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房仲門市變身社區客廳 大邱企業「丹點手搖飲」成新風景

大邱企業董事長邱惠丹(左3)推自創品牌「丹點手搖飲」,將房仲服務與精品茶飲融合,走出一條市場差異化的藍海策略。 照片大邱企業提供

編輯中心/ 綜合報導

桃園青埔、平鎮、內壢生活圈成熟,大型社區交屋潮一波波,在房仲市場單一服務難以突圍。大邱企業率先嘗試跨界,把自有飲料品牌「丹點手搖飲」導入房仲門市,打造複合式經營的新型態,讓門市成為居民日常出入生活空間,成為「社區的客廳」。

桃園青埔因高鐵、機捷與大型建設帶動人口移入,人口結構快速翻倍,平鎮、內壢等地也因多個新建案陸續交屋而熱絡起來。傳統的房仲門市,多數人印象是「看房子才進去」,平常經過總是覺得陌生。大邱企業在觀察居民生活型態後,決定重新定義門市角色。

今年五月開始,大邱企業在青埔、平鎮、內壢等門市推動「複合式經營」計畫,把自有品牌「丹點手搖飲」直接設在房仲據點內。這些門市除了能看到房地產資訊與模型展示,還能看見飲料吧台、茶葉與鮮奶的擺設,甚至提供顧客休憩交流的空間。這樣的創新做法,迅速成為地方上的新風景。

大邱企業董事長邱惠丹表示:「居民買房不是每天都會發生,但喝飲料卻是日常。透過飲料,我們讓門市的角色更貼近生活,讓更多人願意走進來。」她指出,房仲業的關鍵在於信任,而信任往往不是靠一次廣告或成交建立,而是來自長期的互動。

在平鎮廣泰路門市,每天中午總能看到附近上班族排隊買飲料,許多人順口一問,開啟了房市話題。一名顧客笑說:「我本來只是想買杯紅茶,結果跟店員多聊兩句,才知道附近新建案交屋潮剛開始,房價也在動。」飲料成為輕鬆的話題開端,讓人自然獲得房市資訊。

大邱企業董事長邱惠丹(圖)推「丹點手搖飲」,將房仲服務與精品茶飲融合,店面不僅是房屋交易據點,更成為居民日常出入的生活空間。
照片大邱企業提供

在青埔站前新銳社區門市,常見年輕家庭推著嬰兒車進來。他們原本只是想買杯飲料休息,卻因抬頭看到電視牆上的物件資訊,發現原來社區周邊房價和出租行情,對居住環境理解增添更多訊息。一對陳姓夫妻分享:「以前覺得房仲跟我們很遙遠,現在喝飲料也能接觸到這些資訊,覺得很親切。」

在內壢忠孝路門市,則常見工業區下班的上班族結伴進店。有人一邊買飲料,一邊順口詢問附近的租屋行情;有人在等待飲料時,看見螢幕播放的物件資訊,驚訝發現原來這些房子距離公司或宿舍不遠。一名吳姓上班族分享:「以前覺得房仲門市跟我們距離很遠,現在因為有飲料,就敢進來看看。沒想到一杯飲料,還能順便認識到最新的租售消息。」

大邱企業目前已設有 7 家連鎖據點,提供房屋仲介、代管、修繕、裝潢與售後管理的整合式服務。邱惠丹強調,房仲業的經營不僅是物件成交,更是與社區共生。她觀察到:「一個好的門市,如果能夠融入日常,居民就會習慣進來。喝飲料是一個契機,接下來的交流,就能慢慢累積信任。」

這些複合式門市的角色,不只是銷售據點,更像是社區的「第三空間」:除了家與公司,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在進出的另一個場域。學生可以下課後休息,上班族可以中午短暫放鬆,家庭主婦則能帶孩子順道喝飲料。不同族群的交錯,讓門市成為在地生活的一部分。

房產專家指出,複合式經營最大的價值,不只是多了一個賣點,而是開啟了一種「互動式信任經濟」。過去房仲行銷多靠廣告與物件曝光,但現在透過飲料、日常消費與社區互動,能更自然地與居民建立連結,這是一種長期、持續的品牌經營。

隨著青埔人口快速增加,平鎮與內壢的生活圈逐步成熟,這種「把房仲門市變成社區客廳」的模式,有望成為新趨勢。專家分析,未來房仲業者不再只是等待客戶上門,而是主動融入社區生活,創造更多交流機會。

邱惠丹透露,大邱企業將持續推動「一站式社區服務」,把房仲、裝修、飲料等元素結合,提供更多元的生活支援。她強調:「我們希望讓門市不只是交易的場所,而是居民隨時都能走進來的地方。一杯飲料、一段交流、一份信任,這就是我們要累積的在地風景。」

大邱企業率先嘗試跨界,把「丹點手搖飲」導入房仲門市,打造複合式經營的新型態,店面變身社區客廳。
照片大邱企業提供

對桃園而言,大邱企業的複合式經營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映照了城市文化的轉型。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當居民可以在房仲門市裡喝一杯飲料、聊聊生活,也許那份輕鬆互動,正是社區最珍貴的連結。