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9

侯友宜親督軍 宣示:不讓非洲豬瘟跨過新北防線

侯友宜親督軍 宣示:不讓非洲豬瘟跨過新北防線
侯友宜親督軍 宣示:不讓非洲豬瘟跨過新北防線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

因應台中市疑似非洲豬瘟疫情,中央宣布全國五天禁宰禁運、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新北市政府非洲豬瘟防疫緊急應變中心2次召開,由市長侯友宜親自主持防疫會議,召集農業局、動保處、衛生局、環保局、警察局、教育局等十五個局處跨域動員,全面防堵疫情進入本市養豬場域及肉品市場,務必「不讓病毒跨過新北防線」。

侯友宜市長召開新北市政府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第2次會議

連假期間,防疫備戰,新北市政府不敢掉以輕心,成立防疫指揮體系,23日再次召開「非洲豬瘟防疫緊急應變會議」,本府15局處成立跨局處聯合稽查小組,強化通報、屠宰監測、廚餘管理及食安稽查。完成電話及實地訪視全市107家養豬場,依據中央防疫規定,新北市今年已完成180件血清樣本採檢,全數正常。確認66場廚餘場訂購飼料,並發放107場消毒水,加強防疫宣導。
屠宰場禁宰禁運期間,每日皆有2名防疫人員駐場督導車輛清消、確保場區自主消毒。樹林分局並在23日0時起於樹林肉品市場、德勝屠宰場路口巡檢,全面管制禁止運豬車輛載運及進入本市,全國禁運禁宰期間即時回報。侯友宜市長並於23日至肉品市場防疫視察。

新北市政府聯合稽查小組提供消毒水給107間養豬場

連續三天假期,侯友宜特別叮囑各局處,非洲豬瘟必須全面備戰,不容小覷, 66場廚餘場3天內要全面掌控餵飼狀況,不管用視訊或電話等方式需確認107場養豬場健康狀況,各局處依照分工表每日下午4時需將防疫執行情形回報農業局,另外針對疑似混有台中市屠宰後售往彰化肉品加工廠之豬肉流向本市共計約688公斤,衛生局已掌握流向,如果成為廚餘,將要再進一步追查廚餘回收處。

新北市聯合稽查小組至廚餘場進行防疫宣導

衛生局表示,為積極協助防堵非洲豬瘟疫情擴散風險,針對疑似混有台中市屠宰後售往彰化肉品加工廠之豬肉流向本市共計約688公斤,其中220公斤未售出,已要求業者即刻停止販售,其餘已全數售出。農業部強調這28隻豬隻於上市前均已接受屠宰場層層把關檢查,安全無虞。衛生局提醒,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影響食品安全,烹調時豬肉務必澈底加熱完全煮熟,民眾無須過度恐慌。

環保局全面撤除垃圾車廚餘養豬桶,強化廚餘清運轉焚化處理,截至23日已進焚化廠28車次,共131.74公噸。另製作防疫圖卡與宣導音檔,透過「新北i環保」社群平台與垃圾車沿線播放,提醒民眾「廚餘不進場、防疫要落實」。

教育局則指示各級學校及團膳業者落實廚餘管理及食材源頭查核,強化午餐肉品「三章一Q」國產驗證標準。經濟發展局統計,截至23日上午,全市公有市場所販售「里肌肉、後腿肉、五花肉」價格均維持穩定,無明顯漲幅。並透過「來新北逛菜市」粉絲專頁及各商圈、量販店公會共宣導逾2萬家次,呼籲商家不使用疫區進口肉品。

侯友宜表示,各單位依分工表全力防疫備戰,全力配合中央政策,確保本市養豬產業及民眾食安。非洲豬瘟防疫為全國性挑戰,新北市政府應以「超前部署、整合防線、資訊透明」為原則,從源頭防堵、稽查監測到民眾宣導,全方位強化防疫體系。本府將持續與中央密切合作,定期公布防疫進度與執行結果,確保市民食安與環境安全,嚴守全國防疫最後一道防線。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侯友宜親督軍 宣示:不讓非洲豬瘟跨過新北防線

全國交趾陶得獎名單出爐 嘉義市博物館盛大展出

全國交趾陶得獎名單出爐 嘉義市博物館盛大展出
全國交趾陶得獎名單出爐 嘉義市博物館盛大展出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今年適逢嘉義建城321周年,嘉義市政府辦理「2025全國交陶工藝獎」以嘉義城市意象與在地文化元素為主題,吸引全國參賽者熱烈響應,共計徵得265件作品。經評審後,最終選出國小組31件、國中組26件、高中組18件及社會組16件,共91件得獎作品。今(24)日,舉行盛大頒獎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為所有獲獎者頒獎,精彩作品即日起至11月9日在博物館內展出,今明兩日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外廣場舉行的為「交陶藝術節」揭開序幕。

全國交趾陶獎揭曉,91組好手獲黃敏惠市長頒獎

市長黃敏惠表示,交陶是嘉義的驕傲與光榮,不僅承載文化記憶,更啟發我們以設計思維激發創意,解決問題並勇於迎向挑戰。市府長期推動文化傳承與工藝教育,讓交陶技藝不僅被保存,更不斷被年輕世代重新詮釋。透過藝術力量傳承文化,記錄時代的風俗與民情,留下屬於這個世代的文化印記,展現嘉義的人文底蘊與永續精神。

