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長社區發展協會展現偏鄉在地關懷
本協會創立於民國七十年,當年為配合政府實施地方自治政策而成立鄉長社區管理委會員,結合里辦公室推動各項地方建設及推動社團活動,並於八十二年變更為社區發展協會至今,其間推動各項社團活動及福利措施,造福居民不遺餘力,頗獲地方人士贊同。協會的發展願景,包含建立煤礦文物史,現已有一定規模 (汐止報下期將專題報導)、整理大埤,這也有一定成就 (如本期所介紹)、還有低收入戶及單親媽媽服務方案,獨居老人之關懷以及高速公路路坡認養美化等等。整合鄉長里在地的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以及環境景觀、環保生態等資源。現任的鄉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為王安成先生,從小就在鄉長里長大,小時候還見證過東山煤礦尚在營運中的盛況,也看過當年礦工生活的辛酸,身為土生土長在地的人王理事長,以虔敬投入的心,將持續為在地做貢獻。
用國際語言拓展視野的逐夢踏實教育家
人物簡介 黃心如
現任內湖高中英文老師,同時為專業的同步口譯師和國際會議主持人。
除了在英語領域學有專精,指導學生英語戲劇、演講得獎無數,並獲選為台灣教育部英語種子教師,也負責編撰台北市教育局英語成人基本教材外,多年積極推展國際交流的她,還是代表台灣參加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的代表成員。
全身散發著熱情,眼神總是光采亮麗,隨時想要為社會做點事,外型朝氣充滿魅力,對於國際趨勢以及教育方針,能夠侃侃而談,有著高遠的思維和願景。這就是黃心如老師,一個道地的汐止女子。
黃心如老師非常具有國際觀,從小就對英語有興趣的她,在學生時代年年英語滿分,之後也如願投入英語教育。除了英語教學外,她很重視國際視野,參加扶輪社等國際級機構,經常安排各類國際交流,也在教育孩子時,導入更高遠的思維。為了鼓勵孩子增廣見聞,她還開設新聞英文班,全程以英語授課,不但教授英文還學習新聞作業,從採訪、編輯、排版等,還實際給他們記者證,教導如何希望培養小小英語記者、主播。這樣的課程在台灣很少見。黃心如之後要透過包含夢想學堂等機制,以汐止為中心,推廣汐止在地的英文教育,也想透過建構姐妹市的概念,引進各類國際交流,英語學習的對象,不僅是學生也鼓勵成人精進語文。
總是心存感恩的黃心如老師表示她感謝很多人的支持,也感謝上天給她這樣的天賦,可以成為英語教育人,並且也有新聞交流的專業。如今她把這些技能結合成她的特色教學,不但落實成課程,並且還希望建構長遠的學生成長平台,以發行學生報的方式,讓學生真正的了解,如何營運一個媒體,並且以英語為語言,更加融入英語交流及國際觀。也會安排英語記者營,甚至成立一個國際友誼交流團隊。讓孩子學英語不只是紙上作業,而是實際應用在生活層面。
黃心如老師,對於教育有很多的使命,她想為社會做很多事。她很認同翻轉教室的概念,也就是讓學生先做更多的投入,在課堂上則由老師和學生以討論與實作的方式來學習。黃心如在英語學習的教學絕不傳統,不以死背單字片語為主,而是要讓學生真正對英語感到興趣。在全民英語教育上,她主張要學好英語一定要先創造英語環境。心如老師可謂難能可貴,能洞悉英語教育,勇於翻轉的英語達師。
有著回饋汐止的心,黃心如老師也願意規畫汐止人專屬的學習專欄。自下期開始,會有專文和汐止民眾分享。
心疼天下小孩單親媽媽推廣嬰幼兒按摩
人物簡介 陳品樺
專業的嬰幼兒按摩講師,擁有國際嬰幼兒按摩訓練專業講師證照、特殊需要嬰幼兒專業講師證照、新生兒在加護病房專業講師證照等專業認證。也受過母乳哺育志工指導員訓練、社區母乳哺育支持團體帶領人訓練、陪產員(Dula)課程訓練等專業培訓。對於家有嬰幼兒的媽媽們來說,有任何嬰幼兒養護的問題,找她就對了。
