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7

張信哲首支閩南語歌向母親致敬 歌頌母愛化為宇宙之詩

張信哲首支閩南語歌向母親致敬-歌頌母愛化為宇宙之詩
張信哲首支閩南語歌向母親致敬 歌頌母愛化為宇宙之詩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何啟弘(左起)張媽媽、張信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情歌王子」張信哲(Jeff)《屬於》專輯推出全新閩南語力作〈皺紋寫字〉,這首歌不僅是他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更是一首獻給母親與天下所有母親的溫柔頌歌。詞由金曲詞人何啟弘創作,曲由徐偉銘與鄭聿荃聯手打造,意象深刻如詩-皺紋不只是歲月的印記,而是一封從未寄出的信,是母親用沈默書寫的愛,也是子女遲來的理解。張信哲〈皺紋寫字〉MV 將於10/27(一)上午10:00 於潮水音樂YouTube官方頻道首播!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張信哲談起〈皺紋寫字〉時感性表示:「閩南語是我的母語,但我一直不太有信心掌握它的腔調與意境之美。這次唱〈皺紋寫字〉,除了圓一個夢,也想獻給所有的媽媽們。」他提到過去曾與父親合唱〈蒼蒼〉,「但一直沒有為媽媽唱過歌。這首歌其實也不只是關於母親,更是一種自然的母性、一種像『大地之母』或『宇宙之母』的包容與療癒的力量。」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張信哲分享自己在製作時刻意不走傳統閩南語情歌的路線,而是融入電子音樂與節奏設計,「我希望聽不懂閩南語的朋友,也能從旋律與吟唱裡感受到那份母性的力量。這首歌,是送給每個人心中那位無聲卻最溫暖的母親。」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皺紋寫字〉靈感來源也極具戲劇性。何啟弘回憶:「三年前我媽媽過世,她很愛聽台語歌,我就想寫首歌送她,但一直找不到角度。直到有天阿哲約我跟張媽媽吃飯,我看到她手上的皺紋,就想到那一代的女人都是用手撐起家庭,於是腦中閃過〈皺紋寫字〉四個字。」他回家後立刻動筆完成詞作,卻沒有發表打算。直到張信哲聽完故事後,當場決定:「那我來唱啊!」沒想到這首誕生於母愛的作品,後來榮獲「2025世界閩南語金曲獎」最佳作詞獎,評審盛讚:「這是近年最好的閩南語詞!」讓兩人都又驚又喜。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張信哲〈皺紋寫字〉MV同樣感人至深,由金獎女主-「古典美人」李璇主演,導演團隊特地回到張信哲故鄉雲林斗六拍攝,穿梭嘉南平原、西螺大橋與鐵道意象,串連記憶與傳承。李璇以細膩眼神與肢體詮釋母親的堅韌,孕婦拉琴、夫妻分餅、田野與鴨群等畫面象徵生命循環與母愛延續,彷彿讓「大地」化為「母親」,以柔光書寫歲月,也將愛化作永恆歸屬。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張信哲〈皺紋寫字〉的成功,也讓張信哲的《屬於 》專輯再添光彩。專輯上線首週即空降「九冠王」,全球累積超過50個冠軍寶座,實體預購破兩萬、總銷量突破五萬張,堪稱2025華語樂壇最具代表性的現象級專輯。

張信哲出道以來首度詮釋的閩南語歌曲    照片提供:潮水音樂

張信哲的《未來式Our Story》世界巡演則持續延燒,以「一週一城市」節奏征服全球。繼拉斯維加斯、紐約、波士頓、舊金山站後,他的團隊現已飛往加拿大,即將於10/26在溫哥華、10/31在多倫多開唱,接續11/9於倫敦、11/14在巴黎,形成完美壯遊之舉!加拿大門票於 Ticketmaster、Yo Creative Event,歐洲門票於AXS、Ticketmaster.fr等平台熱賣中。粉絲更敲碗期待雪梨、墨爾本、奧克蘭與東京站登場。張信哲笑說:「希望見到大家,一起唱響屬於我們的故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張信哲首支閩南語歌向母親致敬 歌頌母愛化為宇宙之詩

基隆秋光音樂節登場 謝國樑邀市民共享秋夜旋律

基隆秋光音樂節登場 謝國樑邀市民共享秋夜旋律
基隆秋光音樂節登場 謝國樑邀市民共享秋夜旋律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由基隆市政府主辦的「2025秋光音樂節」時光音樂會今(24)日晚在沙灣歷史文化園區登場,市長謝國樑出席與市民一同欣賞演出並呼籲大家把握這兩天活動時間,來園區聽音樂、逛市集,享受屬於基隆的秋夜氛圍。今年活動以「時光旅行」為主軸,結合音樂、市集與展覽,吸引大批民眾攜家帶眷參與,現場氣氛熱鬧溫馨。

