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連接台中市北屯區大坑里及東山里之間的正大橋,全長50公尺,自民國66年完工以來已使用逾48年;由於現有橋梁車道淨寬僅4.6公尺,會車困難且缺乏完善人行空間,時常出現人車爭道情形,影響通行安全;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市民通行安全,為改善交通環境,台中市政府建設局投入7,200萬元推動「北屯區正大橋拓寬工程」,已於10月10日正式開工,預計115年底前完工通車;工程完工後,將大幅提升交通安全與通行效率,並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建設局長陳大田表示,市府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行人安全與交通順暢,持續推動各項道路及橋梁改善工程,完善整體交通路網。正大橋為大坑里與東山里居民往來的重要聯絡要道,但因橋寬不足及無人行空間,長期存在會車不易與人車爭道問題,造成通行安全疑慮。為回應地方多年訴求,建設局多次與民意代表及里民溝通,凝聚共識後投入7,200萬元推動拓寬工程,並於10月10日正式開工。
陳局長指出,工程完工後,將有效改善光西巷及東山路二段的交通瓶頸,提升區域聯外功能與通行效率,同時增進居民出行安全與生活便利,打造更完整且以人為本的交通路網。他強調,藉由完善交通建設,不僅可促進地方繁榮,更是落實市長盧秀燕「富市台中、行人安全」施政理念的重要實踐,為市民營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環境。
建設局進一步說明,「北屯區光西巷正大橋改建工程」總經費新台幣7,200萬元,其中成功爭取中央補助5,040萬元;橋梁採雙跨鋼板梁橋型式,於河道內設置1處橋墩。改建後橋長將延伸至62公尺、橋寬增至12公尺,並於雙側設置寬度1.5公尺以上的人行道,可有效提升通行效率,並提供更安全、友善的行人空間。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北屯正大橋48年迎改建! 中市建設局斥7,200萬拓寬改善交通瓶頸












































擔任此次演習院前總指揮的嘉基急診部災難醫學科院前黃漢群主任表示,這是嘉義市首次進行院前院後同步實兵演練,以「大量傷病患實兵演練」為主軸,
院內在蔡信合醫師主導下,進行「大量傷患應變演習」模擬多名重傷病患同時送達醫院的高壓情境,急診團隊即刻啟動「災難醫療應變機制(HICS)」指揮系統,依照病情輕重進行分流,手術室、加護病房(ICU)與病房單位同步展開「重症床位調度與治療協調」演練,確保院內能迅速擴充醫療量能、維持救治效率,也讓各單位熟悉跨部門指揮鏈運作,進一步優化災難時的整體醫療動能。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煒指出,身為嘉義市唯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我們不僅承擔平時重症救護與醫療照護的責任,更在災難來臨時扮演整合醫療資源、指揮應變的關鍵角色。這次演習不只是操作訓練,更是全院動員的實戰演練。我們從院前民防的訓練、DMAT的部署、EMT訓練、院內緊急應變到加護病房協調,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確保在關鍵時刻能精準啟動救命鏈。






而在北棟大樓興建期間,周邊500公尺範圍內的路外停車場及路邊停車場總共可提供汽車1,730格、機車4,118格,包括市府南棟、中央廣場、中正公園及西市場等8場公有路外停車場提供汽車1,069格、機車867格;另外陽明醫院等12場民營路外停車場提供汽車350格、機車100格;路邊停車位部分,包括中山路、吳鳳北路等18條路段可提供汽車311格、機車2,885格、北棟周邊區域可提供機車266格,提醒駕駛朋友可多利用周邊停車空間,也歡迎使用「愛嘉義APP」查詢本市路外停車場地點及即時剩餘格位等停車場即時資訊,減少尋找停車時間。
除了替代的停車空間外,在大眾運輸方面,市政府周邊500公尺設有12處公車站點,每日可提供市區公車3條路線共172班次、公路客運6880等37條路線共331班次及幸福巴士6條路線共78班次,周邊的「市政府(中山路)」站點有公路客運、中山幹線及幸福巴士路線共23條路線,「市政府(吳鳳北路)」站點有公路客運、光林我嘉線及幸福巴士共25條路線,周邊亦設有15處公共自行車YouBike站點,歡迎市民請多多利用公共運輸,詳細資訊可至市區公共




北宋
觀眾常利用語音導
趣味只有更多,將宋代山水轉譯為現代人的異世界素材
驚喜還要更多,故宮和雷諾瓦聯名推出國寶拼圖,除了在拼圖細節展現北宋山水藝術巔峰外,還要請觀眾仔細看畫
甲子萬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百年院慶
國寶拼圖王大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