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12

台北軟實力閃耀國際!大稻埕夏日節榮獲美繆思創意獎鉑金獎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由臺北市政府舉辦的「2025大稻埕夏日節」於8月30日圓滿落幕,近期榮獲2025年美國繆思創意獎活動類獎項(MUSE Creative Awards)最高榮譽鉑金獎(Platinum MUSE),以精彩的煙火秀、音樂舞台等活動,成功讓世界看見臺北的軟實力與城市魅力。

「2025大稻埕夏日節」與國際接軌,以創新方式與迪士尼合作,吸引許多民眾前來。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局長余祥表示,大稻埕夏日節一直以來都是臺北最具代表性的夏季活動,每年於七夕情人節前夕結合精彩的夏日體驗,帶動臺北河岸觀光與夜經濟;今年除了將迪士尼玩具總動員角色融入大稻埕街區及河岸場域,煙火展演也推出在日本、臺灣引發話題的「千輪煙火」,活動期間共吸引超過29萬人次參與。而由美國國際獎項協會(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 IAA)主辦的「繆思創意獎」「活動類-慶典活動」項目中,更獲得「鉑金獎」最高榮譽,繆思創意獎評審大讚大稻埕夏日節將大稻埕在地文化融合現代都會潮流,成功展現城市節慶創意。

「大稻埕夏日節」已成為全臺最具知名度的夏日活動品牌。

觀傳局表示,此次活動除了有創意主題煙火秀、浪漫河岸燈飾以及與人氣IP合作,更嘗試邀請年輕族群喜愛的音樂團體於復古街區及河岸表演,唱出臺北年輕音樂世代的樣貌,吸引了超過5成29歲以下的年齡層到場參加活動。觀傳局更指出,2025大稻埕夏日節活動期間,大稻埕遊客中心來客數為去年同期3.8倍,周邊旅宿8月份住房率較去年同期成長近3成;在周邊商圈方面,不僅迪化街區較平日成長1至3成、大稻埕貨櫃市集較平日週三業績成長5成,鄰近寧夏夜市業績較平日成長1.5倍,延三夜市也有1倍的提升。整體來說,活動對地方經濟帶來顯著觀光效益,成功帶動人潮湧入,活絡商圈。

今年大稻埕夏日節不僅受到國內外旅客喜愛,更獲得國際獎項肯定,臺北市政府將持續向海外推廣活動,將大稻埕夏日節打造為國際級煙火盛典,展現臺北城市行銷的創意能量,也成為國內外旅客夏季旅遊的首選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北軟實力閃耀國際!大稻埕夏日節榮獲美繆思創意獎鉑金獎

屏東行銷國際 韓國媒體玩南國海洋、人文、美食一次滿足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延續今(114)年6月縣府於首爾舉辦觀光推廣活動的熱烈回響,於10月22日至25日再啟國際行銷行動,邀請8位韓國主流旅遊媒體與旅行業者代表親臨屏東,展開為期四天三夜的深度踩線行程。活動旨在強化韓國市場對屏東的印象與認同,並為明(115)年即將於屏東舉辦的台韓觀光交流會議暖身,推動南台灣觀光走向國際舞台

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表示,此次踩線活動結合海洋生態、人文藝術、在地美食與文創風情,帶領韓國貴賓體驗屏東「從海到城」的旅遊魅力從大鵬灣的海上風光到恆春半島的文化底蘊,再到屏東市的多元活力,整體行程展現出屏東層次豐富的觀光面貌。

首日踩線團自仁川直飛高雄後,前往大鵬灣體驗遊艇遊湖與烤蚵活動,感受海風與夕陽交織的南國風情,並造訪「海上教堂咖啡」享受午後海景晚間漫遊東港夜市,品嚐在地小吃,體驗「屏東感性」,夜宿榮獲屏東金鑰獎「緩慢大鵬灣」,感受港灣夜色的靜謐魅力。

圖/鵝鑾鼻燈塔參訪。(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第二天以藝術與自然共遊為主題,行程從華珍早餐出發,續訪「看海美術館」與車城福安宮,體驗藝術與信仰融合的文化氣息。下午參觀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欣賞壯闊海洋生態晚間於恆春商圈用餐後造訪150年歷史的「恆春古城與夜間商圈,感受小鎮悠閒氛圍住宿安排在屏東最新開幕的Hotel dùa Kenting飯店以現代設計與在地文化融合,成為行程亮點之一,亦讓韓國貴賓對屏東旅宿品質讚不絕口

