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513

水交社宿舍群修復工程獲肯定 修復古蹟,同步推動園區景觀計畫

市長賴清德視察整體施工狀態。 (圖/臺南市政府)

劉泰哲/臺南報導

南區「水交社文化園區」內的核心建築群—直轄市定古蹟原水交社宿舍群,於2016 年9 月動工修復,市長賴清德讚許全體修復團隊的努力,也關心後續工程及景觀設計規劃進度,除了視察整體施工狀態,也逐一檢視修復工程的每個細節。

市府為落實文化首都的目標,規劃出五大文化園區,目前正式完工的有玉井的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以及新化大目降文化園區,持續施工中的有水交社文化園區、左鎮的菜寮化石館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預計明年動土。

此次臺南市針對水交社文化園區的修復及園區景觀計畫,編列了一億五千萬元預算,有別於以往仰賴中央經費補助。文化園區內部,也盡可能納入各種歷史元素,如明清、美軍時期、日本統治,或是民國時期,讓參觀文化園區的遊客,都能對歷史產生感情,尋回那一段陳舊的好時光。

自2016 年9 月7 日開工以來,施工進度達到16%,完成的部分包含施工保護棚架及木構件檢測工作,部分古蹟棟之結構補強及屋架軸組修復工作也陸續進行。

水交社宿舍群修復工程持續進行。 (圖/臺南市政府)

本次古蹟修復計畫總經費為1 億6,787萬元,由文化部補助6,875 萬元,市配合款9,912 萬元。為提升水交社文化園區整體環

境品質,除了進行古蹟修復工程之外,文化局同步推動直轄市定古蹟原水交宿舍群園區景觀計畫,總經費為8,500 萬元,國防部補助款為3,400 萬元,已進入細部設計階段。

景觀計畫透過綠色基盤重整、草原地景再現及全區動線規劃等景觀設計手法,搭配園區特有的歷史紋理與自然地景,除了展現空間價值,也融合新時代的景觀設計理念。

後壁車站轉乘環境優化落成啟用 提供旅客優質的候車環境及便利的交通運輸

後壁車站站前轉乘環境改善工程總經費共1,400 萬元。 (圖/臺南市政府)

劉泰哲/臺南報導

後壁車站改善工程落成啟用,落實轄內各臺鐵車站站前轉乘環境優化,貫徹「捷運化公共運輸系統」政策。

後壁車站是轄內臺鐵縱貫線最北端的車站,木造車站彰顯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站前的公路客運、國道客運及3條市區客運路線,是重要的運輸節點。市府大力推動公車捷運化,將轄內臺鐵17 個火車站,做為臺南市南北向的幹線,搭配大臺南公車現有的109 條路線,形成綿密的路網,轉乘相當方便。

後壁區擁有「村是美術館」的土溝社區、「無米樂」菁寮社區等熱門景點,雖是國際三大蘭展之一的「臺灣國際蘭展」舉辦地,仍維持傳統農村風貌,每年都有眾多遊客前來遊玩。市府在蘭展期間提供免費接駁服務,民眾可由後壁車站直達蘭展會場,快速又方便。

市長主持後壁車站站改善工程落成啟用典禮。 (圖/臺南市政府)

目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人數快速增加,從縣市合併前的724 萬人次增加至今日的2,003 萬人次,往後市府將更用心投入火車站站前轉乘環境優化改善工作,繼公車捷運化及後壁車站站前環境優化後,持續推動永康、隆田等站轉乘環境優化工程,提升火車、公車及計程車等運具轉運接駁環境設施,讓臺南市轄內各火車站能更符合捷運車站的功能及需,提供更優質的候車環境及便利的交通。

本次站前轉乘環境改善工程總經費共1,400 萬元,中央補助額為980 萬,廣場重塑、動線重劃、建置無縫轉乘設施、增設夜間景觀照明設施皆列入改善內容,期望民眾能多多利用公共運輸,永續打造低碳、便捷大臺南。