謝國樑表示,「秋光音樂節」以沙灣為舞台,讓歷史空間與音樂相互輝映,市民不必遠行就能感受優質表演與文化魅力。今年特別邀請方季惟、鄭可強、韋喆、崔璀璨等歌手演出,讓不同世代的市民在熟悉旋律中找回共同回憶。他也指出,市府持續推動歷史空間活化與文化活動,希望讓音樂成為城市的日常風景,讓更多人看見基隆的多元風貌。

文化觀光局長江亭玫表示,「秋光音樂節」不僅是音樂饗宴,更展現沙灣園區結合歷史、美學與生活的多重魅力。現場同步舉辦「秋光市集」與「時光特展」,讓民眾在懷舊氛圍中感受基隆文化底蘊與創新活力。未來文化觀光局將持續推動古蹟活化與藝文活動,讓「文化基隆」成為城市品牌。

市府副發言人曾冠誠表示,沙灣歷史文化園區是基隆推動文化再生的重要據點,透過結合音樂、市集與展覽,讓歷史空間重新被看見,也帶動觀光與地方經濟發展。市府將持續以多元形式推廣文化活動,讓藝術走入生活,讓城市更具溫度與創意。

謝國樑最後強調,市府期盼以音樂為媒介,讓更多人走進歷史場域,體驗城市的文化魅力。明(25)日晚間還有第二場演出,由三線琴演奏家曾健裕、「聲林之王」劉學甫、張芮菲、吳子龍及「三金美聲歌王」殷正洋壓軸登場,歡迎市民朋友攜家人一同前來,共度最美秋夜。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秋光音樂節登場 謝國樑邀市民共享秋夜旋律

吳克群開啟視覺美學風潮 十米高空烈日暴雨 引爆史詩級浪漫

吳克群開啟視覺美學風潮-十米高空烈日暴雨-引爆史詩級浪漫
吳克群開啟視覺美學風潮 十米高空烈日暴雨 引爆史詩級浪漫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吳克群以直式構圖顛覆橫式觀看慣性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吳克群全新專輯首波主打〈沒了命愛你〉推出直式MV,掀起全新視覺美學風潮。他以直式構圖顛覆橫式觀看慣性,並以前瞻的藝術視角開創全新的敘事語言。透過垂直畫幅重構音樂影像的深度與情感張力,為影像創作開啟浪漫與革新的新篇章。

吳克群盛夏烈日被鋼絲吊上十米高當空中飛人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這首歌的靈感來自吳克群與吉他手的即興碰撞。當對方彈出前奏,他立刻接上旋律,順勢完成整首歌曲。原本想嘗試英倫搖滾,但最終未設限曲風,而是希望讓聽者遨遊於旋律之中。當鼓點一響,搖滾的能量隨即爆發,愛的情緒也隨之奔放。他更在歌詞中藏入「24個愛」的彩蛋,象徵24小時循環示愛、呼應24節氣的浪漫節奏,讓流行樂與東方美學交融,讓愛超越時間界線,化為永恆的浪漫代碼。

吳克群呼應24節氣的浪漫節奏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從〈相信愛情的笨蛋〉、〈愛盡餘生〉到最新的〈沒了命愛你〉,吳克群以「相信愛情三部曲」貫穿對浪漫的信仰。他自去年以來在各大音樂節上總對粉絲說:「去談戀愛吧!去瘋狂地戀愛吧!去感受活著的感覺吧!」他說:「我想寫一首極致浪漫的歌,把那份飛蛾撲火的感覺寫進去。」

吳克群對愛不只是情感、更是生命力的象徵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談到「沒了命」的定義時,他表示:「如果沒有能力去愛,那就真的沒了命。」對他而言,愛不只是情感,更是生命力的象徵。「如果你還能瘋狂去愛一個人、一件事,或只是愛自己,那代表你還活著;但若有一天連愛都不想愛,那就像死了一樣。」這種信念貫穿整首歌——那種燃燒、瘋狂、近乎偏執的愛,是他對生命最深的頌歌。「這個時代很多人像死了一樣,我們其實沒有活著的感覺。寫歌讓我重新感受到活著的快樂與興奮,喜怒哀樂都變得真實。能讓台下觀眾也感受到這份『活著的快樂』,對我來說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吳克群呈現哲學級的浪漫思辨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沒了命愛你〉MV以冬、春、夏、秋四季循環構築敘事,顛覆傳統愛情劇本,呈現哲學級的浪漫思辨。冬季的冷藍象徵等待,春天的綠意喚醒心動,夏日的烈焰燃盡熱情,秋季的金黃代表圓滿與歸屬。導演藉由「飛蛾撲火」與「蜉蝣朝生暮死」的意象,讓愛在轉瞬即逝的生命裡化為永恆的樂章。真愛從不是按部就班,而是突如其來、毫不保留的綻放。

拍攝期間,吳克群在盛夏烈日當頭近40度高溫鋼絲吊上十米高當空中飛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原本可能打亂進度,卻意外造就水面薄霧的夢幻效果。他說:「最有趣的,就是那種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感覺。」從大雪紛飛到燈火燃盡,整支MV宛如一場極致浪漫的實驗——在燃燒與純粹之間,捕捉愛的全部形狀。