全國交趾陶獎揭曉,91組好手獲黃敏惠市長頒獎

黃敏惠市長分享,嘉義市日前第四度奪下《今周刊》「永續城市特優獎」,永續發展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大面向。經濟成長是文化藝術的重要支撐,產業蓬勃才能讓藝術家安心創作、激發能量;社會進步有賴教育的扎根與推動,交陶的傳承在師長引領與教育支持下延續發展;環境保護更是世代責任。此外,市府將於12月12日至28日舉辦「320+1嘉義市城市博覽會」,屆時交陶也將作為城市文化的重要意象帶領眾人凝望城市記憶。

文化局長謝育哲表示,文化局對於交陶工藝的競賽推廣,從早期的葉王獎到現在的全國交陶工藝獎,20多年來隨著不同時代演變,競賽形式與內容或許會有所調整變化,但不變的是整個城市對於這項工藝精神的追求與堅持。就像現在正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廳展出的《大工藝嘉─嘉義市工藝展》,透過展覽呈現匠人精神如何塑造地方文化。從教育到推廣,嘉義市持續投入資源,推動工藝走進日常、走進年輕世代,讓這些技藝不只是被保存,更是成為文化創新的重要養分,我們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大工藝嘉出現。

榮獲國小組金獎的大同國小林芷瑜小朋友開心分享,這次的作品《一起幸福巴+1》靈感來自於嘉義市的電動公車,環保又節能,希望結合公車與喜愛的小動物展現幸福氛圍。林芷瑜表示,作品中有包括諸羅樹蛙、台灣獼猴與北門周邊的可愛小動物,創作過程中最困難的是將動物做得精細,因為作品放太久會壞掉就需要重做,每一個細節都必須小心仔細完成。

文化局補充說明,從認識交陶的歷史、工藝特性、文化價值出發,邀請在地交陶藝師進入校園,帶領學生進行「捏塑」、「修飾」、「上釉」等手作體驗,最後結合競賽或展出平台,培養學生對在地工藝文化的認同感。這是需要長期的耕耘,更需要時間的醞釀,文化局透過每年的全國交陶工藝競賽,鼓勵持續努力與新加入的創作者共同參與,構築出一座具獨嘉特色的工藝之城。

這屆展出的91件得獎作品,以各種具嘉義特色元素的主題,例如電動公車、火雞肉飯、KANO棒球、諸羅樹蛙、射日塔、沙鍋魚頭、睡森林、阿里山小火車及管樂等進行創作,創作者年齡橫跨學生(校園組)到一般社會大眾(社會組),從這些得獎作品,我們看到交陶不僅是工藝的展示,更是大家對於這座城市的共同記憶。特別在建城321周年的此刻,這些得獎作品的創作內容呈現顯得既具紀念性及城市認同。評審團更一致肯定,今年整體作品在造型設計、釉色運用及燒製技術上均有顯著提升,無論是社會組創作者對釉料配方與燒成溫度的精掌握,或是年輕學子於構思上的自由想像,都讓人看見交陶工藝在新世代手中展現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今年的交陶藝術節,特別訂於10月24日及10月25日兩日舉辦,以推廣嘉義特色工藝為主軸,結合展覽、市集與表演活動,其中更有在地交陶藝師提供各種不同的交陶體驗活動,歡迎大家在光復節連續假期到博物館逛逛,親自體驗交陶從藝術殿堂走向常民生活,展現「大工藝嘉」的文化底蘊與創新能量。

同時於10月25日上午藝術節期間更有以收藏交陶與中華文物為主的祥太文化館推出交陶欣賞座談會活動。誠摯邀請全國民眾蒞臨,共同見證交陶從傳統邁向當代的璀璨轉化,感受這座城市以文化為根的持續創新與藝術活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全國交趾陶得獎名單出爐 嘉義市博物館盛大展出

2025 ATTA台中國際旅展秋季展盛大開幕 中市觀旅局邀您逛旅展順遊山海屯城

2025-atta台中國際旅展秋季展盛大開幕 中市觀旅局邀您逛旅展順遊山海屯城
2025 ATTA台中國際旅展秋季展盛大開幕 中市觀旅局邀您逛旅展順遊山海屯城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中部地區最盛大的國際旅展盛事——「2025 ATTA台中國際旅展秋季展」今(24)日起至27日,於台中國際展覽館隆重登場,展期為期四天。活動匯集來自國內外的觀光單位、旅遊平台、旅行業者與城市行銷夥伴,展攤內容豐富多元,吸引大批人潮踴躍參與,現場熱鬧非凡,感謝台中市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精心籌辦這次旅展,讓國內外的旅遊資源在台中齊聚一堂,促進觀光產業的深度交流。

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親臨現場為業者打氣

觀光旅遊局長陳美秀表示,今年秋季旅展規模再創新高,吸引多國官方代表共襄盛舉。其中,與台中市締結友好關係的日本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代表團,繼春季展後再次來訪,展現對台中觀光市場的高度重視,這次的參展行動,也延續了觀旅局去年十月赴山梨縣推廣台中觀光的良好成果。同樣為姊妹、友好城市的日本宮崎縣、群馬縣及山形縣酒田市等地也皆派出代表參展,象徵台日雙方在觀光交流上的情誼日益深化、合作關係更加緊密。

