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3

出租房屋意外成為凶宅,身為屋主可以如何求償?

墨新聞|楊秉鈞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大家好,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討論關於「凶宅」的法律議題,如果遇到房客在租賃契約存續期間於租屋處身亡,不僅減損房屋之經濟價值,也妨害房屋出租或轉賣的機會,此時,身為房屋的所有權人,可以如何請求相關賠償?詳細請看以下的討論。

一、屋主可以向房客的繼承人請求。

民法第1138條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左列順序定之:
一、直系血親卑親屬。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因為房客已經身亡,其權利和義務(不具有個人專屬性者)都會由民法第1138條的繼承人依法繼承,此時,如果房客的繼承人沒有辦理拋棄繼承,房東可以就房客所造成的損害,向繼承人請求賠償,而繼承人即需要在繼承的範圍內,對屋主負起相關的賠償責任。

關於拋棄繼承,可以參考我們先前所撰寫的文章:「關於『拋棄繼承』,您需要注意的幾件事情!」

二、法院相關案例:

(A)臺灣高等法院97年度上字第486號民事判決

「OOXX墜落於上訴人所有系爭房屋之陽台,雖未造成系爭房屋外觀形體之毀損或功能損壞,然依一般社會常情,系爭房屋發生非自然死亡事故,將使系爭房屋再行交易之價格減低或出租之收益降低,造成系爭房屋交易性或經濟上之貶值,兩者間有相當因果關係,足認OOXX前開行為對於系爭房屋之收益處分造成侵害,侵害上訴人之所有權,可以認定。」

(B)臺灣新竹地方法院108年訴字第1048號民事判決

「惟OXO於原告所有之系爭房地內燒炭自殺,並未造成系爭房地之毀損、滅失或功能損壞,換言之,原告就系爭房地法律上所有權權能之行使,即於法令限制範圍內自由使用、收益、處分其所有物,並排除他人之干涉之權能,並未受到限制,尚難認原告就系爭房地之所有權受有損害。......是本件原告所主張之損失,乃抽象地存在於系爭房地之財產上不利益(價值變動差額),該不利益應屬純粹經濟上損失範疇,並非所有權權能之損害,此種純粹經濟上損失非屬權利,係權利以外之利益,非得納入民法第184條第1項前段保護範圍。」

服務電話:07-727-8008
服務信箱:wanghanyilawyer@gmail.com
服務地址:高雄市苓雅區永裕街42-12號1樓
連結網址:https://www.wlaw.tw/

首頁(高雄律師)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出租房屋意外成為凶宅,身為屋主可以如何求償?

台灣校園生態奇蹟 學生與野生動物共學「共存」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左起)新聞主播高毓璘、主播白心儀、副總白舒樺、總經理高明慧、主播朱培滋、主播陳姿利共同見證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首映會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為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提出的全球行動目標,擴展城市綠帶、建立野生動物棲息與移動廊道的呼聲下,校園被視為都市叢林中最具潛力的綠帶場域之一。三立新聞部製作團隊歷時兩年,深度走訪全台多所校園,推出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並於今(7日)日舉辦盛大首映會,廣獲學界與保育界肯定。《我的動物同學》將於5月11日、18日與25日三個週日上午11點於三立都會台播出,54新聞台亦將於當日下午4點播出重播,敬請鎖定,共同見證這場橫跨生態、教育與文化的珍貴紀錄。

主播白心儀走訪全台多所校園野生動物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今(7日) 舉辦三立集團《我的動物同學》ESG紀錄片首映會,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副局長呂美莉,以及全台十所學校,大學中學小學的教授老師和學生,超過上百人出席首映會,以及全台各地、陸海空域的生態保育團體,齊聚一堂,還有重量級的親子教育作家。而國際攝影大師暨鳥類專家Tim Laman 提姆・雷曼也透過影片肯定這部紀錄片。生態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由饗賓餐旅、蝦皮購物、雲豹能源等致力ESG理念的企業共同支持,攝影團隊兩年來走訪台灣大學、暨南大學、銘傳國小、達觀國中小、西松高中、東湖國中等南北多所學校,長時間駐點守候,克服重重挑戰,只為捕捉動物最真實的身影。曾有攝影師為了取得一幕食蟹獴畫面,在偽裝帳中苦守七天,終於拍到短短幾秒鐘的可用畫面,讓人又累又崩潰。

白心儀(左)三立基金會公益形象大使朱培滋(右)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致詞時特別強調,「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影片中最讓她感動的一刻,莫過於替懷孕的穿山甲媽媽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在場保育人員和獸醫師聽到小生命強而有力的心跳聲,現場一片激動與歡呼,讓人難忘。」

(左起)新聞主播高毓璘、主播白心儀、主播朱培滋、主播陳姿利共同見證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首映會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白心儀才剛剛獲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頒發「石虎保育有功人士」的殊榮,成為首位以媒體身分獲得官方保育肯定的主持人。白心儀分享:「過去拍生態紀錄片走遍七大洲、踏上南北極,也與全球科學家對話,但這次我們選擇最貼近生活的拍攝現場——台灣的校園。」她強調,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不是專家,而是與動物們一起學習的學生,「整部片充滿年輕的活力與對未來的希望。」三立新聞團隊製作的生態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共三集,歷時兩年拍攝,紀錄片中發現,其中台灣的校園竟蘊藏著全球罕見的豐富生態資源,從北到南,無論是大學或國小,都有野生動物悄悄落腳,有些甚至是列為保育類的珍稀物種。這幾年白心儀也前進50所學校演講。也就是因為了解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看見學生們對台灣的特有生物,包括石虎,黑熊,穿山甲草鴞黃喉貂等等有特別強烈的興趣和迴響,今年的紀錄片,團隊就深入校園,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以校園為場景,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角,可以說是這幾年拍過最接地氣最生活化的生態紀錄片。白心儀笑說:「我應該是參與動物野放最多的媒體人了,還被野生動物保育團體封為最佳『放鳥人』。」