吳克群掀起全新視覺美學風潮     照片提供:六度空間

無論是音樂節的漫天花瓣雨,還是他親自現身素人婚禮送上祝福,吳克群早已成為「浪漫主理人」。〈沒了命愛你〉不僅是一首情歌,更像一封寫給這個時代的情感備忘錄——提醒人們,在流量與效率主導的世界裡,仍要為愛停留,為浪漫保留一席之地。

透過這支開創性的直式MV,吳克群不僅重新定義音樂影像的藝術表達,更在數位時代為浪漫正名。他以音符為筆、以螢幕作畫,將「愛」化作一封24小時在線的賽博情書,讓每一個像素都跳動著這個時代的極致浪漫。在《沒了命愛你》中,他以生命的熱度對抗數位冷感,用音樂提醒我們——願人類重新相信愛情。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吳克群開啟視覺美學風潮 十米高空烈日暴雨 引爆史詩級浪漫

昆山慧聚天后宮媽祖入火安座十五周年暨媽祖飛昇成道1038周年活動

昆山慧聚天后宮媽祖入火安座十五周年暨媽祖飛昇成道1038周年活動
昆山慧聚天后宮媽祖入火安座十五周年暨媽祖飛昇成道1038周年活動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江偉碩/綜合報導
為慶祝媽祖入火安座十五周年暨媽祖飛昇成道1038周年,昆山慧聚天后宮於10月18日至19日舉辦一系列涵蓋傳統戲曲展演、陣頭、古禮祭儀與慈善公益的活動,並廣邀請兩岸姐妹廟、友宮與媽祖人一起慧聚昆山共襄盛舉,見證兩岸媽祖文化凝聚的深厚情誼與傳承力量。
十八日晚間打頭陣登場的「昆台戲曲之夜」兩岸戲曲文化交流展演,由臺灣淡水南北軒帶來北管《三仙賀壽》,為媽祖誌慶; 隨後昆山當代昆劇院演出《牡丹亭》,兩岸戲曲同台,展現“北管與昆曲”的文化交融與藝術共鳴。
本次活動也迎來了建廟兩百餘年的新北淡水福佑宮天上聖母「淡水媽」與宜蘭南方澳進安宮充滿珠光寶氣的「珊瑚媽祖」聖駕來到昆山庇佑更多的兩岸同胞,也讓台商來到慧聚天后宮就能見到故鄉熟悉的媽祖。
十九日上午淡水南北軒熱鬧吉慶的排場演奏登場,再由慧聚兩岸義工團呈獻震天鼓與馬卡龍電音三太子極具動感節奏的表演,掀起高潮,接著六佾舞以最莊重典雅的禮樂舞蹈,向媽祖致上最高敬意,展開祭祀獻禮。
祭典後,在媽祖及兩岸嘉賓的見證下,為報名“登科及第”順利上榜的學子頒發狀元金,還有昆山慧聚慈善基金會「昆山媽大愛」到臺灣慈善捐款儀式,由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捐贈花蓮光復村重建人民幣100萬元、深圳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捐贈花蓮光復村重建人民幣50萬元、上海百寺公益基金會捐贈花蓮光復村重建80萬元、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捐贈宜蘭縣復康巴士,弱勢家庭急難救助及脫貧方案人民幣120萬元、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捐贈基隆市復康巴士,弱勢家庭急難救助及脫貧方案人民幣120萬元、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捐贈新竹縣複康巴士,弱勢家庭急難救助及脫貧方案人民幣120萬元,將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化為實際行動。
此外,由慧聚天后宮退休返台義工組成的“昆山媽大臺北後援會”也特別訂製一對巨型竹篾燈籠敬獻於圓通寶殿,供奉在觀世音菩薩像旁,圖案是臺灣學生以觀音、媽祖的民間傳說故事為主題創作,特別具有意義。
昆山慧聚天后宮負責人孫德聰表示,我們十五年前自鹿港延香分靈,迎請媽祖來到昆山。 從那一刻起,媽祖就守護著所有在昆山打拚的台商。 慧聚天后宮這十五年來更成為連結兩岸的溫暖燈塔,是我們的心靈港灣、台商的精神家園。 這次十五周年活動,不僅是兩岸媽祖人的盛會,更是兩岸民間文化交流與情感的凝聚,十五周年不僅是個里程碑,更是兩岸情誼的重要象徵,未來慧聚天后宮將持續推動兩岸交流與公益慈善,讓媽祖慈悲精神繼續照亮人心,讓未來更好,感恩媽祖! 媽祖保佑!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昆山慧聚天后宮媽祖入火安座十五周年暨媽祖飛昇成道1038周年活動

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林君陽 加盟華研音樂

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林君陽-加盟華研音樂
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林君陽 加盟華研音樂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林君陽導演加盟華研音樂    照片提供 / 華研國際