圖/韓國旅遊業者來到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體驗。(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第三天以自然風景文化探索為主軸,早晨前往鵝鑾鼻燈塔、龍磐公園及風吹砂,欣賞壯麗海岸線午餐於後壁湖享用新鮮海味走訪恆春民宿區、藍皮意象館,拍照打卡。午後前往「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體驗原民編織、射箭以及燒製琉璃等,讓韓國貴賓感受屏東文化氛圍最後一天參訪勝利星村創意生活園區,漫步老屋文創街區透過導覽人員細心講解感受全臺灣保存規模最大的軍官宿舍建築群,午餐於勝利星村特色餐廳用餐,為四天三夜的屏東之旅劃下完美句點。

圖/韓國旅遊業者參訪「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屏東縣近年積極拓展國際市場,透過媒體合作、線上行銷與實地踩線活動,讓更多國際旅客親身感受屏東的自然、人文與創意魅力。此次韓國踩線團的成功舉辦,象徵屏東在國際旅遊市場邁出關鍵一步。明(114)年台韓觀光交流會議將於屏東登場,縣府將以此為契機,整合地方觀光產業與文化能量,打造更具國際吸引力的旅遊品牌,讓「南國屏東」成為韓國旅客心中最想再訪的城市

圖/屏東最新開幕的「Hotel dùa Kenting」,飯店以現代設計與在地文化融合,成為行程亮點之一。(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歡迎民眾持續關注鎖定屏東旅遊網最新資訊,屏東交通旅遊相關訊息請追蹤「屏東GO 好玩」與「屏東GO 交通」FBIG Threads社群平台,並歡迎下載「屏東GO 好玩」、「屏東ㄟ公車」APP 掌握第一手活動訊息,提醒各位旅客入住時請選擇合法旅宿,讓您住得安心玩得開心。

照片提供:屏東縣政府交通旅遊處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屏東行銷國際 韓國媒體玩南國海洋、人文、美食一次滿足

碧湖樂園共融式遊戲場歡樂開箱!北市3年5,400萬打造共融童年!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臺北市第29座的校園共融式遊戲場,在碧湖國小歡樂開箱!「這裡有鞦韆、滑梯還有攀爬網,連坐輪椅的小朋友也能一起玩!」碧湖國小校園瞬間成為孩子們的快樂天堂,臺北市近3年來挹注5,400萬元經費在碧湖國小等11所學校設置校園共融式遊戲場,明(115)年度更將投入2,400萬元經費增加5所國小設置校園共融式遊戲場。

臺北市教育局近3年來挹注5,400萬元經費在碧湖國小等11所學校設置校園共融式遊戲場。

北市府教育局說,碧湖國小以「共融」、「安全」、「多元」為核心理念設置的新遊戲場,吸引所有師生、家長與社區居民的目光,下課時段現場洋溢著歡笑與驚嘆聲!碧湖國小規劃設置共融式遊戲場時,不僅排除了學校靠近碧湖山的狹長地形,增設了可以多人共享的無障礙鞦韆、多功能滑梯,還有滿足小朋友們的攀爬網和攀岩石,更特別考量身心障礙學童與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讓所有孩子都能無礙參與。

除了滿足小朋友們的攀爬網和攀岩石,更特別考量身心障礙學童與不同年齡層的需求,讓所有孩子都能無礙參與。

一年級的李同學說:「攀爬攀爬網的時候晃來晃去真有趣!還可以站在高處看大家!跟同學們一起穿梭其間玩躲貓貓時很快樂!」四年級的陳同學和二年級的簡同學同聲表示:「最喜歡直立式的攀爬竿,不論是爬上去或滑下來都充滿了刺激!」,「溜長長的溜滑梯光是想像就很好玩」游同學難掩開心的表達:「整個遊戲場地面鋪設防撞草皮,搭配鮮明活潑的色彩設計,兼具安全與美感。」家長們在學校日看到這一座多功能的共融式遊戲場深表感動,學校更特別裝設了閃亮亮的夜間照明,假日全天和週間晚上7時到9時,開放社區小朋友們盡情玩耍!媽媽們深深認同孩子們能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探索,對身心發展的幫助。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強調,共融式遊戲場的推動讓校園公共空間邁向更多元與友善,未來將持續在更多學校推廣,讓「每個孩子都能盡情玩耍」不再只是口號。碧湖國小校長張秀潔表示:「這是一個沒有界線的遊戲場,碧湖國小同時擁有幼兒園、普通班、資優班、資源班的孩子們,在這裡不僅僅只是玩樂,更能讓小朋友們透過遊戲學會互相尊重、彼此合作,學校也會搭配課程安排體能活動和社會技巧訓練課程,激發小朋友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樣子。」