首創人性化SEVEN UP動保政策 7 項創新措施,打造動物友善環境

臺南市首創七項動物保護新政策。 (圖/臺南市政府)

劉泰哲/臺南報導

臺南市府提出7項創新措施, 將毛小孩視為城市的一份子,並呼籲市民愛護竉物, 不隨意棄養, 一同響應「全國毛小孩零撲殺政策」的立法精神,期望以更人性化的作為,打造出對動物適合生存的友善環境,使流浪動物的問題獲得徹底解決。

人性化動物保護政策所擬定的SEVEN UP,使整個政策制度大幅升級,像全臺首創毛小孩運動教育園區,並不是一般的動物收容所,而是一座整合運動休閒及動物生命教育功能的園區。不只打造動物友善城市,也解決延宕已久的流浪動物問題。

工作犬的培訓方面,除了工廠保全犬和防疫犬,也增加派出所警犬與開心陪伴犬等項目,為了增進民眾對流浪動物的了解,漁光島設立「漁光毛小孩物語看板」,推動TNVR 示範區,希望開創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未來。協助私人流浪動物收容所合法化,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透過建立愛心爸媽資料,宣導無負擔乾淨餵養的照護概念,並以公開方式,將資源分配給表現優良的私人收容所,設立的動物福利基金,全數用於相關事項,絕不移作他用。

記者會上演出臺南市動物保護政策行動劇。 (圖/臺南市政府)

動保法零撲殺政策正式施行後, 未來對於動物保護的負擔會更加沈重, 臺南市在動保團體與市府將會協力配合中央政策,市長賴清德也呼籲市民朋友以認養代替購買,提升流浪犬的認養率,並珍惜家中飼養的寵物,不要隨意棄養,共同落實零撲殺,加速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

臺南市政府7 項動保創新措施如下:

一、全國首創「毛小孩運動及教育園區」

二、公私協力,擴充認養量能

三、工作犬進化,再創新契機

四、毛小孩為城市一份子, 推動TNVR

示範區

五、愛心爸媽,乾淨餵養無負擔:

六、友善管理,協助私收合法化

七、成立動物福利基金

水上町交流館在臺開幕 簽定友好協定,觀光交流更緊密

日本水上町交流館開幕儀式。 (圖/臺南市政府)

柳立甄/臺南報導

市府與水上町合作,於原臺南州立農事試驗場宿舍群設立水上物語交流館,使民眾不只能體驗日本群馬縣水上町的生活常態,也能更了解當地旅遊資訊,除此之外,臺南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與水上町觀光協會簽定友好協定,相信未來的觀光交流將會更加密切。

岸良昌於2013 年連任日本群馬縣水上町町長之後,與臺南市締結為友好都市,而設立水上物語交流館,其實是日本群馬縣水上町與臺南之間的感情日漸深厚的表現,喜歡日本工藝品的市民,不必出國就可以買得到。

臺南市長賴清德表示,水上町岸良昌町長曾在日本中央政府服務十多年,並於2009 年出任水上町町長,不但資歷完整,對農業更是研究甚深,且町長極力行銷臺南,讓水上町的民眾更加認識臺南。

例如每年7 月舉辦的國際芒果節,町長從不缺席,協助行銷芒果不遺餘力,水上物語交流館開幕時,連當地媒體記者也前往採訪。賴市長很感謝町長及水上町各界對臺南市的友誼,更感謝2016 年0206地震時,岸良昌町長在第一時間打電話慰問,甚至為臺南地震進行募款。

市長、康顧問及水上町町長參觀水上町交流館。 (圖/臺南市政府)