金鐘獎最佳導演林君陽正式加盟華研國際音樂,身為攝影專長出身的林君陽,近五年以導演一職在影視圈累積豐厚作品,並獲得多項金鐘大獎肯定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對於演員指導功力展現出細膩與條理的論述讓演員發揮最佳表現,進而使得影視作品在嚴肅的議題下散發溫度。林君陽除了專注議題的功力備受肯定,也擅長商業品牌置入與廣告片拍攝,近期還接獲多所大專院校講座邀約,並擔任美食評鑑的評審團,對於林君陽導演加入華研國際音樂大家庭,華研國際音樂總裁何燕玲表示:「林君陽是非常優秀的導演,看見他對每件影視作品的思考力,期許導演接下來在不同領域的合作上有很精采的火花。」林君陽導演則表示:「我對於自己沒有太多框架的設定與想像,很期待接下來能有新鮮的嘗試,把故事說好與大家一起激盪不同的思維。」

林君陽導演加盟華研音樂     照片提供 / 華研國際

林君陽出生於1980年以導演及攝影師作為雙主職參與影視製作,早期作品處理愛情題材,後將愛情及情感的處理經驗融入2019年的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成功且精準地處理具社會高度爭議的思覺失調症議題,開啟社會對該議題的對話與思考,將臺灣電視戲劇節目帶到新的高度,此片更獲得第54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戲劇節目導演》在內等六項大獎。

2020年以攝影師身分參與《做工的人》,以溫柔的視角帶領觀眾具體感受到台灣百工圖裡應該被慎重看待的一頁風景。2021年執導時代劇《茶金》考究台灣茶葉歷史,劇中考查時代背景,使用客、閩、英、日、普通話及上海話,語種繁多卻能貼合敘事脈絡;在美術陳設製作、服裝造型等層面力求真實,劇情勾起觀眾對這塊土地過去歷史思考,並主動去深入探索。2023年電影《疫起》以醫療職人的視角經歷20年前SARS封院事件,入圍台北電影獎13項大獎,並獲得最佳導演。同年再次獲得金鐘獎的劇集作品《人選之人-造浪者》則以文宣幕僚的職場作為舞台,講述每位角色在不同的處境下所做的妥協與抉擇,劇集在推出後造成空前話題與商業口碑,被譽為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

林君陽導演加盟華研音樂     照片提供 / 華研國際

獎項紀錄

2012年第47屆金鐘獎攝影獎《公視人生劇展—結婚不結婚》提名

2013年第48屆金鐘獎攝影獎《公視人生劇場—三朵花純理髮》提名

2019年第54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我們與惡的距離》獲獎

2022年第5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茶金》提名

2023年第2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疫起》獲獎

2023年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導演獎《人選之人-造浪者》獲獎

戲劇重點作品

2019年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21年   《茶金》

2023年   《人選之人-造浪者》

2025年   《我們與惡的距離 II》

電影重點作品

2012年   《愛的麵包魂》(與高炳權共同執導)

2015年   《愛情算不算》

2023年   《疫起》

廣告作品

2019年:第56屆金馬獎╱《尋找黑馬》

2021年:麥當勞╱《當他的朋友,這樣的滋味,真好!》

2025年:台北電影節形象片

攝影重點作品:

2008《曬棉被的好天氣》(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

2012《人生劇展-結婚不結婚》

2013《人生劇展-三朵花純理髮》

2016《兒子老子》

2017《繁花盛開》

2020《做工的人》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最會說故事的金獎導演林君陽 加盟華研音樂

連假防疫不中斷 南市針對南區金華里及利南黃昏市場強化登革熱防治作為

連假防疫不中斷-南市針對南區金華里及利南黃昏市場強化登革熱防治作為
連假防疫不中斷 南市針對南區金華里及利南黃昏市場強化登革熱防治作為

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針對南區金華里10月新增登革熱本土個案,市府防疫團隊嚴陣以待,除立即啟動跨局處應變機制,針對個案居住地及足跡進行強力孳生源清除、戶內外化學防治、擴大採檢及健康監測等一系列防疫作業,全面阻斷病媒蚊傳播鏈。疾病管制署南管中心出動機動防疫隊同步對確診個案活動市場提供環境診斷及防治建議,發現數個攤商有儲水習慣,且儲水桶未密封,登防中心已加強衛教攤商落實容器管理。


另外,市場中央消防設施有凹槽,建議市場處等市府防疫團隊衛教市場管理員定期巡檢,以防水管漏水孳生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國家衛生研究院協助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與台南登革熱防治中心捕獲之斑蚊雌蚊以登革熱NS1快篩試劑檢測,未檢出登革病毒,目前共佈設10個誘卵桶進行後續監測。防治中心亦每日追蹤防治進度與採檢結果,即時研判風險並召開多次應變會議,針對高風險區域、個案活動足跡及移工宿舍等場域實施分級管理與重點防治。

南區及北區區公所也於第一時間召開防疫會議,區長親自督導並動員轄內里鄰長、志工共同投入孳生源清除與家戶衛教宣導。自10月17日至10月23日止,累計動員77人次,共清查3,527戶,發現9戶陽性戶,清除335個積水容器,並完成451人衛教宣導。防治中心也派員多次現場督導,協助確認防治策略之落實度與孳生源改善狀況。