有著坎坷人生的陳品樺老師,原本是個專業的水電技師,有著不錯的收入和家庭。但因為命運的安排,她遭逢各種困境,現在成了單親媽媽,並且也因為在照護孩子的過程中,因著自己兒子的狀況,讓她投入嬰幼兒照護的學習,並以此為職志全心投入,成為一個專業的嬰幼兒按摩及親子教育專家。
陳品樺有兩個孩子,長子是個自閉遲緩兒,因早產導致後來不論學走學爬等等都比別人慢很多,那時有帶他參加按摩課程,發現有明顯改善。剛好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那年有在台灣舉辦按摩講師的培訓,那是他們第一年來台舉辦,她就因緣際會把握這機會去參加。國際培訓和台灣不一樣的,是他們多了台灣沒有的課程,除了一般講師培訓外,還多了有關特殊兒的課程,陳品樺自己的孩子既是早產兒又是遲緩兒,她本身有迫切的學習需要,因此積極投入,拿到全部的三張證照。這也讓陳品樺擁有比一般台灣培訓出來講師更多的技能,服務的範圍更廣。
因著自己家庭狀況,因此也關心台灣嬰幼兒整體狀況的陳品樺說,其實台灣有很多家庭有嬰幼兒照護的問題。諸如唐氏症或有特殊疾病導致從小異於一般健康孩童的案例,透過早療都能夠有所幫助,本身也是早療中心志工的她,也在各種場合透過演講及實地的照護,推廣正確的觀念。
身為單親媽媽,陳品樺坦言,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孩子,並且有一位是特殊狀況的孩子,生活很辛苦,這也因此讓她可以感同身受其他父母的心境。她很願意透過她的專業,幫助更多人。陳品樺覺得若單靠一個一個的照護,這樣的方式比較沒有效率,她目前積極推廣的主要是教育的部份,也就是讓更多的父母學會如何照顧自己的孩子,這樣不論按摩師有沒有在旁邊,家長都可以為自己的孩子做按摩。
為了在汐止推廣正確嬰幼兒按摩及照護,陳品樺老師也將不定期在汐止報開設專欄,和汐止在地的家長分享。
*諮詢專線:0920687276
養豬也是一種良心事業 專訪汐止地區最大養豬場 蘇聰明、蘇健華父子
位於汐萬路上的蘇家養豬場是汐止最大的養豬戶,由蘇家世代傳承,已經經營二、三十年。最早只是純粹的養豬,然後賣給各汐止在地的肉販,後來他們自己也在汐止黃昏市場有自己的攤位,攤位就叫汐萬黑毛豬,父親蘇聰明是養豬場的管理人,三十多歲的兒子蘇健華則是負責銷售,站在市場第一線,親自將新鮮的豬肉賣給民眾。
蘇家養豬場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非常用心營造一個乾淨的培育環境,當來我們的養豬場時,你幾乎聞不到任何的臭味。他們的豬是台灣少見的,用煮過的廚餘來餵養,而不是僅用一般的溲水餵食,更不會用化學飼料。大部份養豬場吃的是冷廚餘,他們則是熱廚餘,並且幾十年來都如此,會固定去幾家有合作的餐廳收廚餘,這些餐廳都經過事前嚴格考核,都是聲譽卓著的餐廳,確保品質。
這裡養了數百頭台灣大黑豬,他們有可能是台灣得到最多照護的豬。
每日的行程,早晨蘇爸爸會用大貨車把各餐廳收回來的廚餘,載運回來,送到一台處理的機器裡用高溫煮沸過,之後還經過不同的機器處理,用一貫作業,最後廚餘流入準備餵食的槽裡,也清楚區分好,哪些是今晚的豬食,哪些是明天的豬食。經過煮沸的廚餘,保持二十四小時都是熱的。並且這些經過消毒殺菌後的廚餘,甚至當人們站在廚餘池旁邊,若不說,還不知道這就是原本臭臭的廚餘,完全沒有那種濃烈的酸臭味。這裡的豬隻每天都會洗澡,保持清潔健康,當人們都不一定每天洗澡了,這裡的豬卻一年四季天天都一定洗澡。豬隻的管理也井然有序,依照不同年紀安放在不同的飼養欄裡。整體的管理,一方面是導入機器自動化,一方面是管理現代化。
養豬場經過政府各項環保檢驗,有政府把關,這裡的豬絕對無化學飼養,無什麼殘留危害身體的殘留,保證民眾吃的安心。這裡出品的肉,行家吃起來就覺得不同,肉質比較Q。所有和吃有關的行業,第一重視的就是安全衛生,第二就經營者的角度,也要重視環保。蘇家養豬場的廢水排放,有取得政府的認證通過,是整個汐止地區唯一取得認證的,為了處理汙水,蘇家也花費超過兩百萬做設備,甚至這裡排放出的廢水,流到溝裡,還可以養魚呢!
