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芬生之頌,聆聽流動的靜美

楊靜芬生之頌,聆聽流動的靜美
楊靜芬生之頌,聆聽流動的靜美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

「四分溪」交滙於南港與文山間,以石材營造多孔隙的生物棲息、生態友善深潭淺灘,水流清澈、小魚悠游,落羽松環抱其中。

漆畫藝術家楊靜芬將四分溪奇景入畫,落成了全台灣最大型漆畫而高懸於中央研究院南港國家生技園區大廳公共空間,氣勢非凡,寬8米長6米,線條簡潔又構圖平和,描繪大自然的柔美節奏,流動生命詩篇。

此公共藝術展區因此ㄧ反實驗室肅穆氛圍之外,11月28日開幕的「生之頌」個展更傳達了楊靜芬畫作的永續「愛」與「善良」,感受到如花盛開自由自在,神秘又高貴。

圖:師範大學EMBA 執行長吳彥濬對楊靜芬鼓勵有加。

「以漆器用於裝飾物品的漆藝創作,是近一百多年的事。」楊靜芬說, 漆畫底色通常幽靜深邃,表面光亮溫潤,映照出色彩華美,帶點神秘。但她別出心裁從古法中創新,一轉傳統暗系的漆畫,衍生出自成一格明亮與鮮麗的特色。

筆下的四分溪抓住漆畫技法,溪水靜靜流淌,白鷺鷥輕掠水面、水草悠悠搖曳、一葉蓮與蝴蝶在綠意間共舞,使用了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新穎技法與天然大漆等環保材質,凝聚生態保育,與自然共生,聆聽生命流動的靜美。

楊靜芬的創作歷程,由張振宇老師啟蒙油畫,後又就教富、林顯宗等大師,十年前接觸日本漆畫師三田村有淳,因協助口譯而打開師生緣份,甚至遠赴日本向漆畫師小林宮子拜師學藝,享譽畫壇。

圖:閨蜜參加慶功宴,祝賀楊靜芬個展大成功。

「我個性樂觀明亮,希望漆畫也可以帶給人這樣的感覺。」 楊靜芬說,漆畫以天時、地氣、材美、工巧四大要素作為創作條件,工法難度極高,除了要克服過敏之外,還要依照溫度濕度跟熱度的不同,與時間賽跑,痛快淋漓。

兼具美學和工藝,漆畫既是藝術品,也展現生活魔幻魅力。 從獨享到分享同好,楊靜芬自我超越,饗以一場完美的藝術旅程。

圖片提供/李碧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楊靜芬生之頌,聆聽流動的靜美

留下一個答复

請輸入你的評論!
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