三立新聞部製作團隊歷時兩年,深度走訪全台多所校園,推出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舉辦盛大首映會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我的動物同學》不僅是一部生態紀錄片,更是一場行動的號召。製作團隊希望透過影片喚起更多學校與學生的保育意識,點燃年輕世代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與熱情,讓校園成為野生動物的安全棲地、生態知識的教室,三立慈善基金會更將發起生態故事列車計畫,將前往金門、苗栗、台東等學校與偏鄉播映,由主播朱培滋擔任公益形象大使,兩位媽咪主播高毓璘跟陳姿利平日也是基金會公益活動參與人,未來也將跟著生態故事列車深入台灣大小鄉鎮,將生態影像化作故事分享給小朋友們,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保育的種子。記者會主持人也是公益形象大使朱培滋說這次的行動非常有意義,希望透過三立慈善基金會的力量、讓越來越多人關注生態議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校園生態奇蹟 學生與野生動物共學「共存」

田馥甄維持少女感的秘密 顏值再升級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田馥甄接下日本第一品牌蜜露珂娜膠原蛋白代言     照片提供:蜜露珂娜

膠原蛋白市場銷售冠軍、日本第一品牌 「蜜露珂娜」7日正式宣布,由「光采女神」田馥甄擔任全新代言人 ,這位出道 25 年、始終維持少女感的實力天后,公開自己私下保養祕密:「一天一包蜜露珂娜,讓我在每一個舞台耀眼登場 ,每個表情都是我喜歡的樣子 。」品牌於今日同步釋出代言人最新形象照,照片中田馥甄散發活潑青春的氣息,一如往常正能量的甜美笑容,美妍再次升級,可以看出粉嫩亮由內而外的好氣色。

田馥甄維持少女感的秘密大公開      照片提供:蜜露珂娜

代言合作一向非常謹慎的田馥甄,被問及為何接下此次代言,HEBE 表示:「蜜露珂娜膠原蛋白粉由日本百年集團三得利研發製造,在台日熱銷 350 萬盒、蟬聯十年市佔率第一,因為有百年集團掛保證,產品在市場的反應熱烈,自己試用一陣子後,發現光澤與氣色真的變更好 ,尤其是爬山運動後,自拍照都呈現由內發光好狀態 。」膠原蛋白粉產品⾧期服用後,非常有感,因此決定接下代言。

田馥甄接下日本第一品牌蜜露珂娜膠原蛋白代言     照片提供:蜜露珂娜

迎來不惑之年,田馥甄以穩定的心態、自然的狀態展現歲月靜好的力量。 「真正的美,是善待自己。」她大方分享自己的養生哲學:「我越來越重視身心靈的平衡,睡眠、飲食都很重要,但也不會對自己太苛刻,適度的彈性,反而讓內外在都更有光采。」

從舞台上光芒四射,到日常中自在從容,她以行動證明:美麗可以很簡單,內在的保養可以從生活中實踐,只要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選擇對的營養補充品,每位女人都能綻放專屬的光采。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田馥甄維持少女感的秘密 顏值再升級

臺北國際都會型音樂節 2025 潮臺北TRENDY TAIPEI 8月重磅登場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右起)北流董事長黃韻玲、安大風有限公司創辦人、Hauer浪人祭與野人祭總策展人蕭達謙Echo、浮現音樂創辦人老諾、夕陽音樂創辦人國國、落夢地ROMAD創辦人米奇林MCKY      照片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2025「潮臺北TRENDY TAIPEI」作為屬於臺北的國際都會型音樂節,今年以「TRENDY TAIPEI:It’s now」為號召,將於8月25日至9月7日席捲臺北,為期14天、橫跨12個行政區,串聯音樂、時尚、科技、視聽、遊戲、藝術,整座城市化為創意實驗場,展現未來潮流趨勢影響力打造橫跨「產業趨勢」、「演唱會經濟」與「城市行動」的三位一體內容。今(7)日記者會上,副市長林奕華揭示「潮臺北TRENDY TAIPEI」願景,期許臺北成為潮流策源地,相較去年首次示範場,今年第一屆將會擴大舉辦。系列活動首波亮點正式揭曉,由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共同主辦,結合策展小組與北流國際顧問團精心策劃的「臺北音樂博覽會 TAIPEI MUSIC EXPO」(TMEX)與「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JJA),將於8月28日至31日於北流園區盛大登場,音樂節票券並於自5月12日起全面啟售。

2024年潮臺北系列活動,成功帶給市民全新文化與音樂感受。今年延續試辦場經驗,由副市長林奕華代表宣告臺北是「潮流製造機」的精神,全面串聯國際音樂與創意生態。「潮臺北由你定義,臺北就是潮流誕生的地方。」副市長致詞時強調,城市文化的創新必須來自人民的參與與產業的共振,「產業趨勢」、「演唱會經濟」與「城市行動」三大領域將會擴大舉辦,「產業趨勢」將延續國際交流核心價值,繼續辦理國際論壇,與國際接軌了解未來趨勢;「演唱會經濟」更擴大於小巨蛋舉辦演唱會一起串聯,期待透過潮臺北延伸出更多音樂觸角;而「城市行動」Live House演出,今年將邀請更多Live House業者熱情響應,並且更邀請市民朋友一同參與「臺北聲音徵集」,一同用聲音響應說出屬於臺北的城市聲音故事。

