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非洲豬瘟中央前進應變所及台中市政府今(28)早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處理進度與後續應變作為。台中市副市長鄭照新說明,目前非洲豬瘟疫情成功防堵並未擴散,台中市政府會持續攜手中央,在程度上更加深入、範圍上更加擴大,採取交叉比對的方式全力圍堵,希望能將疫情鎖在案場。

鄭副市長表示,目前疫情成功防堵未擴散,在疫情案發現場檢驗後仍有2處檢驗結果是陽性,市府昨(27)日獲報後連夜進行清消工作完畢,現場進行全面封鎖、增加周邊警力巡邏,並安置遠端監控設施因應。
鄭副市長說明,根據市府疫調,10月11日由台中市養豬協會通報動保處案場有豬隻死亡,初步研判為「丹毒」,動保處獲報後指派賴姓獸醫了解情況,13日動保處致電豬農,其表示曾諮詢王姓獸醫佐初判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並用藥治療後改善,王姓獸醫佐亦首度通報案場有豬隻死亡研判其症狀疑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14日動保處賴姓獸醫前往豬場疫調,臨床無血便,無非洲豬瘟典型症狀,同樣研判為「放線桿菌胸膜肺炎」;16日至19日豬場自行治療期間豬隻死亡數降低;20日王姓獸醫佐通報動保處,案場出現3歲種公豬死亡,動保處立即派員至案場採樣送檢,21日PCR初檢為陽性後,22日動保處立即完成預防性撲殺及掩埋195頭豬隻。

台中市政府說明,昨(27)日市府已召集各公所協助第2輪現場訪查,加強案例場周邊警察巡邏及環境消毒,針對關聯場周邊也一併消毒。10月26號採血28場85頭樣品送檢,檢測結果皆為陰性,並於昨日再採血22場77頭樣品送檢;市府同步進行宣導防疫措施,目前已完成152場電話訪查,將持續嚴防疫情擴散。市府也已將相關案例場管理人及獸醫資料函送檢調調查,若過程中有涉及違反獸醫法第30條,得處新台幣10萬至50萬罰鍰。
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表示,農業部提供主動通報非洲豬瘟獎勵,若豬場內發現豬隻有出血等類似非洲豬瘟症狀,拍照或影片上傳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檢驗後派員採樣送驗者,每次提供5,000元獎勵金;也請各縣市政府預先閱讀「防範非洲豬瘟緊急應變措施手冊」,了解非洲豬瘟相關防治措施、處置程序、消毒、管制等說明。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表示,各縣市學校廚餘處理由清潔隊協助清運,處理情形皆正常;若養豬場有違法使用廚餘或動物性殘渣,將依規重罰。
台中市政府環保局表示,因應非洲豬瘟禁止廚餘養豬,已整合轄內所有清運資源,包含清潔隊、轄內養豬場及清運業者,確保廚餘去化無虞。對於轄內廚餘再利用養豬場,自昨(27)日起採行比原中央更嚴格的方式執行查核,每日以人盯場、人盯桶方式執行36場視訊稽查,確認無違規使用廚餘情事,並實施錄影建檔管制。
環保局補充,目前累計清運送進掩埋場進行去化的廚餘車輛計618車次,收運廚餘量計1218公噸,呼籲民眾共同響應惜食措施「吃多少、買多少、煮多少」,源頭減少廚餘產生,若有廚餘應於排出前瀝乾水分,再交由清潔隊廚餘車或合法清除或再利用機構清除,共同兼顧防疫與環保。

經發局表示,市府持續掌握雞肉、魚肉、雞蛋、牛肉等替代物資的價格與供應情形,全聯、家樂福及愛買等大型賣場、量販店及門市的冷藏(凍)豬肉供貨穩定,價格無明顯波動;目前市面上販售的豬肉均經檢驗合格,品質安全。另對於台中市販售生鮮豬肉的30處公有市場與13處民有市場,共計233攤位,每日追蹤豬肉價格及來源,如有發現來源不明之肉品,將即時通報農業局及衛生局,立即啟動稽查程序,依法處理;市府同時也向攤商宣導,不得販售來源不明肉品,共同維護食品安全及保障消費者權益。
衛生局表示,市府持續加強稽核市售豬肉及相關製品來源標示,包括肉品工廠、超市、東南亞商店、攤商及網路團購業者等,截至今日共查核428件豬肉產品,結果全部合格,請市民安心選購。衛生局也呼籲,勿透過網路或社群購買來源不明的國外豬肉,可避免非洲豬瘟病毒透過快遞或貨運傳播入境,共同守護食品安全與公共衛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全力防堵非洲豬瘟擴散 鄭副市長:交叉比對、將疫情鎖在案場












































南投縣幅員遼闊,13鄉鎮市內有10家醫院及399家基層診所及衛生所,此次評比醫政指標,考評項目內容涵蓋醫療機構收費管理、醫療廣告之查處、醫事系統異常資料修正、輔導轄區醫療機構病人安全作業、醫院防災及應變、醫療機構緊急醫療資訊自動通報作業、醫療暴力防制、醫療機構生產事故事件爭議協處、醫療爭議調解、事業廢棄物管理、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推廣、器官捐贈意願推廣、醫事機構檢驗與放射品質訪查、預立醫療照護諮商推廣.等15項指標。南投縣衛生局落實政策與指標,各項指標均表現優異,整體成績獲得評審肯定。
局長陳南松表示,獲得此殊榮為衛生福利部對該局執行醫政業務給予的高度肯定,此項榮耀是同仁努力所得的成果,也是中央對地方推動醫政政策的肯定為團隊榮耀,感謝醫政科及食品科稽查同仁努力與付出,特別在醫療爭議協調、預立醫療照護推廣等面向,展現出專業與溫度兼具的醫療行政能量。未來將持續優化醫療服務、強化病人安全文化,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並推動公共衛生政策。






農業部漁業署長王茂城表示,彰化漁港從103年行政院核定計畫後,歷經11年的調整,今(114)年6月正式開港,每年漁業署大約投入2成預算在漁港建設,提供漁民可以安全卸魚、整補、維修的地點,維持產業運轉。後續漁業署也會持續與彰化縣政府協力,爭取第二階段20多億的經費需求,讓彰化漁港基礎建設逐步完善。
農業處表示,彰化漁港為彰化縣轄管第二類漁港,更是本縣唯一免候潮漁港,已於114年6月13日正式開港啟用漁筏停泊區,目前有80艘漁船筏進駐。為強化港區安全與防護,提高港內靜穩性,讓漁船筏有更好的停泊空間,本次啟動南北護岸工程,配合漁港開港使用中,將採取半半施工的工程規劃降低對漁船筏進出的影響。縣府將與漁會、漁民保持密切溝通與協商,妥善規劃各階段施工區域,以兼顧施工安全與漁船作業需求。
靠海的港口,強勁的海風不斷吹拂,典禮進行到一半就冷不防下起滂沱大雨,讓現場來賓都不禁感嘆漁民工作環境的艱辛。彰化漁港是縣內漁業的里程碑,在漁筏停泊區開港啟用後,持續進行南北護岸工程以守護泊區的安全,也代表縣府對漁民安全與漁業永續的重視。















楊玉欣強調,正因理解這三個層面的挑戰,本次打造的無障礙船隻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改善,更是「無障礙參與」精神的重要實踐,讓身心障礙者能夠安全且自在地親近海洋,真正享有同等的體驗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