另為降低疫情擴散風險,防治中心今日完成利南黃昏市場及金華市場周邊環境的孳清及化學防治,確保市場及鄰近民宅環境安全。此外,針對個案宿舍與廠房等高風險場域,衛生局李翠鳳局長也親自視察環境,要求管理單位落實孳生源清除、陰井加裝細紗網,並督導外籍移工進行14天健康監測及體溫觀察;防治中心亦持續派員每日巡查、複查及掃蚊,確保現場環境持續維持低密度狀態。

防治中心針對個案居住地周邊高風險區域持續加強追蹤管理,包括中華西路沿線多處建物及商家地下室積水問題,已陸續完成抽水、投藥與防蚊處理。並建立現場回報與比對機制,確保防治成效可即時掌握。經連日化防及掃蚊後,成蚊密度已明顯下降;防治中心將持續督導積水潛勢地點改善,直至風險完全解除。

黃偉哲市長呼籲市民朋友,雖然已進入秋天,但白天仍較炎熱,提醒應積極巡視戶內外環境,主動清除積水容器,落實「巡、倒、清、刷」,共同守護家園安全。另規劃出國或返鄉探親前,應先清理居家環境;旅途中應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並於皮膚裸露處使用政府核可、含敵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成分的防蚊藥劑;返國後14天內應密切注意健康狀況,如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與接觸史。

登革熱防治中心再次強調,防疫工作沒有假期,團隊將持續與各單位並肩作戰,守護臺南市民的健康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連假防疫不中斷 南市針對南區金華里及利南黃昏市場強化登革熱防治作為

臺南市政府即時攔截有疑慮的豬肉原料, 全面強化食安稽查與防疫措施

臺南市政府即時攔截有疑慮的豬肉原料,-全面強化食安稽查與防疫措施
臺南市政府即時攔截有疑慮的豬肉原料, 全面強化食安稽查與防疫措施

墨新聞|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為確保市售肉品來源安全,保障市民健康與權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23日上午啟動加強查核機制,並針對傳統市場、餐飲業及肉品製造業者進行豬肉來源及屠宰證明查核,此次查核涵蓋62家業者,包括35家攤販、1家餐飲業者、1家養豬場及25家食品製造業者,結果均符合相關規定。


▲衛生局稽查人員進入食品公司進行豬肉來源及屠宰證明查核。(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衛生局說明,在查核過程中,稽查人員進入本市某食品公司,該公司業者主動告知已收到上游供應商的通知需回收一批產品。經清點,現場有20箱共300公斤的豬背皮,全部貨品未開封使用。當日下午2點,衛生局接獲彰化縣衛生局通知,指出該縣某肉品分切廠製造的豬肉原料來自於臺中市一個有疑慮的畜牧場,且該產品已流入上述食品公司。隨後,業者已立即辦理退貨,衛生局10月24日已派員全程監督退貨過程,確保該批產品不會再流入市面。


▲▼肉品市場內部擴大消毒,強化非洲豬瘟防疫工作。(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為應對全國豬隻疫情風險,臺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積極強化防疫措施,全面落實各項防控行動。根據最新防疫規範,市內各肉品市場將實施為期五天的禁運禁宰措施,並加強市場內與運輸車輛的清消作業,亦已於肉品市場外圍張貼「禁止私宰」及「全國禁運」等防疫法規公告,提醒業者與民眾遵守「禁止私宰」與「全國禁運」的相關規定,確保市場環境衛生與防疫安全。


▲(左圖)高風險豬場改飼料養豬、高風險場於門禁管制前灑生石灰加強警戒(右圖)。(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此外,為加強豬場生物安全防疫,動保處協同豬農積極設置「護城河式」防線,並撒布生石灰,在豬場外圍構築起防疫屏障;另全市禁止廚餘養豬,環保局同步強化廚餘管理,改由廚餘廠及指定地點集中處理,確保回收不中斷、處理去向明確,嚴防疫情擴散。

衛生局局長李翠鳳強調,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請市民無須過度恐慌。惟為確保市售肉品來源安全,後續將繼續進行不定期抽查,確保市售肉品安全,讓市民可以放心選購。


▲禁運禁宰、禁止私宰等法規告示貼用肉品市場拍賣館門口加強宣導。(圖/南市衛生局提供)

市長黃偉哲提醒,民眾選購豬肉產品時,應確認產品來源是否合法,查看是否有屠宰標章及完整標示,並保留購買憑證,以保障自身消費權益。非洲豬瘟病毒不耐高溫,因此建議民眾務必將豬肉煮熟食用,以確保食用安全。市長同時呼籲業者要嚴格遵守相關規範,切勿以身試法,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如有食品安全衛生相關問題,歡迎撥打服務專線 0800-285-000,將有專人提供協助。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臺南市政府即時攔截有疑慮的豬肉原料, 全面強化食安稽查與防疫措施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首日快訊-43任法王雲端開示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首日快訊-43任法王雲端開示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首日快訊-43任法王雲端開示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第43任薩迦法王雲端開示:《普賢行願品》統攝三日修持 25、26日,請把握參與 結行日將發藥師佛壇城聖沙與大眾結緣。