JJA 宣傳看版    照片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北流執行長梁序倫接續介紹系列活動「臺北音樂博覽會 TAIPEI MUSIC EXPO」(TMEX),是因應臺灣流行音樂產業的實際需求,運用北流自身場域空間與策展能量,匯聚臺灣音樂產業資源並引入國際參與,打造出的亞太音樂商業交流平台。今年TMEX全面升級,首次擴大為期四天舉行,預計集結40家臺灣音樂製作、經紀品牌與唱片廠牌,以及20組以上售票音樂節主辦單位參展,同時邀請近百位國際策展人與節目買家來臺,進行深度交流與商業媒合。將以「商業策展、交流媒合、新人舞台、國際論壇、粉絲經濟」為五大主軸,全面展現臺灣流行音樂的創新與多樣性。

延伸自TMEX的「JAM JAM ASIA 亞洲音樂節」(JJA),是串聯北流全園區場域、邀集國際潮流卡司陣容的臺灣新一代指標性都會形國際音樂節。今年北流首度組成5位跨界策展人團隊——浮現音樂創辦人「老諾」、浪人祭與野人祭總策展人「蕭達謙Echo」、夕陽音樂創辦人「國國」、落夢地ROMAD創辦人「米奇林 MCKY」,以及安大風有限公司創辦人「Hauer」,以亞洲流行音樂為核心,邀請來自亞太10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度、澳洲、臺灣)、超過50組藝人輪番登台,更規劃多場跨國共演舞台,將激盪出前所未有的音樂火花。

DizzyDizzo蔡詩芸與北流董事長黃韻玲      照片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此外,由北流董事長黃韻玲與5位策展人共同揭曉的JJA首波卡司陣容,涵蓋搖滾、嘻哈、R&B與派對電音等多元音樂樣貌,其中,臺式浪漫最強代表樂團「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預告將帶來充滿驚喜的限定合作舞台;龐克搖滾樂團「怕胖團 PAPUN BAND」將再度與日本蹦跳Disco樂團「the telephones」展開臺日重量級共演,勢必會碰撞出另類搖滾火花;還有最詩意又浪漫的樂團「deca joins」,以及由北流Open Lab人才培育計畫發掘的獨立樂團新星「紙鳶 Seizer」與客語新聲代表「江晟榮」等。

北流董事長黃韻玲提到,海外卡司方面,則邀請到有泰國搖滾天團美譽的「POTATO」、來自馬來西亞的Chill系樂團「babychair」;此外,臺灣派對音樂指標兩大品牌「英語金曲復興運動」、「國語作業簿 My Language Practice Book」也將帶來精彩的DJ秀。記者會當天華語圈最潮嘻哈女王「Dizzy Dizzo 蔡詩芸」也驚喜現身,預告將與沖繩饒唱雙刀流「OZworld」帶來一場跨國嘻哈饒舌的精彩共演,為2025JJA揭開序幕。還有更多精彩的演出陣容將陸續公布,敬請持續關注潮臺北及北流官方網站及社群平台。

策展人落夢地ROMAD創辦人米奇林MCKY(左)與Dizzy Dizzo蔡詩芸(右)     照片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此外,JJA也特別推出預熱企劃——「JAM JAM ASIA 聽團指南」,活動將於5月10日登場,邀請5位策展人現身,現場將搶先揭曉第二波卡司陣容,並分享他們的選團邏輯、策展視角與國際音樂視野,同時公開「兩大 DJ 演出企劃」等活動亮點,為樂迷提供最全面的入場前導覽,是粉絲不容錯過的音樂節攻略!JAM JAM ASIA 聽團指南將於5月7日中午12時起開放報名,歡迎至北流官網或ACCUPASS報名頁面 (https://www.accupass.com/go/JJAGuide)免費報名參加。

「潮臺北TRENDY TAIPEI」是臺北流行文化與創意能量的集結,2025以「TRENDY TAIPEI:It’s now」為題,讓臺北一直now,透過不斷擾動、持續創新,在音樂展演、潮流藝術、創新體驗、跨界合作並行下,展現臺北的文化驅動力,打造出國際都會型音樂節。更多最新活動消息,音樂展演、產業論壇等相關售票資訊將陸續公布,請關注潮臺北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rendytaipei)

Dizzy Dizzo蔡詩芸亮麗出席    照片提供: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首次參加JAM JAM ASIA亞洲音樂節的DizzyDizzo蔡詩芸今天以一身緊身深黑連身禮服亮麗出席,看起來格外亮麗兼具氣質美的她透露非常開心能受到北流董事長黃韻玲邀請參與這次音樂節盛會,「謝謝 製作人米奇林牽線,讓我能和日本沖繩的饒唱雙刀流歌手OZworld合作!」先前就有聽過OZworld創作的DizzyDizzo蔡詩芸表示很欣賞他的音樂,「目前還不能透露太多共演內容,只能說非常精彩,敬請期待!」而她透露近期已經開始著手準備新歌製作,並計畫將於近期推出,被問到新專輯進度,她表示:「還在努力中!」被問到有機會在年底發片?家事、工作兩頭忙的她笑說:「不保證!最近真的好忙好多事,」除了新專輯外,被問到做人生第二胎計畫?她大笑說:「女人真的很難在事業跟工作找到平衡點,生小孩目前不在我的計畫裡面,不要給我壓力啦,有好消息會跟大家分享!」

