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維棕 汐止懷古 單元
陳萬乞古厝
陳萬乞古厝位於中正路老街上,從高速公路汐止交流道附近觀看,古厝的規模與原建時的原始狀態依然清晰可見。
目前該房子由曾擔任過汐止鎮代的 陳際昌居住,陳際昌對於此間古厝的維護亦相當用心,是汐止難得保持較為完整的史蹟,古宅大約有90年的時間,為巴洛可式建築,是汐止頗重要的史蹟。
余厝
余厝的主人為余成家,曾當過石碇堡保正,並開設鹽館做大盤買賣的配銷。
余厝興建於一九二三年,距今約有九十年左右的歷史,樓房為二層拱磚柱洋房,二樓頂正面有「余協勝」題號,樓房面向老街,拱門下則有上釉的琉璃花磚為裝飾。
我的人生沒有計畫 就是不斷奉獻服務
專訪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信望愛教會牧師 彭禎祥
在汐止車水馬龍的路旁,座落著一間外觀看起來不像教會的教會。位在大同路旁的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信望愛教會,一點也不像電視電影裡的那種美美的教會,相反地,這個教會只是櫛比鱗次的公寓大樓中的其中一小層樓。然而,愛心的奉獻才是教會的真締,信望愛教會的牧師,彭禎祥先生,用他的愛心,已經在汐止地區,照顧弱勢族群超過十八年。以下是彭牧師專訪:
汐止信望愛教會已經創立十八年了,基督教改革宗長老會,是基督教最古老的教派之一。我也是虔誠的基督徒。
其實我是很晚才入教的,過程也充滿了上帝的安排。先來說說我的人生吧!我本身是軍人出生的,年輕的時候是服志願役,到了二十六歲退伍,當時還年輕,但沒有一技之長,就想要再進修。有段時間我就去擔任警衛的工作,以半工半讀的方式,邊工作邊準備考試資料,要考什麼呢? 一開始我準備的是郵政特考,但有一回朋友來看我,好心的跟我說,現在準備郵政特考太晚了,還不如直接考大學,於是我聽了他建議,改為專心念考大學的書,皇天不負苦心人,我考上了東吳大學法律系夜間部。老實說,當時的我,滿腦子都只想賺錢,特別是我考上法律系,那之後的路當然就是一路念完再考上律師執業,那樣是最完美的了。
但上帝的安排,給了我一條不同的路。
就是在念大學的這段期間,我因緣際會的信了耶穌,本來我也是如同大部分台灣民眾一般是屬於本地信仰。但我說是上帝的安排,總之,在大學時期,我的心被上帝觸動,我從此信教,不但信教,並且我還想去念神學院。當時我參加的教會,有三個朋友去考神學院,也都考上了,我有點羨慕也很想去考,當時我就去神學院旁聽。
雖然沒有入學,只是旁聽,但我比任何正式學生都還勤奮,我以旁聽的身分,卻每堂都不缺席,甚至也跟一般學生一樣寫報告,我還把學分都修滿了,有的老師可能還以為我是正式學生呢!到了學期結束,教務主任說:「彭禎祥的學分修滿了,要給他畢業」,院長說:「彭禎祥也沒入學,如今學分也修滿沒課上了,就給他一個學士吧!」,但因為我本來就已是大學生了,成績也不錯,後來學校就叫我寫論文,之後我就成為道學碩士。
剛進去神學院沒幾個月,那兒需要一個幹事,是無給職的苦差事,沒人想去做,我是新人,就讓我來吧!並且我是當做全職來做。過了半年,有一天開董事會,他們看我工作認真,想要調我為正職,那時我已結婚,太太大肚子快生了,董事會問我一家三口養家要多少錢,我就回答說每月有一萬五就好了,於是就去就任。後來汐止這邊也是如此,當初一個韓國牧師被調去大陸,後續沒人接,於是我就去承接這個工作,這一接直到現在,已經超過十八年,這中間地點有換過四個地方,房子都是用租的,包括現在這裡也是一樣。
在我接任時,我還不是個正式牧師,之後接到通知要成為正式牧師,當時我還說不要,因為我已經習慣為人服務,也不計較稱謂,反倒現在人家若叫我牧師,我還不知手往哪裡擺呢。
但就是這樣,再次地我接受上帝的安排,說實在的,我的人生許多都是沒計畫的。教會這邊,一開始雖說是承接前任的,但資產其實幾乎完全都是我後來陸續開發的,由於教會的收入不多,中間為了生計,我也開始去學校兼課。我這個牧師是很平凡的,沒甚麼值得看為高高在上的事。上帝要我為誰服務,我就努力付出。最早的時候我們教會,承接的業務是社會局指派的獨居老人照護,一年後汐止市公所成立獨居老人志工隊,老人服務被接走,接著我就做小太陽專案。過往時代,汐止是常淹水的地區,每有淹水的時候,我一定下去幫忙,可能因為如此,很多單位也看到我的用心,有些照護的案件就會推薦給我們教會。這中間遇到很多貴人,例如謝青峰等等,他們會引介案子給我,我這個人就是這樣,不會積極爭取甚麼,反正上帝安排要我做什麼就做什麼。就這樣,我投入了照護孩子的工作,做了這十多年。許多孩子從幼兒到大學,我都陪他們成長。
說來也好笑,很多人承接一個專案後,會來我這裡開課,好比說一個為期三個月的電腦專案好了,三個月過後,該主辦單位已經徹了,但我這裡卻繼續開課。乃至於有時候,當初專案的人兩年後來看望我,一看到我還在開電腦課會嚇一跳,說牧師這案子已經結束了好幾年了,你怎麼還在開課? 或許就是因為這樣,我這邊的學生也不少,有好幾十個以上。這些學生都是弱勢族群,多半是來自單親家庭,也因為家庭生計有困難,無法去念安親班,才把孩子送過來。
我自己本身說實在的,我是牧師不是專業老師,有時候身份是衝突的,因為教學生,學生若皮,你一定要對他們要兇,但我是個牧師,我怎麼對學生兇?
