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人生真正的快樂 用音樂找回價值 專訪夢想學堂學程規畫人音樂詩人 JACKY
我是負責規畫每個夢想學堂的特色,每個學堂想要學的樂器種類、或是音樂走向等等。一開始在協會還沒成立前,我就跟一些好朋友,發現到有一些偏鄉的孩子,他們很有音樂才能,但可能沒有專業老師去教他們,我們就有個想法,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是否可以找一些專業的音樂人,可以到偏鄉去帶這些小朋友。其實現在外面有很多單位在做同樣的事情,我希望我們能夠做點跟他們不一樣的,我們看到現在在偏鄉教學的通常是大學生,或者是一些音樂教室的老師,我覺得孩子們的興趣是廣泛的,也許有的想學古典,也的想學爵士,各式各樣的類型,但是如果只是大學生去教往往會受限於本身條件,可能他們是古典音樂出身,只會教古典音樂,或者他們擅長某種樂器,卻不懂得音樂的發展概念等等。我們就有一個想法,集結一群音樂人,是目前真正在從事音樂工作的社會人士,而且是專業音樂人,去教育這些偏鄉的孩子。
夢想學堂的規畫是從去年開始。我本身現在是從事音樂教學,我年輕時也曾參加過音樂比賽,但說起我的出身,我原本並不是音樂人,而是學機械的,畢業後從事各種工程建設工作,參與過捷運、高鐵等,都是幾百億的大工程,我也一路從主任當到經理。但三十八歲那得了重度憂鬱症,不曉得人生為何而活,我就想找回以前快樂的事情。然後想想這三十八年來最快樂的事是學生時代參加社團那時期,那時候不為名也不利,我要找回那種感覺。就這樣我的人生有了大轉彎,後來就投入公益活動。我重拾吉他,我表演的地方,一開始是在公益餐廳,免費唱給特殊狀況的人聽,如憂鬱症患者、身心障礙者等等,家人也陪著我,那時我開始找回快樂。一路走來,我後來就將音樂投入在公益,經常在少年觀護所、感化院、或和一些協會合作到山上教原住民的小朋友彈吉他等等。
我希望透過音樂,讓一些原本行為偏差的孩子,放棄原本錯誤的習慣如吸毒、逃學等,透過音樂找到自我。我帶過的孩子因此都遠離犯罪。從駐唱開始,我投入這個領域也已超過十年了,把音樂帶到偏鄉,也已經做了四年。至於和文創關懷拓展會則是在去年結緣,一起加入共同做些有助於孩子的事。目前常設的夢想學堂據點有兩個,一個在三峽,一個就是在汐止。都運作得很順利。
未來希望拓展到更多的點,並且找到在地的老師。在許多偏遠的地方,我們最終還是要培養在地的師資。今年是夢想學堂啟動年,將來要幫助更多的學生。
社區大學表演精彩舞蹈 專訪指導老師 陳玉容
在這回夢想學堂啟動的節目中,非常吸睛的就是由汐止社區大學陳玉容老師,帶領的民族舞蹈學生所做的兩場精緻的表演。我們也特別專訪陳老師。
陳老師表示上台表演的學生,雖然不是專業術科畢業,但因為都是主動到社區大學報名的學生,有著自動自發學習的精神,以及勤勉的毅力。在這天的舞碼有兩個:
第一,姑嫂看燈。元宵節的時候賞花燈,背景是客家歌曲,會選這個舞碼,因為其歌詞很貼切我們的生活。把以前年代的女子心境呈現,在從前時代,女子沒有參與活動認識異性的機會,只有透過像元宵這樣的場合,可以遇到如意郎君。這首舞碼,就是介紹嫂嫂如何努力為小姑打扮,並設法透過活動幫她推銷出去。從舞蹈中可以看到從前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待嫁女兒的心境。
