生活旗艦計畫」擴大經費辦理「一里一樂齡-行動教室」,在臺中市29個行政區625里,預定開辦276班樂齡行動教室,約7,000位以上長輩參與,並優先於331個無樂齡資源里開班,遍及一般社區與偏鄉,拓增長輩就近參與健康促進與照顧預防活動,未來將繼續爭取經費,逐年達到一里一樂齡目標。
衛生局表示,今年樂齡行動教室自6月起陸續開班,歡迎市民朋友多鼓勵家裡的長輩就近參加,或長輩自己邀親朋好友一起走出家門參加活動,相關課程資訊只要用「樂齡行動導航」APP就可以查詢,或逕洽衛生局保健科(洽詢專線04-25265394-5333/5335)。

世界軟式少棒冠軍獻獎 陳菊期勉選手繼續發光發熱

1050806壽天國小世界軟式少棒冠軍_通稿03.JPG

▲壽天國小勇奪世界軟式少棒冠軍,陳菊肯定小選手們的優異表現。(高雄市府)

 

文/綜合報導
以高雄市壽天國小棒球隊為主力的中華軟式少棒代表隊,參加第34屆IBA世界少年軟式棒球錦標賽,榮獲世界冠軍,8月6日由壽天國小校長梁文堂代表將此份殊榮獻給高雄市長陳菊,陳菊接下優勝旗幟,期勉選手們未來在棒球領域繼續發光發熱,選手們為感謝市長,同時回贈簽名球。
陳菊致詞時表示,自臺灣組隊參加本項賽事開始,共獲得11次冠軍,距離上次榮獲冠軍獎盃已睽違4年,能再次榮獲冠軍,除教育局和學校共同努力外,更有民間資源的大力支持,感謝岡山在地出身的林清吉先生,擔任壽天國小棒球隊後援會會長,熱心支持棒球運動,提供學校比賽訓練經費,推動棒球教育不遺餘力。
陳菊肯定小選手優異表現,頒發學校2萬元訓練費,及每位選手2千元獎金,她說,台灣以棒球運動為榮,透過國際級競賽,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實力,市府全力支持棒球運動,對棒球發展整體規劃,提供良好訓練空間,盼培養更多優質的運動健將,也希望每位熱愛棒球市民朋友都能參與,為棒球加油,為棒球好手喝采。
此次代表隊由高雄市壽天國小與其他8所學校,共16位選手組隊,由校長領隊梁文堂與總教練鄭英俊帶領選手們出征日本,參加今(105)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東京舉辦的第34屆世界少年軟式棒球錦標賽,最終在為期四天競賽中,擊敗日本三連霸冠軍的江戶川聯隊及大阪聯隊,獲得世界冠軍。

和平區暑期課後班引導原住民小朋友多元學習

c10

▲促進偏鄉原住民孩子多元學習,專業教師輔導課程,也包括環境生態、傳統工藝、泰雅傳統音樂等多元文化課程。(臺中市府)

 

文/綜合報導
為促進偏鄉原住民孩子多元學習,臺中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暑假期間於和平區平等國小、博愛國小及博屋瑪國小舉辦原鄉暑期課後照顧班,聘請專業教師開課輔導,除傳授正規課程,也包括環境生態、傳統工藝、泰雅傳統音樂等多元文化課程,課照班已於日前圓滿結束,盼藉此培養學生多元興趣,引導孩子有效學習。
市府原民會今年度向中央爭取資源,日前分別在和平區平等國小、博愛國小(松鶴校區及谷關校區)及博屋瑪國小辦理為期20天的暑期課照班,課程規劃因地制宜,除正規課業外,還規劃多元生態、文化英語、部落地圖、傳統工藝及閱讀教育等課程,讓原鄉孩子們的暑假生活更充實。
平等國小教務主任吳秋慧表示,感謝原民會提供計畫經費,不僅讓偏鄉學童假期更豐富,更可學習課後才藝,希望本計畫能能延續,嘉惠偏鄉學子,讓孩子寒暑假過得更有意義。
除原鄉暑期課照班,原民會在都會地區,包含大雅區、豐原區、太平區,以及和平區大安溪線也辦理平日課後扶植計畫,輔導原住民學童一般課程及多元文化課程,在正規教育體制外,激發原住民學生潛在多元智能,發展不同專才。
主委馬耀谷木表示,民族教育攸關原住民族文化傳承與永續發展,透過民族教育推動,盼重建原住民文化意涵,落實推動轉型正義。未來將持續秉持族群主流化概念,努力推動原住民族文化發展。

全市公私立高國中校長會議 研討縮小學用落差

e06

▲朱立倫市長向與會校長說明,縮小學用落差,找回技職教育的重要性。(新北市府)

 