台中觀旅局陳美秀局長至現場與民眾互動

觀旅局在推廣旅遊的同時,也積極規劃一系列指標性觀光活動,帶動地方觀光熱潮,其中「2025台中自行車嘉年華」限量1,500個參加名額迅速秒殺,活動結合台中優質自行車道資源,帶領民眾暢遊潭雅神綠園道、東豐自行車綠廊與后豐鐵馬道等知名路線,沿途可飽覽自然風光與山水美景,展現台中城市慢活與健康生活的魅力。

歡迎大家來逛2025台中國際花毯節

此外,「2025台中國際花毯節」預計於11月8日盛大登場,活動以卡通頻道的「飛天小女警」為核心主題,融合在地花卉、藝術設計與燈光科技,打造夢幻花海與沉浸式景觀空間,讓民眾在繽紛的花海中感受台中的創意與浪漫氛圍,預期再度吸引破百萬人潮。緊接著於農曆春節登場的「2026中台灣燈會」也備受期待,活動融合傳統花燈工藝與創新互動科技,將打造兼具年節氛圍與現代感的光影饗宴,邀請民眾再度來訪台中,與我們一同點亮春天的夜空。

台中友好城市山梨縣富士河口湖町外川議員率隊參展

觀旅局說明,台中擁有山岳、海岸、都會與屯區等多元地貌與深厚人文底蘊,融合自然之美與城市活力,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加上宜人的氣候、便捷的交通建設與蓬勃發展的文創產業,台中早已成為國內外旅客矚目的觀光重鎮。未來將持續以「多元、永續、友善」為核心理念,結合節慶活動、地方產業與文化特色,推出創新而具深度的旅遊體驗,期望讓每一位旅客在每一次造訪台中時,都能發現嶄新的風景、感受城市的溫度,並留下難以忘懷的感動。更多台中觀光旅遊相關資訊,歡迎造訪台中觀光旅遊網(https://travel.taichung.gov.tw),或至Facebook搜尋「台中觀光旅遊網」粉絲專頁,掌握最新景點與活動消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 ATTA台中國際旅展秋季展盛大開幕 中市觀旅局邀您逛旅展順遊山海屯城

中市北屯區表揚195對金婚、鑽石婚及白金婚佳偶 校長伉儷牽手70年見證幸福真諦

中市北屯區表揚195對金婚、鑽石婚及白金婚佳偶 校長伉儷牽手70年見證幸福真諦
中市北屯區表揚195對金婚、鑽石婚及白金婚佳偶 校長伉儷牽手70年見證幸福真諦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屯區公所今(24)日在公所六樓禮堂舉辦「114年金婚、鑽石婚暨白金婚紀念表揚活動」,共195對恩愛伉儷接受表揚,包括結婚逾70年的白金婚4對、逾60年的鑽石婚45對,以及逾50年的金婚146對,上百對恩愛佳偶在親友陪同下歡喜出席,現場洋溢幸福氛圍。民政局長吳世瑋代表市長盧秀燕頒發紀念獎牌,讚揚銀髮佳偶相互扶持、情深不渝的愛情典範,並祝福所有市民都能攜手共度幸福美滿人生。

吳局長致詞

吳局長表示,今日受表揚的上百對伉儷皆相守超過半世紀,其中婚齡最長已達74年,能攜手共度數十載風雨,不僅展現夫妻間深厚情感與堅定承諾,也象徵家庭的幸福與安定,更是促進社會與國家和諧繁榮的穩定基石,期盼透過表揚,讓更多人珍視婚姻與家庭的價值,延續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的美好力量,並祝福所有佳偶白頭偕老、健康長壽,攜手同行、幸福長長久久。

后庄里白金婚代表張瑞鵬、林茶伉儷甜蜜攜手切蛋糕,象徵愛情長青、幸福永隨

北屯區長陳宗祈指出,市長盧秀燕上任後積極推動各項高齡友善照顧措施,包括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辦長青學苑課程,提供長輩優質且充實的學習環境,同時積極布建長照服務據點及日照服務單位,明年更增加2億預算,擴大敬老愛心卡福利,繼續提供六都最優惠的服務。另外公所也持續推動高齡友善與社區關懷政策,透過婚齡表揚活動、長青樂齡課程及健康促進計畫,打造幸福、宜居、共榮的北屯。

平田里金婚代表陳裕益、林月娥伉儷,情感深厚、形影不離,是地方公認的模範夫妻與幸福典範

北屯區公所說明,今年受表揚的195對伉儷,婚齡最久為來自大德里的白金婚代表熊肇文、薛鴻霜伉儷,結婚已達74年,高齡百歲的兩人攜手走過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始終相互扶持、恩愛如昔,不僅是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是家庭和樂、子孫滿堂的幸福典範。另外平田里金婚代表陳裕益、林月娥伉儷,結縭半世紀,育有一子一女,家庭和樂,陳裕益先生更曾任北屯區長,任內完成區公所大樓興建,見證北屯的成長與繁榮,多年來夫妻攜手共度風雨,至今依舊情感深厚,是地方公認的北屯模範佳偶與幸福典範。

