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止教會 簡史

0
汐止,昔日稱「水返腳」,1920年改稱為「汐止」 汐止教會設立之初,即稱之為『水返腳教會』。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於淡水上岸遂展開北部傳道、醫療、教育等事工,1874年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 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偕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將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1890年5月3日水返腳禮拜堂落成。此乃眾信徒合力奉獻而成,1901年北部教會為紀念偕牧師特擇定「水返腳」和「打馬煙」兩間石造的禮拜堂為『馬偕紀念禮拜堂』。1964年8月汐止教會聖殿重建完成。 資料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

我的夢想是給媽媽一個穩定的生活

0
  汐萬路堅強的小君 媽媽,我一定要去嗎?〞小君望著洗腎的母親默默道出自己的委屈,母親只用慈愛的眼神看著她。小君她知道一定要扛起這個家。 小君,今年高中三年級,家住汐萬路,父親因外遇而離家,並遺留債務。小君的母親堅忍照顧小君跟哥哥,努力工作來來還清債務,而小君從小就看著辛苦工作的母親背影,每天工作都超過12小時,當時年幼的小君心想”媽媽好辛苦喔!”,所以幼兒時期的小君會主動幫忙簡單的家事,讓母親感到窩心。在債務還清之際,應是小君一家人開始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幸福,母親因每天超時工作導致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心臟與腎接連發生問題,也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難,小君的哥哥也離家出走。生活一連串的不如意,將一向堅強的母親擊倒。 小君看著病倒的母親,貼心的她雖內在徬徨,當下決定要當母親重要的支柱,母女兩人同甘共苦,當家裡沒錢吃飯時便一起挨餓,沒配菜時就只吃醬油拌飯,沒地方睡覺,就寄宿在朋友的三坪房間,沒有錢可以買華麗的衣服,沒有錢讓小君滿足少女的需求,一切都是簡單生活簡單過,小君母親回憶某一年過年,母女兩人因無錢過年而在公園相擁而泣,母親一直覺得無法給予小君完整安穩的生活,心中充滿愧疚。 小君的夢想未來可以當廚師,因家中經濟因素讓國中畢業的小君也面臨無法就學的困境,所幸當時有各方善心資源的協助,讓小君能順利就學,朝自己夢想前進,學校師長也協助小君找到餐廳工讀機會,讓小君可以補貼家用,而母親也藉由信仰而開始做簡單手工,家中生活逐漸穩定。 現在的小仍半工半讀來維持家中生活,也是母親的開心果。小君母親心臟病變,加上長年洗腎,營養不良,身體健康漸衰弱,手工工作也停止了,而房東期待小君母女未來另覓他處,小君剩一年就完成學業,她的夢想只完成一半,小的夢想是希望未來可以擔任廚師,給自己跟母親一個穩定的生活,這麼簡單的夢想可能因生活困苦而改變。給樂觀積極的小君一線希望吧!

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汐止區初賽結果出爐

0
為擴大辦理重陽節慶祝活動,並提供銀髮族展現才藝的舞台和相互觀摩的園地,汐止區公所於8月31日在公所11樓大禮堂,舉辦「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活動。比賽分成個人組、團體組,以及祖孫組。得獎名單已出爐,個人長福組(65-69歲) 第一:鄭錦堂、個人長祿組(70-79歲)第一名:江詩總、個人長壽組(80歲以上)第一名:陳胎貝;團體組(5名65歲以上)第一名:鄉長里歌唱班。本活動為初賽,得獎者將可參加預計於十一月在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歌唱比賽決賽。     *個人組:長福組65-69歲 第一名 鄭錦堂(左) *個人組:長祿組70-79歲 第一名 江詩總(中) *個人組:長壽組80歲以上 第一名 陳胎貝(右)