市教育局強調,共融式遊戲場的推動讓校園公共空間邁向更多元與友善,未來將持續在更多學校推廣,讓「每個孩子都能盡情玩耍」不再只是口號。

教育局表示在積極推動「共融教育」與「遊戲教育」的雙重目標的同時,臺北市非常重視校園遊戲場的安全,為協助公立國小(含附設幼兒園)、特教學校及市立幼兒園的兒童遊戲場設施,能全面符合衛生福利部「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臺北市教育局每年均執行兒童遊戲場修繕汰換計畫,給予學校實質支持。114年度共有19校完成遊戲場修繕汰換,總經費達3,522萬元,115年度也將持續挹注經費,協助學校新設或修繕兒童遊戲場,以確保所有校園遊戲場都能符合安全規範,期待學生透過遊戲中的互動與挑戰,培養合作、同理心與解決問題的團隊能力。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碧湖樂園共融式遊戲場歡樂開箱!北市3年5,400萬打造共融童年!

香氣傳情! 馬鳴社區飲食文化交流夜 發揚外埔風味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農業局輔導台中市外埔區馬鳴社區發展協會昨(24)晚舉辦「馬鳴社區傳統飲食文化推廣成果展」,透過推廣在地飲食文化,邀請社區居民共襄盛舉,分享運用在地食材開發家鄉菜課程與研習的豐碩成果,藉由現場品嚐與交流互動活動,讓參與者近距離了解食材來源、烹飪技法及飲食文化的傳承意涵,感受社區推廣在地飲食教育的熱忱與創意,發揚外埔的風味,深化居民間情感交流。

馬鳴家鄉特色料理品嚐

農業局指出,馬鳴社區主要以農業為核心,種植稻米、芋頭、蔬菜與茭白筍等農作物,社區運用在地食材辦理食譜開發研習課程,邀集居民重現辦桌菜與割稻飯的古早風味,讓長輩的手藝與故事得以延續。活動也透過飲食文化推廣成果展,以「吃在地、傳文化」為核心精神,展示地方特色料理及健康飲食創意料理。

馬鳴家鄉特色料理上菜

農業局表示,馬鳴社區創意料理為當地居民與在地廚師共同開發特色餐點,以當地農產與傳統食材入菜,讓每一口都蘊含故事,結合現代擺盤美學與創意料理設計,不僅讓傳統佳餚煥發新貌,也讓更多人在享用美食的過程中,感受馬鳴的熱情與土地的味道。

當日活動,市議員李文傑、施志昌、農業局科長黃育珍、外埔區長葉聯慶、馬鳴國小校長王俊華、警察局大甲分局外埔分駐所長廖得麟、馬鳴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顏慶慰、總幹事李瑜華等人皆出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香氣傳情! 馬鳴社區飲食文化交流夜 發揚外埔風味

新光三越百貨外牆燈箱破損 中市府要求限期改善 今早修復完成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新光三越百貨因近日風強在北側8樓燈箱光罩,遭異物擊破破損,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立即派員至現場查察,進行區域管制, 經限期改善,業者已於今日上午完成燈箱修復工作。

修復前

都發局指出,當日於一樓與四樓露台拉警示帶等可能受影響區域,張貼警告和拉設封鎖線,提醒民眾注意掉落物,進行區域管制, 並要求新光三越百貨立即處理,新光三越百貨已於當日清理完畢和作臨時防護板。同時要求新光三越百貨應請營造廠,作整幢大樓外牆帷幕光罩逐一查察確認,是否有因先前氣爆或施工,造成其他破損處。新光三越百貨於22日再次查察除原破損之8樓一處,其餘均尚良好。

修復後

都發局強調, 而為維公共安全,依規定發函要求新光三越應於28日限期完成改善,逾期未改善將依建築法91條等規定,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至30萬元以下的罰鍰,若屆期仍未改善或補辦得連續處罰。由於21日起連續數日東北風強勁和因共伴效應,無法施工改善,新光三越公司23日告知說明預定於今(25)日上午6時進行燈箱光罩修繕,以利避開營業時間,維護公共安全。今日因風勢暫歇,新光三越公司依計劃執行,利用外牆吊掛工作機方式,進行修繕,施工期間地面層併設置隔離措施,已於上午8時完成,燈箱已整體回復完整樣貌。

1022外牆玻璃查檢記錄

都發局長李正偉表示,新光三越公司後續仍應善盡管理維護之責,注意各項設施和設備等維護,以確保消費者之公共安全 。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新光三越百貨外牆燈箱破損 中市府要求限期改善 今早修復完成