吳局長、在地民代及北屯里長均到場祝賀

此外,后庄里白金婚代表張瑞鵬、林茶伉儷,兩人皆為退休校長,張瑞鵬先生從教47年,更曾獲前總統李登輝表揚,夫妻一生奉獻教育,情牽數十載,相知相守。據其子表示,父母感情深厚,父親還會親手為母親縫製暖暖包的小口袋,讓她在寒冷的日子裡倍感溫暖,兩人相互扶持、默契十足,即使步入退休生活,也依舊維持著細膩而溫馨的日常,堪為教育界與婚姻的典範。

北屯在地晴空舞蹈團以熱情洋溢的演出開場

今日表揚活動,北屯區公所特別搭設夢幻氣球拱門與唯美拍照區,營造幸福浪漫氛圍,讓每對金婚、鑽石婚及白金婚的幸福佳偶與家人一同拍照合影留念,另公所也致贈精緻紀念禮品,祝福受表揚伉儷愛如金鑽、永恒璀燦。包括立法委員黃健豪、市議員陳成添、沈佑蓮、曾朝榮、謝家宜、民政局長吳世瑋、北屯區長陳宗祈及在地各里長均到場祝賀;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市議員賴順仁也派員致意。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北屯區表揚195對金婚、鑽石婚及白金婚佳偶 校長伉儷牽手70年見證幸福真諦

基隆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首次會議 強化消防專業監督機制

基隆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首次會議 強化消防專業監督機制
基隆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首次會議 強化消防專業監督機制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落實消防設備人員專業制度,提升監督與執行品質,基隆市消防局於10月21日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首次會議。會議成員邀集北北基消防設備師士公會代表,以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

基隆市消防局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

出席委員包括臺北市消防設備師公會高士峯、呂憶婷,新北市消防設備師公會李廷遠、譚伃婷,基隆市消防設備士公會李震享,律師莊喬汝及林富貴,周孫明、朱憲瑾等專家學者共同擔任諮詢委員。期望藉由多元專業意見交流,建立更完善的消防設備人員監督與執業制度。

會議由專家學者對於爭議案件進行討論。

本次會議並無相關懲戒案件審議,藉由工作會議由火災預防科彙整年度各消防分隊在執行消防安全設備檢查時所遭遇的執法疑義、案例爭議,提請委員會進行討論,希望取得一致性作法。

消防設備師李廷遠擁有建築師及消防設備師資格。

例如檢修標示的張貼方式、「合格申報」、「不實檢修」及遺漏申報的認定等,透過專家學者與業界代表的意見交流,在消防安全設備檢查業務提供更為明確、統一的標準程序。消防設備師李廷遠指出,檢修標示的張貼應依消防署頒訂規定張貼,而不實檢修案件則宜採個案審查,以兼顧公平與執行效率。

台北市消防設備師公會高士峯擔任委員。

依據《消防設備人員法》第35條第4項規定,各縣市主管機關應設置「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審理消防設備人員於執業過程中涉及違法或不當行為之懲戒案件。基隆市懲戒委員會在114年1月1日正式成立。

1月19日消防節時頒發委員聘書。

基隆市消防局局長游家懿表示,為兼顧公共安全與消防設備人員之執業權益,邀集委員就本市消防安全設備檢查、執法疑義處理與監督制度等議題共同研議。透過制度化、標準化的運作機制,可有效降低爭議案件發生,進一步提升本市公共消防安全的整體水準。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召開「消防設備人員懲戒委員會」首次會議 強化消防專業監督機制

杜絕外界質疑!基隆新市政都更案招商前 邀檢調單位釋疑

杜絕外界質疑!基隆新市政都更案招商前 邀檢調單位釋疑
杜絕外界質疑!基隆新市政都更案招商前 邀檢調單位釋疑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基隆市政府於23日晚召開「基隆市政府新市政大樓公辦都市更新案」機關採購廉政平臺第三次聯繫會議,由秘書長方定安主持,並邀請臺灣基隆地方檢察署、法務部調查局基隆市調查站、審計部基隆市審計室、台灣透明組織、財團法人都市更新研究發展基金會、招商顧問公司仲量聯行及本府相關單位等代表共同出席參與。

此次會議特於都更案招商公告前夕召開,主要係針對近期外界對本案適法性、程序正當性與推動方式所產生的疑慮進行逐項檢視與說明,期望透過平臺機制讓各界更清楚了解本案推動的政策依據與合法程序,持續強化行政透明與公信力。

會中由都市發展處進行「新市政大樓公辦都市更新疑義逐項釋疑」,就媒體與社會各界關切的招商評選程序、權利變換方式、市府分回空間及財務分配原則等議題,逐一說明現行法令依據與具體作法,並說明市府已依《都市更新條例》及相關規範審慎研擬各項程序,確保推動過程公開透明、合乎法制。