文/綜合報導
新北市 105 學年度第 1 學期公私立高、國中校長會議8月11 日在淡水商工進行維期2天的討論,計有 125 位校長分組針對產學合作、新課綱、教學正常化進行交流。市長朱立倫強調,縮小學用落差,找回技職教育的重要性,呼籲家長改變觀念,學技職教育的學生一樣有前途及受社會尊重。
致詞時,朱立倫表示,從他就任地方首長 15 年來,每次參加校長會議都會特別強調教育要能縮小學用落差,一定要找回技職教育,才能減少時下「不滿意」的就業現況。
朱立倫說,所謂「不滿意的就業」,是指不能「學以致用」,也就是從事的工作與自己的專長、興趣相關性低,甚至不相干。
要促成「滿意的就業」,關鍵在於教育內容與社會需求及學生興趣要能相吻合,身為一位校長、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要能幫助學生學會選擇找到志向,引導學生培養志趣、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以及建立學生洞察社會趨勢的能力。
朱立倫指出,工業 4.0 的時代及機器人世代已經來臨,所學的技術不能停留在過去 2.0 、 3.0 的工業時代,甚至要能未雨綢繆地為下一代即將面臨的 5.0 工業時代做準備。同時,家長也要改變觀念,深深去體會「行行出狀元」的真諦,走技職教育的學生,未來一樣受社會肯定與尊重,其成就絕不亞於走學術路線的學生。
朱立倫並期許所有校長莫忘初衷,以品德教育為基礎,培育人才為要,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共同為成就每位孩子而努力。他說,每位學生將來是否能貢獻社會,或是對社會造成負擔,全憑校長及教育工作者如何去做,這就是教育的本質。
教育局表示,這次會議以有效推動 12 年國教新課綱為主軸,將高中、高職及國中校長分成 3 組,針對教學策略進行交流及研討;議程並安排校長至臺北海洋技術學院體驗技職課程,包括動畫教學、 3D 嘉年華介紹、國際物流介紹與操作、健康促進銀髮保健及身心舒食、芳香紓緩按摩教學、博奕與咖啡飲調教學及海洋生態教育導覽等。
教育局長龔雅雯指出,去年新北市特別訂定國中教育會考「減 C 計畫」,目標在提升教學成效,防止學生會考成績落入「待加強」的C級,透過建置「國中會考模組」,即時分析統計各校國中教育會考成績資料,請各校訂定自主改善計畫提交局端協助輔導,於每一學期進行成效檢核,加上市府提供閱讀及英語教育專案計畫補助、國教輔導團進行到校輔導並辦理教師增能工作坊,經由各項策略同時並進,今年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各科皆有超過半數以上的學校,其C級待加強人數比率都已下降,其中社會科更有高達 9 成的學校都已提升。

校園新增食安生力軍 中市校園營養師甄選6日開跑

文/綜合報導
為落實校園食品安全把關,提升師生營養知能,中市政府將從105學年度開始增聘6名校園營養師,市府教育局6日在向上國中舉辦現場報名暨資格審查作業,報名時間當日上午9時到下午2時,持有衛生福利部核發營養師證書,且向開業或執業所在地衛生主管機關開(執)業登記滿1年者,均可報名參加甄選。
臺中市目前有校園營養師52名,其中51名在臺中市的高國中小學校服務,負責學校飲食及衛生安全督導、膳食管理執行、飲食教育的實施等;另1名在教育局,負責全市學校午餐政策的研擬及推動等作業。
新學年度開始,臺中市部分學校的午餐廚房供餐班級數將達40班以上,為了落實校園食品安全,並協助學校維護師生的營養健康,教育局統一辦理甄選、招聘校園營養師6名。於8月20日開始進行初試及複試兩階段甄選。