第二,孔雀舞,叫彩雲之南,是傣族的舞蹈。傣族人很喜歡水,並且長年的生活在鳥語花香的南方,所以生活中都有著花與鳥。在傣族生活的地方,可以看到她們的女子,頭上戴著花,看著走在路邊的孔雀。在雲南有很多孔雀,傣族舞蹈腳上踏的就是孔雀步。這個舞蹈就是學孔雀走路,以及各種姿勢,非常的美。
不過這個舞蹈要學也非常難,不只要舉手投足,還要展現那種風情。甚至本次預計要上台表演的學生,為了支持這活動全心投入,後來練舞都練傷了,其中一位傷到實在不能出席,只剩一個學員上台表演。
看著台上的學員認真的演出,臺下如雷的掌聲就是給她們最佳的回饋。
專訪本次現場活動企畫宋老師
我自己以來一直都是投入特殊環境教小朋友學音樂,所以當協會找我來企畫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義不容辭的就來規畫。在協會我擔任理事,負責尋找師資,本次活動意義主要是推廣我們協會針對偏鄉以及弱勢團體重視,透過提供免費音樂達到關懷的目的。例如有些隔代教養的過動兒,像家扶中心等許多單位都提供有課輔班,但無法完全照護到他們的心理需求,因為這些小孩在某些關懷領域是比較缺乏的,但經常透過音樂的方式,可以觸及到那些其它關懷團體無法做到的領域。音樂可以讓小朋友安靜聚焦,藉由音樂做媒介,小朋友得到成長,也得到人格導正,進而影響到其它層面。
白雲里中秋晚會人潮破紀錄
今年中秋節,白雲里循往例舉辦的中秋節晚會,佳賓雲集,民眾熱烈響應,現場人山人海,把整個活動會場擠得水洩不通。現場的摸彩活動,人人有獎,大人小孩全都樂開懷。
白雲里長陳俊地
今年參與民眾已經比去年多了,去年大約有九百個,今年肯定超過一千了。我們準備了一千個月餅,還有一千個摸彩券,已經不夠,後來還追加兩百個。今年最大獎有價值三、四千元的腳踏車和電器用品。
活動主持人林小姐
這活動已經舉辦好幾年,一年比一年熱絡,其實要不是因為今天非假日,還有很多上班族還沒回來,否則人還會更多。看現場就知道很熱鬧。
表演九九套路的陳老師
為了今天的表演,我從去年十月份就開始準備,白雲里的中秋晚會辦得很好,今年的人還比去年多。民眾參與都很熱烈。
民眾蔡小姐
我不是白雲里的里民,但這裡很好客,而且社團非常有組織,活動辦得非常好,我年年來參加。白雲里是很親切的地方。今年摸彩獎金,從一百到一千元都有,大家摸彩有個好彩頭。
中秋節聯歡晚會慈善愛心鬧熱滾滾
九月五日這天,在新北市慈善愛心會的辦公室現場,也是門庭若市,人潮川流不息,因為這天愛心會也舉辦了與民同歡的中秋節聯歡晚會。慈善愛心會理事長許清著表示,愛心會長期就在從事愛心助人的事,例如發米發錢給弱勢團體等等,給他們過個好中秋。
在九月五日這天,則在協會辦公室舉辦中秋節,慰勞志工,以及邀請民眾一起來聚餐,現場也可以唱卡拉OK。在賓主盡歡的歡宴場合中,理事長也不忘分享他的人生理念,這也是長年掛在慈善愛心會辦公室給大家做指引的三句話,那就是:
人生三面鏡:
以鏡為鏡,可整衣冠;以人為鏡,照明自己;以史為鏡,可明得失。
時時刻刻警惕自己,時時刻刻心存善念。所以慈善愛心會,長年行善。成為汐止在地一股美善的力量。
分送白米濟助弱勢汐止分局揪甘心
汐止警察分局於9日上午10時,整合汐止地區廟宇、善心人士發揮愛心共同捐贈物資,計白米7166斤,分送「獨居老人」、「低收入戶」、「清寒家庭」等共198戶〈每戶約35斤,表達警察及社會各界「關懷弱勢」的溫馨行動,汐止分局分局長柯訂讚並個別頒贈感謝狀,特別感謝這些團體熱心參與善舉。
