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20

114年全運會基隆市精彩無限 獎牌數創10年來最佳

114年全運會基隆市精彩無限 獎牌數創10年來最佳
114年全運會基隆市精彩無限 獎牌數創10年來最佳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全國最盛大的體育賽事「114全國運動會」10月23日在雲林舉行閉幕,基隆市參與人員總計200位選手,賽前市長謝國樑特別加碼提高住宿及膳食費補助,以實際行動、力挺參賽的選手,讓選手們養精蓄銳、無後顧之憂專心賽事。

金牌-馬拉松游泳女子組10公里-鄧羽彣(中)

基隆市教育處表示,此屆賽會在大家努力團結奮鬥下,表現極為亮眼,共獲得3金2銀5銅的好佳績。本次賽會最大贏家分屬「游泳」及「跆拳」二個項目,合計囊括3金2銀3銅;當中最亮眼的選手為游泳項目鄧羽彣,再次蟬聯「馬拉松游泳10公里」三連霸的佳績,另外於「女子1500公尺自由式」及「女子800公尺自由式」也分別獲得1銀1銅的好成績,爲基隆市摘下3面獎牌,成為名符其實的穿金戴銀披上銅牌的另類大滿冠選手。

同時,為世錦賽金牌選手林侑萱(上圖),是國內少數擅長品勢及對打二項目的選手,本屆賽會首度披上基隆市戰袍,為基隆市拼戰全運會,就摘下個人品勢及團體品勢二面金牌,成為本屆賽事本市含金量最高的選手,是基隆市重點培育人才。

銅牌-霹靂舞混合組二對二男女混合賽-郭恩如(左).王奎恩(右)

另外,值得一提的二個項目分別為「霹靂舞」及「拳擊」,由王奎恩及郭恩如二位選手,首度搭配參加霹靂舞混合組二對二男女混合賽,憑藉著突破創新與青春活力,為基隆市在霹靂舞全運會項目上首度奪得銅牌。

銅牌-拳擊男子組第五量級-孫志豪

還有首度參加全運會賽事拳擊項目,在孫志豪選手一路過關斬將下,在男子組第五量級中,為基隆市摘下全運會首面銅牌。

銅牌-跆拳道男子組74公斤級-潘林冠佑

謝國樑表示,為了讓選手能夠持續在訓練及參賽上無後顧之憂,市府今年首次訂定「基隆市績優運動選手訓練補助金」發給辦法,金額最高每月補助2萬5,000元,並增加參賽補助與績優培訓經費,讓選手能「安心就學、全心訓練」,在賽場上拼出最亮眼的成績。

銅牌-跆拳道對打女子組73公斤以上-洪安慈

教育處長徐嬿立則補充,市府近年來,投入上億的補助經費,用實際政策支持體育發展,完善體育環境與培育管道,以培養基隆優秀基層運動選手。

銀牌-馬拉松游泳男子組10公里-曹鈞硯(左1)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114年全運會基隆市精彩無限 獎牌數創10年來最佳

中市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開跑 躲避球競賽西屯、月眉國小奪冠

中市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開跑 躲避球競賽西屯、月眉國小奪冠
中市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開跑 躲避球競賽西屯、月眉國小奪冠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114學年度「台中市普及化運動競賽」熱情開跑!首先登場的是躲避球賽,共有51所學校,共計1,238名學生參加,比賽競爭激烈,經各區區域複賽篩選晉級隊伍後,再由4、5年級各區複賽晉級隊伍於今(23)日在西屯國小爭冠,小球員們各個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出色的攻守球技和合作能力,最終由月眉國小及西屯國小分別奪下4、5年級冠軍。

比賽進行中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市長盧秀燕非常重視教育,對教育投資不遺餘力,教育局每年持續推動學校體育發展,鼓勵學生培養運動習慣及提升學童體適能、帶動學童樂於參與運動、享受運動風氣。

教育局表示,這次參與隊伍數包括4年級組20隊及5年級組31隊;為落實運動性別平等理念,推廣運動普及化,競賽採每局下場10人,且女生下場比賽人數至少5人以上。感謝這次躲避球競賽承辦學校西屯區西屯國小、梧棲區大德國小及潭子區新興國小,用心規劃競賽並提供良好的場地、人力與資源,使比賽順利進行。