「淘氣‧陶器」嘉義交趾陶藝術節週末開跑 五大藝師領軍帶民眾玩陶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陶是嘉義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之一,色彩鮮麗、造型生動,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意涵。為傳承此項珍貴的地方工藝,並推廣嘉義在地文化特色,嘉義市立博物館特舉辦2025交陶藝術節,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更多民眾親近交陶之美,體驗傳統工藝的創新能量。

今年的交陶藝術節特別訂10月24、25兩日舉行,以推廣嘉義特色工藝為主軸,結合展覽、市集與表演活動。活動主題為淘氣陶器,現場集結三十攤手作良與文創攤位,並邀請參與校園推廣教學的交陶藝師包括侯吉村、謝偉奇、吳世傑、林怡君、林維厚等五位老師於現場設攤讓民眾可以體驗交製作,親手感受陶土塑形與上釉的樂趣,體驗交陶從藝術殿堂走向常民生活的多元面貌,展現大工藝嘉的文化底蘊與創新能量。

活動現場同步展出「2025全國交陶工藝獎得獎作品」,呈現當代創作者在傳統技法與現代美學之間的多樣詮釋。

此外,10月25日上午由收藏交陶為主的祥太文化館舉辦「交陶欣賞及正名座談會」,邀請故宮博物院院長蕭宗煌擔任引言人,透過專家導與作品賞析,引領民眾更加了解交陶藝術的歷史脈絡與創作精神。

文化局局長謝育哲表示,今年的交藝術節延續往年推廣地方文化特色的精神,期望鼓勵社會大眾深入了解交陶工藝與其人文意涵,邀請大家一起參與課程、導與市集活動,達到親子共學、寓教於樂之目的。

文化局誠摯邀請全國民眾於光復節連假期間蒞臨博物館,共同見證交陶從傳統邁向當代的璀璨轉化,感受嘉義這座城市以文化為根的持續創新與藝術活力。

◎2025陶藝術節

《淘氣X陶器》市集

時間:1024日()至1025日(),上午10:00-下午5:00

地點:嘉義市立博物館戶外廣場

《2025全國交趾陶工藝獎得獎作品展》

時間: 1024日()至119日(),上午9:00-下午5:00

費用:全票50元、團體票35元、優待票25元(嘉義市民免費)

嘉博館網站 https://museum.chiayi.gov.tw

嘉博館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ymmuseum

欲接收更多展覽、活動資訊,可加入嘉義市立博物館

官方line好友(網址https://line.me/R/ti/p/@986dejtf)。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淘氣‧陶器」嘉義交趾陶藝術節週末開跑 五大藝師領軍帶民眾玩陶

台中34關聯場均陰性! 盧市長:全力防堵非洲豬瘟 目標清零守護產業安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及台中市政府今(25)早再度召開記者會,說明疑似疫情處理進度與後續應變作為。市長盧秀燕出席記者會表示,關於非洲豬瘟今日有正面消息,此次相關化製運輸車輛在全國共有40個關聯場,其中34個場位於台中,初步採檢全部均為陰性;但市府不會輕忽,未來一週是最關鍵的時候,將持續嚴守防堵,守護養豬產業與民眾安全。

市長盧秀燕出席記者會

盧市長指出,市府過去面對COVID-19疫情、百年大旱等重大挑戰,皆與中央緊密合作、協力應對,這次防疫也展現同樣的團結精神。她並特別感謝中興大學主動投入檢驗任務,讓檢測流程大幅加快,也感謝農業部長陳駿季與杜次長的果斷決策,同意讓檢體可以直送中興大學,不用遠送淡水檢驗,讓市府行動更迅速。

盧市長強調,目前台中市34關聯場初步檢驗皆是陰性,但絕不可掉以輕心,非洲豬瘟有潛伏期,未來一週是關鍵時期,市府會嚴格監測並配合中央指示持續追蹤,確保疫情完全受控、早日清零,維護養豬產業及民眾食安。

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致詞

「防疫視同作戰!」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表示,感謝台中市府依照中央決議進行所有疫調,對於可疑案例場也都進行採樣,目前全台僅台中市個案,其餘縣市皆無疫情發生。此次防疫作業中,中興大學擔任初篩實驗室,能快速檢測疑似樣本,發揮關鍵作用。她也強調「有異常要通報」,呼籲養豬農民、化製廠等工作人員一定要及早通報,以利政府及早採樣釐清,阻止病毒擴散。