方定安於致詞時表示,市府理解社會各界對本案的高度關注,也感謝外界所提出的各項建議,許多不同意見往往是源於資訊不對稱或誤解,因此本府將持續透過廉政平臺機制與檢調單位及專家學者面對面溝通,主動說明、誠懇傾聽,讓政策推動更為透明、穩健。

他並強調,新市政大樓案是本市首件以「公辦都市更新」方式推動的重大建設,本府將堅守依法行政、公正公開原則,並在兼顧財政負擔與公共利益的考量下以公辦都更方式辦理。未來市府團隊會在廉政平臺的監督與建議下,持續檢視程序、完善制度,讓市民看見廉潔與效率並重的施政成果。

都市發展處長謝孝昆指出,本案採公辦都市更新權利變換方式辦理,未來將悉依「都市更新條例」第三章(政府主導都市更新)、第五章(權利變換)及「權利變換實施辦法」規定辦理,法令面及程序面皆依法有據,且目前全國各直轄市皆有大面積公有土地公辦都市更新分回辦公空間成功案例,請外界放心。

他並重申,有關本案容積率皆依現行規定辦理,基準容積率為560%,並得申請都市更新容積獎勵上限50%,最高為840%。本案未經都市計畫變更、未提高容積率,與京華城案性質完全不同。

政風處長李國正提及,機關採購廉政平臺是確保重大公共建設能落實「防弊、監督、公開」的重要機制,透過跨域對話與多元參與,本府將持續推動透明治理,並期待社會各界持續給予建言與支持,共同為基隆市政團隊及市民打造安全、永續的新市政大樓。

最後方定安總結,本案自112年初即對外多次召開記者會說明,並經113年先期規劃,114年陸續辦理相關作業,包含文件公開閱覽、公開招商說明會、地區說明會及評選委員會審查招商文件,並歷經議會兩次專案小組會議報告、本府三次廉政平臺聯繫會議,一切程序公開透明,就是希望以最高標準審視辦理本案。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杜絕外界質疑!基隆新市政都更案招商前 邀檢調單位釋疑

外埔綠能園區沼液再利用 農民攜手打造永續農業新篇章

外埔綠能園區沼液再利用 農民攜手打造永續農業新篇章
外埔綠能園區沼液再利用 農民攜手打造永續農業新篇章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為推動廚餘資源循環利用,落實永續農業與友善環境理念,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昨(23)日在台中市大甲區德化社區發展協會活動中心舉辦「114年度第2場次外埔綠能生態園區沼液肥分施灌使用宣傳說明會」,活動邀請外埔、大甲、大安區之農友及大甲蔬菜產銷班第17班共同參加,透過專家講授、實地體驗、農作物收成分享,吸引約40位農民踴躍參加,展現在地農民對環保與與永續耕作的高度熱情。

實地示範沼液施灌高麗菜園

環保局說明,此次活動特別邀請農業部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博士陳俊位主講,深入淺出說明沼液的成分、肥分濃度、對土壤及農作物的益處,並教導正確施灌方式與操作重點,讓農友更了解如何運用沼液提升肥效。環保局介紹沼液施灌申請流程及農友使用沼液心得分享,並以環保局將沼液與農民契作產製之「友善環境米磚」、「沼到好芋」為例,推廣「從餐桌到餐桌」的資源永續循環理念。

為使參與者體驗沼液施灌成果,現場展示並分享以沼液栽種的筊白筍農作物,透過農友的親身經驗,更能感受沼液在農田利用上的具體成效,活動結束後並將農作物宣導品捐贈予「財團法人台中市私立宜家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分享公益團體,以實踐「食在地、用在地」的食農教育精神。

顏班長分享農作物施灌案例

此外,宣傳活動也安排至清水區蔬菜(高麗菜)園進行實地施灌操作展示,並透過農友分享沼液施用經驗、實地觀摩施灌流程,親身體驗澆灌過程中氣味與感官上的真實感受,加深農民們沼液使用印象、提升沼液接受度。

環保局指出,生廚餘發酵後的沼液富含植物生長需要的養分,有機質約為1.7%、全氮及鉀含量各約0.2~0.3%,酸鹼值約7~8,建議沼液施灌時需搭配灌溉水稀釋澆灌,適量施用,並定期監測土壤狀況,可依特定時節,輪流種植不同種類的農作物,恢復和提高土壤肥力。農民可向環保局申請沼液農地施灌,審核通過後環保局得以桶裝槽車裝載沼液運送至農地施灌,建議可於農作物耕作前施灌於土壤,作為基肥輔以農機翻土混合於土壤中,也可於耕作期間以追肥方式施用沼液。

活動現場展示並分享以沼液栽種的筊白筍

環保局也說,近年沼液使用於許多種農作物,如稻米、芭樂、水蜜桃、芋頭、高麗菜等,農友們也普遍反映,「稻穀結穗範圍長度較長,稻稈分孽數較多」、「福壽螺減少」、「施灌後土壤變得較鬆軟」,這次特別邀請清潔隊同仁經驗分享家裡蔬果園施用沼液的成果,照片展示去年底種出超大芥菜時,臉上嶄露滿意的笑容,也期待未來有更多樣化的農作物加入沼液施灌行列。