西屯區西屯國小彭偉峰校長致詞-決賽開幕典禮

體育促進會主任委員,同時也是清水國小校長洪瑞佑表示,體育促進會每年與教育局合作舉辦多元普及化賽事,提供學生多元表現運動的舞台,幫助學生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培養運動習慣。114學年度將持續與教育局共同規劃全市普及化班際躲避球、籃球、大跑步、游泳、跳繩及健康操等賽事。

教育局表示,普及化國小籃球競賽將於11月11、12、14日分別在龍井區龍井國小、北屯區軍功國小和神岡區神岡國小辦理區域複賽,決賽則預計11月26日在西屯區大鵬國小舉行,歡迎大家共同關注賽事,為小小球員們加油!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國中小普及化運動競賽開跑 躲避球競賽西屯、月眉國小奪冠

中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啟動跨局處防疫網絡 盧: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產業未來

中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啟動跨局處防疫網絡 盧: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產業未來
中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啟動跨局處防疫網絡 盧: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產業未來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出現疑似非洲豬瘟案例,今(23)日台中市長盧秀燕與行政院長卓榮泰一同視導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市府於接獲疑似案例通報後立即啟動最高等級應變機制,市長盧秀燕昨(22)日召開緊急應變小組會議,督導各項防疫工作。市府承諾將以「全力配合中央防疫」、「確保市場供應穩定」、「維護產業永續發展」及「資訊透明即時公開」四大方針應對疫情。市府團隊連夜動員24小時待命,透過移動管制、全面消毒及跨局處聯合防疫,並與中央保持密切聯繫,展現阻絕病毒於場內的決心,全力防堵疫情擴散。

盧市長視導非洲豬

盧市長表示,此次防疫政策中央與地方密切合作,首要目標為全力守護食安及養豬產業經濟。在應變作為方面,除已立即執行案例場撲殺、通報檢驗、現場消毒及移動管制外,為防範疫情擴大,其他場域的應變措施亦相當重要。

盧市長說明,食安措施分為兩部分,第一、針對學校營養午餐,10月底前全面禁用溫體豬肉,需採用CAS認證冷凍豬肉,學校若對豬肉有疑慮,可以雞、鴨、魚肉或蛋類取代,兼顧營養均衡。同時禁止將午餐打包外帶,以防保存不當產生風險,相關廚餘將由環保局及合格清除廠商加強管控與流向管理。第二、實施市場監控,台中市現有168場養豬場及大安肉品市場,將於3天內完成全部訪視。針對全市30處公有市場、193家生鮮豬肉供應商及13處民有市場共40家業者,及各賣場,加強稽查。同步監控替代肉品(如雞肉、雞蛋)價格與供應量,確保市場穩定。

盧市長進一步說明,廚餘去化已依中央規定禁止用於養豬,市府將嚴格管控廚餘流向,並推動能源化、肥料化等處理方向。市府將持續嚴格稽查,即時通報,全力防堵疫情擴散,希望此案僅為單一個案。感謝各界配合,共同守住防線, 保護台灣的養豬產業與人民安全。

卓院長視導非洲豬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為維護國家整體利益,應變中心已展開120小時黃金作戰時間,絕不容許任何疏忽與遺漏,目標是將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以最短時間達到最高效率,並以此向全國人民做出保證。感謝所有現場人員的共同努力。在這段黃金作戰期間,只要大家持續合作,一定能夠通過這次危機的考驗。

農業局長張敬昌說明,此案例場為梧棲區一貫式廚餘養豬場。14日接獲中央化製統計系統異常通知,台中市動保處派員現場勘查。獸醫師原診斷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防疫人員持續關注疫情。20日因豬隻死亡異常,動保處依法強制採樣死亡豬隻檢體送檢,並於21日晚間接獲通知,2頭送檢豬隻的檢體均呈現陽性反應,市府於接獲通報第一時間,立即依標準作業程序啟動災害應變機制,連夜執行移動管制、防疫作業、疫情調查及周邊場區監控。