農業局長張敬昌回應媒體提問

農業局說明,截至今日,全市168場養豬場中已完成117場訪視,豬隻健康情形皆正常,未發現異常死亡,明日中午前將全數訪視完成。

環保局長陳宏益回應媒體提問

環保局表示,針對廚餘已啟動掩埋堆肥應變處理,添加木屑等副資材定期翻堆,將廚餘堆肥肥料化,做好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截至昨(24)日累計清運送進掩埋場堆肥的廚餘車輛計243車次,收運廚餘量計449公噸,呼籲民眾一起「惜食、瀝乾、分類」,共同兼顧防疫與環保。

此外,環保局昨日派員前往37家廚餘再利用畜牧場全面稽查,除2場已停養外,其餘35場均已無使用廚餘,改用飼料及植物性殘渣餵養。環保局將持續與再利用畜牧場保持聯繫,並依規追蹤查核。

衛生局則已啟動「市售豬肉及相關製品稽查專案」,截至昨日已查核量販店、超市及餐飲業者豬肉產品共133件,結果均符合規定。經發局也啟動市場監控機制,針對台中市販售生鮮豬肉的30處公有市場與13處民有市場,共計233攤位,每日追蹤豬肉價格及來源,確保供應品質安全,並請各市場加強查察作業,如有發現來源不明的肉品,將即時通報農業局及衛生局啟動稽查程序。

經發局也提到,市府已同步掌握雞肉、魚肉、雞蛋、牛肉等替代物資的價格與供應情形。在大型賣場及量販店部分,全聯、家樂福及愛買等門市的冷藏冷凍豬肉均來自台灣契作牧場、合法屠宰場或台糖公司,供應鏈完整可溯源,民眾可安心採購,目前豬肉貨源充足,可配合政府管制政策調配,短期內亦無價格波動。

另外,今日市場豬肉攤出攤數不到3成,各攤豬肉價格尚無明顯波動,五花肉平均價格落在每斤180-220元,其他牛肉、雞肉、魚肉及蛋品等物資價格穩定與前一日相差不大。無貨源可供出售的豬肉攤,已暫時休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34關聯場均陰性! 盧市長:全力防堵非洲豬瘟 目標清零守護產業安全

台中廚餘有機肥「就是肥」供不應求 中市環保局再增銷售點、全力趕工擴大產能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因應疫情配合廚餘去化,台中市政府推動廚餘資源循環再利用,將民眾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廚餘經厭氧處理及有機堆肥製成「就是肥」有機肥料,並委託各區農會協助銷售。為讓更多農民與民眾方便購買,銷售據點已擴增加至9處,深獲地方農友好評。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說明,位於文山餘樂園廚餘堆肥場生產的堆肥產品,依肥料管理法取得肥料登記證,目前提供20公斤包裝產品,委託地區農會(南屯、西屯、大坑、工業區農會)、沙鹿區農會、龍井區農會、大安區農會、清水區農會及潭子區農會銷售。同時為鼓勵民眾配合環保相關政策及宣導循環經濟,「就是肥」除20公斤包裝外,另有500公克包裝,透過定期舉辦資源回收兌換活動。

環保局表示,「就是肥」成果亮眼肥力充足,廚餘中富含有機質與營養成分,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提升保水能力,更能促進微生物活性,對作物生長更有益,也是落實資源循環再利用最好的方式。

沼渣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廚餘有機肥「就是肥」供不應求 中市環保局再增銷售點、全力趕工擴大產能

打造都市之肺!嘉義市湖子內公園開工 黃敏惠主持動土典禮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公園是都市之肺,同時扮演著公園扮演著生態保育、休閒遊憩、環境保護與教育等多樣化的功能。嘉義市政府今日(25)於兒24基地舉辦「嘉義市湖子內社區公園綠地新建工程」祈福動土典禮,嘉義市長黃敏惠帶領市府團隊出席,與嘉義市議會議長陳姿妏、多位議員及鄰里長等地方民意代表共同參與,見證湖子內區段徵收區發展邁入新里程碑。

黃敏惠市長介紹湖子內地區近年來推動工程。

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湖子內區段徵收至今逾20年,感謝過程中市民的信任與支持,攜手努力讓區段徵收完成後的湖子內地區愈加繁榮。市府團隊持續推動工程建設,提升生活環境,近年已陸續完成里民活動中心、消防局的第二分隊廳舍、交通處停車場12處、環保局的永續循環園區及湖子內一期工程4處公園11.8公頃,串連長達1.8公里綠廊道等,逐步形塑完善的生活圈。

湖子內社區公園綠地新建工程基地之一。

這塊形似「金雞母」的湖子內地區生活品質持續在提升,今日在兒24基地所舉辦「嘉義市湖子內社區公園綠地新建工程」預計於明年底完工,將新增5處遊戲場、8處綠化公園,不僅適合全齡民眾遊憩,在極端氣候下,公園綠地也為城市培植了更強健、具韌性的體質,讓嘉義市朝向更加「宜居、共融、永續」目標邁進。