蘇家養豬的基本理念,就是所有政府的規範,都去遵守,甚至沒規範到的,自己也用最高規格處理,所以打造出一個有別於民眾一般印象不同的豬圈。蘇家養豬很有經驗,可以應付和豬有關的各樣事情。其實養豬不是養了就好,豬並不好養,若不照顧好也會生病,或者長不好。整個照護過程,要注意到豬的各種身體狀況,蘇家從清晨到夜晚,為了照顧幾百隻豬,終日不得閒。換得的是民眾吃得更健康更美味。
養豬過程介紹
(每日上午去汐止各餐廳,載回一桶桶廚餘)
(廚餘倒入高溫攪拌煮沸機器)
(煮過的廚餘,完全聞不到臭味)
(透過流程管理,在不同時段透過排放管,將飼料導入不同的飼養槽)
(經過照護管理井然有序的乾淨豬隻)
(蘇聰明每天固定會幫豬隻洗澡)
一期一校
專欄召集人,新北市汐止區中小學家協會會長蘇忠吉先生。在日本茶道中,有「一期一會」的用語,其意指人生如茶的泡沫般 轉瞬即逝,因此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最黃金的成長階段,就是中小學學習的階段了,這個階段的師長教育,以及學習成長環境帶來的影響,往往會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中小學時期的教育非常的重要。一期一校專欄,由蘇忠吉會長,以虔敬感恩的心,帶領汐止民眾,一一認識汐止在地的各中小學校。
本期主題 東山國小
地 址:新北市汐止區汐平路二段76號
現任校長:林素滿
教育理念:健康、快樂、創新、合作
以學生為主體,正向思維彰顯關懷弱勢,發揮教育愛的精神;善用道德領導,展現尊重與關懷的態度,領導學校支援教師教學促進教師專業以學生學習成效為目標;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學校教育,建立親師夥伴關係,共同營造學校永續發展;教育不是形式,也不是運動,而是長期信念的堅持「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孩子決定國家的未來」。營造家長放心、老師安心、學生開心的友善校園。
1.健康生活:健康成長,適性發展。「將每個孩子帶上來」-養成學生身心的健康,樂觀積極的學習,尊重生命、守紀律、關懷他人的生活態度。
2.快樂學習:快樂自信,多元學習。「每生一專長」快樂的學習來自於成功的肯定,每個孩子都會期望成功的讚賞與接納。幫助學生發揮多元智慧,於學習歷程中體驗成功、肯定自己、自主學習。
3.創新精緻:關懷弱勢,全人教育。教育無他,惟愛與榜樣」尊重接納個別差異、關懷協助弱勢族群、精進教師專業、實現機會均等的教育、落實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學生的學習無限的寬廣。
4.合作永續:發展群性,團隊合作。「教育即生活」讓孩子的學習融入社區生活,營造心手相連、關懷互助、親師合作的溫馨大家庭,活絡運用資源「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概念,放眼國際胸懷世界,營造永續共榮的學習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