農業局長張敬昌進一步說明,為徹底消滅傳染源,22日凌晨2時起進行預防性撲殺,並連同場內飼料於規劃場地進行安全掩埋,同步啟動環境清潔消毒、周邊監測及合法掩埋處理。此外,周邊半徑3公里為管制區,執行嚴格的移動管制與疫調監測,並追蹤案例場近期拍賣的28頭豬隻流向,由食安單位持續追蹤,確保無安全疑慮。

市長與卓院長視導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

張局長表示,市府已啟動跨局處聯合防疫網絡,由農業局主責養豬場稽查與肉品追蹤;環保局統一處理廚餘收運,掩埋處理及環境衛生;經發局監控肉品市場並穩定價格與平衡供需;衛生局進行市場稽查、食安檢驗及衛生管理;教育局則負責校園午餐管理與廚餘控管並與家長溝通。

市府呼籲,全體市民共同防疫,包括選購合格認證肉品、配合學校午餐新規定、將家戶廚餘交由清潔隊處理、切勿攜帶境外肉品入境,並主動通報任何異常狀況。市府強調,將以最嚴謹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結合中央與地方力量,共同守護台灣的養豬產業與民生安全。

今日視察會議,中央包含行政院長卓榮泰、政務委員陳時中、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李慧芝、副執行長吳音寧、陳錦倫、李貴富、立法委員羅廷瑋、廖偉翔、何欣純、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科長陳振昌、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副司長周志勳、農業部動植植物防疫檢疫署主任秘書陳子偉、副組長余俊明、農業部動植植物防疫檢署台中分署署長王子政、副分署長賴敏銓,市府包含盧市長、副秘書長張大春、農業局長張敬昌、環保局長陳宏益、衛生局長曾梓展、動保處長林儒良、副處長姜淑芳及台中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石金生、副理事長吳錫銘皆到場參加。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府成立緊急應變小組、啟動跨局處防疫網絡 盧:全力守護市民健康與產業未來

太平山遊樂區24日上午恢復開園

太平山遊樂區24日上午恢復開園
太平山遊樂區24日上午恢復開園

墨新聞|記者農夫林/宜蘭報導

風神颱風過後共伴效應影響減低,太平山遊樂區經現場勘查及進行區內環境與各項設施巡視整備,將於24日上午8時起恢復開園。

24日蹦蹦車第1班次9時30分行駛。

林業署宜蘭分署表示,24日蹦蹦車第一班次9時30分行駛,原太平山俱樂部第一場導覽為9時50分。另提醒區內各場域管制開放狀態為:宜專一線7公里維持單線雙向通行(紅綠燈管制),見晴懷古步道局部開放至750公尺,茂興懷舊步道局部開放(主線封閉、開放上下環線),翠峰湖環山步道局部開放(步道西口→1.1公里景觀平臺、步道東口→3.6公里觀湖平臺),鳩之澤家庭湯屋、餐廳暫停營業,鳩之澤自然步道、鎮安宮及太平詩路東側步道暫停開放。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太平山 24日上午恢復開園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太平山遊樂區24日上午恢復開園

巴拉圭駐華大使訪問佛大 關懷42名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巴拉圭駐華大使訪問佛大 關懷42名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巴拉圭駐華大使訪問佛大 關懷42名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墨新聞|記者農夫林/宜蘭報導

巴拉圭駐台新任大使傅達耀(Dario Filartiga Ruiz Diaz)23日率團蒞臨佛光大學進行正式訪問,由佛光大學校長趙涵捷親自接待,副校長馬遠榮、華語中心主任簡文志及蘭陽別院當家如欽法師一同出席迎賓,雙方就國際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進行深入交流。

此次訪視重點之一,是關懷目前於佛光大學華語中心學習的42名巴拉圭學生,大使親切勉勵同學珍惜學習契機,勇於面對語言、文化與生活挑戰,往後將會瞭解到這些經歷都是上天賜予的人生禮物,並期許大家成為連結台巴的文化橋梁。他表示,巴拉圭長期重視教育發展,台灣在科技、教育與社會進步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鏡,而持續深化兩國青年交流,是最具意義的投資。