結合陳澄波畫作意象與孩童期待的遊具,打造綠地遊具。

黃敏惠回顧自上任以來,持續推動「共融式遊戲場」與「全齡友善設施」政策,陸續完成多處特色公園與社區綠地建設,例如位於北香湖公園綠豆仁遊戲場、嘉義公園樹屋遊戲場、番仔溝公園機器人遊戲場等,讓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幸福城市。湖子內社區公園更以「Play for All—玩是所有人的權利」為核心精神,結合地方文化意象與民眾參與成果,期待每位市民都能在生活中親近自然、共享休憩。

結合陳澄波畫作意象與孩童期待的遊具,打造綠地遊具。

市府建設處表示,本工程有13個基地,面積合計1.9公頃,總經費8,561萬元,其中工程經費7,590萬元,工期365天,由惇陽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設計監造、陸奕營造有限公司施工。公園將設置5處主題共融式遊戲場及8處簡易綠化公園,不僅在開闢前廣納民眾意見,「所有願望一次滿足」,建置適合青銀族群使用的遊具、串聯公園間步道,也依據小朋友們的期待,建置滑梯、秋千、滑步車練習場等遊具與場域,更融合在地文化意象及陳澄波老師畫筆下的嘉義風光發想,打造兼具藝術、美學與休憩功能的都市綠地。

祈福動土儀式。

市府建設處長呂獎慧表示,今周刊在今年針對全台各縣市進行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嘉義市在日前第四度奪得永續城市特優獎項殊榮,調查結果更指出嘉義市擁有全台最高的「每萬人公園、綠地、兒童遊樂場、體育場所及廣場面積數成長率」,展現了嘉義市朝向永續邁進的成果。

祥獅獻瑞,祈求工程如期如質,人車安全順利。

市府表示,區段徵收完成後,湖子內地區在兼顧環境永續與綠地利用的同時,也帶動地方建設與城市發展。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該區湖內里、興安里、獅子里人口數從108年1月底為1萬1,687人至114年9月底人口增加為1萬5,141人,6年多來人口增加3,432人,人口成長29.56%,顯示居民進住踴躍、生活機能日益成熟,展現湖子內地區蓬勃的發展潛力與宜居魅力。

動土儀式合影。

本次開工的湖子內社區公園將延續健康悠活發展之規劃概念,透過串聯周邊公共空間,打造「一綠帶多節點」的生活動線,實現市府努力打造嘉義市成為「全齡共享.世代宜居」的施政目標。

大合照。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打造都市之肺!嘉義市湖子內公園開工 黃敏惠主持動土典禮

台中綠美圖試營運倒數! 10/28起多場跨域展演邀您一起體驗美術館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全台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的台中綠美圖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6日展開為期三週的試營運。台中市立美術館試營運期間將開放公共空間,推出「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與綠美圖相遇的 N 種方式」系列活動,以及適合全齡的典藏教育展、普立茲克獎建築師SANAA專題講座、匯集國內外重要藝文館舍的國際論壇等一系列多元精彩的展演活動,邀請市民體驗綠美圖的建築魅力與中美館的藝術能量。

林祐如、田孝慈與團隊共製〈慢慢散步,在美術館〉

中美館表示,「打開,我們的美術館:與綠美圖相遇的 N 種方式」系列活動由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策展人林昆穎策劃,呼應綠美圖融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的特質,以及建築通透且流動的語彙,以「靈感是互相啟發」為策展核心,邀集三組創作者以綠美圖為靈感發展新作品,並規劃涵蓋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文學與教育推廣的跨域展演活動,讓建築空間成為藝術對話的平台。

活動亮點包含日本導演菱川勢一以台中城市日常創作的影像裝置〈斑駁光影組曲〉;台中文學家甘耀明為綠美圖量身創作的書寫計畫〈少年、梅花鹿與綠美圖〉並結合夜間燈光裝置;表演藝術家林祐如、田孝慈與導演陳冠宇、聲音創作者廖海廷、服裝設計師蔡浩天合作共創的〈慢慢散步,在美術館〉,觀眾除可自由參與11月1日及11月8日的現場演出外,也能於綠美圖大廳服務台掃描QR code觀看影像檔案,跟著影片中的表演者步伐自行探索綠美圖空間。