汐止警察分局在農曆七月中元普渡後,即主動聯絡轄區各宮廟,希望共同發揮恩澤普世的慈悲信仰,將普渡後的物資,移由警方妥善規劃處置,警方依平時家戶訪查發掘,特別需要關懷之清寒家庭、獨居老人或其他弱勢家庭,協助發送至需要幫助家庭,由於「善心助人」已成現今臺灣社會的主要風氣,所以響應單位非常熱烈,今年中元普渡,計有北后雲天宮、清水巖福正宮、北峰寺、觀音院、黃昏市場自治會等團體捐贈白米等物資共襄盛舉。
汐止警察分局同時呼籲:轄內各宮廟、商號或個人如有意願要共襄盛舉,提供資源或物資者,可以隨時就近與當地派出所或本分局戶口組聯絡,屆時會由各派出所所長會同里長分送,希望大家都能夠多多拋磚引玉,多關懷身邊的弱勢家庭,讓這股溫暖的力量發揮到最大,使我們的社會更為溫馨。
可愛歷史感的木棉樹和御飯糰操場 汐止區保長國小 專訪 周德銘 校長
本校創立時間非常悠久,從民國五十八年到現在,已經有近五十年歷史,其實在民國五十二年時,這裡就是長安國小的分班,所謂分班就是這裡只是小小的一兩個班。後來慢慢擴大,才獨立成這所學校。當年創校時,師長種了五棵木棉樹,如今這五棵樹仍立在這裡,成為學校的地標,已有四十多年歷史。在民國九十八年那一陣子,發現學校的主體建築物已經有皸裂的狀況,到了九十九年勤學樓和勵志樓已經算是危險建築,專家建議拆掉重建,因此現在看到的校舍已經是新蓋的。以前校舍是呈現兩排的形式,我在民國一百年接任這所學校校長,當時規畫新的建築,在一百零一年動工,一百零二年完工,直到今年五月才辦理落成典禮。學校規畫分成幾區,分成運動區、行政區以及教育區三部份,我們的設計原理,是把較寧靜的空間留給兒童,並且提供較安全的保障,從地圖可以看出,保長國小是呈三角形的樣子,門口就位在三角形的尖端,因此外界人出入只能從這個入口,然後還要經過運動區和行政區,學生有受到保護。
有兩個別校少有的特色,一個是校園設計,一個是教學設計。在校園設計的一大特色就是我們有個長得像御飯糰的操場。走遍世界各國應該很難得看到這樣的操場,它不是呈橢圓形或圓形,而是如地圖上也可看到的,像個不規則的圓,具體形容,就像個御飯糰。之所以如此,倒也不是刻意設計,而是因為學校本身地形的限制,加上要配合有五棵有歷史的木棉樹不能去砍,我們無法建立標準的運動場,也不能犧牲學生運動空間,我們因地制宜,就成了這樣的形狀。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特色,那就是在經過積極的爭取下,在今年我們榮獲沛德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的評選,並且接受富邦文教基金會的經費支持,引進美國成功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所提的「The Leader In Me」課程,成為全台灣第一所實施「自我領導力教育」的公立小學。預計未來三年裡,透過系統性的活動與課程,開展每位師生的獨特天賦,讓保長成為愛與榜樣的校園。
圖書館設計,也非常特別,在規畫上考量學童的心理需求,讓閱讀空間呈現穩定又有變化的多層次的視覺體驗,這是一個「為學生而存在的圖書館」。在每個角落都可以看到學校的用心。
整體來看,我們師生都很用心的投注教育,本校曾榮獲「102學年度品德教育深耕教育」、「102學年度新北市英語讀者劇場」優等殊榮等。我們很重視教育的全方位發展,以「人文保長、活力校園、全人教育、優質兒童」做為學校的願景。正如同我們校園中的那五棵木棉樹,幾十年樹人,守護著學生們快樂的成長,也期望從保長國小畢業的學生,個個都有著更開闊的胸襟,迎向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