已經快兩年沒推出新作品的DizzyDizzo蔡詩芸也因為忙家事小孩跟工作,讓她開玩笑自嘲:「忙到不知道最近在幹嘛!好多事情都擠在一塊,也常飛來飛去,還不小心忙到鼻竇炎發作!」被問到自己未來的新作品有機會找老公王陽明一起「合唱」?蔡詩芸作勢瞪大眼笑說:「嗄?!找老公一起唱不如找他一起上台表演,或是我跟他一起演戲比較快!」事實上夫妻兩人在MV合作多次,感情甜蜜的兩人也都力挺彼此演藝事業,提及王陽明腳傷,她表示:「他已經開始恢復跑步,腳傷沒問題的!她更提及女兒有遺傳自己的音樂天分,「她(女兒)對音樂很有興趣,也開始學鋼琴!」她更爆料女兒最愛聽韓團BLACK PINK的歌,「她常在我車上點歌,然後”阿帕契”都不知道點幾百次了,我也跟著聽,聽到都會跳了!」問DizzyDizzo蔡詩芸說女兒是否會點自己的歌?她表示:「女兒會點我的〈粉紅太陽花〉因為這首比較偏可愛風,哈哈!」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北國際都會型音樂節 2025 潮臺北TRENDY TAIPEI 8月重磅登場

金賢珠為守護全球弱勢兒童獻愛心 快閃來台辦見面會與粉絲相約做公益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金賢珠快閃來台與粉絲相約做公益     照片提供:台灣好鄰居

人美心也美!韓國戲劇天后金賢珠為守護全球弱勢兒童獻愛心,5/25快閃來台辦見面會與粉絲相約做公益!

以經典韓劇《玻璃鞋》紅遍東南亞成為家喻戶曉巨星的金賢珠在韓國有「滿貫視后」封號,出道近30年的她憑藉精湛演技曾拿下韓國三大無線電視台的視后殊榮,近期更在《地獄公使》系列和《遺贈的秘密》等作品獲得大批影迷關注喜愛,在台灣亦有不少粉絲支持。多才多藝且散發著知性美的金賢珠不僅演技過人,做愛心更是不落人後,一直致力於公益活動的她2009年因捐贈了自己散文集的版稅收益而和 國際救援及發展的非政府組織 Good Neighbors 結緣,更因此被委任爲好鄰居全球公益大使,開始為幫助弱勢兒童盡心力。公益大使一當就是15年的金賢珠不僅是好鄰居「資助兒童」長期資助人,更跟著同仁們親自走訪世界各地,包括韓國、孟加拉、坦尚尼亞、查德、尼泊爾等海外國家積極從事公益活動;今年在台灣好鄰居協會的邀請下,金賢珠將於5月25日(星期日)下午一點半在台北Westar舉辦「Together We Shine Sharing Event」公益見面會,期望能發揮自身影響力讓更多人一同共襄盛舉,傳遞分享的心意。

金賢珠前往非洲探望兒童     照片提供:台灣好鄰居

金賢珠這15年擔任好鄰居全球公益大使的期間,曾多次與好鄰居同仁一起前往非洲、尼泊爾等地區探訪,最令她難忘的莫過於2015年曾帶著物資前往尼泊爾去探視大地震災後的家庭及兒童們,看到許多孩子們無助的眼神,感到無比心疼的金賢珠表示:「當我看到生活在那樣艱苦環境中的孩子們,仍然對我露出無比真誠的微笑,我的心就被治癒了。想貢獻一己之力去回饋和分享,給了我活下去的力量。」這個過程讓她感受到幸福和生命存在的意義,更讓她體會自己要先幸福,才能為身旁的人帶來幸福,金賢珠更想把這份心意推廣給有能力幫忙的社會大眾及粉絲,並表示:「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分享愛心,因為這是通往幸福最簡單的道路,推薦大家一起嘗試!」

金賢珠前往非洲探望兒童     照片提供:台灣好鄰居

睽違已久的金賢珠再次來台,期望以公益見面會的方式邀粉絲一起齊做愛心,也因此這次見面會的門票特別以捐款方式贈予,只要捐款支持好鄰居「資助兒童計畫」就能獲得見面會入場券,並全數回饋公益。而為了這次公益見面會,金賢珠不僅會在見面會上分享這些年做公益及與非洲孩子們互動所留下的感動時刻照片及影片,此外,許久未見台粉的她更親自準備了親手做了小禮物,準備要給台粉驚喜「逆應援」,並以一連串的驚喜邀請您一起展開愛與分享的旅程,更多活動資訊請關注官方社群。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金賢珠為守護全球弱勢兒童獻愛心 快閃來台辦見面會與粉絲相約做公益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在城市治理與法治原則的交叉口,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近日所爆發的封場風波,儼然成為當代地方政府如何處理公有資產爭議的風向標。高雄市政府以水土保持與公共安全為由,動用重機具封鎖球場出入口,並中斷水電,引發俱樂部與會員、員工的強烈抗議。此舉激化勞資與行政對立,也引發社會對「程序正義」與「行政權邊界」的高度關切。

私地?公產?澄清湖球場糾葛的源起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座落於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為市有土地、民間經營,屬「公地私營」典型。然而球場長年面臨違規使用、農藥污染、水保疏失等問題,加上租約屆滿未順利更新,市府遂以「公共安全與防洪」之名,強勢介入場域。依市府說法,該地應納入滯洪設施規劃,以保障下游居民安全。

但球場不僅是歷史資產,亦是南台灣高球人才的培育重地。過去吸引日本前首相、美軍將領蒞場,也承辦各類業餘與青少年賽事。面對市府粗暴接管,自救會與俱樂部會員於5月9日號召赴凱道陳情,要求尊重程序、保障權益、依法行政。

公地公用?議員與學界提出公共轉型構想

市議員湯詠瑜於總質詢中,提出高雄市應將此球場由私立轉為公立經營之建議,參考南投中興新村模式,結合捷運黃線、棒球場與休閒綠地,打造「多功能複合式體育園區」。此舉可降低高球參與門檻、促進全民運動與青少年教育,並避免場地淪為私產。