蘭陽別院當家如欽法師贈送巴拉圭駐台大使傅達耀紀念物。

傅達耀大使同時肯定佛光大學在華語教育、國際生照顧與文化體驗上的用心,並感謝佛光山系統與校方團隊提供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他也提到台巴合作的多年成果,期待未來在學生培育、教育資源共享與文化互訪等面向上,創造更多具體成果。

趙涵捷校長代表學校致詞表示,佛光大學十分珍視與巴拉圭的情誼,感謝巴拉圭長年對佛光大學堅定的支持。學校將持續精進華語教學品質,並拓展多元國際合作,希望讓來自巴拉圭的同學不僅學好中文,更在台灣獲得開闊視野、厚實能力與溫暖經驗,成為兩國未來的重要力量。

訪校行程中,巴拉圭大使特別參訪同學們在佛大城區部的校園空間與教學設施,肯定佛光大學兼具國際視野、人文底蘊與友善環境,此次互動更加深化台巴教育情誼,也為未來雙方在學術合作、學生交換及文化推廣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佛光大學華語教學中心自2011年開始接待巴拉圭華語獎學金學生,累計至今,已經培育419位巴拉圭華語獎學金學生。今年佛大秋季華語班報名盛況依舊,吸引5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外籍同學,包含巴拉圭、美國、加拿大、緬甸、日本、韓國、印尼、越南、智利、阿根廷等國家,顯示佛光大學華語文中心的優質教育。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巴拉圭駐華大使訪問佛大 關懷42名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巴拉圭駐華大使訪問佛大 關懷42名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中央市場鷹架倒塌 中市府召開應變會議強化工地安全與鄰里溝通

中央市場鷹架倒塌 中市府召開應變會議強化工地安全與鄰里溝通
中央市場鷹架倒塌 中市府召開應變會議強化工地安全與鄰里溝通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中央市場昨(22)日因強風造成鷹架倒塌,當日即封鎖並清除倒塌物。台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今(23)日上午召開「公安事件應變會議」,由專門委員龍明成主持,邀集台中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許廷瑋、監造單位及承攬廠商代表等,全面檢討施工安全管理與後續改進措施,並要求承攬廠商強化工區安全防護、落實鄰里溝通,確保公共安全無虞。

現場勘察

經發局說明,昨日由市府都市發展局查處後,當場即勒令工地停工,經此次檢討決議,停工期間要求廠商加強安全管理、增設安全標語、拆除五權路側既有鷹架及整理牆面,後續再依規重新搭設並強化壁拉桿施作,防止物品墜落造成危害。

此外,承攬廠商將提報復工改善計畫及相關書圖資料,送交都發局及勞檢處審查,經審查通過後才可復工,以兼顧安全與進度。針對周邊居民,市府也將持續推動敦親睦鄰,加強溝通協調,減少施工對社區影響,並依實際進度規劃趕工計畫,確保工程如期完工、維護公共利益。

現場邀集結構技師共會、監造單位及承攬廠商與會

經發局指出,考量10月底連續假期人流增加,將派員與施工及監造單位共同巡視工地,確保公共安全,市府也將持續監督工程進度與安全措施落實,並與各方協力,提升施工品質與市民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央市場鷹架倒塌 中市府召開應變會議強化工地安全與鄰里溝通

AI應用X資安防護力升級!  中市建設局辦教育訓練強化資訊防護

ai應用x資安防護力升級! -中市建設局辦教育訓練強化資訊防護
AI應用X資安防護力升級!  中市建設局辦教育訓練強化資訊防護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積極導入人工智慧(AI)、大數據與智慧感測技術於市政治理與便民服務,致力打造宜居、幸福與永續的智慧城市。市長盧秀燕重視市政推動成果及市府整體資訊安全環境,為因應科技應用所帶來的資安風險、個人資料外洩及駭客攻擊等挑戰,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昨(22)日舉辦「114年度資通安全教育訓練」,建設局由副局長顏煥義代表局長陳大田至現場致詞勉勵同仁,期待透過邀請專家講授分享實務資安課程,以提升同仁資訊安全意識與實務操作能力。