熱血熱心腸 新北市動保處招募動物之家志工

文/綜合報導
你喜歡動物嗎?你想要為流浪動物奉獻些許心力嗎 ? 不妨到新北市所屬各公立動物之家走走,動物之家持續招募志工中,不論你來自何方,凡年滿 16 歲以上,喜愛動物、具高度服務熱忱的民眾,歡迎踴躍報名加入動物保護義務志工行列,共同為流浪毛寶貝謀福利。
「我適合當志工嗎 ? 」「義務志工的工作內容是甚麼 ? 」或許有民眾想多了解義務志工,動保處表示,義務志工主要是協助參與公立動物之家流浪毛寶貝照顧、認領養、民眾教育推廣及認養活動等相關業務,鼓勵志工參與實務運作,建立合作範疇,推展政府與民間協力互助的合作模式,向參觀民眾推廣認養代替購買的觀念,並幫助收容犬隻適應與人相處,提高犬隻社會化行為,藉以提升流浪毛寶貝認養率。
目前服務於板橋動物之家的志工楊玉萍,已有 10 多年服務資歷。她說,自己之所以會投身於志工行列,是因為某天在下班路上撿到一隻小狗,當時,她帶著這隻狗到中和動物收容所,除希望收容所不要對這隻狗進行安樂死,並請收容所人員讓她可以至少一個禮拜來遛狗 1 次。
楊玉萍表示,雖然,這隻小狗最後仍敵不過病魔離開了,她卻因此已養成習慣,每個周末都會到收容所照顧流浪毛寶貝。轉眼間, 10 多年過去,她至今仍充滿熱情,「只要還有力氣,我一定會一直做下去!」。
據了解,新北市自 104 年 3 月 1 日起率全國之先實施「零」安樂死政策,並積極推動各項動物福利相關措施。同時成立「新北市公立動物之家專屬義務志工隊」。
動保處表示,為提升動物之家的認領養率,以及動物保護教育觀念之宣導,凡加入義務志工隊者,將可參與動保處或各公立動物之家於不定期舉辦之動物保護法、犬隻訓練教育、認養宣傳、動物照護及動物醫療等相關教育訓練,新北市八大動物之家都已成立義務志工隊,目前仍強力招募中,歡迎大家告訴大家,一同攜手來當志工!想了解志工相關資訊,請上新北市動保處網站查詢或電洽動保處專線 (02)2959-6353洽詢。

高市住宅補貼揪甘心 八月六日三民區公所收件

b05.JPG

▲全國唯一提供住宅補貼假日收件服務就在高雄市,走入區公所為民眾就近服務。(高雄市府)

 

文/綜合報導
高市住宅補貼今年申請踴躍,都發局為體貼平日不便請假到市府申辦的民眾,首創假日收件服務,每逢週末移師區公所受理民眾申請。8月6日將到三民區公所(哈爾濱街215號)提供收件服務,歡迎民眾多加利用。
全國唯一提供住宅補貼假日收件服務就在高雄市,走入區公所為民眾就近服務,讓民眾直呼太方便了!即使匆忙忘了帶相關資料,往返住家與區公所間省時又便捷。前兩個週末,在楠梓、左營及鳳山區公所受理即多達587件,民眾不需請假,更無須專程跑一趟市府。最後一站是8/14小港區公所(小港路158號),提醒民眾可要把握最後機會。
除了假日收件外,都發局更主動通知曾於去年申請、年滿65歲且罹患重症或行動不便的長輩,提供到府收件服務。已經有8位洗腎、獨居或行動不便的申請人,享受到市府團隊的貼心服務,專人到府詳細說明並幫忙代寫申請書表,讓長輩們感受到關懷。 照片02-鳳山區公所假日收件實況2.jpg

▲都發局住宅補貼到府收件,民眾反映直指市府做法非常貼心。(高雄市府)

 

各區公所假日收件的服務時間是上午9:30到下午3:30,中午一樣不休息。為縮短等候時間,請民眾事先影印好身分證,備妥相關申請證明文件與房屋租賃契約書影本,攜帶印章及購買好40元雙掛號郵票。
105年度住宅補貼受理期間自7/21起至8/31,民眾可採親自送件、郵寄或線上申辦等不同方式申請。如有住宅補貼的任何疑問,都可撥打服務專線07-3368333轉2649~2651,將有專人提供詳細的說明。

召開環檢警結盟座談會 市府廣集各方意見 落實污染防治措施

IMG_9321文/綜合報導
「臺南環檢警結盟第七次座談會」今8月5日舉行,針對各項查緝作業及成果進行報告,並討論有關焚化爐底渣清理作業及垃圾掩埋場興建議題,與會的環檢警人員亦透過座談充分討論,分享打擊環境犯罪的經驗,並透過開放政府的態度,廣納各方意見,共同尋求最佳且可行的防汙方法。
市長賴清德表示,焚化爐底渣的處理刻不容援,建請環保署即刻加強底渣再利用監督作業,並著手規劃全臺焚化爐體檢方案,以提高底渣的可利用性。此外,垃圾處理方面,市長指出臺南市產出的垃圾加總量已大於可處理量,市府將循在場學者的提議,請環保局發起並邀請專家、人民團體,利用評選機制,共同為垃圾掩埋場選址。
會中,由人民團體提出有關焚化爐底渣及垃圾掩埋場興建等議題,環保局長李賢衛說明,有關安南區安清路魚塭遭違法傾倒焚化爐底渣乙案,環保局已函文相關清理義務人陳述意見,目前俟行政及地檢署搜證作業完成後,會立即進行清理。臺南地檢署亦表示,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細節不便公佈,待現地體積測量及相關檢驗報告出來後,將行文給市府進行後續清運工作。
另外,針對垃圾掩埋場興建,李局長說明,臺南二座焚化爐一年的總處理量為50萬噸,臺南市一年產出的一般生活垃圾為40萬噸,再加上可燃性一般事業廢棄物每年約12萬噸,已是超載燃燒,因此推動興建垃圾掩埋場,實有需要。
為有效遏阻危害環境汙染問題,環檢警聯盟自民國96年結盟以來,執行多次專案性擴大稽查,大幅改善臺南整體環境品質,遏阻不肖業者違法情事,100年迄今查獲的水污染、事業廢棄污染及空氣污染案件達365件,移(函)送法辦51件及裁處停工21件,績效顯著。102年起更針對非法廢棄物處理場,事先出動空拍機蒐證,使違法業者無所遁形,至今查獲116家非法廢棄物處理場,移(函)送法辦21件。
河川水質在巡守志工長期監測並配合環檢警結盟的稽查下,亦有明顯改善。截至104年,全市主要河流嚴重污染河段總長度已較99年減少13.2公里,輕度及未受污染河段總長度亦較99年增加24.7公里,二仁溪流域的魚種數也從97年開始增加,去(104)年已達30~40種,比91年增加344%。