該提案獲議長康裕成高度肯定。市長陳其邁亦回應,當前最急迫為解決滯洪與水質安全問題,未來會由市府秘書長負責全案整體評估,納入長庚醫療、社區照護等多元用途考量。

然本案最敏感的傳聞,仍在於「是否另有財團開發計畫」。針對外界質疑市府有意藉回收之名實為招商開發,至今官方未明確否認,引發部分球場會員與環團疑慮。
記者訪問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吳一昌,他強調:「高雄市中心若能保有一座符合正式比賽規格的高爾夫球場,是城市極為難得的資產。若輕率回收轉作商業用途,不僅是對歷史的忽視,更將重創台灣高球運動發展,尤其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選手,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吳一昌呼籲市府:「請向市民明確宣示未來土地用途與保留公共運動功能的承諾,否則此案將永難擺脫『圖利財團』的陰影。」

市府程序處理是否踰矩?自救會批「行政自力救濟」

市府此次未經司法裁定便進場封場,自救會代表陳君聖嚴厲批評:「若未依法提訴訟、未獲判決即強行點交土地,就是對民主法治的踐踏。」他進一步指出,此案涉及會員財產權、會員證物權、雇傭關係、土地返還等民事爭議,應由法院裁定、不得以行政手段逕行取代司法。

此論點不無道理。若容許行政機關為求效率或基於「公共利益」名義跳過訴訟程序,日後所有公產糾紛皆可能步入「行政自力救濟」之險境,形成對私人產權與程序保障的長期傷害。

四、回收轉型的利與弊:從公共運動到都市規劃再思考

若從都市規劃視角出發,市府擬將澄清湖球場轉型為具滯洪、生態與休閒三合一的空間,理論上對環境與市民皆具利多。例如:

  • 優點

    1. 滯洪與水保功能可有效解決極端降雨問題。

    2. 公立高球場可降低費用、增進民眾使用。

    3. 可與鄰近棒球場與捷運線整合為完整運動廊帶。

  • 缺點

    1. 現有高球人才培訓資源恐遭中斷,影響南部體育發展。

    2. 若未明定用途與管理機制,恐將為商業開發預留空間。

    3. 高球會員與員工安置、補償爭議未解,恐造成長期社會衝突。

因此,若市府真有意公共化或轉型,應以「公地公用、公民參與」為前提,透過公開聽證、法律程序與妥善規劃,取得最大社會共識。

市政改革必須立足於法治與信任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案,已不單是一場土地爭議,更是一次法治與公共治理的雙重考驗。一方面,高雄市若能以公立方式保存核心都市高球場地,將是體育平權的重要進展;另一方面,若行政權逾越法治界線,社會信任將遭難以彌補之損害。

高雄市政府必須對市民清楚說明三件事:一、未來是否有出售或開發計畫;二、如何依法處理現有球場使用糾紛;三、是否承諾保留運動功能與青少年訓練空間。唯有面對問題、正視程序、廣納公意,方能走出此場風波,在法治與城市願景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康乃馨獻母恩錄音傳情無距離 高雄第二監獄母親節懇親會溫情滿盈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高雄燕巢監獄採訪報導

收容人親手獻花、錄音傳情、抱子痛哭 家庭重聚感動人心,淚光與笑聲交織
為深化收容人家庭關係、實踐教化關懷精神,高雄第二監獄於5月8日舉辦「母親節面對面懇親會」,邀請收容人家屬入監團聚,共計近500名親屬與收容人參與。活動設計別出心裁,從親手獻花、家庭合影到錄製語音留言,處處展現對親恩的感念與懺悔,場面溫馨感人。

看護員小智向家人懺悔,保證痛改前非

一朵康乃馨 道盡百感交集
活動開始,收容人手持康乃馨,逐一送至母親、妻子或親人手中。這份簡單的儀式,卻承載著無數歉意與想念。有家屬緊握花束熱淚盈眶,也有母親反握孩子的手久久不放,無聲卻深情。

懇親會場佈置溫馨,設有「與女神同框」主題合影區,收容人與家屬拍下珍貴合照。長者坐在輪椅上、孩子倚在父親肩頭,這些久違的家庭畫面在鏡頭中定格,也深深烙印在彼此心底。

利用難得的機會全家合影,以後我不會再犯錯

離情聲中傳摯意 錄音留言牽心魂
部分無法與家人見面的收容人選擇錄製語音,由監方協助轉交。每段聲音都是懺悔與祝福的總和,有人說:「媽,對不起,今年還不能陪你吃飯……」這些語句雖短,卻重如千鈞,讓在場工作人員與志工也為之動容。

男兒也有淚 念子深情藏不住
活動現場情緒起伏跌宕。化名「小安」的收容人第一次見到襁褓中的幼子,卸下平日剛硬的外殼,蹲在孩子面前輕輕逗弄。太太則語帶哽咽表示:「希望你別再走回頭路,家裡真的等你回來。」夫妻對話至深處,忍不住熱淚盈眶。
另一名擔任看護工作的收容人「小智」,面對來探視的年邁祖母與母親,深刻懺悔自己過去的不懂事,語氣真誠,場面令人鼻酸。

看向懷中稚子,鋼鐵頑石也會融化

教化不只是紀律 是愛與柔情的實踐
整場活動由教化科團隊細心策劃,從主題設計、動線安排、拍照服務到語音錄製皆不馬虎。其中,高雄第二監獄教化科科長梅英強親自參與每個籌備環節,帶領同仁用心設計細節、溫柔引導家屬與收容人互動。他表示:「教化不是口號,是讓收容人從情感的修復中找到回家的方向。」在他的帶領下,這場懇親會充滿溫度,也充滿希望。

社會支持不缺席 更生保護會力挺在場
當天,台灣更生保護會橋頭分會主任委員沈美利率領團隊進入監內關懷,鼓勵收容人珍惜家庭與親情。她強調:「只要你們願意改變,更生保護會會永遠在你們身旁,做你們的後盾。」