農事實驗所日式宿舍的丙種宿舍於2016 年10 月修復完成,除了活化資產,讓老房子擁有新面貌,重新找回活力之外,也將成為臺南國際交流的據點。

未來,丙種宿舍將成為臺南與日本的交流據點,市民除了能取得最新旅遊資訊,購買當地物產和工藝品以外,更能親身體驗老房子特有的懷舊風情。

從興航事件 看勞工資遣與爭議程序

圖: 陳瑞珠 勞動部勞資爭議獨任調解人、工商協進會勞資關係委員、著作《企業勞務管理法律手冊》共5 集

文: 陳瑞珠

復興航空於2016 年11 月22 日無預警停飛一天後,未料隨即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退出臺灣市場,航線與航權全都歸還給政府,並召開記者會宣布公司即將解散。此消息一經新聞媒體披露,百名員工是日下午便衝進復興航空總部,強烈表示錯愕與抗議。

關於員工的處置,復興航空雖已允諾所有員工,將比照《勞動基準法》進行資遣,並承諾將與企業工會召開勞資協調會議。但該工會成員代表聲明,這恐怕不是支付資遣費就能善罷干休,雙方沒交集也沒共識,以致協商數度破局。

先不論此次復興航空宣布公司解散,是否合乎《公司法》之程序,像這樣突來的宣告,已經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動盪,影響層面之大不言而喻。尤其航空事業既是公共交通事業也牽動國際接駁,如此毫無預警、沒有透過公告程序的停業與解散,影響旅客輸運、觀光與消費者權益甚鉅,實在有違經營者的社會責任與職業道德。

勞工求償資遣費的計算方法

就員工權益而言,按《勞動基準法》第11 條規定,事業單位(公司)遇歇業、轉讓、虧損或業務緊縮時,迫於情勢,雇主固然得與勞工終止勞動契約,也就是職場上常說的:「如果公司要結束營業,必須遣散勞工,須依法做解僱資遣,雇主應依法給予勞工資遣費。」而對勞工來說,即將面臨的當然就是「失業」。

於此,要注意的是,員工遇前項被解僱資遣時,其資遣費之計算,會依個人「在職期間之服務年資」的不同而有所差別,可依以下三種情形分段計算:

由於我國已於民國94 年7 月1 日起施行勞退新制,其後進入職場工作之勞工,其資遣費應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規定計算,也就是:「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一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六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動基準法第十七條之規定」。

若於民國94 年7 月1 日施行勞退新制前,就已進入該公司工作之勞工,其資遣費應依《勞動基準法》加《勞工退休金條例》兩段計算。即舊制《勞動基準法》受僱者,其資遣費在同一雇主之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每滿1 年發給相當於1 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而新制年資(94.07.01 後)則依《勞工退休金條例》,「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計算,最高以六個月計之」。二者相加後,即為全部年資之資遣費之補償數額。

勞工若於民國94 年7 月1 日施行勞退新制前就已進入該公司,並無選擇新制仍一直以來皆維持《勞動基準法》身分之舊制者,則其資遣費便應依《勞動基準法》第17 條規定:「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即為全程之舊制年資計算數額。

(出自《獨家報導》第1162 期)

2017臺灣國際蘭展耀眼登場 四大展館結合VR 技術吸引目光

(圖/臺南市政府)

柳立甄/臺南報導

2017 臺灣國際蘭展以「臺南臺蘭‧ 生生不息」為主題,於後壁區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盛大展開,展期從3 月3 日延續到13日。

開幕首日與第二日,將舉行2017 全球蘭花產業論壇,以及2017 國際蘭花研討會,與會學者包含臺、英、美、日、中等國,除了探討藥用蘭花如何應用之外,也將針對全球環境變遷,蘭花產業該如何永續發展的議題進行研討。

此次蘭展執行單位由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擔任,四大展館皆有不同主題與亮點,像爭奇館設有八大主題景觀區,呈現臺南在地風格與意象,蘭花文創展示區則涵蓋環境永生的概念,並加入文創觀點,以金屬工藝搭配再生材質花架呈現蘭花美麗的型態。

鬥豔館展出大約1,000 件競賽花卉,並設立商務洽談區,進駐廠商共有30 家,買賣雙方可在現場互相交流;未來館主要以國產花卉布置,運用文創精品、香氛、保養品呈現研發成果;幸福館設置花卉資材區,民眾可購買蘭花植株、園藝資材以及精緻伴手禮;戶外展示區則邀請10 個海外國家共襄盛舉,民眾不只能欣賞國內花卉,也能飽覽具有異國風情的花園景色,身在臺灣卻像環遊全世界。