里長選舉登記截止88候選人爭取 為汐止里民服務

0
汐止區第二屆里長選舉候選人登記,已於民國103年9月5日17點30分截止,共有88位參選人,角逐50個里的里長,其中有約一半的里 (22個里)是一人參選,相對地有28個里則是競爭激烈,包含中興里以及湖興里等,都有五個人參與角逐要爭取為民服務的機會,智慧里、新昌里、八連里、長青里也各有三個人爭取里長的寶座。   2014年九合一選舉,將於11月29日舉行,包含6都選出新一屆的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及里長,全國將選出村里長7,851名。汐止區第二屆里長候選人登記名單請參見本報第三版。

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將成為未來趨勢 專訪汐稅年華傳藝揚 承辦人陳孝宇

0
國稅局每一年都會推出統一發票的推廣活動,結合不同的表演節目與民同歡,今年主軸是辦歌仔戲表演。而在推廣的主題上,除了鼓勵民眾索取統一發票外,另一大主題是希望民眾踴躍來辦手機載具。   我們現在買東西應該已注意到,許多的店家都已經改為電子發票,以階段性來分,若第一階段是傳統紙本發票,第二階段是電子發票,那第三階段就是財政部如今正推廣中的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   以趨勢來說,為節省紙張,電子發票的運用將越來越廣,如今在便利商店,以及包含誠品、星巴克、家樂福等知名商家,都已使用電子發票。而在未來,我們更鼓勵民眾多加運用手機及悠遊卡的媒介,不再要列印發票,而是將發票訊息存在一個屬於個人的共通條碼裡。   當買東西時民眾還是要索取統一發票,但不是索取列印的紙本發票,而是可以拿出你的手機,把發票號碼登錄,將來要對獎時,也不用厚厚一疊發票拿出來一張張對,而是只要透過電子平台很快地就可以知道自己有沒有中獎,並且針對使用手機條碼的用戶,還提供了額外的二千元中獎機會。當使用條碼時,可以把很多資訊整合,包括自然人憑證、刷卡資料、悠遊卡等,所有消費資訊都整合在一起,也方便每個人做理財整理。只要民眾可以撥一天到國稅局這邊,下載手機載具,之後就可以方便的做日常消費。既符合節能省碳,又可以提昇自己日常生活消費理財的效率,一上網就可以查詢自己曾做過哪些消費,甚至也可以做網路捐贈,只要透過選項,可以設定將發票捐給哪些慈善單位。   其實說起載具,人們已經很習慣使用了,最常見的載具就是悠遊卡,如今民眾使用悠遊卡,也是一卡在手,可以做很多種應用。包括悠遊卡也可以拿來購物,同樣的觀念,手機載具也是這樣概念,並且也可以將悠遊卡一起整合進來。 實在說,目前這樣的觀念還在推展中,應用還沒那麼普及。但正確的觀念,將來終會成為趨勢,好比說從前都是紙本發票,現在已經越來越多商家是用電子發票,民眾也都已經習慣。隨著手機各種應用技術習慣的普及,將來透過手機載具,以條碼來紀錄發票號碼,一定會成為普遍現象。

汐稅年華傳藝揚 921秀峰中學舉行

0
由汐止稽徵所辦理的「汐稅年華傳藝揚」103年統一發票推行及租稅宣導活動,訂於9月21日下午2點起於新北市立秀峰高級中學活動中心舉行。活動內容包含邀請悟遠劇坊表顯精采的歌仔戲表演,以及捐發票做公益兌換宣導活動,現場並舉辦摸彩活動及有獎問答,邀請民眾共同參與。   今年活動的宣導重點之一,是希望藉由租稅宣導活動,推廣電子發票共通性載具-手機條碼、愛心碼捐贈電子發票及自然人憑證,期使購物消費索取統一發票之觀念深植民心,且加深民眾瞭解電子發票對節能減碳愛地球之貢獻。   活動當天憑財政部北區國稅局轄區內103年7、8、9月份統一發票(金額限10元以上之統一發票收執聯)10張或醫學美容、幼兒園、安親班、補習班之繳費收據2張,即可兌換摸彩券及宣導品(每人限兌換乙份),數量有限兌完為止。發票將全數捐贈公益慈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