這份來自社會的支持,讓收容人感受到悔改不再是孤單的旅程,而是能重新起步的希望。

一朵康乃馨,代表我的歉意與感激

典獄長勉言:改過遷善,方為報恩
高雄第二監獄陳憲章典獄長致詞時指出:「親恩應時時感念,母親節不只是慶祝,更是提醒我們『如何報恩』的重要時刻。改過遷善,是對親情最深沉的回應。」
他期勉在場收容人透過這次活動省思自身,勇於面對過錯,珍惜家庭所給予的第二次機會。

親情,是最能打動人心的教化力量
在這座高牆環繞的場域中,一朵花、一段聲音、一張合照,成為愛的橋梁。從笑聲到淚光,從握手到擁抱,這場母親節懇親會不只是團聚的時刻,更是收容人心靈轉折的起點。

後記/所有圖片皆由高二監提供/ 為保護隱私均以化名為之並模糊影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康乃馨獻母恩錄音傳情無距離 高雄第二監獄母親節懇親會溫情滿盈

佈施為首、智慧為道 薩迦文殊佛學會攜手戴錫欽議長關懷500戶家庭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台北採訪報導

響應佛教悲智雙運精神,現場親手將民生物資送至關懷戶,實踐社會關懷與佛教教義

2025年5月7日,藏傳佛教薩迦派第43任法王蒞臨台灣弘法期間,薩迦文殊佛學會本著佛教慈悲濟世之願行,與台北市議會議長戴錫欽、台北市戴動台北發展協會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攜手合作,於台北市松山區民生社區活動中心舉辦「社會關懷物資發放」活動,現場共發放民生物資予500多戶低收入關懷家庭。
薩迦法王在致詞中指出:「從佛陀時代開始,佛陀就非常重視照顧弱勢族群,提倡佈施、放醫藥、供衣食……不忍眾生受苦,是佛教發心的重要核心!」本次活動即是呼應佛教「六波羅蜜」中佈施為首的教導,透過實際行動將佛法精神落實於現代社會。

43任薩迦法王表示佛陀的教言中,廣行佈施是培養慈悲心重要的行誼

活動現場溫馨 43任薩迦法王與議長親手發放物資
此次發放活動現場氣氛溫馨感人。除準備多項實用生活物資外,薩迦法王與戴錫欽議長更親自將物資一一遞交至每一位關懷戶手中,以雙手奉上之姿,傳遞佛教「慈悲與尊重並重」的精神。不少長者與家庭深受感動,頻頻向現場主辦單位致謝。

戴錫欽議長表示,「作為民意代表,深知社會基層民眾的生活不易,因此非常樂見宗教團體結合政府資源,實際走入社區,協助最需要的民眾,讓善心能量擴散更多角落。」

戴錫欽議長力促邀請文殊佛學會及薩迦法王共同完成此一發放善舉

慈善為起點 教育為根本
薩迦文殊佛學會何志信理事長表示,「慈善雖是佛教實踐的重要方式,但更根本的是法佈施與教育。透過佛法的智慧,幫助眾生建立面對人生苦難的力量,方能真正拔除內苦。佛教不僅關心物質貧乏,更關注心靈空虛,未來該會將持續投入社會教化、舉辦各類佛學講座、提供心靈教育,期盼佛法能深植於日常生活中,引導人心向善、社會向和。」

台北市社會局局長姚淑文致贈感謝狀予文殊佛學會由薩迦法王代表受贈。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姚淑文,亦於活動中表示,「在社會氛圍越是不安、越是艱困的時候,信仰將是穩定人心、團結社會的重要力量。他感謝文殊佛學會長期關懷弱勢群體,並肯定宗教與公益共同成就正向循環。」

弘願延續 善行不中斷
面對生老病死、人間八苦,佛教強調以智慧觀照、以慈悲實踐。薩迦法王亦常勉勵信眾:「行善應無所住,而心存大願。」文殊佛學會強調,未來將持續秉持悲智雙運精神,持續辦理慈善與法教並進的活動,讓每一分善念都能成為淨化人心的微光。
此外,為便利未能於當日前來領取的關懷戶,主辦單位亦貼心安排補發機制,開放晚間至松山區塔悠路文殊佛學會領取物資,讓慈悲不中斷,關懷得以延續。

左一文殊佛學會常住法師釋法音法師、 中43任薩迦法王、右二文殊佛學會何志信理事長、右一台北市社會局局長 姚淑文

活動資訊摘要:
• 活動名稱:社會關懷物資發放行動
• 主辦單位:薩迦文殊佛學會、台北市議會戴錫欽議長辦公室、戴動台北發展協會、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 活動時間:2025年5月7日(週三)上午11:00
• 活動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163之1號9樓(民生社區活動中心)
• 補發地點:台北市松山區塔悠路87號3樓 文殊佛學會
• 聯絡電話:02-2747-2468(秘書姚小姐)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佈施為首、智慧為道 薩迦文殊佛學會攜手戴錫欽議長關懷500戶家庭

當中國年輕人步入太空站 臺灣青年還在對抗罷免?

墨新聞|編輯中心

以往,臺灣人都說,要統一大陸,解放大陸同胞。這是因為,政府宣傳說“大陸同胞都在啃樹皮”。但是,今天中國各項都市已經非常發達,大陸已經建設有全長達世界第一的4.5萬公里、時速350公里的高鐵路網,也是第一個繪製月球地圖的航天科技大國。且在聯合國中也是一言九鼎、動輒觀瞻的世界大國。

那麼,相對聲勢萎靡不振的臺灣而言,大陸是否也有理由反過來統一臺灣呢?