台灣人好發新疾病 長庚解開人體與微生物分子相似性之謎

文/綜合報導
患者持續高燒、全身淋巴腫大、骨骼疼痛不堪,這是在2005年才被發現的新疾病「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感染症狀。根據統計,目前全球 200多例病例,在台灣就發現有近100例。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今(17)日首度公布研究成果,宣佈已解開這特殊疾病的成因,也找到可能的治療方式。
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與長庚醫院合作針對「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此一好發於臺灣人身上的免疫系統失效新疾病所進行的研究,是由長庚大學「人類免疫與感染醫學實驗室」主持人顧正崙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所執行。相關論文並已發表於實驗醫學研究領域全球第一的《自然醫學》期刊,被認為是本土研究解開臺灣特殊疾病之謎的國際醫學佳話。
林口長庚醫院感染醫學科主吳丁樹表示,臨床上,有時會看到嚴重分枝桿菌感染的病人,病人常會持續性故燒、全身淋巴腫大、骨骼疼痛不堪,這種嚴重感染通常發生在免疫缺失的病人身上,但有時候也在看似沒有免疫缺失的病人身上觀察到。
吳丁樹指出,最近的研究,在這些病人身上發現「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這個疾病由於病人最明顯的症狀就是突然免疫系統失靈,病人產生嚴重的感染,是一個新型免疫缺乏症。目前透過長庚收治的患者中,主要會有生活品質差,全身淋巴腫大以及皮膚瀰漫性潰爛等問題,最嚴重的患者還曾因為同時有結核菌、沙門氏菌等感染,險些致命。
顧正崙表示,「抗伽瑪干擾素自體抗體疾病」是在2005年才發現的一種新發現的疾病,過去這疾病僅被發現10幾個病例,被認為是非常罕見的稀有疾病。然而從2012年開始,在泰國與東南亞地區發現大量的病人,目前全球200多例中,長庚團隊聯合台灣各大醫院,協助診斷超過70例台灣本土病例。顧正崙說,醫學界才剛開始認識這個疾病,包括台灣在內的東南亞地區可能有成千上萬的病人還沒有被診斷出來。主要是這種病人因自體抗體攻擊免疫系統中的伽瑪干擾素,使得免疫系統失去作用,造成嚴重的分枝桿菌與其他細菌或黴菌感染。
顧正崙強調,由於症狀類似癌症,同時,臨床治療無法根除自體抗體,目前只能用抗生素來壓制細菌感染,但療效甚差;很多病人苦不堪言,甚至有病人因此截肢。以往學界對於這個疾病的致病機制,可以說完全不瞭解。
顧正崙說,研究團隊在過去研究發現,患者大都擁有一種在台灣及東南亞族群中常見的免疫基因型。根據這個基礎,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因人體伽瑪干擾素特定片段和黴菌上的Noc2蛋白質結構類似,因此有此特殊免疫基因的人,因接觸到黴菌而引發身體產生的抗黴菌抗體,然後此抗體逐漸進化成抗伽瑪干擾素抗體,導致病人體內伽瑪干擾素功能喪失,影響到T細胞與自然殺手細胞的免疫力,而導致嚴重感染。
此外,由於目前抗生素治療的效果不佳,研究團隊發現大約2/3的病人就算治療也會有持續嚴重的感染。研究團隊發現藉由修改干擾素構造,去除掉抗體結合的區域,可以躲避抗體攻擊,重新讓免疫力恢復。目前,病人體外的實驗已證明有效,值得未來在進一步發展,相關專利也在台灣與美國申請中。
發表於《自然醫學》的這篇論文,可說是全球醫界首度解釋了抗伽瑪干擾素自體免疫抗體的生成原因。更可貴的是,該研究完全由本土團隊完成,除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博士外,還包括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林嘉豪、葉峻甫醫師,小兒感染科郭貞孍主治醫師,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齊治宇醫師等人的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