環保局長陳宏益表示,此次活動不僅希望農友認識沼液施灌的具體效益,更進一步透過「友善環境米磚」、「沼到好芋」特色品牌的理念,傳達「生廚餘零廢棄、資源循環再利用」的重要精神。同時,外埔綠能生態園區可提供沼液免費給鄰近地區農民使用,協助降低肥料成本,以敦親睦鄰、友善共好的方式推展環境永續與農業共榮!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外埔綠能園區沼液再利用 農民攜手打造永續農業新篇章

防疫視同作戰 盧市長:中央與市府聯手第一時間快速整合、釐清縮小範圍、解決問題

防疫視同作戰 盧市長:中央與市府聯手第一時間快速整合、釐清縮小範圍、解決問題
防疫視同作戰 盧市長:中央與市府聯手第一時間快速整合、釐清縮小範圍、解決問題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中央地方聯手防疫!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及台中市政府今(24)日再度召開記者會,針對疫情研判、廚餘清運、應變措施三大重點進行報告,確診(21)日起至今無異常。動保處已與各區公所協力養豬場豬隻健康情形調查,截至昨(23)日,中市168場養豬場中,已完成106場訪視,合計調查58,030頭豬隻,健康狀況皆正常,無異常死亡案例。盧市長表示,比照昨日方式進行聯合記者會,期望能讓外界對相關資訊有更多的瞭解、相關防疫工作更有效率,積極防堵非洲豬瘟 。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

針對該案場日前售出28頭豬,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表示,無食安疑慮,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且台灣豬肉上市層層把關,需有獸醫師開具健康證明書、屠宰廠屠宰前觀察是否健康且有專業突檢,最後才能上市,請大家放心,因為防疫安全考量,慎重提醒民眾,近期不要出入豬場。

環境部次長沈志修表示,原來清運事業端維持不變,包括學校、團膳、餐飲等,民眾廚餘清潔隊照常收運,清運廚餘必須送至環保局指定場所,目前已公告指定場所且連假有專人接聽,嚴格禁止廚餘進入養豬場,違者最高可罰300萬元,也呼籲國人「吃多少、煮多少;外食吃多少、點多少」,盡量減少廚餘的產生。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長說明

台中市政府教育局說明,目前學校營養午餐統計,公辦公營62所;公辦民營61所;外訂團膳有135所;他校供應有75所,總計333校,為落實防疫和環境安全,市府啟動跨局處協調機制,由環保局統籌各區的清潔隊,結合台中市團膳及食材業者,協力完成學校午餐廚餘清運工作,業者並依指示,將廚餘運送到文山、后里、霧峰及沙鹿四處指定掩埋場,確保作業安全、流程順暢,昨日全市學校午餐廚餘均已順利完成清運,運送至指定掩埋地點處理。

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及農業局全面追查該場28頭售出豬隻流向,其中23頭由台中業者購入,經查核中市30家業者及下游攤商,其中1頭豬銷售至彰化、1頭豬轉售至嘉義縣,其餘相關豬隻肉品均銷售至市場攤商再零售給散客,現已無庫存。另接獲彰化縣衛生局通報,該縣業者購得之豬隻有2家公司、各買2隻,一家售予散客,另一家經分切豬肉(骨)後,運銷至下游業者,清查台中市業者結果均已無庫存。台中市目前無問題肉品流通於市面,也未流入校園學童午餐。

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為將於3天內完成中市34場關聯養豬場之豬隻採血作業

台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為有效掌握疫情及潛在風險,將於3天內完成中市34場關聯養豬場之豬隻採血作業,檢體將送交國立中興大學檢驗,以強化監測密度、確保養豬場防疫安全。

市府最後強調,非洲豬瘟雖不會感染人類,並非公共傳染病,但對養豬產業影響深遠,將持續嚴密監控、即時通報與快速應變,並呼籲養豬業者每日觀察豬隻健康狀況、加強人車管制與場區清消,如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以利及早防堵疫情,共同守護台中市養豬產業與市民食的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防疫視同作戰 盧市長:中央與市府聯手第一時間快速整合、釐清縮小範圍、解決問題

創業最後一哩路 勞工局引領學員思考 品牌價值的核心關鍵

創業最後一哩路 勞工局引領學員思考 品牌價值的核心關鍵
創業最後一哩路 勞工局引領學員思考 品牌價值的核心關鍵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我從沒有想過若失去了情感連結,一個品牌不過是冷冰冰的線條筆畫」,一位學員課後這麼說。高雄市勞工大學「創業職能深耕學習營計畫」創新工作坊迎來最後一堂課,帶領學員走入「品牌體驗設計與顧客旅程」,邀請品牌行銷及顧客關係的業界專業顧問授課,課程以「顧客體驗」為中心,帶領學員從品牌接觸、互動體驗到情感連結,全面探索顧客旅程的設計思維,引導學員理解顧客行為地圖與行銷體驗設計間的關聯,並強調品牌價值應從消費者的感受出發,才能創造具備溫度與信任的品牌印象。

圖説:邀請品牌行銷及顧客關係的業界專業顧問授課。(勞工局提供)