事過多年後,當初揚言要“解救大陸同胞”的臺灣人,如今看起來,更需要被大陸同胞解救。臺灣不但深陷於各種詐騙、黑幫橫行,且遭到院、檢限制出國的黑金大老更荒唐地趁機脫身、逃出國外。而島內的頂樓違建遍地都是,臺灣人民早已將“違法”視為尋常。

中國神舟十九號與神舟二十號航天員合影(照片來源/新華社)

而正當臺灣的青鳥正大力推動“大罷免”時,大陸青年早在22、24歲時即已擔綱國際太空站及登月等航天科技的重大任務。相比之下,臺灣年輕人猶如一群懵懂的青年,與那些已在國際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大陸青年相比,顯得更加稚嫩。

中國的進步連美國前總統川普都為之驚嘆。他曾說:“中國如果說自己是個開發中國家,那美國更是!”這句話無疑是川普對中國發展現狀的高度評價。事實上,中國之前開放許多國家人民赴中國旅遊的144小時免簽政策,以及TikTok和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出現的大量對比視頻,讓許多美國網民驚呼:“我們都被媒體欺騙了!”

實際上,中國的都市建設、交通基建、水利工程等各項發展早已達到日新月異的地步,美國早已遠遠跟不上。這也難怪,許多歐美人士親赴中國後,對中國的發展水平感到震撼。而臺灣政府卻仍在拼命阻擋臺灣人赴大陸旅遊,深怕更多臺灣人看到真相。

事實上,同為骨肉同胞的大陸能發展到如此進步的今天,無疑是值得我們欣喜與慶賀的事。至少,我們可以確定:第一,大陸同胞不是“啃樹皮”,也不是如某些名嘴所言“吃不起茶葉蛋”或“都住在土房子裡”。

反觀臺灣,如今看起來更需要被解救。如果不是中國與美國在關稅談判中互相制衡,緩解了川普對全球貿易的壓迫,臺灣也不可能在關稅談判中得以名列前茅。然而,如今美國已經在對各國關稅談判中一籌莫展,臺灣應該警惕,不要成為美國向各國施壓的樣板。

更為荒謬的是,當年“臺灣要解救大陸同胞”的說法似乎理直氣壯,而如今“大陸同胞要解放臺灣人”卻被視為禁忌。同樣是希望兩岸人民過上好日子,為何一定要區分敵我?

更何況,根據兩岸各自的憲法,國土範圍均包括對方治理的領土,這也是聯合國將兩岸問題視為中國內政問題的原因。換言之,所謂“內戰”,就是國內事務,其他國家無權干涉。因此,美國、日本等國雖然與臺灣保持非正式往來,但外交上皆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

目前,臺灣僅剩12個邦交國,其中多數國家人口甚至比臺灣的一個里還少。那麼,臺灣人,你還在堅持什麼呢?(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當中國年輕人步入太空站 臺灣青年還在對抗罷免?

iPASS一卡通數據賦能創新助城鄉智慧治理 「敬老照護機制」榮獲「遠見ESG企業永續獎」肯定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iPASS一卡通運用「敬老卡」,透過AI蒐集分析數據,協助縣府建立長者使用敬老卡預警系統,為長者提供即時關懷,並鼓勵長輩積極參與社交活動,守護長者安全及提升幸福感。iPASS一卡通創新數據運用,助縣市城鄉數位治理,深化社會福利政策,今年更榮獲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的肯定。《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已邁入第21屆,是全球華人媒體最早推動的CSR暨ESG評鑑調查,是極具公信力的企業永續獎項。今年iPASS一卡通以「一卡通敬老照護機制」獲得第21屆樂齡友善組的「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是對一卡通創新服務輔助政府智慧治理、金融永續發展的最佳肯定。

一卡通公司112年申請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普及智慧城鄉生活應用計畫」補助,與屏東及金門縣府合作,整合交通出行、健走運動和數位領餐等多項市政服務,於縣內據點佈建卡機,鼓勵長者外出走動,持一卡通敬老卡巡點參與活動,同時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收集和分析數據,及早發現長者生活中的異常,即時提供關懷和支援。施行期間縣內長者外出行動及一卡通敬老卡使用率均有顯著提升,進而提昇長者樂齡生活品質,更進一步輔助縣市政府社會福利政策的智慧治理。

一卡通公司董事長廖泰翔對此表示,iPASS一卡通持續以永續發展作為四大場景成長之核心,積極成為FinTech產業創新的領導品牌,並對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希望在「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便捷多元的金融服務」、「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強化弱勢群體社會經濟安全照顧服務」等面向,推動數位轉型及服務優化,並攜手政府及企業智慧治理及創新服務,共榮發展永續目標。

iPASS MONEY用戶數近690萬,為全台用戶數最多的電支品牌,儲值卡發行量目前亦超過5,200萬張,使用範圍涵蓋交通搭乘、消費付款、生活繳費及好友轉帳等四大場域。在永續服務上亦有鼓勵消費者綠色行動的「一卡通綠點回饋機制」,協助企業計算碳排的「ESG 差勤卡減碳方案」服務,及輔助政府智慧治理的「數位餐食券及月經平權方案」等。總經理鄭鎧尹表示,iPASS一卡通在廣大的數位支付基礎下,持續創新數位支付應用,並多面向與產官學界進行永續合作,期望提供更優質的支付及永續發展服務,以具體行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帶動社會永續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iPASS一卡通數據賦能創新助城鄉智慧治理 「敬老照護機制」榮獲「遠見ESG企業永續獎」肯定

南星計畫區為新設國際機場絕佳選擇 打造24小時空運樞紐 滿足南部產業發展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記者王承綸 / 高雄報導