昨(22)日「114年度資通安全教育訓練」,建設局由副局長顏煥義代表陳大田局長至現場

陳局長表示,為推動智慧城市與永續建設發展,建設局持續開發多項資訊系統與智慧應用,包括道路挖掘管理系統、智慧化施工監造平台、道路智慧巡檢等系統,並整合相關業務資料。近期並以「建設E建通」導入AI學習模型,讓同仁只需輸入簡單問題,即可一鍵查詢工程美學指引手冊、陽光公廁執行手冊及美樂地執行手冊等資料,大幅縮短學習曲線,提升行政效率與服務品質。

本次訓練邀請德欣寰宇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吳懿仁講師擔任主講人

陳局長進一步表示,隨著數位化應用持續深化,資訊安全防護的重要性亦日益增加。由於系統使用日益頻繁,若稍有疏忽,便可能造成資料外洩或安全漏洞。為此,建設局特別規劃此次訓練,針對最新資安威脅與防護觀念加強教育,協助同仁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資安管理,提升警覺與應變能力,確保市府資訊環境安全穩定。此次訓練邀請德欣寰宇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講師吳懿仁擔任主講人,講授「社交工程防範」及「AI時代資安挑戰」等主題。課程內容除解析常見釣魚郵件、假冒身份及社群訊息詐騙等社交工程手法外,也說明生成式AI帶來的潛在風險,例如Deepfake偽造影像、AI協助釣魚訊息及資料外洩問題,並提醒同仁在使用新興工具時務必遵守資料分類及權限控管原則。

透過邀請專家講授分享實務資安課程,以提升同仁資訊安全意識與實務操作能力

建設局補充說明,未來將持續導入創新資訊應用與智慧管理系統,並確保資安與個資保護同步進行。期透過此次課程學習,掌握 AI 時代的資安防護原則與操作技能,共同守護市府資訊安全體系,使市民在享受智慧化服務便利的同時,也能安心信賴市府的資訊安全防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AI應用X資安防護力升級!  中市建設局辦教育訓練強化資訊防護

投入1.28億 嘉市竹園派出所與交通隊西區分隊辦公廳舍落成

投入1.28億 嘉市竹園派出所與交通隊西區分隊辦公廳舍落成
投入1.28億 嘉市竹園派出所與交通隊西區分隊辦公廳舍落成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市警局第一分局竹園派出所及交通隊西區分隊今(23)日舉行辦公廳舍落成啟用典禮,由市長黃敏惠親臨主持,會中邀請立委、議員、警政署長官、貴賓及地方仕紳一同剪綵、觀禮見證,場面隆重熱絡。

市長黃敏惠關懷員警辦公環境,考量建於民國59年的竹園派出所建物老舊且員額增加,辦公品質及空間欠佳,為改善辦(洽)公環境及縮短交通事故到場時間,交付市警局規劃興建新竹園派出所及交通隊西區分隊並提供劉厝重劃區千餘坪土地及協助變更為「機關用地」,另於申請中央前瞻經費過程中,立委王美惠與前局長張樹德(現任警政委員)居中協助獲致補助款新臺幣7,500萬餘元,並在市長及議會的支持下,編列配合款5,200萬餘元,今日才能跟社會各界一同見證廳舍落成啟用的歷史性一刻。

嘉市警局「第一分局竹園派出所及交通隊西區分隊新建工程」,占地1,000餘坪、建坪740坪,為地上3層具備綠能、永續、環保的現代化警政大樓,總經費達1億2,800萬餘元,在市長的大力支持下,於112年11月2日開工,今(114)年5月竣工,後續完成驗收、電力、電信及自來水3大管線接通,並取得使用執照,具備進駐條件,並於9月26日試行辦公1個月,讓同仁適應新環境,並藉此盤點廳舍軟硬體設施及讓民眾熟悉報案地點及環境。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土地有限、用地珍貴,但為提供民眾更優質的洽公空間及提升員警更舒適的辦公環境,市府團隊先在新興發展的劉厝重劃區覓得適當用地,並自109年開始積極爭取中央前瞻計畫重建竹園所,過程中也歷經都市計畫變更、工料雙漲等艱辛過程,感謝議會對追加預算的支持,也感謝中央前瞻預算經費的挹注,希望中央能夠看見嘉義市蓬勃的城市發展,加強對嘉義市各項經費補助的力道,中央與地方齊心努力,為市民建設更加美好的未來。