但一年一年下來,我卻也照顧許多學生,說真的,這裡有很多學生很皮,會把門整個拆下來,會嬉鬧頑皮,吵得很兇,要人克制脾氣很難,我如何既維持課堂秩序,又要不發脾氣? 我知道學生難教,我也不把責任推給老師,我常跟老師說黑臉我來當。這裡狀況很多,我知道家長不是故意的,為了生計,要加班等情況,結果說好要來帶孩子的時間也不能來,常常要等到很晚才來,這段時間我們帶孩子也真的很累。孩子有的愛哭,有的會耍脾氣,我們也只能耐著性子帶,當做是教會給我們的使命吧!十多年來,靠著很多貴人朋友引薦,我們陸續導入音樂課程,到如今我們有各種音樂課,樂器有多樣搭配不同老師,我們有三個鋼琴老師、兩個直笛老師,還有長笛老師、古箏老師、二胡老師、吉他老師等等,還帶學生去外頭學揚琴、琵琶、大提琴等等,有十多種樂器。我們也開始和夢想學堂合作,加入共同照護弱勢兒童音樂養成的專案。我常常跟家長和老師說,我知道我們這裡不是專業學校,我們主要是照顧學生,但絕沒冀望說想培養出將來可以上台大的人,也不會想說培養出可上台表演的音樂家。之前有人要我的孩子去做表演。我就拒絕了。甚至曾有幾次,有老師本來要來教課,卻被學生嚇跑了,不是說學生做出什麼事,而是他們看到我的學生們,竟然一個人會很多樂器,覺得太厲害了,他們不敢教。其實這只是特例,大部份的同學就當做生活輔助般在學音樂,並沒那麼像音樂神童。
身為一個牧師,我就是不斷的服務,我常對人家說,我的人生沒有一樣是我計畫要做的,就依著上帝安排吧!唯一依照我計畫做的,就是每個星期日身為牧師的我要佈道。周日做禮拜是我的工作,但我自己三十歲才信耶穌,我也不會強迫人信教,我希望一切順其自然,我的信眾都是自己願意加入的。我所引介的老師,我也不會限制要基督徒,因此老師也不會對學生傳福音。大家都完全以服務態度在從事。家長們也不會擔心我們要孩子信教。每天依上帝的旨意持續服務,這就是我的人生。
感謝幫忙引介的關鍵KEY MAN
信望愛終身志工 謝青峰
在彭牧師十幾年的弱勢孩童照護工作中,他要感謝的人很多,特別要謝的一位終身志工,是謝青峰先生。這位謝先生,不求報酬,經常憑著一股傻勁,出錢出力幫忙。而對彭牧師來說,他還覺得謝青峰有一個特色,就是他是一個絕佳的媒介。
我們知道這世上有很多人願意做善事,但經常無法天時地利人和通通聚合,以孩童照護來說,去哪找出弱勢孩童? 他們可能分散不同地方。要找到師資也不容易,還有要找場地,要找資金等等,件件都是難關,有可能,今天這些元素都有,但是分散在不同的地方。這時候,有一種關鍵的人就很重要,那就是所謂的KEY MAN,以中文來說就是整合者,他會協助把師資、學生、資源等,聚合到位。
謝青峰就是這樣的人。
彭牧師說他認識謝青峰十多年了,認識他幾年,他就曾幫過他幾年。數不清謝青峰為教會帶來多少案子,他會引介上課的專案過來,他會引介師資過來,他還經常介紹弱勢孩童過來,乃至於每次他來到教會,就好像那些孩子的另一個家長一般,孩子會問候他,若哪個孩子沒看到人,還問這個孩子的近況。
最近一個引介的案子,就是夢想學堂專案,他引介夢想學堂在汐止成立一個據點,地點就是信望愛教會。由於彭牧師本來就在做弱勢教學,所以理念是相合的,只是信望愛教會主要是深耕在地,夢想學堂是引進外界專業音樂家,要將弱勢兒童教育推廣到全國。共同理念都是要教弱勢學生音樂。
彭牧師有時候覺得謝青峰比牧師還像牧師,他經常關懷別人,送米送慰問金,也會跟著愛心會去幫助別人。他不只是個志工,他還是很多重要專案的key man 。這世界若有更多這樣的人,相信世界和平不是夢想。
汐止教會 簡史