臺灣在全球觀賞蘭花產業扮演重要角色,位於後壁的臺灣蘭花生技園區,則是全國蘭花生產重要基地。不過,各國陸續擴張蘭花產業,臺灣除了鞏固觀賞蘭花的領先地位之外,也應積極開發蘭花的附加價值,在開發上洞燭機先,進而掌握商機。

蘭展農業局表示,為了讓臺灣蘭花永續經營,必須積極扶植蘭花產業,匯集國內外專家學者意見,透過這次蘭展,希望能向全球買家與蒞臨現場參觀的民眾,展現出產業韌性與未來願景。

值得一提的是,蘭展加入時下流行的虛擬實境(VR)技術,使用者可模擬蘭花育種過程,自行培育獨特蘭花品種,一般民眾也能親身體驗蘭花育種的奧妙,一窺蘭花的生態秘密。

旅行住宿禁忌大公開

文: 中華堪輿道派掌門宗師 謝沅瑾老師

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外出旅行、接觸大自然不僅可以擴大心胸、釋放壓力,還可以拓展視野、認識新朋友,所以儘管不景氣,但國人海外旅遊消費不減反增。

不過,出門在外,平安最重要。風水命理教父謝沅瑾表示,要住進飯店時,最好先注意一下房間在飯店內的位置,因為有的位置不佳的房間,可能會讓你想睡不敢睡,好不容易睡了又睡不好,影響隔天的精神與遊興!

避免住宿的飯店房間

外宿飯店旅館時最怕住到「不乾淨」的房間,若被分配到下列房間,除非飯店客滿了,建議不妨換房,住得比較安心愉快!

  1. 面對逃生門

面對逃生門的房間有「大門吃小門」的問題,房間的氣場偏弱;而逃生門後通常就是樓梯間,也容易傳來聲響,都會導致睡不安穩。

  1. 長廊尾端與角落房間

一般來說,走廊盡頭或角落的房間,相對整間飯店來說是入住率較低的房間,除非是經常客滿的飯店,否則因為長期人氣較弱,易有陰邪怪事。

  1. 面對電梯門

電梯上上下下,面對電梯門的房間氣場較亂,加上人來人往,噪音與氣味都容易間接傳入,住在這樣的房間裡,容易心神不寧。

入住飯店房間注意事項

出門在外,平安最重要!飯店旅館人來人往,也可能有你看不見的靈界朋友,因此入住時有些事情要注意喔!

  1. 進房前先敲門

進入房間前記得先打招呼,如有門鈴就先按門鈴;若沒有門鈴就先敲門三下,並說:「不好意思打擾了!」,讓裡頭的「住客」知道有人要入住。打開門後不要立即關上門,側身入房,留些時間空間讓祂們離開,表示尊重。

  1. 打開衣櫃、廁所開燈

將衣櫃門打開, 並將廁所燈打開保持明亮, 讓好兄弟暫時先行離開, 不會藏身其中。

  1. 鞋子ㄧ正一反

鞋子擺放時避免像平常一樣整齊排放,最好是頭尾一正一反,以免好兄弟因為好奇或喜歡等因素, 而來試穿你的鞋。

  1. 兩張床空出一張

如果房間是兩張床的房型,無論是一個人或兩個人入住,都建議可以空出一張床,保持完整不要拿來放行李,除非是兩個人無法同睡一張床。

上述原則乍看很多但其實都非常簡單,只要確實執行,就可以享受安睡不受打擾的環境!