嘉義市政府警察局表示,特別感謝勇媽市長全力支持本局廳舍更新與設備升級,第一分局竹園所及交通隊西區分隊遷入新廳舍後,將以更積極任事與高效服務反饋市民需求,打造「全齡共享、世代宜居」,幸福、永續、安全的嘉義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投入1.28億 嘉市竹園派出所與交通隊西區分隊辦公廳舍落成

台南北外環四期黑箱環評掩護南移?數百居民嗆市府謊話連篇籲撤案

台南北外環四期黑箱環評掩護南移?數百居民嗆市府謊話連篇籲撤案
台南北外環四期黑箱環評掩護南移?數百居民嗆市府謊話連篇籲撤案

墨新聞|記者郭席珍/台南報導

台南北外環四期工程偏離原計畫,欲將耗資55億、被民眾怒批為「盲腸工程」的高架怪獸硬塞入市區,當地民眾數度陳情,市府卻態度強硬。「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今(23日)號召數百位居民請願抗議表示,依環評作業準則,距離高架道路500公尺內的學校與醫療院所屬敏感受體,皆須通過環評才能施工,而在此範圍內的「文元國小」卻未列入環評,自救會要求市府即刻停工!

台南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23日號召數百位居民抗議,並送上陳情書。圖/台南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提供

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指出,文元國小距北外環四期閘道僅400公尺,根據美國EPA與WHO資料,高速道路周邊PM2.5上升可達25%,噪音值可超過75分貝,對孩童與孕產婦健康即可造成長期威脅。該校學童數多達2400名,卻未列入市府所謂北外環環境影響評估當中,市府無視數千名學童和當地居民的健康與安全,執意以黑箱環評掩護四期工程偷渡南移,令居民不解與憤怒!

市府堅稱工程符合法規,但居民踢爆工務局將環評範圍自縮為300公尺,市府從未進行問卷或公聽會,環評結果審查形同一口黑箱;依《環評法》第7條、第10條,開發單位應就該地區人口結構、經濟收入、教育程度、感受等公開蒐集樣本,且經自救會審閱環評結果書中,並未看見統計圖說結果呈現,如此重大疏漏,形同踐踏憲法第15條保障人民之生存權與財產權。

台南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號召數百居民到市議會陳情,除遞交人民請願書,請議會納入總質詢,並靜坐抗議要求市府別再說謊、速將四期撤案!圖/台南反北外環偷渡南移自救會提供

自救會表示,北外環四期全長僅3.7公里,卻浪費55億元公帑,「根本不是一條環線快速道路,而是一條無法連通三橫三縱路網的盲腸段工程」。自救會認為交通要道路線恣意偷渡南移,讓高架怪獸入侵社區、學區與醫療院區,失去環線快速道路功能,還犠牲沿線居民權益及破壞景觀,違反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2項「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等條款,提出五大訴求:

一、因環評有詭,北外環四期盲腸段工程須立即停工。

二、北外環四期名不正、言不順。須撤銷現行計畫,重新命名提出替代性的新建道路案,重啟環評,並與沿線受害民眾充分溝通以期取得共識。

三、環評須納入海安路閘道與海安路三段、文元國小(含幼稚園)和陳澤彥婦產科醫院,近中華路閘道的奇美醫院,以WHO標準進行獨立第三方的健康危害影響評估,並公布報告書。

四、就海安路閘道與中華北路二段、海安路三段985巷與育德二路809巷路口進行車流負載差異性分析,行車距離、動線的實地模擬,並提供科學數據說明。

五、審慎評估55億元可以投入的市區大眾運輸及智慧交通系統升級等替代方案,擴大實施南科青年住宅計畫,減縮未來就業人口的通勤距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南北外環四期黑箱環評掩護南移?數百居民嗆市府謊話連篇籲撤案

為身障青年再開一扇窗 大雅首間小作所啟用

為身障青年再開一扇窗 大雅首間小作所啟用
為身障青年再開一扇窗 大雅首間小作所啟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第34處身心障礙者社區日間作業設施「惠明社區工作坊」,今(23)日舉辦開幕暨揭牌典禮,社會局長廖靜芝及來賓在身障學員帶領下,一起製作陶藝作品,體驗作業活動。廖局長感謝台中市私立惠明盲校辦理小作所、教育局跨局處協助,以及眾多民間企業與社會團體熱情響應,感謝各方支持,讓「終身學習教室」得以實現。