針對議員建議高雄應興建第二座國際機場,以解決小港機場宵禁限制問題,高雄市長陳其邁今(7)日在市政總質詢中表示,高雄及台灣南部近五年發展快速,正是規劃24小時大型國際機場的最佳時機。市府綜合空域整體規劃與海事工程等因素,研議於南星計畫區新建國際機場,預計可透過填海造陸取得約1,000公頃腹地,不僅可避免噪音問題,也有助於滿足空運需求與南部產業長遠發展。

陳其邁指出,近年南部半導體產業發展迅速,南科產值已超越竹科,相關設備與材料供應鏈廠商也陸續進駐,加上全球線上購物成長快速,空運需求明顯提升。現階段桃園機場腹地已趨飽和,為分散風險與因應產業布局,南部設置一座全天候運作的國際機場極具必要性。南星計畫區除具備填海造陸條件外,也符合空域整體考量,搭配捷運路網建設,為極具潛力的選址方案。

針對議員建議應爭取外籍航空利用第五航權開闢洲際航班,陳其邁表示,高雄常為東南亞飛往歐美的重要轉運點,在國際機場尚未建成前,爭取廉價航空進駐及推動第五航權開航,為當前發展洲際航線的可行策略。市府也將持續建請交通部民航局進行前瞻性規劃,推動高雄建設24小時運作的國際機場,朝東南亞區域廉價航空與貨運樞紐方向發展,帶動南部整體競爭力。

此外,針對議員關切產業園區聯外道路與交通動線,陳其邁指出,隨著台積電設廠進入高峰期,施工與常駐員工人數將達1萬3,000人,對交通與停車空間形成壓力,市府已於翠華路等幹道進行拓寬工程,並推動新台17線、國道七號及高屏第二快速道路建設,責請林欽榮副市長專責督導進度,以降低交通衝擊。同時,也將推動八德路交流道及高屏二快左營端建設,並責請林副市長統籌與交通部協調,優先解決市區聯絡道瓶頸,改善園區周邊交通。

針對議員提出國中小營養午餐應優先採用在地食材的建議,陳其邁強調,高市府一向鼓勵學校落實「地產地消」,優先採購當地蔬果,並責成農業局與教育局共同研議獎勵與輔導機制,推動校園午餐食材符合產地安全標章規範,從產地到餐桌縮短運輸距離,進一步降低碳足跡,兼顧學生營養與環境永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南星計畫區為新設國際機場絕佳選擇 打造24小時空運樞紐 滿足南部產業發展

中鼎為何陷入196億呆帳危機?解開四大疑點,還原績優生踩雷始末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今周刊/撰文.陳燕珩

中鼎公告旗下孫公司「中鼎美國」,因承攬工程業主聲請重整,未收回的應收帳款高達196億元。

穩健企業重踩雷坑,凸顯風險管控失靈,事發以來公司未即時對外揭露充分資訊,引發投資人質疑。

4月16日晚間,台灣最大的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集團緊急發布一則重大訊息,揭露集團孫公司「中鼎美國」(CTCI Americas, CTCIA),承攬工程案業主GCEH(Global Clean Energy Holdings Inc)聲請重整,有高達一九六.○四億新台幣的應收帳款未收回,在資本市場投下震撼彈。

由於這筆未收到的帳款金額,幾乎等於中鼎淨值196.46億元,若全數認列呆帳,恐將讓公司淨值瞬間歸零、面臨下市危機。因此發布重訊隔天,中鼎股價直接跳空,連收4天跌停,市值蒸發107億元,直到4月23日才止跌反彈,

成立40多年來營運始終穩健、國際舞台身經百戰的中鼎,這次意外踩雷,其實是源於2021年簽約的工程案。

當年,位於加州中部、負責營運大型燃料煉油廠的再生燃料公司BKRF(Bakersfield Renewable Fuels),找上中鼎美國,發包將煉油廠改造生質柴油廠房的翻修工程。

BKRF的母公司,是成立於2007年、總部同樣位於加州的再生能源公司GCEH。該企業主打生產低碳、低成本的生質燃料,從種子研發、農場種植到燃料製造,都能一手包辦,並擁有以亞麻薺製作燃料的全球專利技術。

違反慣例 》實質完工才收款

雖擁有專利,但GCEH與同業相比,規模並不大,2023年營收約484萬美元、淨虧損近9千萬美元;與中鼎簽約的2021年底,股價曾寫下7.55美元的歷史新高,但受工程成本超支、投資回收時程延宕、美國能源政策變動等因素拖累,債務壓力沉重,近期向美國德州破產法院聲請重整。截至5月2日,GCEH股價跌至0.04美元,市值剩210萬美元。

一向被視為統包工程績優生的中鼎,捲入巨款呆帳風暴,出乎投資人意料之外;但回頭審視中鼎美國承包BKRF工程案的歷程,危機訊號其實早已浮現。

根據GCEH 2024年第三季財報,BKRF和中鼎美國在2021年5月簽訂EPC(統包工程)合約,由中鼎包下BKRF舊煉油廠改造工程的勘察、採購和建造等。2023年1月雙方簽訂合約修正案,同意變更GMP(保證最大金額)為2.75億美元;BKRF將於實質完工後,分18個月支付款項。

依該修正合約,雙方約定「實質完工日」是2023年3月31日;GCEH更簽署擔保協議,承諾若BKRF違約,母公司會負擔所有款項。

然而,這項讓業主在「實質完工後才分期付款」的合約條款,明顯違背中鼎歷來統包工程案的收款慣例。翻開中鼎2023年年報,針對工程收入認列方式寫明:「中鼎集團採完工百分比法,依合約期間投入程度認列工程收入……。完工程度是參照每份合約到(財報)報導期間結束日已發生的成本,占合約估計總成本的百分比計算。」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7jhvvn)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81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鼎為何陷入196億呆帳危機?解開四大疑點,還原績優生踩雷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