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張游舜/台北報導
重陽節前夕,雲林縣政府今(26)日於雲林縣立體育館舉辦雲林縣114年度模範老人、鑽石婚夫妻楷模表揚活動,由張麗善縣長親自頒獎各鄉鎮市公所、老人會等相關單位所薦舉25位模範老人、19對鑽石婚模範夫妻,讓模範長者們優良事蹟傳頌於鄉里之間。

在模範老人方面:本年度模範老人受獎者平均年齡高達81.2歲,其中最高齡口湖鄉模範老人代表林憲堂先生高齡97歲,林老先生夫妻自年輕從事漁業,也同時養成早睡早起習慣,他分享,退休後時常參加老人會旅遊活動,常保心情愉悅就是健康長壽的秘訣。

在鑽石婚夫妻楷模方面:鑽石婚夫妻楷模皆結縭60年以上,其中口湖鄉鑽石婚夫妻李添財先生及李許目莉女士現年分別為93歲及90歲,賢伉儷結成連理73年,是本年度結縭最久的鑽石婚夫妻楷模,李添財先生具有駕駛鐵牛車技術並承接上一代從事農耕,與李許目莉女士舉案齊眉,一生為了家庭及5個孩子付出,夫妻倆如膠似漆,一生熱心助人,為人善良耿直,一起走過73年婚姻歲月實屬不易,今子女皆有所成,家庭幸福美滿,足為模範。

張縣長表示,一年一度重陽敬老活動,陸續在雲林縣各個鄉鎮市展開。雲林縣超過百歲的人瑞有147位,為弘揚尊老、孝敬長上,展現對敬老活動重視,重陽節前夕,由縣府三長及一級主管親訪致贈禮金1萬2,000元及代表致贈敬老狀、金鎖片。

此外,雲林縣今年度持續發放重陽敬老禮金,設籍本縣60歲-64歲身障長者及65歲-69歲長輩可領取重陽敬老禮金1,000元;70歲-79歲長輩領取2,000元;80-89歲長輩可領取3,000元,90歲-99歲長者可領取6,000元以及百歲人瑞敬老金1萬2,000元,鼓勵長輩活愈久,領愈多;雲林縣政府規畫65歲-99歲長者之禮金,原則以轉帳為主,現金發放為輔,已於10月14日前透由各鄉鎮市公所轉撥至每位長者帳戶,預計有14萬2,687名長者受益。
張縣長強調,雲林縣政府在今年起統整全縣各局處政策推動【雲林縣愛老總綱領】,運用本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補助,落實照顧及提供本縣老人各項服務,包括食、衣、住、行、醫、養、友、心、樂、學十大面向,今日的表揚活動及老時尚走秀即符【衣】、【樂】、【學】等面向。
另各面向如持續開辦長青食堂、設置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開設樂齡學習中心及辦理長青學苑,鼓勵長輩走出來。推動雲林縣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防寒、防餓雙B計畫,透過結合慈善單位及義工團提供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良好餐飲服務及保暖衣物,改善獨居長者及弱勢家戶居住環境及針對失智及獨居長輩提供血氧功能GPS定位手錶及緊急救援系統,透過智慧科技,守護走失及獨居長輩。
張縣長期盼雲林縣落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終結貧窮、消除飢餓、優質教育、健康與福祉等目標措施,讓長輩前輩得到更好照顧及服務品質,促進延年益壽,達到在地安養、在地老化,為雲林創造一個幸福宜居高齡的健康環境。

照片/雲林縣政府提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鑽石銀齡·樂在雲林」 雲林縣114年度重陽敬老表揚活動 張麗善縣長: 為長輩營造在地安養、在地老化 高齡幸福宜居城市












































王縣長表示,員林獅子盃路跑已邁入第16屆,活動深受民眾喜愛,今年吸引近3,600位跑者熱情報名,總參與人數突破5,000人,充分展現彰化人熱愛運動、珍惜環境的活力與熱情。路線全程5公里,由圓林園出發,沿途串聯員林大道、公19晴雨籃球場、員林農工等城市地標,展現員林新市鎮的現代風貌與朝氣。縣府期盼透過親子共跑的方式,讓大小朋友一同培養運動習慣,打造健康幸福的生活環境。今年特別邀請員林農工、大同國中、東山國小校隊領跑,象徵「年輕領航、活力無限」,讓運動與永續精神從小扎根。
王縣長特別感謝員林獅子會張志明會長及所有夥伴的用心籌辦,也感謝體育會、員林市公所、警察與消防團隊等單位,以及現場所有志工與工作人員的辛勞付出,從清晨布置、交管維安到場地服務,大家同心協力,讓活動順利圓滿,這份熱情與團結,是彰化最珍貴的力量。
教育處表示,本次活動最大亮點為全程使用100%綠色電力,從音響、燈光到攤位用電皆採用再生能源,打造全台首場「零碳排」大型路跑,預估可減少約40公斤碳排,相當於種植8棵樹木一年的吸碳量,為台灣環保運動賽事樹立新標竿。現場同步舉辦「綠能嘉年華慶典」,結合在地手作美食市集、闖關體驗與摸彩活動,包括電動機車、節能電視、電動滑板車與腳踏車等多項豐富獎品,讓民眾跑得開心、玩得盡興、滿載而歸。
縣府推動的「彰化縣馬拉松嘉年華」接續將於11月2日舉辦「二水國際跑水節-千人健行水上漂」、11月9日「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11月16日「鹿港馬拉松」,以及壓軸12月14日的「歲次乙巳年順澤宮第三屆冠軍路跑-玄天火行‧謝平安」。王縣長誠摯邀請全國跑友相揪來彰化,用腳步探索山海田園的美麗風光與人情溫度,用笑容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與希望,讓「美好彰化‧希望城市」的願景持續發光,成為每一位縣民共同的驕傲與幸福。
















謝國樑表示,基隆是一座擁有深厚歷史與文化底蘊的海港城市,市府近年積極推動都市再生、青年創業與文化觀光,讓更多人看見基隆的城市魅力。地方創生不僅是成果的展現,更是公私協力、社群共創的過程,讓城市發展與地方特色共榮共生。上週市府也在南投完成「地方創生年會」交接儀式,明年基隆將接棒擔任第七屆地方創生年會輪值城市,適逢「基隆400」的重要里程碑,市府將持續串聯各界資源,深化創生行動的廣度與深度,從歷史出發、邁向永續。
產業發展處長蔡馥嚀表示,今年成果展以「潮五感」為主題,結合飲食、產業、文化與創意展演,展現基隆多元的創生活力與城市韌性。市府將持續推動跨域合作,讓創生行動融入市民日常,帶動更多民眾參與,共同形塑基隆獨特的山海文化魅力與永續生活樣貌。
蔡馥嚀進一步說明,今年共有11組地方創生團隊共同策展,規劃三大主題展區:「Holy 媽組」、「港町四韻」及「趣街仔·港都放送棧」,從飲食文化、港都歷史到青年創意,呈現基隆豐富的在地故事與創新能量。「Holy 媽組」展現港都飲食文化與永續飲食行動、「港町四韻」聚焦漁業與山城再生、「趣街仔·港都放送棧」則結合藝術、教育與遊戲體驗,讓民眾透過互動遊戲與創作,重新認識港都生活風景。
謝國樑最後強調,地方創生是一場讓人與土地重新連結的行動,市府將持續以創意、文化與社區力量推動城市永續發展,讓更多青年願意回到基隆、投入地方,共同開啟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更多活動詳情請搜尋「潮嚮.山海基隆」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lovekeelung/),掌握最新活動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