廖局長表示,感謝惠明盲校為身心障礙青年打造兼具學習、復能與社區連結的全方位支持平台。盲校的畢業生新增轉銜選擇,大雅區的身障者也有了可就近使用的服務,為將來打造一個發光的舞台,塑造身心障礙者與社區共榮的美好願景。

惠明盲校校長蔡旻玲表示,「惠明社區工作坊」是一個協助服務對象邁向生活獨立的學習場域,也是走向社會共融的橋樑,身障學員親手製作的產品展現努力的成果,也是他們貢獻社會能力的證明。

社會局說明,「惠明社區工作坊」服務時間一週5天,每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至下午5時,作業活動為製作手作產品及產品包裝,每人每月收取作業材料費及個人所需物品費等3,000元整(午餐另計),歡迎有需求的民眾洽詢惠明社區工作坊陳社工(連絡電話04-25661024分機136)。

今日活動三和里里長廖顯彬出席;立法委員楊瓊瓔、市議員吳呈賢、吳建德、徐瑄灃、賴朝國、蕭隆澤、周永鴻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廖局長與身障學員體驗作業活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為身障青年再開一扇窗 大雅首間小作所啟用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今(23)日宣布正式啟用「精醫療檢查中心」,此中心位於醫院5樓,佔地超過420坪,將民眾常見的內視鏡、超音波、心電圖等檢查項目整合於同一區域,提供民眾更安全、便捷且友善的檢查服務。

基隆長庚醫院23日舉行「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儀式,圖左起為胃腸肝膽科醫師陳碩為、副院長詹益聖、院長吳俊德、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副院長李立夫及孫啟欽。

新中心整合了胃腸肝膽科、心臟內科、大腸直腸外科、腎臟科等9個專科檢查室空間,提供大腸鏡、胃鏡、心電圖、心臟、腎臟、甲狀腺及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服務。中心設有獨立等候區、檢查室及報告解說空間,並全面導入智能報到系統,進一步提升檢查流程服務效率。

參觀檢查室設備

負責督導的李立夫副院長提到,在後情時代,院方更加重視檢查的感染管制與安全。在檢查室及內部走道的規劃上,特別區分「病人通道」與「待消毒設備及器械通道」,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風險,並以最高規格的安全標準設計醫療環境。此外,檢查中心亦配置麻醉專科醫護團隊協助進行無痛檢查,進一步提升病人接受侵入性檢查的舒適度及安全性。

整合檢查服務,提升病人安全與效率

吳俊德院長指出,「精醫療檢查中心」的成立,不僅讓民眾能夠在更舒適的環境接受檢查,透過跨專科專業團隊整合,也能提升檢查服務效率以及病人安全,實現基隆長庚致力為大基隆地區民眾打造在地就醫優質體驗的目標

參觀檢查室設備

入AI輔助判讀,提升醫療精

吳俊德院長強調,AI輔助醫療是趨勢。檢查中心引進心室收縮功能偵測、心房顫動風險偵測等AI輔助判讀功能,偵測準確率皆達90%以上,讓臨床判讀更快速、更精;內視鏡設備也搭載AI輔助診斷系統,可即時協助醫師偵測早期病變、消化道息肉及癌症,讓病人能獲得更早期、更精的健康守護。未來檢查中心將導入智慧機器人協助醫護人員運送醫療設備及器械,減少不必要的人為接觸與工作負荷,打造出更安全、智慧化的醫療服務環境

張賢政參觀檢查室設備

強化醫療量能,做大基隆最可靠後盾

   基隆長庚醫院近年來積極強化醫療量能,以醫學中心等級的實力服務在地民眾。例如,引進第二套達文西機械手臂,提供微創精高品質手術服務;2023年啟用複合式手術室,完成一站式的「麻醉、定位、手術」流程;並導入骨髓移植暨細胞治療技術,迄今已完成37例