汐止,昔日稱「水返腳」,1920年改稱為「汐止」 汐止教會設立之初,即稱之為『水返腳教會』。 "1872年3月9日馬偕博士(偕叡理牧師)於淡水上岸遂展開北部傳道、醫療、教育等事工,1874年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 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偕牧師設立南港教會(昔稱三重埔),汐止信徒每主日必聚集後一同步行到南港禮拜,後因汐止信徒增多,再者,偕牧師亦於1875年設立錫口(松山)教會,居住松山地區的信徒即回錫口禮拜,所以,偕牧師在1882年1月2日廢止了三重埔教會,而將禮拜堂內的設備遷至汐止,傳道高振先生亦奉偕牧師指示隨同至汐止牧會,此乃為水返腳(汐止)教會之始。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北部七所禮拜堂被燒燬、搶劫,惟水返腳教會房屋係為租借非教會所有,會友又多逃避,故僅受內部設備之破壞而已,隔年6月中法講和,會友陸續回鄉禮拜,教勢日盛。" 1890年5月3日水返腳禮拜堂落成。此乃眾信徒合力奉獻而成,1901年北部教會為紀念偕牧師特擇定「水返腳」和「打馬煙」兩間石造的禮拜堂為『馬偕紀念禮拜堂』。1964年8月汐止教會聖殿重建完成。
資料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網站
我的夢想是給媽媽一個穩定的生活
汐萬路堅強的小君
媽媽,我一定要去嗎?〞小君望著洗腎的母親默默道出自己的委屈,母親只用慈愛的眼神看著她。小君她知道一定要扛起這個家。
小君,今年高中三年級,家住汐萬路,父親因外遇而離家,並遺留債務。小君的母親堅忍照顧小君跟哥哥,努力工作來來還清債務,而小君從小就看著辛苦工作的母親背影,每天工作都超過12小時,當時年幼的小君心想”媽媽好辛苦喔!”,所以幼兒時期的小君會主動幫忙簡單的家事,讓母親感到窩心。在債務還清之際,應是小君一家人開始要建構屬於自己的幸福,母親因每天超時工作導致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心臟與腎接連發生問題,也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難,小君的哥哥也離家出走。生活一連串的不如意,將一向堅強的母親擊倒。
小君看著病倒的母親,貼心的她雖內在徬徨,當下決定要當母親重要的支柱,母女兩人同甘共苦,當家裡沒錢吃飯時便一起挨餓,沒配菜時就只吃醬油拌飯,沒地方睡覺,就寄宿在朋友的三坪房間,沒有錢可以買華麗的衣服,沒有錢讓小君滿足少女的需求,一切都是簡單生活簡單過,小君母親回憶某一年過年,母女兩人因無錢過年而在公園相擁而泣,母親一直覺得無法給予小君完整安穩的生活,心中充滿愧疚。
小君的夢想未來可以當廚師,因家中經濟因素讓國中畢業的小君也面臨無法就學的困境,所幸當時有各方善心資源的協助,讓小君能順利就學,朝自己夢想前進,學校師長也協助小君找到餐廳工讀機會,讓小君可以補貼家用,而母親也藉由信仰而開始做簡單手工,家中生活逐漸穩定。
現在的小仍半工半讀來維持家中生活,也是母親的開心果。小君母親心臟病變,加上長年洗腎,營養不良,身體健康漸衰弱,手工工作也停止了,而房東期待小君母女未來另覓他處,小君剩一年就完成學業,她的夢想只完成一半,小的夢想是希望未來可以擔任廚師,給自己跟母親一個穩定的生活,這麼簡單的夢想可能因生活困苦而改變。給樂觀積極的小君一線希望吧!
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汐止區初賽結果出爐
為擴大辦理重陽節慶祝活動,並提供銀髮族展現才藝的舞台和相互觀摩的園地,汐止區公所於8月31日在公所11樓大禮堂,舉辦「銀髮好聲音」歌唱比賽活動。比賽分成個人組、團體組,以及祖孫組。得獎名單已出爐,個人長福組(65-69歲) 第一:鄭錦堂、個人長祿組(70-79歲)第一名:江詩總、個人長壽組(80歲以上)第一名:陳胎貝;團體組(5名65歲以上)第一名:鄉長里歌唱班。本活動為初賽,得獎者將可參加預計於十一月在新北市政府舉辦的歌唱比賽決賽。
*個人組:長福組65-69歲 第一名 鄭錦堂(左)
*個人組:長祿組70-79歲 第一名 江詩總(中)
*個人組:長壽組80歲以上 第一名 陳胎貝(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