(出自《獨家報導》第1159 期)

搶救在地千年茄苳樹 拆除婦幼中心,塑造生態園區

為避免比鄰的婦幼活動中心遮擋日照,影響茄冬樹生長,決議進行拆除。(圖/臺中市政府)

林雅璇/臺中報導

位於西區茄苳公園內的千年茄苳樹王,樹冠面積達1,500 平方公尺,樹高30公尺,被譽為「臺中之寶」,是臺灣平地最老最大茄苳樹,為避免比鄰的婦幼活動中心遮擋日照,影響生長環境,決議進行拆除。

臺中市西區茄苳公園內的婦幼活動中心3 層樓高,影響千年茄苳樹生長環境,經臺中市政府邀集專家現勘,取得當地居民同意後即動工拆除,預計今年5 月完成。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為了搶救老樹,先和大樓建商協調,拆除婦幼活動中心,接著請專家診治老樹,最後再規劃為成生態文化園區,務求「還地於樹」讓老樹自然生長。

林市長指出,民國102 年建商原預計在公園旁的土地上,興建地上二十八層、地下四層的大樓,自己時任立法委員時曾召開「臺中國際千年茄苳樹木文化園區」公聽會,推動千年茄苳樹棲地保育改善計畫,未來茄苳公園將與建商贈予市府的公園兼兒童遊樂場用地整併,塑造成完整的茄苳生態園區。

婦幼活動中心原址將規劃成生態文化園區 (圖/臺中市政府)

老樹所在土地已於103 年底變更為公園兼兒童遊戲場用地,並找來專家學者為老樹健檢,商討保護之道。會勘後,發現老樹後方3 樓高的婦幼活動中心,在冬季時會遮住陽光,影響老樹生長,因此建議拆除該棟建築物。

經建設局邀集專家學者與當地耆老組成「茄苳樹王工作小組」,召開棲地延伸會議後,婦幼活動中心完成報廢程序,開工後將清除老樹棲地的水泥、柏油、磚塊等,還給茄苳王良好的生長空間,同時結合大眾運輸系統,打造優質的都市生態休閒空間,成為臺中的自然新地標。

臺中糖廠湖濱生態公園大變身 比臺中公園日月湖大3 倍 將成舊城焦點

市府規劃帝國糖廠修復及景觀公園興建,讓歷史建築變身成「臺中產業故事館」。    (圖/臺中市政府)

柳立甄/臺中報導

市府規劃帝國糖廠修復及景觀公園興建, 將以「促參OT」方式公開招商,讓歷史建築變身成「臺中產業故事館」,預計今年5 月底前完成招商, 除以保存糖廠原有風貌為前提,進行原樣修復,亦致力於保存臺中市的產業文化與產業記憶。

故事館預計107 年9 月開幕營運,市長林佳龍表示,市府將打造湖畔景觀生態公園故事館做搭配,而園內的生態湖比臺中公園日月湖大3 倍,可望成為舊城區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帝國製糖臺中營業所」於民國96年由市府公告為臺中市歷史建築,前身為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臺中工廠,為日治時期帝國製糖株式會社臺中營業所專用,戰後為臺灣糖業公司臺中辦公處,興建於1935 年(昭和10 年)。

「糖」與「米」是支撐城市經濟生活的重要物產,也是過去臺中的經濟基礎,因此市府將舊糖廠規劃為臺中產業故事館, 忠實呈現臺中的過去與未來,讓更多人知曉在地歷史。

以火車站為中心,目前有2 個開發區域, 一個是臺糖園區, 另一個是干城地區, 其中臺糖生態湖園區擁有10公頃大的區段徵收區域, 市府保留近6公頃打造親水湖濱公園, 並融入歷史文物, 期待未來通過綠空鐵道, 延伸火車站至臺糖園區, 使市民享受最良好的生活環境。

「帝國製糖臺中營業所」已荒廢十餘年, 周圍為臺糖早期開發遺留的窪地,為配合整體規劃,該處將建造為兼具生態保護與歷史人文的湖濱生態公園,並於生態湖周圍劃設6.09 公頃的公園用地。

臺中捷運時代即將來臨 2018 年試營運,三年後全線通車

臺中捷運總計採購18 輛列車,2 輛列車已運抵臺中。       (圖/臺中市政府)