這堂課讓學員們重新思考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關係,了解顧客體驗的具體設計步驟,也更明白品牌經營的核心在於「情感連結」,品牌與顧客之間的那段距離,需要人與人相互的信任與溫暖來填補,讓參與的學員可以體認並回歸創業的熱情與初衷—「原來品牌不只是Logo或包裝,而是讓顧客在每一次互動中都能感受到品牌的溫度與價值。」為最後一場活動課程圓滿劃下句點,學員也紛紛熱情與講師合影,細數每位講師所講授的精彩內容與經驗分享給予他們很深的啟發。

圖説:帶領學員從品牌接觸、互動體驗到情感連結,全面探索顧客旅程的設計思維的討論。(勞工局提供)

勞工局指出,勞工大學本年度「創業職能深耕學習營計畫」,工作坊課程以理論及實務經驗為學員們建立創業基礎,從創業心態建立,到策略應用至市場落地,為學員規劃好創業輪廓;職場觀摩則讓學員看到不同的企業經營模式跟策略,從中累積創業者的成功經驗,汲取並生成最適合自己的創業策略。感謝勞工與市民朋友的熱烈支持,學習營圓滿落幕,總計辦理20場創新創業工作坊課程、8場職場實地觀摩,還有創業職人分享經驗,累積超過800人次參與,帶給有志創業者對於未來有更清楚的構思與行動準則。

學習營場場爆滿與秒殺報名的課程,同時也代表有更多的勞工朋友對持續精進自身能力與追求新知的渴望,勞工局表示,隨著AI工具、自媒體蓬勃發展,斜槓概念受到廣泛接受,許多勞工朋友不再滿足於單一工作的模式,開始選擇另一種將個人興趣、愛好誒與專業結合,經營多重身分的多職人生。勞工大學將持續開發多元的學習與創新領域,開辦更多類型的課程,以滿足勞工朋友的需求,對未來職涯更有自信,也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歡迎關注持續勞工大學官方網頁以及高雄市政府勞工局粉絲專頁,不漏接任何開課訊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創業最後一哩路 勞工局引領學員思考 品牌價值的核心關鍵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是一種少見的遺傳疾病,但其對健康的威脅卻不容忽視,若不及早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發展成為大腸直腸癌。

腸道布滿上百顆瘜肉恐造成腸阻塞

60歲的男性小陳(化名),在30多歲時就確斷為FAP, 做過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目前都無癌化的狀況,其兒子每幾年都會行大腸鏡檢查,30歲時也發現其大腸內出現數百顆小瘜肉,經醫師建議評估後,也同樣安排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目前恢復良好。

嘉義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科主任朱峻廷醫師表示,FAP是顯性遺傳疾病,只要父母其中一方帶有突變基因,下一代就有50%的機率會遺傳到。根據統計,FAP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出現大腸瘜肉,到了30歲左右,腸道可能布滿上百、上千顆瘜肉,若未治療,90%以上會在中年以前癌化,「只要活得夠久,終其一生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成大腸癌」。這也是為什麼醫界會不斷強調,一旦家族中有人年輕時就罹患大腸癌或出現大量瘜肉,其他成員必須提高警覺。

正常的腸道

另一名40歲的男性小林(化名),在外院行大腸鏡檢查時發現其大腸內出現數百顆大小不一的瘜肉,在等待檢查報告的期間,因腸阻塞被送到嘉基急診,經基因檢測確認罹患了FAP,同時降結腸瘜肉已有癌化跡象並造成腸阻塞;後續進一步檢查又發現小林同時還罹患十二指腸壺腹癌及肝癌,經歷三次手術及多專科團隊的努力,終於將所有的病灶都完整的切除乾淨。

朱峻廷醫師指出,FAP是APC基因(腫瘤抑制基因)發生突變,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全大腸切除手術,保留直腸部分,配合定期檢查,患者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此外,FAP患者不僅會形成大腸癌,此類病人罹患上腸胃道瘜肉與腫瘤、甲狀腺腫瘤,消化系統腫瘤及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機率也較高,即使接受預防性全大腸切除手術後,仍需要定期追蹤胃、小腸以及甲狀腺,才能確保健康。

朱峻廷醫師提醒,若家族中有年輕時即罹患大腸癌,或檢查出大量瘜肉,其他成員可考慮與醫師討論做基因檢測,並自青少年時期起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若出現大便帶血、排便習慣改變或持續腹痛,也必須提高警覺。FAP雖然罕見,但對患者與家庭都是沉重負擔。唯有早期診斷、基因檢測與積極治療,才能降低癌症威脅,讓患者擁有健康未來。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罕見FAP潛伏腸道 男子腸道長滿瘜肉 恐怖遺傳病忽略恐成癌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嘉義市政府呼應全球「永續」趨勢,提出林業文化為底蘊,融合在地氣候與文化特色的嘉義市宜居品牌「嘉屋」。昨(23)日,由嘉義市長黃敏惠主持,於鈺通大飯店舉辦「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說明會」,正式啟動「2025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廣邀全國具備木構造、綠建築、社區營造及永續設計專業的建築團隊參與提案,獲選團隊不僅可獲獎金、獎狀,更將透過後續合作,真正落實成為城市永續發展的見證。