菱川勢一〈斑駁光影組曲〉將臺中日場景像以抽像動畫方式進行創作

還有不容錯過的週末公眾活動邀請觀眾參與,11月2日與11月15日將舉行「由內到外:寫生馬拉松」,邀請六位創作者帶領民眾以多元媒材記錄綠美圖周邊景色,透過身體與想像感受環境與建築之美;11月8日登場的「靈感之徑:從日常到我們的美術館」藝術家講座,則邀請策展人林昆穎與創作者甘耀明、菱川勢一、林祐如、田孝慈、陳冠宇等,分享他們與綠美圖的相遇歷程,並談論如何將感知轉化為創作。

典藏教育展「庫房裡的光」以綠美圖的建築特色「可視性庫房」為概念延伸設計,打破過往封閉的典藏印象,以三面連結庫房空間的落地窗讓觀眾得以窺見藝術保存的幕後日常。展覽以「光」為線索,象徵庫房的開啟,同時光也是創作的靈感,以及藏品入庫前環境檢測與作品檢視的重要工具,結合庫房展示與寓教於樂的互動體驗,揭示藝術作品從誕生、典藏到保存的生命歷程,引導觀眾認識中美館典藏品及典藏保存實務工作的豐富面貌。

「打開,我們的美術館 _ 與綠美圖相遇的N種方式」活動主視覺(橫式)

11月15日至16日登場的「交會之所—打造共融的文化場域」國際論壇,論壇涵蓋「與城市共生的美術館」、「藝術與閱讀交會的創新可能」、「藝術作為共融對話的橋樑」、「美術館延伸的遊戲森林」四大主題。邀集來自 10 國、13 位國內外重要機構館長及專家齊聚台中,包含德國包浩斯德劭基金會、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法國龐畢度中心公共資訊圖書館、挪威新國家美術館、奧地利 ZOOM 兒童博物館、日本東京都美術館,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和新北市美術館等,共同探討文化機構如何透過跨域合作、藝術教育與多元共融,推動城市文化永續發展,誠摯邀請國內外文化專業人士與市民踴躍參與。

文化局說明,此次綠美圖試營運更特別規劃11月7日於綠美圖演講廳舉辦SANAA專題講座「環境與建築」,由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親自分享綠美圖的設計理念、建築發展歷程,並開放第二現場及線上直播,引領大眾欣賞綠美圖如何以獨特的建築語言與外在、內在環境對話。

庫房裡的光主視覺

此外,11月1日傍晚爵士音樂節於綠美圖遮蔭廣場也有精彩的演出,11月2日的市民野餐日活動也在綠美圖外草地舉行。期待透過精彩的表演與活動,邀請民眾於試營運期間及12月13日正式開館後走進綠美圖感受藝術、圖書與建築的獨特魅力,見證文化新地標的誕生,更多資訊請上中美館官網 ( https://www.tcam.museum/zh )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中綠美圖試營運倒數! 10/28起多場跨域展演邀您一起體驗美術館

蔣萬安讚大安森林公園為都市綠寶石 感謝民間協力守護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主辦的「生態博覽會」今(25)日在大安森林公園盛大登場,不僅迎接活動邁入第十個年頭的里程碑,更適逢大安森林公園啟用31週年暨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成立11週年。臺北市長蔣萬安親臨致詞,向所有為這片「都市綠寶石」付出心力的夥伴致上最深的感謝,並強調市府將持續公私協力,守護這座屬於全民的驕傲。

市長蔣萬安親臨致詞,向所有為這片「都市綠寶石」付出心力的夥伴致上最深的感謝,並強調市府將持續公私協力,守護這座屬於全民的驕傲。

蔣萬安致詞時特別感謝林敏雄董事長、楊平世教授以及所有董事和夥伴們,十年來風雨無阻,讓生態博覽會成為每年連結全臺各地NGO、共同推廣生態教育的盛事。

蔣萬安分享,前市長黃大洲每次見到自己,總會提起三件當年經歷抗爭、阻力,堅持完成的重大工程:「中華商圈遷移、基隆河截彎取直以及大安森林公園」,並拜託自己一定要把大安森林公園好好地維護下去。蔣萬安說,這份跨越時空的囑託,成為市府與基金會共同努力的無形動力。

談到基金會30年來持續不斷的灌溉與復育,蔣萬安難掩驕傲與感動。除了成功讓小黑蚊消失,最令人驚豔的成果是「螢火蟲的成功復育」。蔣萬安提到,去年他特別邀請國外駐臺的許多使節、大使來大安森林公園,看這裡的螢火蟲。他們都非常的驚豔、讚歎,在這麼繁忙的都市裡面,竟然可以有一個這麼漂亮的公園,還可以成功復育螢火蟲,這不只是臺北市民的驕傲,更是臺灣的驕傲!