柳立甄/臺中報導

臺中捷運將於2018 年試營運,三年後全線通車,將會串聯起整座城市的交通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骨幹,搭配環狀輕軌計畫,結合捷運周邊公車、i-Bike 等大眾運輸工具,綠色交通儼然成形。首批電聯車在2016 年製造完成並組裝,經過三百多項嚴格測試,目前已運至臺中港。

臺中市長林佳龍認為,臺中的捷運時代已經來臨,目前捷運藍線已受到交通部正式核定,盡快動工是市府努力爭取的目標,此外,也會向中央爭取將大臺中山手線列入重大市政預算,打造完整的運輸系統,讓市民擁有更便利的交通。

目前捷運約有30%工程尚未完成,土建工程開始收尾,機電系統陸續進場施工,機廠及烏日站主變電站設備安裝及送電作業已完成;通訊設備基地臺申請通過,行控中心自動控制設備進入生產流程,自動收費系統原型車進入功能測試階段,之後將會實地測試,全力朝109 年通車目標邁進。

臺中市長林佳龍認為,臺中的捷運時代已經來臨。 (圖/臺中市政府)

臺中捷運總計採購18 輛列車,2 輛列車已運抵臺中。其中9 輛列車由日本原裝進口,另外9 輛列車由原廠提供原料及零件,採技術轉移之合作方式,委託臺灣公司組裝,為了確保車輛品質,日本原廠將派技師監督組裝過程,並藉此機會讓臺灣組裝廠了解車輛結構,後續即可由臺灣自行保養及維護。

首列電聯車運抵機廠進行整備工作後,預計3、4 月即可於北屯機廠測試軌進行測試。其餘車輛將陸續運抵北屯機廠測試,預計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交車與測試作業。

智慧∞機械推動辦公室啟動 鏈結在地、國際、未來,創造多贏局面

智慧∞機械辦公室正式啟動,共創政府與產學研的多贏局面。    (圖/臺中市政府)

柳立甄/臺中報導

為了達成「打造更全面的機械人才養成網絡」、「整合政府、研究機構及法人資源,加速產業研發創新腳步」、「協助業者擴充展示、銷售管道,打造自我品牌」三大目標,智慧∞機械辦公室正式啟動,致力共創中央地方雙贏,以及政府與產學研的多贏局面。

「2017 年是智慧機械元年!」臺中市長林佳龍表示,未來市府與辦公室的合作將更為緊密, 也將具備為地方發聲的功能, 作為智慧機械產業推動辦公室的所在地, 落實鏈結在地、鏈結國際、鏈結未來的目標。

「智慧機械」列為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之一,以臺中市為核心,在大肚山塑造60 公里的產業聚落,堪稱製造業、精密機械、航太零組件重鎮,並與彰雲嘉等中部縣市攜手合作,增加投資、提升產值,全面發展智慧機械與國防航太工業。

智慧機械相關計畫已有28 所大學參與其中,產學緊密合作,能使學生提前熟悉智慧化、數位化的產業技術與市場趨勢,另一方面與企業合作,打造人才庫,讓員工重回校園,增強自身專業與優勢,力求在現有的基礎上,打造更全面的機械人才養成網絡。

林市長指出,智慧機械的「∞」標誌,看起來就像兩個鏈結在一起的齒輪,逐步帶動機器及產業發展,也像雙手,象徵兩個人齊力合作,更像一個無限大的符號,彰顯智慧機械擁有無限的商機,就算身處國際舞臺,臺灣仍舊擁有競爭力。

臺中市從2015 年開始,全力配合中央的智慧機械創新產業政策,持續推動相關計畫,鼓勵各領域企業導入自動化及智慧化製程。為了加速產業研發創新腳步,除了整合政府、研究機構及法人資源以外,高機零組件、整機系統及應用服務等項目也多有突破,逐漸實現「進口替代」的目標。

此外,市府也規劃智慧機械產業園區、建立智慧機械發展中心的法人與國家級智庫、興建水湳會展中心等,使臺灣邁向產業升級,迸發出更多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