合照。

黃敏惠市長表示,嘉義市擁有超過六千棟老屋,市府透過推動「舊屋力」、「老屋卸妝」、「嘉有木屋」等計畫,讓木構建築重新被賦予生命。老屋修復後轉化為咖啡館、藝文空間與創業基地,既保存城市記憶,亦讓傳統文化以嶄新姿態融入市民生活,讓城市中的木屋群形成獨特的「人文森林」。市府自2023年起啟動「嘉屋計畫」,將現代木構造納入城市發展核心,推動木建築成為嘉義的新風貌,展現永續城市的願景。「嘉屋示範案」不僅是城市再生與文化保存的重要計畫,更象徵嘉義邁向永續發展的決心。

嘉屋建築理念示意。

黃敏惠市長說明,「嘉屋」以林業文化為底蘊,融合在地氣候與文化特色,是嘉義市宜居建築品牌。三大核心理念「涼適、活力、新木都」不僅回應嘉義市位處熱帶氣候特性,強調節能降溫、提升舒適生活品質;活力更注重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促進社區共融與全齡友善。新木都則延續嘉義木都傳統,推廣國產木材與木構建築應用。期待透過公開徵集,發掘更多符合城市永續發展、融合木都特質的作品,透過跨域合作與公私協力,在帶動城市更新同時兼顧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三大面向。

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說明會吸引多位學者與在地產業代表踴躍參與。

都發處許懷群處長表示,本次示範案徵集採公開、公平機制,邀請全國具備木構造、綠建築、社區營造及永續設計專業的建築團隊踴躍參選。評選將針對嘉屋的三大核心理念「涼適、活力、新木都」,以及九項設計準則如:屋頂隔熱、外牆隔熱、創造遮陽陰影,以及通用全齡化、營造社區感、友善人行,和木構應用、國產材運用、木都特色展現評選。選出具代表性與可複製性的建築示範案,頒發獎金與獎狀,作為嘉義宜居建築的重要典範。說明會現場特別邀請木構產業代表與建築專業團體與談,共同探討木構住宅與永續建築的新方向。

嘉屋建築理念示意。

嘉義市政府表示,「嘉屋」不僅是建築品牌,更是邁向永續宜居城市的具體行動。未來將持續結合公私協力,推廣低碳建築、綠色生活與智慧居住環境,讓「木都嘉義」成為兼具文化底蘊與現代永續精神的城市典範。

合照。

今日公開徵集活動,由黃敏惠市長帶領市府團隊,與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多位議員、嘉義市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徐文志及眾多建築專業人士踴躍參與,產官學界齊聚,共同見證嘉義邁入建築新時代的重要時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320+1永續城市再進化 宜居建築「嘉屋」示範案公開徵集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

加熱菸上市風波持續延燒。兩家通過國健署健康風險評估、核准上市的加熱菸業者,一家在開賣當天就被以「包裝未標示尼古丁含量」為由緊急下架,另一家在三天內順利上架、公開展示,引發行政雙重標準爭議。

有網友在PTT與Threads社群發文質疑,兩家業者送審時提交的包裝樣本都未標示尼古丁含量,結果截然不同:一家依照送審原圖上市,國健署電話通知全台下架;另一家上架時包裝已印上尼古丁含量,網友質疑如何「神速改標」?

民眾拍攝的超商畫面顯示,近期上架的第二家加熱菸產品在全台連鎖超商展示面積擴大,菸櫃貼上加熱菸棒圖片,包裝外觀與品牌Logo清晰可見。被下架的另一品牌被要求不得展示、陳列,甚至禁止店員介紹產品,否則恐違法受罰。網友諷刺:「一個要躲起來賣,一個能擺出來秀,這叫依法行政?」

民眾拍攝畫面顯示,近期上架的加熱菸產品在超商展示面積擴大,貼出加熱菸棒圖片;被下架的另一品牌,被要求不得展示、陳列,甚至禁止店員介紹。圖片來源/民眾提供

網友在脆文指出,首家上架的加熱菸產品被要求「顧客不能問、店員不能講、品牌不能露」,違者最高可罰50萬元,且常有反菸團體蒐證檢舉。但另一家產品開賣可公開展示,還能由店員介紹、掃碼入會。網友直言這是選擇性行政。

有網友反諷,「以前反菸團體見菸就開罵,現在見到另一家品牌就裝瞎。」、「尼古丁也分國籍嗎?有的叫『違法尼古丁』,有的叫『特許尼古丁』。」貼文吸引大量轉發與留言。

學者質疑,主管機關對不同業者採取不同標準,恐違反行政一致原則。若包裝有瑕疵,依法應先通知業者限期改善,逕行下令下架,恐違反《行政程序法》。若另一家業者的包裝或展示違規,主管機關應一體查處。「行政權不能選邊執法,否則信任將崩塌。」有網友留言。

此外,反菸團體長期主張「禁止展示、嚴管品牌露出」,但在特定品牌上架後卻集體靜默,也被質疑「選擇性失聲」。網友酸言:「平常見菸就咬,現在遇到特定品牌就失聲。」「這場加熱菸風暴不是健康議題,而是行政誠信危機。」對於外界的質疑,國健署強調,審查與管理皆依法行政、一視同仁。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加熱菸上市亂象!一家秒下架、一家爽賣 政府遭批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