【記者 游宏琦/台北綜合報導】

43任法王,在印度與台灣做雲端連線開示;並且感性的表示,「台灣弟子他一直放在心中無一刻是分離的。」/ 圖 文殊佛學會 提供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今(24)日於台北劍潭活動中心・群英堂啟建。

第43任薩迦法王‧智慧金剛仁波切透過視訊連線致示與加持,特別開示《普賢行願品》在祈願法會中的核心地位—以十大行願連貫「發願」—「行持」—「回向」的修學次第及大乘慈悲心的悲願,將群體善根匯流為願力,回向世界和平、台灣安樂。法王並致意表示,**「一直把台灣弟子放在心中,與台灣弟子同在。」**現場由、大會主席普拉仁波切、薩迦察巴-達波曉宗仁波切(副主席)及在台諸位仁波切、堪布領眾恭誦《普賢行願品》,梵音莊嚴,法喜充滿。

法王開示要旨(摘要)

《普賢行願品》出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為普賢菩薩對善財童子宣說之十大全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此品於藏譯《華嚴經》置於〈樹嚴品〉,為佛陀「加持教法」之攝;傳承自善財童子而下,歷龍樹、聖天、妙譽諸大論師,復由大譯師與薩迦初祖薩欽貢噶寧波等相續不斷。行者受持讀誦與觀修,能速集福智二資糧、淨化罪障、臨終往生淨土。

大會主席-普拉仁波切,上台致詞,感謝所有參與祈願法會的150位僧眾及所有與會大眾,感恩大家共同的發心。/ 游宏琦 攝

本屆調整與後續重點

  • 本屆不設灌頂;三日修持以**《普賢行願品》全力誦持;及藥師七佛、藥師八如來之「祈福」與「超薦」法會**為主。
  • 25、26日尚有兩天祈願與共修,敬請大眾把握難得因緣,同心發願、共修回向。
  • 26日(末日)將發放「壇城彩色聖沙」與眾結緣,承接法會總加持,殊勝難得。
    殊勝難得一見的,壇城沙畫曼陀羅,第三天結束時將會與大眾分享殊勝壇城沙/ 圖 Ray 攝影

    《會場花絮》(首日)~猶如一片花海

    供花、供燈與幡幢環繞壇場,彩沙壇城莊嚴肅穆;四眾弟子次第禮敬,聽聞法王雲端開示,人人心懷感念。眾人並將首日功德迴向:世界止息干戈、台灣平安、眾生離苦得樂、福慧增長。

    信眾的供花擺滿整個法會現場~象徵開花結果圓滿菩提/ 攝 游宏琦

    官方資訊

    願以三日共修之功德,回向世界和平、國泰民安、人民安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第二屆台灣薩迦世界和平祈願大法會|首日快訊-43任法王雲端開示

基隆、連江攜手防災合作 打造跨海安全新夥伴關係

基隆、連江攜手防災合作 打造跨海安全新夥伴關係
基隆、連江攜手防災合作 打造跨海安全新夥伴關係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強化跨區防救災經驗交流與資源協作,基隆市消防局與連江縣消防局於10月23日下午,在基隆市災害應變中心舉行「防災合作備忘錄」交流會議。連江縣消防局會議出席代表有連江縣消防局局長曹典鈺、科長張登添、分隊長陳韋達、防災士協會理事長任嘉禾博士,以及連江縣協力團隊銘傳大學莊睦雄教授、專案經理蘇逸。

跨域協作及資源共享,在第一時間有效整合戰力,發揮最大的防救效益。

基隆市消防局由局長游家懿、科長陳進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顧承宇特聘教授兼副校長、中華科技大學洪志評教授及劉芷妤教授等共同參與簽署會議,跨海合作彼此交流。

合作備忘錄的簽署是推動區域聯防的重要一環。

合作備忘錄可以深化兩地消防機關在「建立聯繫平台」、「定期會議與交流」、「可支援之資源清冊」及「資料及訊息共享」等四面向進行合作架構。提升在災害發生時的整體應變效能與協同作戰能力。

連江縣曹局長期盼藉由與基隆市消防局的交流與合作深化實務經驗與技術支援。

曹典鈺表示,馬祖地區過去在地震、海嘯及地質災害的研究與整備相對有限,近年積極向外合作,強化潛勢評估與防救災能量。希望藉由與基隆市消防局的交流與合作,深化實務經驗與技術支援,共同建立更強韌的防救災體系。