衛生局張賢政局長致詞

  基隆市衛生局局長張賢政表示,基隆長庚為東北角唯一的重度急救責任醫院,肩負急重症治療的重任,期望醫院繼續以提升醫療品質服務為目標,成為大基隆地區民眾的可靠後盾。

  吳俊德院長感謝基隆市政府、衛生局及民眾長期以來對於基隆長庚醫院的肯定。他表示,基隆長庚醫院將持續以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實力,成為大基隆地區可靠的後盾,友善社區的好邊醫院,讓大基隆地區民眾無需遠赴台北或其他大型醫療中心,在基隆當地即可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長庚「精準醫療檢查中心」啟用 打造在地優質智慧化醫療服務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從都會區到客庄,由法國藍帶主廚李子竟與客庄嚴選餐廳推出風土食材料理,展現客家飲食的新風貌。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今(23日)於高雄展覽館舉辦「2025客家大地餐桌記者會」,宣布今年度活動正式展開。邁入第四年「客家大地餐桌」,持續以「從產地到餐桌」為理念,深高雄市的客家重點發展區美濃、杉林、甲仙及六龜進行田調,結合地方農產與飲食文化底蘊讓大家看到客家料理在傳承中也能有創新與突破。

圖説:高雄市客委會主委楊瑞霞致詞。(記者王承綸/攝)

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郭添貴表示,「客家大地餐桌」自開辦以來,已成為推廣高雄客家飲食文化與產業年度重要品牌活動添貴指出,今年客家大地餐桌特別規劃兩場以風土為題的饗宴11月22日於美濃菸仕所舉行的「客庄宴」,由在地餐廳業者集體合作呈現客家風土與產地精神;12月13日於高雄市新客家文化園區登場的「都會區」,則由法國藍帶主廚李領銜,融合在地農產與季節食材,演繹客家飲食的深厚底蘊與創新精神。透過與餐飲業者、客庄小農與主廚的跨界合作,客家大地餐桌不僅帶動地方產業,也讓更多人看見高雄客庄的農產魅力與文化價值。

高雄客委會主委楊瑞霞也在記者會上,宣布2025客家大地餐桌「高雄客家月」活動正式啟動,今年邀集21家餐飲業者共同響應,包括:里長台灣啖糕堂、花酵‧YEAST、水圳粄條、美濃窯新客家菜、秀美條、煙樓坊、美濃888客家粄條店、盈馨美味餐館、留美冰菓室、小森時光、高雄區天主教真福山、皇都飯店、小奇芋冰老店、興旺烘焙、三禾清豐、炭吉居酒屋、夜鹿鳴酒肆私房、杉好仙草Hâo Labo味藝法式小館私廚ÁMÉOÍ。這些餐飲業者將於活動期間推出客家風味料理與限定餐飲,帶領市民與旅客從美食出發,體驗高雄客家飲食文化的多樣風貌。

圖説:「客家大地餐桌」菜品。(記者王承綸/攝)

2025客家大地餐桌邀請的料理研發主廚是法國藍帶主廚李子竟,他以其專長義大利、歐式、地中海及創意料理的經驗來發此次客家大地餐桌都會區餐宴的菜單,包括:結合桔香蜜橙豆皮哈鹹肉麵包破布子炭燒漬甜椒福菜莎莎芋頭脆餅客庄分享盤;還有法式高湯與客家封肉之饗宴慢烤豬肉佐紅酸豆奶油曬豇豆燉飯搭配芋頭、花生、西西里的甜點等多道創意佳餚。

今年客家大地餐桌特別規劃兩場以風土為題的饗宴兩場活動將以土地為起點,串聯農業、生產與飲食文化,讓賓客透過餐桌重新認識高雄客家的風土故事。

圖説:「客家大地餐桌」,結合地方農產與飲食文化底蘊,讓大家看到客家料理在傳承中也能有創新與突破。(記者王承綸/攝)

餐宴位席有限事先報名,即日起開始報名,詳見網址:「客庄區餐宴」https://forms.gle/zFQVKpWKCx6aznSr8都會區餐宴https://forms.gle/oPd3MM8dXubsfn7g7「高雄客家月」活動資訊,詳財團法人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官www.khhakka2022.com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客家大地餐桌 藍帶主廚聯手客庄餐廳 共創高雄客家風味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