蔣萬安表示,除了大安森林公園,臺北市政府已選定12座公園進行生態化,完成了棲地復育與分區生態管理。他也再次感謝基金會照顧一花一草,舞臺、整體環境規劃,是公私協力最具體的展現。

蔣萬安他也再次感謝基金會照顧一花一草,舞臺、整體環境規劃,是公私協力最具體的展現。

蔣萬安最後也許諾,市府一定會與基金會持續合作,提供給市民朋友與海內外觀光客一個更好、更漂亮、更舒適、更乾淨、更吸引人的大安森林公園。

今年活動推出四大主題,現場規劃「永續市集」、「生態體驗」、「探索集章」、「舞台演出」等,永續市集由關注生態的夥伴齊聚,激發對永續生活的靈感與實踐。生態體驗從獨居蜂旅館DIY、種子球手作,到躺坪充電與森林療癒健走,讓大家以不同方式親近自然,感受公園的綠意與療癒力量。探索集章任務更引導參加者一步步尋找腳下的小森士,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讓大人小孩深入公園秘境!完成任務即可兌換限量生態好禮。而舞台演出則融合音樂及親子生態劇場,從開幕儀式、弦樂團表演到萬花筒兒童劇場,為公園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息。

舞台演出則融合音樂及親子生態劇場,從開幕儀式、弦樂團表演到萬花筒兒童劇場,為公園增添生動活潑的氣息。

工務局公園處藍舒凢處長指出,公園是市民休憩的重要場域,更是城市生態網絡中的核心節點,公園處將持續與民間團體合作推動公園生態化,豐富都市生物多樣性,提供市民與自然互動的機會。透過這次的生態博覽會活動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即使是在繁華的都市中心,也能有生機盎然的生態空間。

青年公園管理所王淑雅主任補充,大安森林公園在與基金會的合作努力下,以生態友善的方式逐步改善公園環境及營造棲地,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親近自然,歡迎民眾利用閒暇時間到公園體驗生態之美,更提醒大安森林公園交通方便,請大家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前往,一起節能減碳愛地球!

工務局公園處提供交通資訊如:

1.捷運

搭乘紅線至大安森林公園站下車,從2、3、4、5號出口上去,都可直接到達大安森林公園。

2.公車

多線公車可到達,搭乘公車0東、0南、3、15、18、20、22、38、72、74、204、211、226、235、237、254、278、280、290、311、505、642、662、663、295、672、675即可到達大安森林公園。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蔣萬安讚大安森林公園為都市綠寶石 感謝民間協力守護

基隆親子防災趣!闖關遊戲學知識 扎根應變行動力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為提升親子防災意識與應變能力,基隆市消防局與教育處10月24日於建德國小共同舉辦親子防災闖關活動,透過趣味十足的遊戲設計,讓家長與小朋友在互動中學習防災知識,培養正確的防災觀念與行動力。

分組進行闖關遊戲認識防災。

活動由安樂分隊黃軍緯帶領分隊同仁擔任各關關主,共設計五大防災關卡,分別是「你的防災包,準備好了嗎」、「動手做一做防災用品」、「求救訊息我會說」、「災害來臨我會做」以及「電器使用安全」。活動邀請本市3至6歲幼兒及家長60組共同參與。透過闖關遊戲,從防災準備、緊急應變到災後自救,讓防災教育以生動、有趣的方式深植家庭生活中。

消防叔叔示範滅火任務。

活動開場由安心幼兒園林滋貴園長進行繪本導讀,題目為「消防員都在做什麼?」,以生動的故事,帶領孩子了解平常消防車救護車「喔咿喔咿」穿梭大街小巷的工作使命,同時也認識消防裝備的重要性。導讀過程中,消防人員同步於現場穿戴完整裝備進行展示,讓孩子們近距離觀察,驚喜連連,也對消防工作充滿敬佩。

親手製作生活中可應用的防災小物。

活動特別安排親子共同完成「防災用品手作」體驗,包含塑膠袋變雨衣及紙製餐具,讓家長與孩子親手製作並認識生活中可應用的防災小物,從中學習備災觀念,強化家庭防護能力。

小朋友與家長分組進行闖關遊戲。

本次活動共有60組親子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笑聲與學習聲交織不斷。許多家長表示,活動設計生動有趣,不僅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防災,也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安全準備的重要性。防災教育應從家庭與學校共同推動,讓防災知識深入社區、紮根家庭,打造更安全的城市環境。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基隆親子防災趣!闖關遊戲學知識 扎根應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