海洋大學顧承宇副校長指出將持續發揮社會責任,協助推動跨區防救災研究與實務合作。

顧承宇指出,基隆與連江同為臨海城市,雖地理條件不同,但皆面臨海洋型災害的潛在風險。透過建立合作與聯防機制,強化防災韌性,更能促進資源共享與技術互助。

基隆市消防局與連江縣消防局簽署合作備忘錄。

游家懿表示,面對極端氣候與複合型災害的威脅,單一縣市在大規模災害中往往難以獨立應對。藉由跨域合作、資源共享,才能在第一時間整合戰力、發揮最大防救災效益,共同守護人民的生命安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連江攜手防災合作 打造跨海安全新夥伴關係

韓國韓中教育基金會訪問團參訪雲林 縣長張麗善:智慧農業結合地方創生展現永續新契機

韓國韓中教育基金會訪問團參訪雲林 縣長張麗善:智慧農業結合地方創生展現永續新契機
韓國韓中教育基金會訪問團參訪雲林 縣長張麗善:智慧農業結合地方創生展現永續新契機

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韓國韓中教育基金會訪問團、中華民國中韓文化基金會今24日參訪雲林縣智慧農業發展成果。縣長張麗善致詞時表示,智慧科技與永續發展是地方創生的關鍵。透過國際合作與科研推動,期望讓雲林成為結合智慧、療癒與文化的示範縣,展現台灣在全球智慧城市與生態療癒領域的軟實力。

韓中教育基金會、中華民國中韓文化基金會參訪台灣鯛生態園區。

參訪團在縣府計畫處安排下,參訪宏昇芽菜公司、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了解雲林縣智慧農業、智慧漁業科技轉型,及農漁業結合地方創生成果。訪問團對於農業智慧轉型與全循環零廢棄具體行動方案,留下深刻印象。

張麗善縣長、縣政總顧問張清良於訪問團參訪台灣鯛生態園區時,出席接待。贈送台灣咖啡給中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秋山、韓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韓國清州大學校長金潤培等參訪團成員,兩人也各回贈禮物,祝福兩國友誼長存,人民平安幸福。

張麗善縣長指出,雲林縣近年積極推展多項智慧應用,包括智慧農業、智慧漁業、智慧畜牧、智慧防災、智慧救護、智慧長照與智慧校園等,全面與科技接軌,開創農業與地方創生的新契機,去年成為亞洲唯一入選ICF國際智慧城市TOP7城市,成果斐然。

縣長張麗善致贈台灣咖啡給金潤培理事長等參訪團成員。

張縣長表示,雲林在地方創生同樣成果豐碩,其中「宏昇芽菜」獲選為全台十大傑出神農獎之一,更在「創業歸故里」計畫中勇奪亞軍,展現地方農業創新與地方創生成果。

台灣鯛生態園區是農漁業結合地方創生典範,不僅將傳統一級養殖漁業,提升為六級發展觀光與休閒產業,更成功結合智慧科技與生物科技,把傳統養殖漁業打造全循環零廢棄利用產業,成為智慧農漁業與永續發展的典範。

張縣長進一步說明,縣府團隊於2023年赴韓國參訪,與忠南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在森林療癒與精準醫學領域的合作。期望於草嶺516公頃孟宗竹林進行實驗,針對肌少症、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症等現代人常見病症,開發具療癒效益的「自然處方箋」。進一步透過國際合作,推動「無療而癒的森林」概念,打造雲林成為亞洲森林療癒研究與觀光的重要基地。

中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秋山回贈禮物感謝縣府精心安排參訪行程。

張縣長感謝前監委林秋山促成此次活動,邀請金潤培校長等韓方貴賓蒞縣參訪交流。中韓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林秋山等人則感謝縣府精心安排參訪行程,讓他們看見雲林縣在永續發展努力與成果。

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韓國韓中教育基金會訪問團參訪雲林 縣長張麗善:智慧農業結合地方創生展現永續新契機

馬國弼挑戰高強度競技撐到腿軟逼出男兒淚 琳妲 陸筱晴舉啞鈴從從容容 游刃有餘的驚人實力

馬國弼挑戰高強度競技撐到腿軟逼出男兒淚-琳妲-陸筱晴舉啞鈴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的驚人實力
馬國弼挑戰高強度競技撐到腿軟逼出男兒淚 琳妲 陸筱晴舉啞鈴從從容容 游刃有餘的驚人實力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最強的身體首次移師室內進行挑戰賽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全台首創大型混合健身運動競技節目《最強的身體》開播以來話題不斷、收視節節攀升,本週日即將播出全新第11集,節目史上首次移師室內進行挑戰賽,兩位主播興奮直呼:「體感溫度24度,好舒適喔!」本集邀來多組明星好手參戰,從資深藝人到啦啦隊女神,競爭熱度絲毫不減。

馬國弼(左)投入高強度賽事、真的會滿想哭的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男單參賽選手有資深藝人馬國弼(馬國畢)驚喜現身,近年多方嘗試副業的他,其實一直維持每週三至四次的運動習慣,甚至挑戰完成226鐵人三項。這次再度投入高強度賽事,他坦言:「真的會滿想哭的,好像又完成了一次很難的挑戰。」看到他展現強大意志力,主播蔡尚樺盛讚:「是一個意志力很強的男人,一定可以克服挑戰!」

琳妲(右)在舉啞鈴項目展現從從容容、游刃有餘(左為)林岱縈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本周也有許多啦啦隊女神前來挑戰,包含樂天女孩琳妲、林岱縈,以及樂天舞蹈總監陸筱晴,三位女孩一起同場較勁,琳妲跟陸筱晴在舉啞鈴項目展現「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的驚人實力,打破外界對啦啦隊女孩「只會跳舞」的刻板印象,讓來賓黃忠義也忍不住舉起水瓶在場邊助陣。

葛格也火力全開後全身癱軟躺下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繼百萬網紅「這群人」成員尼克在《最強的身體》表現亮眼後,擁有78萬訂閱的健身系YouTuber Peeta葛格本週也火力全開。看到好友接連挑戰,他笑說:「我也想來玩玩看!當初看到節目名稱,第一時間就想到我自己。」他在賽中的精湛表現讓主播徐展元激動直喊:「太猛了!」表現令人期待。

這次混雙亮點則是吳霏、艾薇娛樂的情侶檔雙人組,兩人從歌唱選秀一直到《全明星運動會》都是對手,這次則是首次組隊參賽,吳霏曾拿過「全中運」撐竿跳金牌,艾薇則有競技啦啦隊的基礎,這次兩人也積極投入訓練,過程中雖然常常互相鬥嘴,但相信一定會好好發揮拿下好成績。

超級星光大道出身林芯儀(左)與黃靖倫(右)組混雙參賽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同為混雙的還有《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屆的選手林芯儀與黃靖倫。看到黃靖倫參賽,主播蔡尚樺驚訝表示:「從來沒看過他運動。」而林芯儀二度參加《最強的身體》以學姐的身分帶領黃靖倫,分享比賽經驗,林芯儀說:「這是我第二次回鍋了,期望我們可以一起唱歌,衝向終點。」黃靖倫則以林芯儀的歌曲搞笑回應:「《等一個人》嗎?我們等一下會第一名,等他們!」在賽前誇下海口,要在終點前等大家。

最強的身體邀來多組明星好手參戰、從資深藝人到啦啦隊、競爭熱度絲毫不減。   照片提供:好看娛樂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一定要鎖定全台首創大型混合健身運動競技節目《最強的身體》熱血開賽時間。台視主頻道8月17日起每週日晚上8點 熱血開賽、中華電信 MOD / Hami Video8月24日起每週日晚上12點上線、《最強的身體》YT頻道 8月19日起每週二中午12:00上架。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馬國弼挑戰高強度競技撐到腿軟逼出男兒淚 琳妲 陸筱晴舉啞鈴從從容容 游刃有餘的驚人實力

高雄海洋派對閃亮登場 連續假期嗨翻港灣

高雄海洋派對閃亮登場 連續假期嗨翻港灣
高雄海洋派對閃亮登場 連續假期嗨翻港灣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高雄港邊今(24)日熱鬧非凡,備受期待的「高雄海洋派對」在星光水岸公園揭開序幕口高雄市長陳其邁與神秘嘉賓林莎,以及海委會吳龍進處長、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王派峰總經理口以及多位立法委員與市議員口共同開啟象徵活動啟動的禮物盒,宣告一連串精彩活動正式展開。

圖説:神秘嘉賓林莎出現,尖叫聲不斷。(記者王承綸/攝)

今年海洋派對與市府工務局公園處合作,同步揭幕「星光水岸公園」試營運,串聯第三船渠遊艇碼頭(大港橋旁)與愛河灣水域,打造融合港灣風情與城市美學的嘉年華盛典。開幕表演由國際級團隊「神劍藝術」來武藝與視覺交織的《劍鈴幻影:雙俠問道》口緊接著「即將成真火舞團」以《焰環行者:時空裂縫的召喚》震撼登場,火焰與節奏交錯,照亮夜空與星光水岸。高雄市政府致力於營造親海城市氛圍,為響應中央「向海致敬」政策口感謝海洋委員會補助經費及港務公司提供港區水陸域場地,攜手打造全民共享的水上樂園。

圖説:開幕表演。(記者王承綸/攝)

活動現場設有深受孩童喜愛的親水氣墊遊具口位於高雄港21號碼頭停車場口、互動雜耍表演與歌手樂團輪番演出,大小朋友皆能盡情同樂口大港橋旁更集結超過20艘遊艇展示與體驗,展現高雄港都的海洋活力。同時結合市府運發局在10月25至26日辦理的「高雄創意造筏競賽」口邀請民眾把握連假期間,前來港邊感受造筏創薏與海洋趣味。

圖説:高雄海洋派對,大、小朋友ㄧ起玩水嗨翻。(記者王承綸/攝)

今年海洋派對活動加入星光水岸公園試營運,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遊艇體驗、水域遊憩活動、海洋市集與互動展演等,讓市民與遊客從觀賞、體驗到參與,全面感受高雄港灣的城市新貌與海洋首都的多元魅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高雄海洋派對閃亮登場 連續假期嗨翻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